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52章 传说里的破五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黄土地上的年轮 http://www.220book.com/book/SUQS/ 章节无错乱精修!
 

大年初五的日头爬到竹梢时,望塬蹲在晒谷场的石碾上,烟袋锅里的火星明明灭灭,像颗藏在皱纹里的星。深蓝色中山装的前襟沾着些芝麻粒,是今早撒 “开门芝麻” 时蹭的,他摸出个牛皮纸包,里面裹着几页泛黄的纸,是爹当年抄录的《破五传说》,边角己经被虫蛀得像片枯叶。

“知道为啥破五要送穷不?” 他往念禾手里塞了颗糖瓜,孩子的红色棉袄在石碾上像团跳动的火。念禾的棉鞋尖沾着泥,是刚才追大黄狗时蹭的,含着糖含糊不清地问:“是因为穷神不好吗?” 望塬磕了磕烟袋锅,烟灰落在纸上,像撒了把碎雪:“老辈人说,穷神是姜子牙封的,本是个富家子弟,就因太能花钱,才被派来警示世人。”

周静文提着竹篮走来,黑色棉袄外的枣红罩衣沾着面粉,像落了层晚霞。她把刚蒸的枣馍摆在石碾上,银镯子在竹篮沿上磕出 “当当” 的响:“快别讲这些吓孩子,穷神也是神,得敬着送。” 她往望塬手里塞了块馍,热气裹着麦香扑在脸上,“我姥姥说,穷神原是位教书先生,因耿首不阿得罪了富人,死后才被玉帝封为穷神,专管人间节俭事。”

望川的相机镜头对准那几页泛黄的纸,《破五传说》的字迹歪歪扭扭,却透着股认真劲儿。其中一段写着:“破五之日,宜扫尘,忌串门,送穷神于东方,迎财神于西南,皆因穷神喜东,财神好西。” 他的手指在纸页上轻轻,突然想起哥今早调整扫帚朝向的动作,原来那些没说出口的讲究,都藏在这些老故事里。

赵强扛着块青石板路过,军绿色大衣的领口露出半截红绸带,是王婶给系的。他把石板放在谷场中央,上面用白石灰画着个大大的 “卍” 字,像只旋转的风车:“我爷说,这是困住穷神的符咒。传说唐朝时有户人家,就因破五没画这符,穷神在院里住了整年,地里的收成全烂在了仓里。” 军靴在石板上跺了跺,石灰粉末扬起,像团小小的雾。

虎子抱着台平板电脑蹲在旁边,橘红色反光背心的口袋里露出半截录音笔,正录着望塬讲的传说。屏幕上跳出他查的资料:“望塬爷,您看这上面说穷神有五个兄弟,分别管‘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所以破五要送五穷。” 他把资料转向众人,屏幕里的五穷神像个个衣衫褴褛,却都瞪着双精明的眼,“难怪今早要扫五次地,原来得逐个送走。”

望梅提着个红布包走进谷场,湖蓝色夹克衫的袖口绣着朵梅花,是她自己绣的。包里装着五双新布鞋,鞋面上分别绣着 “智、学、文、命、交” 五个字,是合作社的妇女们照着老样子做的:“我姥姥讲过,送五穷得用新鞋,让他们穿着体面地走,才不会记恨。” 她把布鞋摆在青石板周围,像朵绽放的五瓣花,“当年有户人家用旧鞋送穷,结果穷神转年又回来了。”

周静文坐在石碾旁给孩子们讲古,银镯子在阳光下划出温柔的弧线。她的手指在《破五传说》的纸页上点了点:“最古早的传说是,黄帝时代有个叫‘五穷’的妖怪,专在正月初五出来偷庄稼种子。后来仓颉造了字,妖怪怕见字,人们就开始在这天贴春联、写福字。” 王婶凑过来看纸页,深蓝色头巾的绒球在字上蹭来蹭去:“难怪我娘说破五的春联得用朱砂写,能镇住邪祟。”

念禾趴在石碾上画五穷神,红色棉袄的袖子沾着些墨汁,像落了些黑星星。他把五穷神画得像五个调皮的孩子,手里抱着满满的种子,脚边却漏了些,像在提醒人们要珍惜粮食。“爷爷,他们为什么要偷种子呀?” 望塬的手掌在孩子头上揉了揉,烟灰在画纸上蹭出个淡淡的圈:“不是偷,是考验。就像种地得经得住旱涝,过日子也得经得住穷富。”

望川的相机捕捉到个动人的画面:周静文给王婶念传说,阳光透过她的银发,在纸页上投下细碎的光斑;赵强和虎子在青石板旁摆祭品,动作像在进行场庄严的仪式;望梅正把布鞋摆成更规整的圆形,湖蓝色的身影在红布衬托下像朵安静的莲。这些画面在镜头里流淌,像条浸着传说的河。

正午的炊烟在村头拧成条麻花,望塬带着年轻人往村东头的小溪走,红布包着的 “穷灰” 在他手里轻轻晃,像只熟睡的鸟。“姜子牙封穷神时说过,‘逢五而走,遇水而停’,” 他的脚步在溪边顿了顿,望着潺潺的流水,“所以得把穷灰扔到活水处,让它顺着河走,永远回不来。” 赵强往水里扔了块桃木片,每时每刻都很好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是他从老槐树上砍的:“桃木辟邪,再给穷神指条明路。”

周静文在厨房煮 “破五面”,黑色棉袄的袖口沾着些酱色,是熬卤汁时蹭的。她往锅里下着宽面,像在拉扯条长长的路:“老辈人说,这面得拉三尺长,代表‘长远富贵’。传说宋朝时有户人家,破五没吃面,结果当年的麦秆长得比筷子还短。” 王婶帮着往碗里舀卤,手抖得像秋风里的叶:“我年轻时插队,就因没吃这面,那年的工分少得可怜。”

虎子骑着电动三轮车在村里转,车筐里放着台小喇叭,正循环播放着《破五歌谣》:“破五破五,扫尽尘土;送穷出门,迎来财富……” 橘红色反光背心在灰墙间像团跳动的火,他给每家每户送了张 “五穷图”,上面印着五个妖怪的模样,旁边写着破解方法:“这是按望塬爷的传说画的,贴在门框上能防穷神回头。”

望梅在合作社的墙上贴 “破五禁忌”,湖蓝色夹克衫的影子在纸上轻轻晃。上面写着 “忌动针线,免刺财神眼”“忌吃稀饭,防漏财”“忌倒垃圾,恐失福气”,都是从老人们那里收集的。“我姥姥说,这些禁忌都是祖辈总结的经验,” 她往图上贴了张念禾画的五穷神,“就像种地得看节气,过日子也得守着些老理。”

午后的阳光把谷场晒得暖洋洋的,望川翻看着《破五传说》的纸页,突然发现其中夹着片干枯的柏树叶,是爹当年夹进去的。他的手指在 “柏枝辟邪” 西个字上顿了顿,想起赵强今早往柴堆里放柏枝的举动,原来传说早己融入日常,像柏叶的清香,看不见却无处不在。

念禾的画本上多了幅《五穷神过河图》,红色棉袄的口袋里装着片柏树叶,是望塬给的。他在画的角落写了句:“爷爷说,穷神不可怕,就像杂草不可怕,只要勤快,就能把它们赶跑。” 望塬凑过来看画,粗糙的手指在五穷神的船上点了点:“给他们画些干粮,路上吃。” 烟灰在船帆上蹭出道淡淡的痕,像片飘动的云。

傍晚的霞光给溪水镀上层金箔,望塬站在溪边望着渐渐远去的 “穷灰”,深蓝色中山装的影子被拉得很长,像根系着传说的绳。他想起爹临终前说的话:“传说不是迷信,是老辈人用故事教后人怎么过日子。” 现在他总算明白,这些关于破五的传说,其实是在教人们要勤劳、要珍惜、要对生活有盼头。

周静文在灶房收拾碗筷,银镯子在碗沿上碰出清脆的响。她把《破五传说》的纸页小心翼翼地折好,放进那个牛皮纸包,藏在灶王爷画像后面:“等明年破五,再讲给念禾听。” 灶膛里的余烬还在发光,像传说里永不熄灭的火种。

望川把今天拍的照片导入电脑,黑色冲锋衣的口袋里还揣着那片柏树叶。屏幕上的青石板、布鞋、五穷图、溪水在暮色里泛着暖光,他给这组照片命名为 “活着的传说”,发送给农业大学的民俗教授时,特意附上句:“黄土地上的破五,是传说也是生活。”

望梅锁合作社门时,发现虎子贴的 “五穷图” 被风吹卷了角,湖蓝色夹克衫的影子在纸上轻轻抚过。她把图重新贴好,指尖触到纸页上的妖怪眼睛,突然觉得它们不再可怕,反而像群需要被理解的孩子。就像那些关于贫穷的记忆,不是为了害怕,而是为了提醒人们要努力生活。

夜色漫过晒谷场时,石碾上的枣馍还留着淡淡的香,青石板周围的布鞋在月光下像五只安静的船。望塬坐在炕头抽旱烟,烟袋锅里的火星映着他眼角的皱纹,像两朵盛开的传说之花。他知道,这些关于破五的故事,会像谷种样埋进念禾心里,等到来年春天,就会发芽生长,长成新的传说。

大年初五的月亮在天上走,像在给传说引路。黄土地上的人们在故事里等待着春耕,望塬用老传说守护着生活的智慧,望川用镜头记录着传说的温度,周静文用巧手传递着故事的甜蜜,赵强用实干延续着古老的仪式,望梅用细致保存着祖辈的经验,虎子用科技让传说焕发新生,念禾用画笔给故事添了新的色彩。

当最后缕月光离开青石板,破五的仪式也算圆满了。那些藏在传说里的智慧,像层看不见的肥,滋养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就像姜子牙封穷神不是为了驱逐,而是为了警示;送五穷不是为了嫌弃,而是为了自省。黄土地上的破五,从来都不是简单的迷信,是用故事包裹的生活哲学 —— 就像那即将返青的麦苗,既要经得住风霜,也要记得住阳光,才能在秋天结出的穗子。



    (http://www.220book.com/book/SUQ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黄土地上的年轮 http://www.220book.com/book/SUQS/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