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87章 谷雨润新苗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黄土地上的年轮 http://www.220book.com/book/SUQS/ 章节无错乱精修!
 

谷雨的晨光带着水汽,望塬己经站在幼苗田的畦垄边,深蓝色中山装的前襟沾着些草叶上的露水,手里攥着把竹制的薅锄,锄齿间还缠着些去年的麦秸。他往苗垄间的杂草根部轻轻一挑,杂草便带着土坨被拎起来,动作轻得像在给苗儿整理衣襟。“老辈人说,谷雨薅草,苗肥如膏,” 他把杂草往田埂边扔,露水顺着草叶滴在鞋面上,“这时候的草得趁根浅除掉,不然抢苗的养料,就像地里长了偷粮的耗子,不赶早要成灾。”

周静文提着藤篮从村头走来,蓝布衫的袖口卷到小臂,露出的手腕上银镯子闪着光。竹篮里的绿豆汤用粗瓷罐装着,上面盖着块湿毛巾,是她凌晨西点就起来熬的。她往田埂的青石上摆着粗瓷碗,瓷碗碰撞的 “叮当” 声惊飞了几只停在苗尖的麻雀:“我烙了些菜饼,” 她用帕子擦着额角的汗,“谷雨吃菜饼,干活有后劲,去年你薅草薅得手发软,今年多垫垫。”

望川举着相机在苗垄间移动,黑色冲锋衣的拉链敞开着,镜头里的望塬正用薅锄给幼苗培土,竹锄在泥土里划出浅浅的沟,培起的土垄像给苗儿围了圈小城墙。“哥培土总留三分空,” 他对着镜头低语,手指在屏幕上放大画面,“说这样能存住雨水,又不闷根,比虎子设计的滴灌带还管用 —— 那边的试验田里,滴灌带正‘滋滋’地往苗根喷水,水珠在晨光里像串碎钻。”

念禾穿着红色的小褂子蹲在苗垄边,手里举着个小竹篮,篮里装着他薅的杂草,草叶上的露水打湿了衣襟。他的布鞋上沾着些湿泥,是刚才跟着望塬学薅草时蹭的,小脸蛋凑近壮苗喊:“苗儿苗儿快快长,超过我就给你戴小红花!” 望塬往他篮里放了株长得特别壮的麦苗:“这是‘麦王’,留着当种子,当年我像你这么大,你奶奶总把最壮的苗给我留着,说能沾沾灵气。”

赵强驾驶着辆小型除草机驶进田里,军绿色工装的领口系着条白毛巾,机器的除草齿在苗垄间灵活地转动,像只不知疲倦的大手。“望塬哥,这机器调的高度正好,” 他从驾驶座探出头喊,军靴在踏板上磕出闷响,“不伤苗根,还能顺便松土,比人工快十倍,这五亩地俩小时就能干完。” 他突然压低声音,“虎子说新引进的‘垄作覆膜’技术能增产,望梅姐正犹豫要不要试,怕您老不同意。”

虎子蹲在试验田的埂上,橘红色反光背心在阳光下像块燃烧的炭,手里的土壤养分检测仪正 “滴滴” 地响,屏幕上的 “氮含量 3.5%” 字样闪着绿光。他往望梅手里递着检测报告,纸页上画着密密麻麻的曲线图:“望塬爷,这地块缺钾,得补点钾肥,” 他指着远处的覆膜机,“垄作覆膜能保墒,还能提高地温,我算了下,至少能增产 15%。” 他从背包里掏出个小袋子,里面的钾肥颗粒闪着白亮的光:“这是硫酸钾,不含氯,对苗没伤害。”

望梅站在田头的规划图前,湖蓝色夹克衫的口袋里别着支铅笔,笔尖在 “垄作覆膜区 50 亩” 的字样上划来划去。她的目光在传统种植区和试验区间游移,眉头时而舒展时而收紧 —— 推广新技术能提高产量,但社员们习惯了传统种植,尤其是望塬叔,怕是很难接受这 “不接地气” 的法子。“张婶带几个人跟着望塬哥薅草,” 她突然扬声喊,声音里带着股决断,“小李跟我去试验田,先试种十亩,看看效果!”

王婶坐在田埂的老槐树下编草绳,深蓝色头巾的一角垂在膝盖上,手里的麦秸在她指间翻飞,编出的草绳又匀又结实。她编一段就往草绳上撒点滑石粉,说这样不容易受潮。“这草绳得谷雨编,” 她往竹筐里放着编好的草绳,“麦秸刚返青有韧劲,绑苗不勒伤,当年我男人种玉米,总用我编的草绳固定苗秆,说比麻绳好用。” 周静文往她手里塞了块菜饼:“您老歇会儿,眼睛都花了,草绳编得歪歪扭扭的。”

日头爬到头顶时,望塬把薅锄靠在田埂边,深蓝色中山装的前襟沾着些泥土,像泼了片褐色的墨。他蹲在树荫下喝绿豆汤,粗瓷碗里的绿豆煮得软烂,清甜的滋味顺着喉咙往下滑。“这除草机是快,” 他望着赵强驾驶的机器,汤碗在手里转了个圈,“可边角的草除不干净,去年机器薅过的地,埂边的草长得比苗还高,还得人工再除一遍。”

周静文往他碗里添了些绿豆:“快吃点,下午还得去试验田看看,” 她往望塬手里塞了块菜饼,“望梅让我劝劝你,那新技术要不就试试?就十亩地,不碍事。” 望塬的牙齿在菜饼上 “咯吱” 响:“我不是反对新法子,可这覆膜的塑料布留在地里,得多少年才能烂?当年你爹就说,种地不能只顾眼前,得给后人留块干净的地。”

望川的相机镜头扫过忙碌的田野,望塬的薅锄在苗垄间起落,杂草被清理得干干净净;赵强的除草机在另一边作业,机器的轰鸣声和望塬的动作声交织在一起;望梅的湖蓝色身影在试验田埂上晃动,指挥着覆膜机工作,像朵盛开的花。这些画面在镜头里流淌,像首关于谷雨的诗。

下午的日头稍微偏西,望塬还是走进了试验田,手里的薅锄换成了把小镢头。他蹲在覆膜的苗垄边,用镢头轻轻挑起地膜的边缘,手指在膜下的泥土里探了探:“这土是比露地的暄,” 他往望梅手里塞了把土,“可这膜太严实,苗根怕闷得慌,就像给娃裹太多衣服,容易出汗生病。”

虎子的检测仪显示膜下土壤湿度 65%,他往望塬手里递着数据:“这湿度正好,不会闷根,我特意选的可降解地膜,三个月就能烂。” 望塬的手指在膜上戳了戳,地膜发出 “沙沙” 的响:“可降解也不如不铺,老辈人没地膜,不也种出好庄稼?”

念禾的小竹篮己经装满了杂草,他抱着篮子往望梅那边跑,红色的身影在绿色的田野里像团跳动的火焰。“梅姨梅姨,我薅了这么多草!” 他把杂草倒进田埂边的草堆,草叶上的露水溅了望梅一身。望梅往他兜里塞了块糖:“真能干,比你爹小时候强多了,他那会儿总偷懒。”

傍晚的霞光给田野镀上了层金箔,望塬站在试验田埂上,望着覆膜的苗垄在夕阳下闪着光,像条银色的带子。他往望梅手里递着镢头:“这十亩地我来管,” 他的声音里带着股认真,“要是真增产,明年再推广,要是伤了地,我把这膜一块块捡回来。” 望梅的眼睛亮了,往他手里塞了瓶水:“您老说了算,我们都听您的。”

虎子把检测设备装进箱子,橘红色的身影在暮色里像块燃烧的炭。他往望塬手里塞了份管护手册:“这是膜下种植的注意事项,” 他指着上面的图表,“什么时候破膜放苗,什么时候补水,都写清楚了。” 望塬的手指在手册上划了划:“记在心里比写在纸上强,苗儿渴了饿了,看叶子就知道。”

望川整理相机时,发现最后一张照片是望塬和虎子蹲在试验田边的背影,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望塬手里的镢头和虎子的检测仪放在一起,像对并肩作战的老伙计。他突然明白,传统与现代从来不是对立的,就像这谷雨的雨,既滋润了露地的幼苗,也浇灌了覆膜下的新苗。

谷雨的夜晚,田野里的蛙鸣汇成了一片海洋。望塬坐在炕头抽旱烟,烟袋锅里的火星明明灭灭,映着他脸上的皱纹,像被雨水冲刷过的沟壑。周静文端来碗热腾腾的玉米粥,粗瓷碗上的热气模糊了他的视线:“别琢磨了,睡吧,明天还得早起薅草。”

望塬的烟袋锅在炕沿上磕了磕:“我在想,当年你爹要是见了这地膜,会是啥反应。” 周静文往他碗里放了块红糖:“他准会说,能让苗长得好的,就是好法子,老规矩也不是不能改。”

念禾躺在炕尾睡着了,怀里抱着个画满幼苗的布偶,梦里准是又在给苗儿薅草。望川给他掖好被角,发现枕头底下压着张画,上面的露地苗和覆膜苗长得一样高,中间站着个举着薅锄的爷爷和拿着检测仪的叔叔,像对守护田野的朋友。

夜色渐深,月光洒在试验田的地膜上,像铺了层银色的霜。望塬站在窗前望着田野,心里像揣着块踏实的土 —— 他知道,不管是露地种植还是覆膜技术,只要心里装着土地,懂得尊重它的脾气,就一定能种出好庄稼。这谷雨的雨滋润的不只是幼苗,还有种庄稼人心里的希望,让传统的根须扎得更深,让创新的枝叶长得更茂。

作者“每时每刻都很好”推荐阅读《黄土地上的年轮》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http://www.220book.com/book/SUQ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黄土地上的年轮 http://www.220book.com/book/SUQS/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