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62章 艺术文化之弦歌不辍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四合院中的女性传奇 http://www.220book.com/book/SWP1/ 章节无错乱精修!
 

深秋的周末,文化艺术中心来了群学古琴的孩子。

老师坐在槐树下调音,泛音在院里荡开时,井台的水面轻轻颤了颤,像落了把星星。

顺芸给孩子们端来桂花茶,茶杯里的倒影随着琴声摇晃,和影壁上 “鸿禧” 砖雕的影子叠在一起。

“这曲子叫《平沙落雁》,” 老师拨动琴弦,指尖在岳山处轻轻一挑,“你们听这渐弱的尾音,就像鸽子飞过西合院的屋脊,慢慢融进胡同的暮色里。”

她往孩子们指着梁架,“当年齐先生在这儿画虾时,说不定也有人在院里弹过琴,琴声顺着窗棂的步步锦流出去,给胡同里的叫卖声当伴奏。”

一大爷闭着眼听琴,手指在膝头轻轻打拍子:“这琴声,比戏匣子的好听。”

他往孩子们身边靠了靠,“我年轻时,胡同里有个瞎子阿炳似的琴师,弹的《二泉映月》,能把石头听哭了。”

二大爷的画眉鸟突然跟着琴声叫起来,婉转的鸣啼混着琴音,像场即兴合奏。

“你看,连鸟都懂艺术,” 他得意地往众人面前晃鸟笼,“这叫‘琴瑟和鸣’,老祖宗的话没错。”

王大妈的剪纸摊前围满了人,她教游客剪 “西合院窗花”,红纸在剪刀下转个圈,就剪出个带槐树叶的月亮。

“这是顺芸教我的壮锦剪法,” 老人举着作品给大家看,“你看这院子的飞檐,得用‘打逗扣’的剪法,才能让纸角来,像真的要飞似的。”

三大爷的算盘体验区最热闹。

穿西装的年轻人捏着算珠,手指僵硬得像刚学写字的孩子。

“食指拨下珠,中指拨上珠,” 老人的指节在算盘上翻飞,“就像走路,左脚右脚交替着来,才能算出准数。当年我给这院子算修缮账,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四合院中的女性传奇》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靠的就是这手艺。”

胡周哈密在旁边给大家演示 “算盘画”,用算珠摆出西合院的形状:“这是正房,这是影壁,这棵树是老槐树。”

穿西装的年轻人拍着他的肩膀笑:“比电脑画图还有意思,这叫‘指尖上的西合院’。”

暮色降临时,顺芸站在门廊下,看着满院的灯火。

京剧班的吊嗓声、书画展的讨论声、古琴的泛音、算盘的脆响,混在一起像首温暖的歌。

胡周幸福举着相机走来,镜头里的她正望着槐树上的红灯笼,灯笼的光晕里,飘着片刚落下的桂花。

“你看,” 他把照片给顺芸看,“陈教授说得对,文化不是摆在展柜里的,是活在日子里的。”

照片里的观众们笑着、闹着、学习着,每个人的脸上都沾着点墨香、脂粉香、桂花香,像这院子里长出的新叶。

演员 卸妆时剩下的胭脂,被王大妈收进了针线笸箩;艺术家 没用完的墨条,三大爷说要留着算明年的账;观众们带走的纪念册上,都盖着个槐树叶形状的章 ——

是胡周哈密用橡皮刻的,每个叶脉里都藏着个 “家” 字。

夜深了,文化艺术中心的灯还亮着。

顺芸最后一个锁门时,听见井台边传来轻轻的古琴声,是那个学琴的小姑娘在加班练习。

月光落在她的琴上,琴弦的影子投在青石板上,像道细细的河,正往胡同深处流去,带着这院子的故事,流向更远的地方。

第二天清晨,李婶扫院时,在石桌下捡到支断了的京胡弦。

她把弦缠在槐树枝上,风一吹,发出清越的响,像在给新一天的文化故事,起了个漂亮的调子。

胡周哈密背着书包上学时,看见那根弦在晨光里闪着光,突然转身往回跑 ——

他要把这 “会唱歌的树枝” 画下来,放进自己的 “西合院奇遇记” 画册里。



    (http://www.220book.com/book/SWP1/)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四合院中的女性传奇 http://www.220book.com/book/SWP1/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