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 67 章 清明茶的新香

小说: 星图新密码   作者:每时每刻都很好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星图新密码 http://www.220book.com/book/SZMR/ 章节无错乱精修!
 

西月西的晨雾还没漫过符号树的枝桠,李伯就背着竹篓往茶山去了。篓底垫着的箬叶泛着潮绿,是昨儿从溪边采的,叶纹里还沾着三月三的荠菜香。他的布鞋踩着露水,在青石板上印出串浅浅的脚印,像给山路盖了个章。

“李伯,您这篓子刷得比王大娘的米筛还干净!” 刘姨挎着竹篮从磨坊出来,篮子里装着新碾的糯米粉,“昨儿支教老师说要学做茶糕,您这采茶的老规矩借她瞅瞅?”

“让她先跟张奶奶学辨茶芽,” 李伯用草绳勒紧篓口,“我这法子得掐一芽一叶,就像老马叔修水车,得新旧搭配才转得匀。您这糯米粉磨得够细的。”

“做茶糕得细面,” 刘姨往缸里倒着粉,“去年磨粗了,蒸出来像掺了沙子,让孩子们笑了整晌。对了,您那包去年的陈茶放我铺子里了,小虎说要给老师煮奶茶。”

“这孩子心细,” 李伯往树洞里塞了把茶籽,“昨儿见他蹲在石磨旁捡茶叶末,说要给老师撒在茶糕上,还得摆成符号树的模样。”

张奶奶的厨房里,清明的雨前茶正炒得欢。铁锅烧得发红,投进去的茶芽 “噼啪” 作响,香气混着柴火的烟味漫出来,灶台上摆着个粗瓷罐,里面是揉好的茶团,裹着去年的桂花,罐底沉着几粒没碾碎的茶梗,是从炒茶锅缝里扫出来的。

“张奶奶,今儿的茶要炒到啥火候?” 支教老师蹲在灶前添柴,手里捧着本《茶经》,纸页边缘卷着毛边,上面用红笔圈着 “清明茶,火要匀,色如黛”,“我昨儿练了半夜,炒出来的还带青气。”

“得炒到叶边发卷,” 张奶奶用竹帚翻着茶芽,茶毫在热锅里飞成小小的白,“你看这茶要转着圈炒,就像揉面团,得匀着劲 —— 当年我婆婆教我时,让我盯着锅里的热气练。”

小虎挎着竹篮闯进厨房时,篮子里的野蜂蜜 “嗡嗡” 地晃。他踮脚把篮子搁在灶台上,棉鞋上沾着的茶末掉进面团里,“张奶奶,我跟李伯采的雨前茶,他说‘清明的茶,沾了露水才香’。”

“搁着吧,” 张奶奶往面团里掺着茶粉,茶香混着面香漫出来,“你老师的茶糕得用新茶,我这陈茶留着煮茶叶蛋 —— 去年的茶叶蛋,孩子们说比镇上的卤蛋还香。”

王大娘的杂货铺刚摆上新到的茶点,陶瓮里的旧秤就 “咔嗒” 响了。货架第二层摆着排陶罐,装着不同的茶料,标签上用毛笔写着名字,其中罐茉莉花茶的标签掉了角,露出底下 “谷雨收” 的字样,是去年做的陈货。

“王大娘,这新茶尖有点发红,” 支教老师走进来,手里捏着片茶叶,叶梗上的绒毛沾着露水,“是不是受了寒?”

“摸摸叶脉,” 王大娘用指甲掐了掐茶尖,“翠绿的就不是受寒,准是夜里受了冻,就像孩子脸蛋冻得发红,得捂捂就好了。”

“您真是啥都懂,” 老师翻开笔记本给她看,“这是我昨儿画的茶芽,您看像不像?”

“形状画得挺像,” 王大娘往茶罐里撒着新茶,“就是边缘得再卷些,小虎说符号树的新叶‘卷卷的才够嫩’,他昨儿还特意数了树芽的圈数。”

她正往货架上摆新到的茶点,蓝布围裙的补丁蹭过 “丰” 字账本,纸页间夹着片干茶饼,是今早从茶树上摘的,上面还画着个歪歪扭扭的笑脸。“给武汉寄的包裹得添包新茶。” 王大娘往包裹里塞茶包,银镯子碰着柜台的声响像串脆铃,“你叔说那边的茶喝着寡,得换换味。”

刘姨的汉子正往符号树周围的茶畦搭竹架,竹竿绑的三角架像个小小的凉亭,阳光透过竹缝洒在茶芽上,拼成星星点点的绿。

“刘大哥,这架子绑得够稳的?” 路过的老农扛着锄头打招呼,“我那几畦茶树总被暴雨压塌架子。”

“绑了七个结,” 刘姨的汉子用麻绳缠着竹竿,“太松了抗不住雨,太茶枝容易断 —— 就像给孩子扎腰带,得留着喘气的空。”

“我妈说‘清明的架得搭二十七处,畦头、埂边、墙角...’” 他往老农手里塞了块茶糕,“就像福气,得有依托才够厚实”。

老马叔带着徒弟们在巷口修茶碾,碾盘上的纹路刚凿过,泛着白白的新痕,滴在地上的茶汁像串小小的月牙。

“师父,这茶碾得转多少圈才匀实?” 年轻徒弟用手推着碾杆,额头上的汗珠子掉进碾槽里,溅起小小的茶雾。

“二百七十圈,” 老马叔用刷子刷着碾齿,“太少了茶末磨不细,太多了伤碾盘,就像过日子,得有个度才长久。”

“我爸说您年轻时碾的茶末,细得能飘起来。” 徒弟往碾盘边撒了把新茶,引得几只蜜蜂飞下来采蜜。

“那是给你师娘做茶糕用的,” 老马叔从口袋里摸出个小油瓶,往碾轴里滴油,“她总说‘碾转茶才细,心转福才厚’”。星图新密码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星图新密码最新章节随便看!

李伯的铺子前摆开了新收的茶货,箬叶包着的茶叶透着清香。竹匾边缘的藤条松了两根,用细麻绳交叉捆着,是昨儿发现后临时补救的,绳结上还沾着点茶毫。

“李伯,您这茶叶挑得够干净的。” 扎羊角辫的小姑娘举着糖人跑来,糖人胳膊断了半截,用绿绳系着,像挂了片茶叶,“我妈说要二十七两,给支教老师泡奶茶喝。”

“给你留了带兰香的,” 李伯往她兜里塞了把茶芽,“你弟弟别用牙咬茶饼,前儿崩掉块牙床,让王大娘用蜂蜜给敷了才好。”

“老师说茶叶能提神,” 小姑娘舔了舔糖人,糖稀滴在衣襟上,凝成小小的黄点,“她总犯困,我妈说得多喝喝。”

午后的杂货铺里,王大娘正带着林舟分拣茶料。货架的缝隙里还嵌着三月三的荠菜渣,柜台上的铁皮盒里装着各色茶罐塞,是给街坊修茶具用的,其中个橡木塞掉在 “丰” 字账本上,像个小小的逗号。

“王大娘,这茶籽能留几颗给我不?” 林舟捏着粒黑亮的茶籽,“我想种在花盆里当盆景,就放在窗户上。”

“拿去吧,” 王大娘笑着往他手里倒了把,“记得别浇水太勤,就像养鸟,水多了准生病。”

有个老农来买茶刀,手指关节缠着圈布条,是前儿撬茶饼时被瓷罐划的,握着刀柄试了试刃口。

“王大娘,您这茶刀快得能削头发。” 老农用拇指刮了刮刀刃,“我那老婆子总说您进的货实在,比县城的强多了。”

“她编的茶篓才叫精巧,” 王大娘往他兜里塞了块茶糕,“前儿见她给支教老师编茶杯套,花纹打得跟张奶奶炒的茶叶似的 —— 说山路不好走,得用结实的家伙什。”

傍晚的符号树,被孩子们的笑声裹得暖暖的。有个小男孩举着个纸鸢绕巷跑,鸢尾上写着 “茶香”,是用茶汁写的,字迹洇成小小的绿;有个鸢身上画着茶糕,是孩子们的涂鸦,还沾着点茶末。

“慢点跑,别撞着茶碾!” 晓棠从屋里出来,手里端着碗凉茶,“你爸让你去把晒的茶叶收回来呢,看天色要下雨。”

“这是我跟小虎一起糊的,” 男孩的蓝布褂子沾着茶渍点,裤脚卷着,露出小腿上被茶枝划的红痕,“支教老师说要比谁的飞得远,输了的得给符号树浇茶水。”

“清明的纸鸢飞的不是风,是整年的清爽。” 晓棠帮小男孩调整风筝线,她的麻花辫上别着朵茶花,是今早李伯给的,“你看这鸢尾总往云里钻,准是想沾点茶香。”

傍晚的符号树下,街坊们分着刚蒸的茶糕。张奶奶用陶盘托着茶糕,给每个人手里递一块,掌心的温度透过粗陶传过来,暖得像揣着个小炭炉。

“张奶奶,您这茶糕比城里的绿豆糕还好吃。” 支教老师捧着茶糕笑,帆布包上别着枚校徽,边角磨得发亮,“明儿能教我做茶糕不?想给孩子们当课间点心。”

“明儿你早点来,” 张奶奶往她盘里添了块,“得用井水和面团才发得好 —— 我婆婆说‘茶糕香在嘴里,街坊暖在心里’”。

深夜的符号树,被孩子们的欢闹裹得暖暖的。林舟和晓棠坐在柜台旁,看大人们教支教老师辨茶叶。煤油灯的光晕里,刘姨正用碎布拼茶袋,针脚歪歪扭扭,却绣了串小小的茶芽。有张茶叶图谱上的符号亮了亮,映出刘姨当年筛茶的模样,筛子晃得匀,“清明的茶得筛七遍,杂才净”。

黎明时的符号树,挂满了孩子们系的茶包。有只茶包里装着新茶,是支教老师采的,带着露水;有只茶包里混着桂花,是孩子们的主意,还沾着点糖霜。风一吹,茶包轻轻晃,树桠上的新叶就 “沙沙” 响,像在跟街巷的脚步声说悄悄话,说得晨光都带着香。

林舟摸出祖父的收音机,外壳裂了道缝,用胶布粘着,却不耽误出声。里面传出清明的采茶调,混着王大娘的算盘声,李伯的咳嗽声,孩子们的读书声,像把整个二十七的街巷揉成了团。他往符号树的树洞里塞了张纸条,上面写着 “愿岁岁茶香”,刚塞进去,就传出祖父的声音:“好孩子,日子就是这么点盼头,泡着泡着就浓了”。

离开时,孩子们正帮支教老师收茶包。刘姨的汉子扛着新货从巷口走来,是刚打的茶叶罐,“清明过了该给茶仓苫顶,防着梅雨”。王大娘笑着迎上去,往他手里塞了块热茶糕,说 “刚蒸的,趁热吃,就像这日子,热乎着才够劲”。

风穿过符号树的枝叶,把茶香、糕香、墨香揉成一团,裹着孩子们的笑声,在晨光里慢慢飘。林舟看着街巷里忙碌的身影,看着街坊们笑脸相迎的模样,突然明白符号树在清明结的不是果实,是一茬茬清新的希望,哪怕过去再淡,也藏着泡开了就浓的盼,像母亲总说的那句 “采下的是叶,泡出的是春,心暖了,茶也会厚待”。

而那些藏在清明里的符号,就像融在茶里的桂花,默默地香着,却总能在某个瞬间暖到心尖,告诉你,所有认真采撷的时光,都在新的岁月里酿成了醇,一点一点,长成了眼里的浓。



    (http://www.220book.com/book/SZM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星图新密码 http://www.220book.com/book/SZMR/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