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时节的广西,漓江的水绿得像块翡翠。
向南顺芸牵着胡周幸福的手站在老宅门口,门环上的铜绿比记忆里更深了些。
胡周幸福的帆布包鼓鼓囊囊,里面装着给伯父的徽墨、给伯母的壮锦纹样颜料。
还有一叠用红绸包着的画 ——
那是他特意为岳父母画的《漓江烟雨》。
推开虚掩的木门,堂屋的八仙桌还摆在原位,只是桌面多了几道新的刻痕。
父亲坐在梨花木椅上,手里的旱烟锅许久没动。
母亲站在雕花床榻旁,银镯子在腕间晃出细碎的光。
“伯父、伯母。”
胡周幸福把画轴在桌上展开,水墨氤氲的江面上,竹筏上的渔夫戴着斗笠,像极了顺芸父亲年轻时的模样。
“我知道之前我没能让你们放心,但我一首在努力。”
他从包里掏出美术馆的收藏证。
“这幅《西合院的光》被国家美术馆收了,以后每年都有津贴。我会用我的一生照顾顺芸,也会让我的艺术事业有更好的发展。”
向南顺芸挨着母亲坐下,指尖抚过床榻上的雕花。
“阿爸,阿母,我和幸福是真心相爱的。上次洪水冲垮院子,是他背着画夹跑遍全城,帮我们找修复老宅的图纸;院里孩子生病,是他把买颜料的钱全拿出来挂号。我们一起经历了那么多困难,都没有放弃。”
她从怀里掏出个布包,里面是西合院邻居们的联名信。
“您看,连二大爷都在信里说,幸福画的《机床图》被工厂挂在了车间墙上。”
母亲的目光落在画中那棵一半开槐花、一半开木棉的树上。
突然叹了口气:“这画里的船,像你外公当年撑的那艘。”
父亲的旱烟锅终于在鞋底磕了磕:“你们…… 打算什么时候办婚事?”
胡周幸福的眼睛瞬间亮起来,像落了星光。
“我们想在西合院办,就在老槐树下。我画了张喜帖,上面有广西的绣球,也有北京的石榴花。”
西合院的老槐树刚抽出新芽,赵大哥把一摞信塞进邮筒,信封上全写着 “广西桂林府 向南顺芸伯父亲启”。
王大妈的信里夹着张胡周幸福画的《她婶子的酿豆腐》。
三大爷的女儿偷偷在信末画了个笑脸,连二大爷都别扭地写了句 “这小子画的鸟还算像回事”。
收到父母同意的回信那天,向南顺芸正在教孩子们绣壮锦。
胡周幸福冲进院子,手里的电报飘落在石桌上。
“同意” 两个字被风吹得猎猎响。
李婶端着的洗衣盆突然歪了,肥皂水溅在顺芸的绣花绷子上,却没人心疼 ——
大家都在笑,连檐角的风铃都笑得叮当作响。
婚礼那天,西合院的青石板被洒了桂花瓣,一半是广西运来的金桂,一半是院里老槐树的槐花。
胡周幸福穿着新做的蓝布褂子,胸前别着顺芸绣的桂花胸针。
向南顺芸的旗袍下摆绣着漓江的水纹,走动时像有活水流淌。
一大爷的女儿抱着个红布包,里面是全院凑的贺礼。
王大妈的银镯子、赵大哥的木工刨、孩子们用零花钱买的颜料。
二大爷把画眉鸟笼挂在槐树枝上,鸟食罐里撒了把小米,像铺了层碎金:“算我…… 给你们添个彩头。”
三大爷的算盘打得噼啪响,却在记账时多写了个 “喜” 字。
他女儿悄悄对顺芸说:“我爸昨晚对着你的壮锦看了半宿,说比他年轻时在苏州见的还好。”
胡周幸福牵着顺芸的手站在老槐树下,阳光透过新叶在他们身上洒下光斑。
他突然从画夹里抽出张画,是幅《我们的家》——
画面上,广西的吊脚楼和北京的西合院挨在一起,中间架着座桥,桥上走着两家人,手里都捧着桂花糕。
向南顺芸的眼泪落在画纸上,晕开片水渍,却让那桂花的颜色愈发鲜亮。
这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 ——
就像这棵跨着南北的树,根在泥土里紧紧相连,枝叶在风里自由生长。
终将在岁月里,结出最甜的果。
在众人的祝福声中,向南顺芸和胡周幸福手牵着手,共同迈向新的生活。
他们的爱情终于战胜了所有的困难与挑战。
爱情里最珍贵的,是两个人一起把 “不可能”,过成 “吊脚楼挨着西合院” 的寻常,把 “异地他乡”,过成 “双根生花” 的圆满。
“只要两颗心把根缠在一起,他乡也是故乡。”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四合院中的女性传奇(http://www.220book.com/book/SWP1/)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