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80章 雪落前的絮语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黄土地上的年轮 http://www.220book.com/book/SUQS/ 章节无错乱精修!
 

仓房的木窗棂结着层薄冰,望塬己经蹲在玉米囤前,灰黑色老羊皮袄的下摆扫过结霜的地面,蹭起些细碎的白。他手里攥着把竹制的探子,探杆上刻着深浅不一的刻度,是用五年生的楠竹削成的,顶端还留着去年戳破鼠洞的豁口。“老辈人说,大雪封仓,得先听声,” 他把探子往囤芯里猛插,抽出时带出把玉米粒,在掌心 “哗啦” 散开,“这声响脆生,说明粮干得透,就像刚出锅的馒头,咬着带劲。”

周静文提着藤篮从灶房拐过来,紫色棉袄外罩着件靛蓝围裙,围裙口袋里露出半截棉布账本,纸页边缘被得发毛。篮里的炒南瓜子用粗瓷碗盛着,碗沿沾着些盐粒,是她用霜降前收的南瓜籽炒的。她往仓房的条案上摆着搪瓷缸,银镯子在缸沿上磕出 “叮当” 的响:“我煨了罐枣茶,” 她用抹布擦着条案上的薄霜,“雪前喝枣茶,寒气不沾身,去年你查仓冻得膝盖肿,今年我给你缝了副棉护膝。”

望川举着相机在仓房梁柱间游走,黑色冲锋衣的帽子上落着些从窗缝钻进来的雪粒。他的镜头对准望塬捧玉米粒的手掌,指缝间漏下的籽粒在晨光里划出金线,老茧重重的掌心能准确掂出百粒重。“哥辨粮质总用三招,” 他对着镜头低语,手指在屏幕上放大画面,“看色泽、听声响、捏干湿 —— 但今早他让虎子把‘小金黄’玉米送去做成分检测,说是‘给老品种留个念想’。”

念禾穿着红色小棉袄趴在谷囤边,手里捧着个铁皮饼干盒,里面装着他收集的各色种子,黑豆像墨珠,红豆似玛瑙,最底下压着粒核桃大的老玉米,是望塬特意留给他的 “老寿星”。他的棉鞋后跟沾着些谷糠,是刚才爬谷囤时蹭的,小脸蛋贴着囤壁喊:“爷爷爷爷,这里面有小声音,是不是种子在睡觉?” 望塬往他盒里放了粒的麦种:“这是冬小麦,得冻一冻才肯醒,当年我像你这么大,你奶奶总把麦种装在我兜里,说能沾沾人气。” 念禾把饼干盒抱在怀里,像揣着窝会发芽的春天。

赵强驾驶着辆三轮摩托冲进院,军绿色棉大衣的领口结着层白霜,车斗里的保温被裹着个长方形的箱子,是刚从县城取的恒温培养箱。“望塬哥,这箱子调在 5℃,” 他往仓房里搬着箱子,军靴在水泥地上磕出闷响,“虎子说老种子得这么存,比窖里稳妥,我特意绕路去买的温度计,误差不超过半度。” 他突然压低声音,“望梅姐刚才接了个电话,县城超市要加订两百斤小米,可咱的一等品只剩一百五了。”

虎子蹲在种子库的操作台旁,橘红色反光背心外罩着件黑色羽绒服,手里举着个便携式水分测定仪,往玻璃皿里的 “小金黄” 玉米种上一探,屏幕上跳出 “11.2%” 的字样。“望塬爷,这湿度正合适,” 他往密封袋里装着种子,袋口抽真空时发出 “嘶嘶” 的轻响,“我查了资料,这品种在零下 2℃能保存十年,比普通玉米种多五年保质期。” 他从抽屉里拿出个液氮罐,“您看这罐,能瞬间冷冻,保住胚芽活性,就是动静有点大。”

望梅站在合作社的电脑前,湖蓝色羽绒服的袖口沾着些打印墨,屏幕上的订单表格被红笔圈出 “200 斤” 的字样,旁边的计算器显示着 “-50” 的赤字。她的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联系着周边农户,眉头拧成个疙瘩 —— 往年这个时候订单都平稳,今年突然加订,显然是超市在试探来年的合作意向。“张婶去看看二等品里能不能再筛出些一等品,” 她突然转身喊,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果决,“小李跟我去仓库重新分级,多挑出一斤是一斤!”

王婶坐在仓房的矮凳上纳鞋底,深蓝色头巾上落着些谷糠,像撒了把碎雪。她的针线在 “粮仓护神” 的布样上穿梭,针脚密得能挡寒风,鞋帮上绣的谷穗得像要坠下来。“这鞋底得纳够三百六十针,” 她把线在齿间抿了抿,针尖穿透厚厚的棉布,“大雪封地后,进仓查粮得穿厚底鞋,不然寒气从脚底钻,当年你姥爷就因冻着脚,开春走路还打晃。” 周静文往她腿上盖了块毛毯:“您老歇会儿,这鞋不急着穿,别累坏了眼睛。”

日头爬到窗棂中间时,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黄土地上的年轮 望塬把竹探子靠在囤边,老羊皮袄的前襟沾着些玉米须,像落了层银丝。他蹲在条案旁喝枣茶,粗瓷碗里的红枣浮在水面,皮肉皱巴巴的却透着甜。“这新设备是好,” 他望着虎子的真空机,茶碗在手里转了个圈,“可总觉得少了点烟火气。” 去年从窖里翻出的陈麦种,带着点潮湿的土腥味,播下去反而比新种子出芽齐,他总说那是窖泥养出来的性子。

周静文往他碗里添了勺红糖:“快趁热喝,下午还得去翻晒二等品,” 她把棉护膝往他腿上绑,带子在膝盖后打了个结实的蝴蝶结,“昨儿就见你走路打晃,别硬撑着,当年你爹总说,冬天的力气得省着用。” 望塬的手在护膝上摸了摸,粗粝的掌心蹭过绒面:“还是你做的合腿,城里买的那些,滑溜溜的总往下掉。”

望川的相机镜头扫过仓房的角落:望塬用手掂量着种子的重量,指腹搓过籽粒的动作像在抚摸婴儿;虎子的真空机发出轻微的嗡鸣,透明袋里的种子像被定格的星;望梅的红笔在订单上涂改,湖蓝色的身影在粮仓与办公室间穿梭,像道忙碌的闪电。这些画面在屏幕上流淌,像首关于坚守的短诗。

下午的北风突然紧了,望塬抱着坛老陈醋往玉米囤边放,坛口的泥封己经干裂,是他十年前酿的。“这醋能防蛀,” 他把坛子往囤底塞,动作轻得像在放件易碎的瓷器,“当年你奶奶总说,粮仓里有醋香,虫子就不敢来,比农药管用。” 虎子的检测仪在旁边 “滴滴” 轻响,显示仓房的虫害指数为零,他挠着头往望塬手里塞了块巧克力:“还是您老的法子神。”

望梅的分级工作有了进展,她往望川手里塞着张纸条:“筛出了三十五斤接近一等品的,” 她的手指在 “185 斤” 的数字上点了点,“剩下的十五斤我跟超市解释,送些新磨的玉米面当补偿,他们经理去年来过咱合作社,应该能通融。” 周静文递来块玉米面饼:“垫垫肚子,你从早上就没吃东西,脸都白了。”

念禾的饼干盒里又多了些新成员,他举着盒子往虎子那边跑,红色的身影在仓房里像团跳动的火焰。“虎子叔叔你看,这是爷爷给的‘老寿星’!” 他把那颗大玉米种放在检测仪上,屏幕上的数值乱跳,逗得虎子首笑。望塬蹲在旁边,看着孩子认真的模样,烟袋锅在鞋底上磕了磕:“这小子,比他爹小时候懂行。”

傍晚的云色渐渐发灰,望塬站在仓房的土墙上张贴年画,是张褪色的 “五谷丰登”,边角用浆糊粘得牢牢的。“老辈人说,大雪前贴画,来年不缺啥,” 他往画角呵着气,白雾落在纸上洇出淡淡的痕,“当年我爹总在这位置贴画,说能镇住粮仓的潮气。” 赵强的三轮车突突地发动,车斗里的小米袋码得像座小山,军绿色的身影在暮色里格外醒目。

虎子把最后袋老种子放进恒温箱,橘红色的身影在灯光下像块温暖的炭。“望塬爷,这是储存日志,” 他往本子上写着 “12 月 5 日,小金黄,11.2%”,字迹工整得像打印的,“每周我来记录一次,保证万无一失。” 望塬往他手里塞了个热红薯:“你这设备是好,但记着翻种子时得用竹铲,铁的伤胚芽。”

望川整理相机存储卡时,发现最后张照片是望梅在超市订单上签字的瞬间,湖蓝色的袖口挡住了半行字,露出的 “诚信” 二字却格外清晰。他突然觉得,这些忙碌的身影就像仓房里的种子,看似沉寂,实则在积蓄着破土的力量。

雪粒终于开始飘落时,仓房的灯还亮着。望塬坐在条案旁抽旱烟,烟袋锅里的火星明明灭灭,映着他脸上的皱纹,像黄土高原的沟壑。周静文端来碗热腾腾的南瓜粥,粗瓷碗上的热气模糊了窗上的冰花,也模糊了两人鬓角的白。

“明儿雪大,就别来了,” 周静文往他碗里放着红糖,“我来查仓就行。” 望塬的烟袋锅在条案上磕了磕:“雪天的仓房才得细看,潮不潮,漏不漏,都在这时候显形,当年我爹冒雪查仓,救了半囤快发霉的谷子。”

念禾躺在炕头睡着了,怀里还抱着那个饼干盒,梦里准是又在给种子们排队。望川给他掖好被角,发现盒子底下压着张画,上面的粮仓冒着炊烟,每个囤顶上都站着个举着种子的小人,像群守护宝藏的精灵。

雪越下越大,把仓房的屋顶盖得严严实实。望塬锁门时,突然回头望了眼,月光透过雪层照进来,给那些沉默的粮囤镀上了层银,像铺着层厚厚的棉被。他知道,这些粮食和种子里藏着的,不只是来年的收成,是黄土地的记忆,是老辈人的嘱托,只要仓房里还有粮香,这日子就永远有奔头。



    (http://www.220book.com/book/SUQ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黄土地上的年轮 http://www.220book.com/book/SUQS/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