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 68 章 端午粽的糯香

小说: 星图新密码   作者:每时每刻都很好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星图新密码 http://www.220book.com/book/SZMR/ 章节无错乱精修!
 作者“每时每刻都很好”推荐阅读《星图新密码》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五月五的晨露刚打湿符号树的新叶,张奶奶就坐在青石板上浸糯米了。大瓦盆里的糯米泛着珍珠白,是昨儿筛了七遍的,水面漂着几粒红豆,是去年包粽子时漏在缸底的,泡得发涨,像颗颗小红玛瑙。

“张奶奶,您这糯米浸得够透的!” 李伯扛着捆艾草从河边回来,草叶上的水珠顺着胳膊肘滴进盆里,“我那老婆子念叨好几天了,说要吃您包的碱水粽。”

“得浸足十二个时辰,” 张奶奶用木勺搅着糯米,盆底的沙粒沉成小小的堆,“端午的米得吸够露水,就像小虎穿的布鞋,得踩透了才跟脚。您这艾草挑得够整的。”

“挂艾草得要整棵的,” 李伯把艾草靠在符号树上,绿得发亮的叶子在风里晃,“我妈说‘端午艾,叶叶全,能挡百样邪’。您看这艾梗上的露水,坠得跟银珠子似的。”

支教老师抱着捆粽叶走进巷口,叶面上的绒毛沾着草屑,是今早去后山采的。她蹲在张奶奶旁边,学着捋粽叶的硬梗,指尖被叶边的锯齿划得发红,“张奶奶,这粽叶得煮到啥时候?我昨儿煮的还发脆,包的时候裂了好几个。”

“得煮到叶梗能打弯,” 张奶奶拿起片粽叶在膝盖上折,青绿的叶面立刻现出白痕,“你看这叶要转着圈折,就像编竹篮,得顺着劲 —— 当年我婆婆教我时,让我盯着河里的水草练。”

小虎挎着竹篮蹦过来时,篮子里的咸鸭蛋 “咕咚” 撞在石壁上。他掀起盖在上面的荷叶,露出二十七枚油亮的蛋,蛋壳上用红笔写着 “端午蛋,岁岁安”,“张奶奶,我跟丫丫在河湾摸的,李伯说‘五黄里的蛋,得沾河泥才香’。”

“正好给粽子当馅,” 张奶奶往糯米里撒碱面,白花花的粉末在水里漾开,“你老师爱吃的豆沙馅我蒸好了,就用去年收的红豆 —— 陈豆做馅才够沙,就像老马叔修的木犁,得用老木料才经使。”

王大娘的杂货铺己经摆开了新收的蜜枣。陶瓮里的金丝蜜枣堆得冒尖,有颗滚落在 “丰” 字账本上,沾着的糖霜把纸页粘出小小的印。她正用棉线捆粽子叶,线团上还缠着去年的粽绳,说是 “老绳有韧劲,捆的粽子不散馅”。

“王大娘,这蜜枣够甜的不?” 支教老师拿起颗捏了捏,枣肉软得能挤出浆,“我昨儿试包了几个,蜜枣放少了,孩子们说跟啃白粽子似的。”

“得选带皱纹的,” 王大娘往竹篮里装蜜枣,指缝沾着的糖粒掉在柜台上,引来几只蚂蚁,“你看这枣皮皱的,就像老人脸上的褶,藏着的甜才厚 —— 我那口子总说,人也跟蜜枣似的,经事多了才懂事。”

巷口的石磨旁围了群孩子,正帮老马叔碾豆沙。磨盘里的红豆混着少量绿豆,是张奶奶特意掺的,说 “红绿配,喜洋洋”。小虎推着磨杆跑,蓝布褂子的下摆扫过磨盘边的糯米粉,扬起的白雾沾在鼻尖,像沾了把云絮。

“师父,这豆沙得碾多少圈?” 年轻徒弟用木勺刮着磨盘,豆沙顺着纹路淌成小小的河,“我妈说您年轻时碾的豆沙,细得能当胭脂抹。”

“得碾够三百圈,” 老马叔往磨眼里添着红糖,“太少了有颗粒,太多了出油,就像包粽子的米,得干湿正好才黏 —— 当年你师娘总说,过日子也得这样,不松不紧才舒坦。”

日头爬到符号树梢时,张奶奶的第一锅粽子出锅了。竹篮里的粽子捆得整整齐齐,有三角的(碱水粽),有长条形的(豆沙粽),还有个圆滚滚的,是支教老师包的,像只胖刺猬。李伯拎着壶雄黄酒走来,酒壶上的红布系带缠在艾草上,“来,给粽子沾点酒,辟邪!”

“给老师多留几个带绳的,” 张奶奶往支教老师的竹篮里塞粽子,绳结打得是 “吉祥结”,“明儿带到学校分给孩子们,说‘吃了端午粽,夏天不生疮’。” 她指着墙上挂着的香囊,里面装着苍术、白芷,是刘姨的婆婆缝的,“你看这香囊的布,是去年的旧衣裳改的,老布吸味,能香一整个夏天。”

午后的雨说来就来,淅淅沥沥打在符号树的叶子上。孩子们挤在王大娘的杂货铺里,看支教老师学编五彩绳。老师的手指笨笨的,红黄绿蓝紫的线总缠在一起,王大娘握着她的手教,银镯子碰着线团 “叮当” 响,像串会唱歌的彩虹。

“五彩绳得绕七圈,” 王大娘帮老师把绳结系在手腕上,“红避灾,黄纳福,绿招财,蓝保平安,紫添寿 —— 我妈说这绳得戴到七月七,扔到河里能变成彩桥。”

丫丫突然举着个香囊跑进来,布面上绣着歪歪扭扭的符号树,“老师你看这个!李伯说绣了符号树的香囊最灵,能治‘夏乏’—— 你总在课上打盹。”

雨停时,街坊们聚在符号树下挂艾草。李伯踩着梯子把艾草捆在树杈上,叶尖的水珠滴在张奶奶刚蒸的粽子上,洇出小小的绿点。刘姨的汉子搬来张方桌,摆上刚出锅的粽子、咸鸭蛋、雄黄酒,还有串用线穿着的蒜,白胖胖的像串小灯笼。

“支教老师,尝尝我这碱水粽,” 张奶奶往她碗里倒了点白糖,“沾着吃才够味,就像日子,苦里带点甜才难忘。” 她看着孩子们抢着剥粽子,粽叶扔得满地都是,绿得像铺了层新草,“你看这巷子,就像个大粽子,我们都是里头的馅,裹在一起才香。”

月亮爬上符号树时,孩子们还在玩 “斗蛋”。小虎的咸鸭蛋把丫丫的鹅蛋撞出裂纹,他举着蛋欢呼时,蛋黄顺着指缝流进符号树的树洞里,引来几只夜虫。支教老师坐在石磨旁记笔记,本子上画着包粽子的步骤,旁边写着 “端午粽,绳要紧,心要齐”,纸页上沾着的糯米粒,在月光下泛着白。

“老师,你看这个!” 小虎举着个用粽叶编的小灯笼跑来,里面点着根蜡烛,“我跟老马叔学的,说能照蚊子 —— 你总被蚊子咬。”

灯笼的光在树影里晃,把孩子们的笑脸映得明明灭灭。老师摸出块蜜枣粽递给小虎,枣肉的甜混着粽叶的清香在舌尖漫开,“明儿我教你们包三角粽好不好?用今天剩下的米,包成符号树的形状。”

后半夜的符号树,被粽香裹得暖暖的。林舟蹲在树洞里翻找着什么,指尖沾着的糯米粉在月光下像层霜。他摸到个油纸包,打开来是去年的粽子壳,上面还留着小虎啃的牙印 —— 那年他掉了颗门牙,包粽子时总漏米。

“祖父说‘日子就像这粽子,越煮越香’。” 林舟把粽子壳埋在树底,上面盖着层新采的艾草。风穿过枝桠的声响里,混着张奶奶的咳嗽声,王大娘的算盘声,还有支教老师教孩子们念古诗的声音,像把整个二十七巷的暖,都裹进了这端午夜里。

黎明的第一缕光穿过艾草叶时,支教老师己经带着孩子们在河边洗粽叶了。她的竹篮里躺着个胖乎乎的碱水粽,是张奶奶塞的,说 “端午的早饭得吃粽子,一天都有劲”。孩子们的笑声惊起了河面上的水鸟,扑棱棱的翅膀声里,混着远处石磨碾豆沙的 “咯吱” 响,像支夏天的歌,正顺着河水,慢慢淌进二十七巷的日子里。

端午粽的糯香,就这么在新绿的夏意里,在街坊的笑谈中,慢慢酿开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SZM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星图新密码 http://www.220book.com/book/SZMR/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