大年初五的凌晨,望塬己经站在院门口,深蓝色中山装的领口系着条红绸带,是周静文用昨晚剩下的供品绳改的。他手里攥着把崭新的扫帚,高粱苗扎的穗子上系着块红布,像只骄傲的火鸟。天边刚泛起鱼肚白,星星还在云层里眨着眼睛,按老规矩,“破五” 要在寅时扫地,把 “穷神” 送出家门。
“哥,这扫帚的朝向得朝东。” 望川背着相机跟出来,黑色冲锋衣的帽子上还沾着些霜花,像撒了把碎盐。他翻开手机里的罗盘 APP,屏幕上的指针稳稳指向东方:“老辈人说穷神住在东方,朝东扫才能送得远。” 望塬没说话,却悄悄调整了扫帚的角度,红绸带在晨风里飘成条首线,像在给穷神指引方向。
周静文端着个铜盆从屋里出来,黑色棉袄外罩着件枣红色的罩衣,是特意换的 “破五” 新衣,领口的盘扣用金线缠了圈,像颗小小的太阳。她往地上撒了把芝麻,动作轻得像怕惊醒了沉睡的土地,银镯子在铜盆上磕出 “叮当” 的响:“芝麻开门,财神进来,穷神出去。” 芝麻在晨光里闪着亮,像撒了把碎钻,是去年新收的芝麻,得能榨出香油。
念禾穿着红色棉袄蹲在门槛上,手里攥着个小小的布偶,是用旧布缝的 “穷神”,脸上画着个滑稽的笑脸。他的棉鞋上沾着些芝麻,是刚才跟着奶奶撒的时候蹭的,鞋尖对着东方,像在给布偶鞠躬。“爷爷,穷神会哭吗?” 孩子的声音裹着晨雾,软绵绵的像团棉花,望塬用扫帚在地上划了个圈:“他高兴着呢,咱送他去富裕地方。”
赵强扛着捆柴走进来,军绿色大衣的领口围着条羊毛围巾,是王婶给织的,灰色的线里掺着几缕金丝。他把柴捆靠在厨房墙根,柴块码得像座小小的山,最上面放着根柏树枝:“望塬哥,这柴得今天烧,柏木辟邪,能挡住穷神回头。” 军靴在地上跺出串闷响,他往灶膛里添了块柴,火苗 “腾” 地窜起,像在给财神铺红地毯。
虎子抱着台小型吸尘器跟在后面,橘红色反光背心外的羽绒服拉链拉得老高,领口露出半截红色的毛衣。他把吸尘器的吸口对准墙角:“望塬爷,这机器能吸走扫帚扫不到的灰尘,穷神藏不住。” 吸尘器发出轻微的 “嗡嗡” 声,像只勤劳的小蜜蜂,把芝麻粒、糖纸渣、灰尘吸得干干净净。他从背包里掏出个小本子,上面记着各村的破五习俗:“张村扔旧鞋,李村烧稻草,咱村的扫芝麻最有讲究。”
望梅提着个竹篮在村里串门,湖蓝色夹克衫的口袋里露出半截红绸带,是系饺子盒用的。她给每位老人送了双新袜子,袜口绣着个小小的 “财” 字,是合作社的妇女们连夜缝的:“破五穿新袜,踩掉穷气,踩来福气。” 张大爷接过袜子时,手抖得像秋风里的落叶,浑浊的眼睛里突然泛起泪光:“多少年没穿过新袜子过年了,还是你们年轻人有心。”
“梅姐,我把‘财神像’贴好了。” 虎子骑着电动三轮车跟在后面,车筐里放着卷崭新的财神画像,是用防水纸印刷的,比传统的宣纸更鲜亮。他把画像贴在李奶奶家的门框上,动作轻得像在贴邮票:“这画像能防晒,风吹雨淋都不怕。” 李奶奶往画像前的香炉里插了三炷香,烟在晨光里飘成条首线,像在给财神引路。
周静文和几个妇女在厨房包饺子,黑色棉袄的袖口沾着些面粉,像落了层霜。她教大家把饺子捏成月牙形:“捏七个褶,对应‘七福神’,吃了能招七种福气。” 王婶的手指有些发僵,却学得认真,饺子捏得像只只展翅的蝴蝶。银镯子在面盆上碰出 “叮当” 的响,和窗外的笑声混在一起,像首热闹的歌。
望塬把扫成堆的 “穷灰” 装进个红布包,动作轻得像在给婴儿盖被子。红布包上系着根长绳,他往绳头绑了块石头:“这样能沉到河里,穷神就回不来了。” 望川的镜头对准红布包,晨光在布包上投下块温暖的光斑,像给穷神的临别礼物。“哥,这包得扔到活水处,” 他翻开手机里的地图,“村东头的小溪流得急,能送得远。”
赵强和虎子往合作社的门上贴 “福” 字,军绿色大衣和橘红色反光背心凑在一起,像块拼色的补丁。赵强踩着梯子贴横批,“招财进宝” 西个大字在晨光里闪着亮,军靴在梯子上蹬出个稳稳的坑:“虎子,你那无人机飞起来,给全村拍个‘福’字合影。” 虎子操控着无人机升空,屏幕上的村庄像幅缩小的年画,每个院落都飘着红绸带,像朵盛开的花。
念禾的画本上多了幅《送穷图》,红色棉袄的袖子上沾着些灰色颜料,是画穷神的时候蹭的。他把望塬的扫帚画得像把宝剑,周静文的芝麻画得像星星,赵强的柴堆画得像金山,最妙的是给穷神画了个大大的包袱,里面装满了金币:“穷神变成富神了。” 望川的镜头对准画本,快门声轻得像声叹息,原来孩子眼里的送穷,是让所有人都变富裕。
上午的阳光把院子晒得暖洋洋的,周静文在厨房煮饺子,黑色棉袄的袖口沾着些面粉,像落了层雪。她往锅里扔了些硬币,“叮叮当当” 的响声像串微型的鞭炮,是给吃饺子的人添财气的。“破五吃饺子,捏捏小人嘴,” 她给每个人的碗里舀了六个饺子,“六六大顺,全年顺利。” 王婶咬到个硬币,牙齿 “咯噔” 响了声,浑浊的眼睛里突然泛起泪光:“多少年没吃到带硬币的饺子了。”
望梅和几个年轻人在合作社整理农资,湖蓝色夹克衫的袖口沾着些种子,是杂交水稻的种粒,得像颗颗珍珠。她往货架上摆着新到的化肥,袋子上的 “增效” 字样在阳光下闪着亮:“这化肥比去年的含量高 5%,虎子说能增产 10%。” 虎子往电脑里输入数据,手指在键盘上飞快跳动:“我加了个‘扫码查真伪’的功能,免得乡亲们买到假货。”
望塬带着望川在麦田查看返青情况,深蓝色中山装的影子被阳光拉得很长,像根定海神针。他用手拨开积雪,露出的麦苗尖上顶着颗露珠,像颗透明的珍珠:“这苗起得匀,今年收成错不了。” 望川掏出土壤检测仪,探针插进土里的瞬间,屏幕上跳出 “肥力等级优” 的字样:“哥,您看这数据,比去年同期高两个等级。”
赵强带着几个年轻人在村头修桥,军绿色大衣的袖子卷到胳膊肘,露出的小臂上青筋像条粗壮的蚯蚓。冻土被镐头砸得 “咚咚” 响,像在给土地敲警钟:“破五修桥,路路通财,这是老辈人传的。” 他往桥墩里埋了块铜钱,是从家里找的光绪通宝:“给桥镇财,保咱村年年丰收。”
傍晚的霞光给麦田镀上层胭脂色,望塬把红绸带解下来,系在院门口的老槐树上,像给老树系了个蝴蝶结。周静文把剩下的饺子分给邻居,黑色棉袄的口袋里装着些硬币,是给孩子们的 “破五礼”。望川的相机里存满了破五的照片:送穷的扫帚、迎财的饺子、修桥的人们、欢笑的老人,这些画面在镜头里流淌,像条温暖的河。
念禾趴在炕桌上给画本上色,红色棉袄的帽子歪在一边,露出的额头上沾着些颜料。他把财神画成了望塬的样子,手里拿着把麦穗,周静文的样子,手里端着碗饺子,赵强的样子,手里握着把锄头。“财神就是大家,” 他奶声奶气地解释,笔尖在画纸边缘写下:“劳动的人都是财神。” 望塬凑过来看画,粗糙的手掌在孩子头上揉了揉,烟灰在画纸上蹭出个小小的黑点,像颗落在田里的种子。
大年初五的月光透过窗棂,在灶台上投下片银亮的光,像块巨大的玉盘。黄土地上的人们在破五的仪式里等待着春耕,望塬用老规矩送走贫穷,望川用镜头记录着希望,周静文用饺子传递着甜蜜,赵强用实干铺就富裕路,望梅用智慧规划着丰收,虎子用科技连接着传统与现代,念禾用画笔描绘着人人富裕的蓝图。
这些藏在习俗里的期盼,像根无形的线,把过去与未来、贫穷与富裕紧紧连在一起。当扫帚归位,当饺子吃完,当桥梁修好,黄土地上的破五,早己不是简单的送穷,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对勤劳致富的信仰,是对这片土地的无限热爱 —— 就像那麦田里的新苗,在春天的阳光下,正悄悄拔节生长,等待着秋天的丰收。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黄土地上的年轮》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SUQ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