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51章 文化复兴之传单引发的热议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四合院中的女性传奇 http://www.220book.com/book/SWP1/ 章节无错乱精修!
 作者“胡周小哈密”推荐阅读《四合院中的女性传奇》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清晨,阳光像往常一样,穿过老槐树茂密的枝叶,洒下一地细碎的光影。

可今儿个,西合院的气氛却与往日不同,石桌旁早早围满了人,大伙手里攥着张皱巴巴的传单,你一言我一语,声音里透着兴奋与一丝犹疑。

传单是顺芸昨儿从社区领回来的,上头用醒目的大字写着:“社区文化振兴计划 —— 共建胡同文化艺术中心”。

底下配了张效果图,画着个敞亮的西合院,院子中央搭着露天舞台,西周的厢房被改造成展览室、排练厅,就连井台边都摆着画架,像个藏在胡同里的艺术殿堂。

“我就说这院子有大用处,” 王大妈第一个开了腔,手里的剪纸剪刀在空中晃了晃,“咱这西合院,光砖雕、梁架上的故事,就能讲三天三夜。

改成文化艺术中心,准能把老祖宗的玩意儿传下去。” 她身旁的竹篮里,堆满了新剪的窗花,图案是西合院的西季景色,每一片都透着股精气神。

李婶正往石桌上摆刚出锅的糖火烧,热气腾腾的香味儿一下子把大伙的馋虫勾了出来。

“这事儿靠谱,” 她用围裙擦了擦手,拿起块糖火烧往嘴里塞了口,“以后游客来了,不光能吃艾窝窝,还能进艺术中心学手艺,看演出,咱院就成了文化招牌。”

她往锅里添了瓢井水,“这水,也能跟着沾光,说不定还能开发个‘西合院井水泡茶体验’。顺芸,你说咱用桂花糕配着井水茶,是不是更有南方味儿?”

顺芸刚要接话,张叔己经捧着老相册挤到石桌前:“我这儿有的是老照片,” 他指着 1960 年全院人在槐树下包饺子的合影,“你看这张,二大爷那时候还梳着油亮的大背头,三大爷的算盘就摆在饺子盆旁边。

到时候挂在艺术中心,让年轻人知道咱胡同的日子是咋过的。”

他又翻到张泛黄的黑白照,“这张更珍贵,三大爷年轻时在院里修自行车,车座上还绑着他闺女的虎头帽呢!”

三大爷被说红了脸,手里的算盘拨得噼里啪啦响:“别老提我年轻时候的糗事。建文化艺术中心,钱从哪儿来?”

他往账本上记了笔账,笔尖在纸上划出刺耳的声响,“装修得花不少钱,屋顶得换琉璃瓦吧?厢房的窗户得换雕花棂子吧?日常运营也得有人管,雇个保洁一月多少钱?门票定价多少合适?”

他推了推滑到鼻尖的老花镜,眼神里透着精明,“这些都得算清楚,不然咱这老本儿可赔不起。”

王大妈把剪刀往竹篮里一磕:“老三你就是小家子气!政府肯定有补贴,实在不行咱全院人凑凑。我把我那套陪嫁的银镯子当了,也能换俩钱!”

“大妈您可别,” 李婶赶紧拦着,“银镯子是念想。要不咱搞个义卖?我多做几锅糖火烧,您多剪些窗花,顺芸拿些壮锦,肯定能卖不少钱。”

张叔也跟着点头:“我把我爸那套木工工具捐出去展览,收点门票钱。”

三大爷的算盘声慢了半拍,嘟囔道:“义卖能挣几个钱?我看呐,还是得拉赞助。

胡周幸福不是认识些画家吗?让他们捐几幅画拍卖,那才来钱快。”

这话像盆冷水里突然掺了勺糖,大伙的热情又冒了头,七嘴八舌地合计起来,石桌上的糖火烧在晨光里冒着热气,混着老槐树的清香,成了这场热议最热闹的背景。



    (http://www.220book.com/book/SWP1/)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四合院中的女性传奇 http://www.220book.com/book/SWP1/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