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3章 拆迁风云之顺芸的坚守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四合院中的女性传奇 http://www.220book.com/book/SWP1/ 章节无错乱精修!
 

霜降这天,西合院的老槐树叶落了满地,向南顺芸蹲在地上,一片一片捡起来,放进胡周幸福做的竹筐里。

她的手指被冷风冻得通红,却仍在每片叶子上 ——

有的叶尖带着虫咬的缺口,那是小哈密三岁时追蝴蝶撞掉的。

有的叶脉间沾着点靛蓝色,是她去年晒壮锦时蹭上的染料。

“顺芸,别捡了”。

胡周幸福把件厚棉袄披在她肩上,“拆迁办的人下午要来丈量面积,我们得想想办法。”

他的画夹里,《西合院晨昏图》己经画了三十张,从初春的紫藤花到冬日的雪檐,每张都标着具体的日期。

向南顺芸抱着竹筐站起来,叶子在筐里沙沙作响:“我不搬。”

她的声音很轻,却像落在青石板上的冰粒,掷地有声,“这里有我们太多回忆,怎么能说拆就拆?”

她带着竹筐,挨家挨户敲门。

第一站是王大妈家,老太太正对着一摞旧棉袄发呆,看见顺芸进来,叹了口气:“姑娘,我知道你舍不得,可楼房有暖气,我这老寒腿……”

“王大妈”。

顺芸把片带虫眼的槐树叶放在桌上,“您还记得五年前那个雪夜吗?小哈密发高烧,是您踩着积雪去叫的三轮车,棉裤都湿透了。”

她指着叶尖的缺口,“这片叶子就是那天掉的,您看,虫咬的地方像不像小哈密当时烧红的脸蛋?”

王大妈的手停在棉袄上,眼圈慢慢红了:“咋不记得?你给我缝的护膝,现在还带着呢。”

她从针线笸箩里翻出个蓝布包,里面是顺芸用壮锦边角料绣的护膝,上面绣着老槐树的图案。

到二大爷家,他正给画眉鸟换食,鸟笼上的景泰蓝釉色在阳光下泛着冷光。

“二大爷,” 顺芸把筐里的叶子倒在石桌上,“您看这片,边缘卷着的,是去年您教安安打陀螺时,鞭子抽掉的。”

她指着叶面上的一道浅痕,“这是您烟袋锅烫的,当时您还说‘老槐树也爱抽口烟’。”

二大爷的手一抖,鸟食撒了一地。

他别过脸去,声音闷闷的:“净说些没用的。楼房里能养鸟,还不用天天扫鸟粪。”

可顺芸看见,他悄悄把那片带烟痕的叶子,塞进了烟荷包里。

三大爷算补偿款的算盘珠子噼啪响,顺芸蹲在他旁边,捡起片沾着颜料的叶子:“三大爷,这片是幸福画《井台图》时,不小心滴上赭石的。您还记得吗?那天您算错了账,把五块当成了十块,非说幸福多拿了您的画钱,后来在这石桌上吵了半宿。”

三大爷的算盘停了,他盯着叶子上的颜料渍,突然嘟囔道:“那回是我老眼昏花……”

他把账本往顺芸面前推了推,“你看这数,够买两台彩电了,不比守着破院子强?”

“钱买不来我们的回忆和情感!”

顺芸的声音突然提高,惊飞了檐下的麻雀,“您孙女绣的第一朵花,就绣在这石桌上的布兜里;您算错账时摔的算盘,现在还在东厢房的角落里 —— 这些,搬到楼房里还能找着吗?”

劝说进行到第七天,向南顺芸在井台边摆了个小摊,上面铺着块壮锦,摆满了从各家搜罗来的 “老物件”:李婶儿子掉的第一颗牙(用红布包着)、张二嫂结婚时的铜顶针、一大爷修过的收音机…… 每件物件旁,都压着片对应的槐树叶。

“大家来看,” 她举起那个铜顶针,阳光透过顶针的小孔,在地上投下星星点点的光,“这是张二嫂的,当年她生老三,没钱买红糖,是这顶针换了两斤糖。现在顶针上的花纹,还留着磨过的痕迹。”

张二嫂挤进来,摸着顶针眼圈发红:“那天顺芸给我熬的小米粥,里面掺了她从广西带来的桂圆……”

“还有这个”。

顺芸拿起那台收音机,外壳掉了块漆,“一大爷修了三回,最后一次是去年冬天,为了让全院人听新年钟声。当时他冻得手都肿了,还说‘这老伙计比楼房里的喇叭亲切’。”

一大爷蹲在井台边,吧嗒吧嗒抽着旱烟,没说话,却把顺芸递过来的暖水袋,悄悄往李婶那边推了推 ——

李婶前两天崴了脚,正念叨着楼房里有电梯多方便。

突然,小哈密举着个玻璃弹珠跑过来:“妈妈,这是我埋在槐树下的‘宝贝’!”

弹珠里嵌着片小槐叶,是他五岁时埋的,说要给十年后的自己。

如今也准备到了。

胡周幸福把弹珠举到阳光下,光斑在众人脸上晃动:“我们总说为了孩子好,可孩子最舍不得的,不是楼房的电梯,是能埋‘宝贝’的土地,是能爬的老槐树,是能在井台边捞月亮的快乐。”

李婶的眼圈突然红了,她拽着顺芸的手:“姑娘,我不是不想留,是我家那口子…… 他总说,住楼房能离医院近点,我这风湿腿……”

“我去跟他说!”

顺芸立刻站起来,“咱这院子离社区医院才三百米,比新小区的距离还近!再说了,真要拆了,您半夜想吃口热汤面,还能敲开王大妈的门吗?”拆迁办的人来丈量那天,向南顺芸把所有 “老物件” 都摆到了影壁前,连胡周幸福画的三十张《西合院晨昏图》也一张张铺开,从晨光熹微到暮色西合,像一场流动的时光展。

“这是光绪年间的砖雕”。

她指着影壁上的 “鸿禧” 二字,指尖抚过磨损的纹路,“您看这牡丹的花瓣,比现在机器刻的多三分灵气;这是民国的木门轴,用的是老枣木,几十年了还没松动 —— 这些,拆了就再也找不回来了。”

丈量员的卷尺停在老槐树下,顺芸突然张开双臂护住树干:“这树活了一百五十年,经历过抗日战争,见证过新中国成立,去年还结了二十斤槐花,全院人一起蒸的槐花糕…… 它不是普通的树,是我们的老伙计!”

胡周幸福突然爬上正房的梯子,举着手电筒往梁上照:“顺芸,你看!” 光柱里,果然隐约有两个字 ——“守拙”,笔锋苍劲,正是齐白石的风格。

邻居们都惊呆了,三大爷的算盘 “啪嗒” 掉在地上:“还真有字!”

二大爷摸着鸟笼,喃喃道:“这老院子,还真藏着宝贝……”

那天晚上,向南顺芸没有回家,她裹着棉被坐在石凳上,守着满院的月光。

胡周幸福陪在她身边,给她讲刚查到的史料:“原来齐白石在这里住了三年,画了《西合院雏鸡图》,现在藏在故宫里呢。”

月光透过槐树叶,在顺芸脸上投下斑驳的影。

她想起刚嫁来时,王大妈教她腌咸菜的样子;想起和张二嫂因晾晒吵架又和好的往事;想起胡周幸福在这石桌上,用炭笔给她画第一幅肖像的模样……

这些回忆像老槐树的根,早己深深扎进她的心底。

“我不走” 。

她轻声说,声音里带着月光的温柔,却异常坚定,“就算只剩我一个人,也要守住这院子。”

胡周幸福握住她的手,掌心的温度驱散了寒意:“不是你一个人,是我们所有人。”

远处传来鸡叫,顺芸看见二大爷悄悄把鸟笼挂回了老槐树上;三大爷的算盘,停在了 “文物保护” 那一页;李婶的窗缝里,透出了微弱的灯光 ——

她大概在翻找,那些藏在箱底的、属于西合院的记忆。

晨光爬上影壁,向南顺芸捡起片新落的槐叶,夹进了齐白石的日记本里。

守护才刚刚开始,但只要这院子里的回忆还在,只要大家心里的根还在,就一定没有什么能把他们分开。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四合院中的女性传奇》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http://www.220book.com/book/SWP1/)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四合院中的女性传奇 http://www.220book.com/book/SWP1/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