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9章 艰难守护之寻求专家帮助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四合院中的女性传奇 http://www.220book.com/book/SWP1/ 章节无错乱精修!
 

顺芸看到效果。

胡周:“我们可以做两手准备”。

“你太聪明了,我怎么没想到呢”。

文物局的青砖楼在深秋的薄雾里像块沉默的砚台。

向南顺芸攥着齐文轩写的介绍信,指节捏得发白,胡周幸福背着的画夹里,除了《西合院全景图》,还塞着从档案馆复印的民国报纸,纸页脆得像风干的槐树叶。

“听说这位陈教授是研究北京民居的权威,”

顺芸的声音裹着寒气,哈出的白气在围巾上凝成霜,“但愿他能看重咱们的院子。”

胡周幸福帮她理了理被风吹乱的围巾,指尖触到她冻得发红的耳垂:“别担心,我们带的资料够全 —— 齐先生的日记、老住户的联名信,还有那根从梁上取下的、带着墨迹的木片。”

他拍了拍画夹,“实在不行,我把院子画成册页,让他看看这院子的魂。”

陈教授的办公室堆着半人高的古籍,阳光透过蒙尘的玻璃窗,在《营造法式》的封面上投下道斜光。

老教授推了推金丝眼镜,指尖在齐文轩的介绍信上敲了敲,目光掠过顺芸递来的木片时,眉头没动一下。

“这西合院有一定价值,” 他的声音像书页摩擦般干涩,把木片放在放大镜下,“但你们看这墨迹,氧化程度不够,无法证明是齐白石的真迹。”

他翻开《北京民居志》,指着其中一页,“光绪年间的西合院仅存三百余座,你们的院子既没有雕花门楼,也没有名人题刻的匾额,仅凭口述历史,很难列入保护名录。”

顺芸的心猛地往下沉,像坠入了结冰的井。

她从画夹里抽出《西合院历史图》,图上的小红点密密麻麻:“可这里有民国画展的记录,有地震时的抗震改造,还有……”

“这些都是次要价值。”

陈教授打断她,合上书本时发出沉闷的响声,“你们需要找到更确凿的证据,比如历史文献、证人证言等。最好能找到当年齐先生居住的契约,或者同时期的报纸报道。”

胡周幸福突然开口,声音带着画油画时特有的沉稳:“我们在档案馆找到 1948 年的《北平晚报》,上面提过‘顺京南北西合院画展’,但没有具体地址。” 他把报纸复印件推过去,“您看这线索有用吗?”

陈教授扫了眼报纸,嘴角牵起丝淡得几乎看不见的弧度:“算个方向,但不够。这样吧,我给你们开份书单,找找《民国北平建筑档案》和《白石老人交往录》,或许能有收获。”

他在便签上写字的笔尖很细,划出的字迹像道冰冷的界限,“下周再来吧,把能找到的证据都带来。”

走出文物局时,顺芸的围巾己经湿透了 ——

不知是雾气还是眼泪。

胡周幸福把画夹垫在她脚下,让她踩着避寒:“别灰心,至少他没说院子没价值。”

他望着街对面的老槐树,枝头还挂着最后几片枯叶,“就像这树,看着快枯了,根还活着。”

市档案馆的阅览区像座沉默的森林,高大的书架排到天花板,阳光透过高窗,在积灰的书脊上投下细长的光柱。

顺芸和胡周幸福趴在编号为 “民国丙类 37 卷” 的档案前,指尖划过泛黄的纸页,上面的毛笔字被虫蛀得像镂空的壮锦。

“《民国北平建筑档案》第 12 册,” 胡周幸福指着目录,“记载了齐先生 1947 年至 1949 年的住址,可这里只写着‘东城胡同’,没具体门牌号。”

顺芸翻着《白石老人交往录》,书页间掉出张夹着的老照片,黑白影像里,齐白石站在座西合院的影壁前,影壁上的 “鸿禧” 砖雕模糊可辨。

“你看这影壁!” 她的指尖在照片上颤抖,“跟咱们院的一模一样!”

胡周幸福把放大镜凑过去,影壁旁的老槐树形状、门廊的雕花,都与记忆中的院子重合。

“可没有文字标注,” 他的兴奋慢慢沉下去,“法官看了也不会认。”

管理员推着装满档案的小车经过,金属轮子在地板上碾出刺耳的响。

“姑娘,你们找的是不是‘顺京南北西合院’?”

大爷突然停下,从车底抽出个布满灰尘的纸箱,“上周整理库房时发现的,里面是 1952 年的房产登记册,或许有你们要的。”

纸箱打开的瞬间,霉味混着樟脑香扑面而来。

顺芸和胡周幸福戴上手套,一页页翻着牛皮纸封面的登记册,手指拂过 “张记布庄”“李记药铺” 的名字,心像被悬在井绳上,忽上忽下。

“找到了!”

胡周幸福的声音惊得管理员回头,登记册的第 47 页,用蓝黑墨水写着:“顺京南北西合院,产权人齐良琨(齐白石长子),1947 年赠予其女齐文珠……” 下面附着的草图,清晰地画着正房的梁架结构,标注着 “梁上题字”。

顺芸的眼泪滴在纸页上,晕开一小片墨迹:“这就够了吧?有产权登记,有草图……”

管理员凑近看了看,摇了摇头:“这只是产权证明,要证明历史价值,还得有同时期的人证 ——

比如见过齐先生题字的老住户,或者参加过画展的参观者。” 他指着登记册上的 “见证人” 一栏,“这里写着‘王福来’,当年的西合院管家,要是能找到他,比什么都管用。”

可 “王福来” 三个字后面,只有个模糊的籍贯:“河北保定”。

保定的雪比北京来得早,顺芸和胡周幸福踩着没过脚踝的积雪,在城中村的小巷里打听 “王福来”。

根据档案馆提供的线索,这位前管家 1955 年回了老家,在保定针织厂当门卫。

“王福来?” 废品站的大爷往火炉里添着煤,火星子溅在顺芸的棉鞋上,“是不是总爱背个蓝布包,里面装着本线装书的老头?”

顺芸的心猛地一跳:“是!他是不是在针织厂工作过?”

“早退休了,” 大爷往墙外指了指,“前几年听说搬去儿子家了,好像在红旗小区,但具体哪栋楼……”

他挠了挠头,“你们去居委会问问,那老太太记性好。”

居委会的玻璃窗结着冰花,张主任翻着泛黄的户籍册,手指在 “王福来” 的名字上停住:“找到了,1998 年迁去了石家庄,儿子叫王建军,在棉纺厂上班。”

她撕下张便签,“这是地址和电话,不过听说老王头前年中风了,话都说不清。”

电话接通时,顺芸的手抖得握不住听筒。

王建军的声音带着石家庄口音,透着警惕:“你们找我爸干啥?他现在认不出人,连自己名字都忘了。”

胡周幸福接过电话,声音尽可能温和:“我们是北京顺京南北西合院的住户,您父亲当年在那当管家,我们想问问他关于齐白石先生的事……”

“我知道那院子,” 王建军的声音突然软了,“我小时候听我爸说过,齐先生总给他画蝈蝈,说他守门像只尽职的蟋蟀。但我爸中风后,除了偶尔念叨‘梁上有字’,啥都记不清了。”

顺芸突然想起包里的《西合院历史图》,赶紧说:“我们画了张院子的图,或许能让他想起点什么……”

“别来了,” 王建军叹了口气,“他昨天刚进医院,医生说情况不太好。我倒是可以给你们写份证明,把我爸以前说的都写上,盖手印 —— 就当圆他个念想,他总说欠齐先生一幅画。”

挂了电话,雪下得更紧了。

胡周幸福把顺芸冻僵的手揣进自己怀里:“至少有份证明,总比没有强。”

顺芸望着漫天飞雪,突然觉得那雪像无数张轻飘飘的纸,每张都写着 “不容易”,却又在落地时,悄悄积成了希望的厚度。

再次见到陈教授时,顺芸和胡周幸福带来的资料堆成了小山:产权登记册复印件、王建军的证明、《北平晚报》的画展报道、二十位老住户的口述录音,还有胡周幸福根据记忆画出的《齐白石题字梁架复原图》。

陈教授推掉了下午的会,戴着白手套,逐件翻看这些 “证据”。

当他看到王建军证明里 “父亲常说齐先生用朱砂在梁上题‘守拙’二字,还藏了幅未完成的画” 时,眼镜后的眼睛亮了。

“这个很重要,” 他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王福来作为当时的管家,他的证言有法律效力。

加上产权登记和报纸报道,形成了证据链。”

他指着复原图,“你们能确定题字的位置和尺寸吗?”

胡周幸福拿出卷尺和素描本:“我们爬上梁架测量过,题字长约八十厘米,宽约三十厘米,位于正房主梁东端,木材是老榆木,墨迹渗透深度约两毫米。” 他画下截面图,“这是木材样本,化验显示有朱砂成分。”

陈教授的手指在样本袋上停留片刻,突然站起来:“下周我带团队去现场勘查,如果能在梁上找到残留的墨迹,或者藏画的痕迹,我就以文物局的名义,建议将院子列为区级文保单位。”

顺芸和胡周幸福对视一眼,突然觉得浑身的力气都被抽走了,却又有股暖流从心底涌上来。

“谢谢您,陈教授!” 顺芸的声音带着哽咽,“我们就知道,这院子不该被拆。”

陈教授合上笔记本,目光落在《西合院全景图》上:“保护老建筑,不光是为了留住房子,更是为了留住里面的生活 —— 就像你们画里的,井台、槐树、石桌,这些都是活着的历史。” 他往门口走时,突然回头,“对了,那幅可能藏在梁上的画,如果找到了,或许是齐白石晚年的重要作品。”

走出文物局时,夕阳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胡周幸福背着的画夹在光里泛着暖黄。顺芸想起王建军在电话里说的话:“我爸总说,好院子像好画,得慢慢品。”

她握紧手里的证据袋,纸页的棱角硌着掌心,却像握着块滚烫的炭。

前路依旧难走,但至少此刻,专业的认可像盏灯,照亮了布满荆棘的守护之路。

胡周幸福突然停下脚步,从画夹里抽出张速写,是刚才在陈教授办公室画的:窗外的老槐树在风中摇晃,树下的两人正抬着头,眼里有光。

“等院子保住了,” 他把速写递给顺芸,“我要把这张画挂在正房,旁边写上今天的日子。”

顺芸接过画,指尖抚过纸上的光影,突然笑了。雪落在画上,瞬间融化,像滴幸福的泪。

四合院中的女性传奇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四合院中的女性传奇最新章节随便看!

    (http://www.220book.com/book/SWP1/)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四合院中的女性传奇 http://www.220book.com/book/SWP1/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