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5章 引信上刻的死亡诗句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83年的兵,越战越勇 http://www.220book.com/book/T2HM/ 章节无错乱精修!
 

雨还在下,林子里的水汽沉得像铅块,压得人喘不过气。我盯着那道背影消失的方向,喉咙发紧,手指无意识地着枪托。刚才那三个字——“赢在气势”——像根生锈的铁钉,一锤一锤往我脑子里钉。

王大力蹲在旁边,抹了把脸上的雨水,低声说:“他要是敌人,为啥要留这么多线索?”

我没答。敌人不会用班长的怀表,也不会立徐峰的碑。这不像是挑衅,倒像是……某种提醒。

李铁柱己经猫着腰往前探了一段,回头打了个手势:前方有异常。

我们贴着树干推进,橡胶林越走越密,树皮割痕纵横交错,像一张张干裂的嘴。地上湿滑,每一步都得试探着落脚。走了不到百米,李铁柱突然抬手,整个人僵住。

我顺着他的视线看去——一根几乎透明的细线,横在两棵树之间,离地约莫三十公分,线上挂着个东西,在雨里微微晃。

那是一块玉佩。

青灰色,边缘磨得圆润,表面刻着字。雨水顺着字沟流下来,像是有人在无声地描摹。

“别动!”李铁柱低喝一声,王大力差点一脚踩上去。

我屏住呼吸,慢慢靠近。那根线绷得极紧,一碰就炸。可玉佩……怎么会在诡雷的触发线上?

“这谁家祖传的传家宝还兼职当引信?”王大力咽了口唾沫,“越军现在搞行为艺术?”

我没笑。玉佩上的字,我认得。

“带长铗之陆离兮。”

《楚辞·涉江》里的句子。高中语文课背过,当时觉得拗口,现在念一遍,牙根都发酸。

李铁柱盯着玉佩,眼神变了。他慢慢伸手,不是去碰线,而是轻轻托住玉佩底部,借着雨水冲刷的间隙,眯眼细看内侧。

“还有字。”他声音压得极低,“小篆,刻在背面。”

我凑近,勉强辨出几个字:“夜动,磁偏,行韵避锋。”

王大力挠头:“啥意思?越军开始玩文言文谜语了?”

李铁柱没理他,手指在泥地上划了几道,嘴里念念有词:“‘带长铗之陆离兮’……‘夜动’……‘磁偏’……”

突然,他抬头:“今晚地磁会异常。”

“啥?”王大力一愣,“你是说……指南针要抽风?”

“不止。”李铁柱指着玉佩,“‘行韵避锋’——按《楚辞》的韵脚走,能避开杀伤区。”

我脑子嗡了一下。这玉佩不是陷阱,是路标。

可谁留的?

我猛地想起班长牺牲前那晚,他坐在帐篷外抽烟,烟头一明一暗,忽然说:“我老家有个诗人,姓徐,写诗比打枪还准。有次他靠一首诗,把整支敌侦察队引进雷区,自己毫发无伤。”

当时我们都笑他吹牛。现在想来,那诗人叫什么来着?

“徐离。”李铁柱低声说,像是自言自语,“张峰提过他。说是边境线上唯一能用诗传情报的人。”

我心口一震。

玉佩的主人,是徐离。而这条线,是张峰布的局。

“所以……班长早就在防这一天?”王大力声音发颤。

李铁柱没答,只是盯着玉佩,眼神复杂。他知道,我也知道——张峰从没真正离开。他把命留在了前线,把脑子塞进了这些字里行间。

雨越下越大,林子里的光线暗得像黄昏提前降临。我们不能再等。

“按韵脚走。”李铁柱收起玉佩,小心翼翼绕开触发线,“‘兮’字韵,落脚点偏左;‘离’字韵,右脚轻点;‘江’字韵,贴树干三步内。”

王大力一脸懵:“你咋背得这么熟?”

“我姐是语文老师。”李铁柱面无表情,“过年回家听她念叨多了。”

我们开始挪动。每一步都像在刀尖上跳舞。李铁柱在前,我居中,王大力断后,三人呈三角推进。脚下的泥地软得像腐肉,每踩一脚都得立刻判断方位。

走不到二十米,王大力差点踩空。

“有坑!”他低吼,整个人扑向旁边树干。

我低头一看,泥地裂开一道缝,底下是黑漆漆的洞口,隐约能看到金属反光——是反步兵雷。

“‘兮’字韵该往左三步。”李铁柱喘着气,“你走偏了。”

“我哪知道‘兮’是左还是右!”王大力咬牙,“这又不是拼音考试!”

“下次走前默念一遍诗。”李铁柱冷脸,“不然你就是第一个被自己语文成绩炸死的兵。”

我们继续前进。雨声掩盖了脚步,但诡雷的分布却越来越密集。有的藏在树根下,有的埋在落叶里,还有的首接挂在藤蔓上,触发线细得几乎看不见。

可奇怪的是,只要按《楚辞》的韵脚走,总能避开。

“这诗……真能救命?”我低声问。

“不是诗救命。”李铁柱盯着前方,“是写诗的人,知道怎么活。”

又走了一段,李铁柱突然停下。

“不对。”

“啥不对?”

“韵脚乱了。”他皱眉,“前面一段,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83年的兵,越战越勇 ‘江’字韵该连走三步,可地上有雷。”

我心头一紧。难道玉佩是假的?还是说……有人改了路线?

李铁柱蹲下,手指划过泥地,突然停住。

“脚印。”他低声道,“新的。”

我顺着看去,泥地上果然有几道浅痕,鞋底纹路清晰,是军靴。可走法……很怪。

左脚重,右脚轻,落地时带点拖拽。

“右腿有伤。”我说。

李铁柱点头:“和之前一样。”

是“徐少帅”。

他走过这里,但他没按《楚辞》的韵脚走。他踩了雷区,却没炸。

“他不怕雷?”王大力声音发紧。

“不。”李铁柱摇头,“他知道雷在哪。”

我脑子一炸。

他知道雷在哪,说明他清楚路线。可他不按韵脚走,说明他不需要靠诗保命——他本身就是布雷的人,或者……是被允许通行的人。

“他在给谁带路?”我低声问。

没人回答。

雨声中,远处传来一声闷响,像是木头断裂。我们立刻伏低。

李铁柱缓缓抬头,盯着前方密林深处。

“他不是敌人。”他忽然说,“他在等我们。”

“啥?”

“如果他是越军,没必要留玉佩,更没必要走这条线。他是在……引导。”

我盯着那片黑压压的林子,心跳如鼓。

引导我们去哪?

“继续走。”我说,“跟上他。”

我们重新出发,步伐更慢,每一步都像在拆自己的命。李铁柱靠玉佩和记忆推演路线,王大力负责警戒侧翼,我盯着前方,生怕再错过一个脚印。

走了一个多小时,雨势渐小,林子却更密了。树冠遮天,光线几乎断绝。就在这时,李铁柱突然抬手。

“停。”

我立刻蹲下。

他指着前方地面——泥地上,有一串符号,像是用树枝划出来的。

歪歪扭扭,像是小孩涂鸦。

可我认得。

那是我在跟踪“徐少帅”时,隐约看到的标记。

“这是……《楚辞》的简写符。”李铁柱蹲下,手指顺着划痕描,“‘陆离’二字,拆成三笔,代表方向。”

“所以这些符号……是备用路标?”我问。

“对。”李铁柱点头,“玉佩是明线,符号是暗记。张峰怕玉佩丢了,或者被人抢走,所以留了后手。”

我盯着那串符号,胸口发闷。

班长早就料到会有这一天。他把情报藏在诗里,把路线刻在玉上,把希望埋在泥里。

他没信组织,没信上级,他信的是我们。

“走吧。”我站起身,“别让他等太久。”

我们按符号指引继续推进。越往前,雷区越稀疏。显然,真正的杀招不在路上,而在终点。

终于,林子尽头出现一片空地。中央搭着个简易帐篷,和之前看到的一样。军旗还在,破角被风吹得猎猎作响。

帐篷帘子半掀,里面没人。

可地上,摆着三样东西。

一个空罐头,和“徐少帅”碑前的一样。

一块怀表,表盖开着,背面刻着“张峰,19.3.8”。

还有一本破旧的诗集,封面写着《徐离诗稿》,翻开的那页,正是《涉江》。

诗集旁边,压着一张纸条。

我走过去,拿起纸条。

上面只有一行字:

“张峰说,你们会来。”

我手一抖。

李铁柱站在旁边,声音哑了:“他不是线人。”

“他是信使。”

王大力站在帐篷外,雨水顺着帽檐滴下。他盯着那本诗集,忽然说:“所以……徐离是谁?”

我低头看着诗集扉页,那里有一行小字,墨迹己淡:

“徐离,张峰之兄,1979年阵亡于老山。”

我呼吸一滞。

原来如此。

张峰从未真正信任过官方情报网。他用自己的方式,把哥哥的诗变成密码,把死人的遗稿变成活人的路。

他死了,可他的计划,还在走。

帐篷外,风突然停了。

军旗垂下,像一只闭上的眼睛。

我攥紧诗集,抬头看向密林深处。

“徐少帅”没走远。

他在等我们。

王大力忽然开口:“你说……他会不会是徐离的儿子?”

我没答。

李铁柱弯腰捡起那块怀表,轻轻合上表盖。

表链晃了一下。

露出背面第二行字,之前被遮住了。

那行字很小,像是后来刻的:

“替你们活着。”



    (http://www.220book.com/book/T2HM/)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83年的兵,越战越勇 http://www.220book.com/book/T2HM/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