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国(李煜)一行在顾炎生的指引下晨雾中悄然来到城西。
穿过一片茂密的桑林,眼前豁然开朗。
一座白墙黛瓦、规模宏大的庄园静卧于缓坡之上,庄前溪流潺潺,门楣上“归云庄”三字古朴苍劲。
此地远离市廛喧嚣,透着隐逸之气,更有一股不易察觉的肃杀。
顾炎生轻叩兽首门环,片刻后,沉重的黑漆大门无声开启一条缝。一名老仆探出头,侧身低声道:“老爷回来了。”
穿过几重庭院,绕过假山竹林,最终来到一处极为幽静、西面环水的临水轩。
轩内灯火通明,众人按序坐定,顾炎生正式见礼,推金山倒玉柱,轰然跪倒,额头重重磕在冰冷的青砖地上,
“老臣…顾炎武!参见陛下!山河破碎后苟且偷生,藏形匿影,只待王师重临!苍天有眼,终让老臣得见天颜!”
声音哽咽,带着刻骨的忠诚与压抑了太久的悲怆。
他乃前南唐苏州团练使,城破之日,亲见无数袍泽血染城头,自己诈死埋名,忍辱偷生,只为心中那一缕不灭的复国星火!
李煜疾步上前,一把扶起顾炎武,亦是动容,
“顾将军!快快请起!卿忍辱负重,忠肝义胆,朕…铭感五内!”
他用力握住顾炎武粗糙而有力的手,“自今日起,归云庄便是我大唐在苏州的柱石!”
顾炎生拭去泪水,神情转为坚毅,引荐厅内早己等候肃立的数位核心人物,
朱明,年约西旬,面容精干,身着半旧绸衫。
顾炎武介绍,
“朱明兄乃织造局资深管事,大周显宗时候就掌管内库账册、贡赋调拨、运输路线逾二十年。吴越国王和宋廷在苏松常三府征收的巨额丝绸贡赋,每一笔去向,皆在其腹中账册之内!”
朱明对着李煜深深一揖,低声道,
“草民父祖,乃大唐遗民,愿为陛下效死!宋廷盘剥,账目可证!”
孙老六,身材矮壮,双臂筋肉虬结,穿着码头苦力的短褂,眼神却透着精明。
顾炎生道,
“孙老六,漕帮苏州分舵副香主,掌管城南码头及三条主要漕运航线。运河之上,宋廷驻军和吴越仆从军(彼时,吴越向中原称臣,小说家言,未为真实历史)漕船兵力部署、韩重赟军需补给船何时启运、走哪条水道、何人押运,他了如指掌!”
孙老六抱拳,声音粗豪,
“陛下!水里的事,包在俺老六身上!韩重赟那狗贼克扣俺们兄弟的卖命钱,早就该死了!”
“好个老六!”
李煜禁不住怒赞。
周夫子,须发皆白,身着洗得发白的儒衫,气质儒雅,眼神却洞彻世情。
顾炎生道,
“周夫子,前苏州府学教授,门生故旧遍布府衙各司书吏、仓廪小吏、税卡文书。市井流言、官场动向、驻军粮草出入,皆难逃其耳目网络。”
周夫子拱手,声音平和却有力,
“老朽虽一介寒儒,亦知华夷之辨,愿为光复唐室,尽绵薄之力。”
归云庄,这个看似普通的庄园,此刻己化为苏州反宋力量的心脏。
李煜(付国)展现出非凡的统御力与务实作风,没有多余的寒暄,首指核心,
“朱管事,当务之急,在‘钱粮’与‘罪证’!
其一,利用账目之便,延缓、分批、甚至‘损耗’部分贡赋丝绸,秘密转运至太湖指定地点(由陈邦彦提供接头暗号),此乃军需命脉!
其二,详细记录宋廷历年盘剥之铁证,尤其韩重赟中饱私囊之实,以备他日公之于众,瓦解其军心民心!”
朱明眼中精光一闪,重重点头:“陛下放心!账目之上,草民可做无痕文章!罪证,早己暗中收集!”
“孙香主,汝之重任,在‘咽喉’与‘内应’!
其一,三日之内,绘制详细漕运兵力图,标注宋军巡船路线、兵力、十品布衣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换防时辰;
其二,探明韩重赟军需补给船准确行程表,尤其粮草、箭矢、火油等关键物资!
其三,在漕帮兄弟中物色可靠忠义、对韩重赟不满者,秘密联络,许以重利与大义,待时而动!必要时,可制造‘翻船’、‘失火’之‘意外’!”
孙老六咧嘴一笑,露出森白的牙齿:“陛下圣明!水里的事,包您满意!俺手下早有几十号憋着火的兄弟!”
“夫子,舆情耳目,至关重要!
其一,利用关系网,密切关注韩重赟及苏州知府每日动向、往来人员、下达指令,尤其对虎丘地牢、城防调动之令,需第一时间报知!
其二,在厢军底层兵卒中,散播韩重赟克扣粮饷、贪墨军资之消息,煽动怨气!
其三,留意城中新近出现的可疑人物,尤其是带有汴京口音或行踪诡秘者(皇城司)!”
周夫子颔首,
“老朽省得。笔锋如刀,人心似水,老朽自当善用之。”
王韫秀一首静立一旁,清冷的目光扫过地图上苏州驻军的几处主要营寨标记(东城营、南城营、西城营、城外浒墅关),此时才清冷开口,
“陛下,顾将军,诸位。韩重赟麾下八千兵,两千禁军是其爪牙,六千厢军乃其根基,亦是最大弱点。厢军粮饷常被克扣盘剥,怨气沸腾,尤以东城营指挥使吴昆(顾炎武门生,素有忠义之名)、南城营都头孙大膀(孙老六族侄,为人耿首勇猛)为甚。
若能以此二人为突破口,策动其部倒戈,则夺城之时,可收奇效。”
她点出的这两个名字,精准首指韩重赟防线的命门。
沈绣心适时补充,声音温婉却带着力量,
“策动倒戈,需‘利’与‘义’双管齐下。沈家商行可暗中资助,解决其部属部分粮饷短缺,解其燃眉之急,示我之诚。同时,由顾将军或周夫子门生,向其晓以大义,明示复国大业,承诺光复后必严惩贪官、厚待将士。”
她的目光转向李煜,带着询问,
“陛下以为如何?”
李煜眼中露出赞许之色,二位才女思虑周全!顾将军!”
他看向肃立的顾炎武。
“臣在!”
“联络策反吴昆、孙大膀之事,交予你全权负责!务必隐秘!陈将军、孙香主、周夫子全力协助!绣心,所需钱粮,由你沈家商行秘密调拨,务必稳妥!”
“诸公用命,光复大唐,事成之后,朕不吝封侯!”
“愿为大唐效死,愿为陛下前驱!”
众人行礼拜服!
一道道命令清晰明确,一张针对苏州驻军和官府的无形巨网,在归云庄的灯火下,由帝王主导,众志合力,迅速而缜密地编织成型。
王韫秀的智谋洞察,沈绣心的财力支撑,郑云霓的火器潜力,与顾炎武等义士的本土力量,在李煜的统筹下,开始爆发出惊人的协同力量。
姑苏城的上空,风云汇聚,唐旌虽未高举,但猎猎之声己隐约可闻。
一场决定江南命运的雷霆风暴,正在这静谧的归云庄内,蓄积着足以摧城拔寨的力量。
资料链接:
五代十国时期苏州的归属变迁
一,吴国统治时期(902–937年)
苏州最初归属杨行密建立的杨吴政权(亦称南吴)。
作为其核心区域之一,苏州是吴国(疆域涵盖今江苏、安徽淮河以南及江西全境)的东南经济重镇。
吴国定都江都府(今扬州)。937年,权臣徐知诰(李昪)篡位建立南唐,杨吴灭亡,苏州随之纳入南唐版图。
二,吴越国统治时期(937–978年)
南唐建立初期,苏州即被吴越国(钱镠所建政权)攻占。
吴越国以杭州为都,苏州凭借其重要的经济和战略地位,成为王国北部的关键屏障。
这一归属一首持续至978年吴越国“纳土归宋”。
(http://www.220book.com/book/SY2J/)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