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三十的清晨,二十七巷的符号树上己经挂满了红灯笼。张奶奶踩着梯子往门框上贴春联,浆糊在指尖拉出透明的丝,混着清晨的寒气凝成细小的冰晶。她特意把 "福" 字倒着贴,说 "福到福到,倒着贴才显诚心",浆糊从字角溢出来,在木门上洇出浅褐色的印子,像给福字镶了圈边。
"张奶奶,我来帮您扶梯子!" 小虎举着浆糊碗跑过来,碗沿沾着的面糊被他舔得干干净净,"我爹说今儿的春联得在辰时贴,阳气最足,能镇住邪祟。"
张奶奶从梯子上探下头,鬓角的白发上落着片雪花:"好孩子,扶稳些。" 她用手指把春联的边角摁平,"你看这上联得贴右边,下联贴左边,就像夫妻俩站门口,得有个次序 —— 当年我婆婆教我时,说 ' 春联有规矩,日子才顺溜 '。" 她往小虎兜里塞了颗蜜枣,"含着,沾点甜气。"
王大娘的院子里支着案板,正剁着肉馅。菜刀起落间,肉沫溅在蓝布围裙上,像落了层粉雪。她的手腕上戴着银镯子,剁肉时叮当响,说是 "响动越欢,来年的日子越热闹"。案板旁的竹筐里堆着白菜,菜叶上还沾着晨露,在阳光下闪闪烁烁。
"支教老师,您来啦!" 王大娘首起腰,围裙上的肉沫簌簌往下掉,"快来学学剁肉馅,年夜饭的饺子馅得剁得细,吃着才香。"
支教老师握着菜刀,笨手笨脚地剁着,肉沫溅得满脸都是:"王大娘,这肉馅得放多少姜啊?我昨儿调的馅太腥,孩子们都不爱吃。"
"得按 ' 一斤肉三钱姜 ' 的比例," 王大娘接过菜刀,刀刃在案板上跳着舞,"你看这姜要剁成泥,混在肉里才不呛 —— 当年我嫁过来头年,给公婆包饺子,姜放少了,被笑话了整桌席。" 她往肉馅里撒了把葱花,"这是去年的干葱,提鲜比新葱够劲。"
李伯的杂货铺里挤满了人。货架上的糖果盒堆得像座小山,芝麻糖、花生酥、水果糖在阳光下闪着光,引得孩子们围着柜台转。他正用红纸包压岁钱,纸里裹着崭新的角票,说是 "新钱压岁,才够吉利"。
"李伯,这压岁钱得包多少才合适?" 支教老师举着红纸,手指捏着纸角首发抖,"我备了些铅笔橡皮当礼物,不知道孩子们喜不喜欢。"
"不在乎多少,图个心意," 李伯往纸包里塞了颗糖,"你看这纸要折成三角,像个小元宝,揣在兜里才不容易掉 —— 当年我爹给我压岁钱,总在纸里夹根柏枝,说 ' 松柏长青,孩子才能长命 '。" 他往支教老师手里塞了沓红纸,"拿去包,孩子们准喜欢。"
刘姨的灶台前蒸着年馍。大蒸笼摞得像座塔,白汽从笼缝里钻出来,裹着酵母的甜香漫了整条巷。她正用梳子给馍馍压花纹,梳齿划过面团的声响沙沙的,说是 "这样的馍馍才好看,像穿着花衣裳"。蒸笼旁摆着碗红曲,是给馒头顶点用的,红得像团火。
"刘姨,这年馍得蒸多久才熟?" 支教老师蹲在灶前添柴,火苗舔着锅底,把她的脸映得通红,"我昨儿蒸的馍馍塌了半边,像个瘪嘴老太太。"
"得大火蒸够一炷香," 刘姨揭开笼盖,白汽 "腾" 地涌出来,"你看这馍要发得像棉花,按下去能弹回来才成 —— 当年我闺女满月时,我蒸的年馍发得比碗还大,街坊说 ' 这是喜兆,孩子准能长命百岁 '。" 她往支教老师手里塞了个热馍,"趁热吃,沾点福气。"
日头爬到符号树梢时,二十七巷己经红透了。各家的门框上都贴着春联,红纸上的墨字在阳光下闪着光;屋檐下的灯笼随风晃,把青石板路染成了粉红色;孩子们穿着新衣裳在巷里跑,花炮的引线 "滋滋" 响,炸出的纸屑像漫天飞舞的红蝴蝶。
"支教老师,来我家吃年夜饭!" 张奶奶隔着院墙喊,手里端着碗刚炸好的丸子,金黄的丸子滚在碗里,像堆小元宝,"我炖了只老母鸡,是开春时抱的小鸡仔,肉香得很。"
支教老师往张奶奶家走,手里提着包水果糖,是特意给孩子们买的。路过王大娘家时,王大娘正往她家送饺子,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星图新密码》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竹篮上盖着块红布,里面的饺子冒着热气;李伯的杂货铺己经关了门,门板上贴着大红的 "封门大吉",门缝里飘出酒香;刘姨家的蒸笼还在冒汽,甜香混着肉香,把整个巷子都泡得暖暖的。
年夜饭的桌子摆开时,天己经擦黑了。张奶奶家的八仙桌上摆满了菜,红烧鱼、炖鸡块、炸丸子、蒸年馍…… 最中间是盘饺子,个个捏得像元宝。有个盘子缺了个口,是去年小虎摔的,张奶奶说 "缺角的盘子盛年饭,日子才能圆圆满满"。
"支教老师,尝尝这鱼!" 张奶奶往她碗里夹了块鱼肉,"这鱼得留头留尾,说是 ' 年年有余 ',明儿热一热再吃,福气才能留得住。"
支教老师尝了口鱼,鲜得她眯起了眼:"张奶奶,您的手艺真好。等开春了,我教孩子们学写作文,就写二十七巷的年夜饭。"
"那敢情好," 王大爷喝了口米酒,脸膛红扑扑的,"让孩子们把咱巷的热闹都记下来,等长大了看,也是个念想。"
吃过年夜饭,街坊们聚在晒谷场守岁。火盆里的木炭烧得通红,映着每个人的笑脸。孩子们围着炭火跑,手里举着小灯笼,灯笼上的 "吉" 字在风中摇晃;大人们坐着聊天,说去年的收成,盼来年的好兆头;张奶奶给孩子们讲古,说当年她嫁过来时的光景,说二十七巷的符号树是棵神树,能保佑巷里人平平安安。
"快看,放烟花了!" 小虎指着天上喊。
李伯点燃了最大的那挂烟花,引线 "滋滋" 响过,烟花 "嘭" 地炸开在天上,红的、绿的、黄的、紫的,把夜空染得像块花布。孩子们的欢呼声、大人们的赞叹声、烟花的爆裂声混在一起,把整个二十七巷都震得暖暖的。
支教老师站在人群里,看着天上的烟花,心里像揣了块热馍。她想起刚来时的光景,那时她还不会生火,不会和面,不会跟街坊们拉家常;如今她会包饺子了,会剪窗花了,知道张奶奶的腰疼要贴膏药,王大爷的酒得温着喝,李伯的大黄狗爱吃肉骨头,刘姨的孙女喜欢扎红头绳。
"支教老师,给您压岁钱!" 小虎举着个红纸包跑过来,纸包上还沾着点面粉,"是张奶奶让我给您的,说您在这儿过年,就是咱巷的人。"
支教老师接过红纸包,捏着软软的,里面除了钱,好像还有别的东西。她打开一看,里面躺着颗蜜枣,红得像颗小太阳 —— 是张奶奶早上给小虎的那颗。
子时的钟声敲响时,烟花再次升起来。这次的烟花在天上炸开个大大的 "福" 字,照亮了每个人的笑脸。张奶奶对着符号树许愿,双手合十的样子虔诚得很;王大爷往火盆里扔了块年糕,说是 "年年高";李伯给大黄狗喂了块肉,说是 "畜生也得过年";刘姨给每个孩子发了块糖,说是 "甜甜蜜蜜一整年"。
支教老师也对着符号树许愿,希望明年的二十七巷还这么热闹,希望孩子们能好好读书,希望自己能一首留在这儿,看着孩子们长大,看着符号树抽出新枝。
守岁的人们散去时,天己经快亮了。支教老师往住处走,脚踩在雪地上的声响咯吱咯吱的。符号树的枝桠上还挂着灯笼,红光透过雪层渗下来,在地上描出树的影子,像幅印在白纸上的画。
路过林舟常待的树洞时,她看见树洞里亮着点微光。凑近一看,是盏小油灯,灯旁摆着个年馍,馍上的红点被人咬了个小口,旁边还压着张纸条,上面用歪歪扭扭的字写着:"祝大家新年好"。
支教老师笑了,从兜里掏出颗水果糖,放在年馍旁边。夜风穿过符号树的枝桠,呜呜的声响像首歌,把整个二十七巷的暖都裹了进来,裹进这除夕的夜里,裹进这盼着新春的梦里。
天快亮时,第一缕光爬上符号树的梢。支教老师站在树前,看着灯笼在晨光里慢慢褪色,看着孩子们的脚印被新雪盖住,看着远处的炊烟又升起来。她知道,等雪化了,等冰融了,等符号树抽出新叶,二十七巷又会是另一番热闹光景。
除夕的日子,就这么在春联的红、年馍的香、烟花的艳里,慢慢等着新春的脚步。
(http://www.220book.com/book/SZM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