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快亮了,我站在礼堂外的碎石坡上,背包里一堆破烂硌得背脊生疼。火还在烧,警报声断断续续,没人追出来。我知道他们不敢——那一把假遥控器,暴露了整套剧本的漏洞。
我摸了摸战术背心,毛发报告还在,委任状没丢,怀表碎片也安好。这些东西不能带回去,没人会信。信了也没用。政委的酒杯底还浮着绿晕,全队都喝了,只有我没咽下去。他们不是中毒,是被喂了顺从。
我得去一个没人管的地方。
地图上标着“蛊王墓”的红点,在边境线往南十五公里,原始林区,塌方频发,部队三年没踏进去过。徐峰的日志残页里提过一句:“青瓷起于墓,归于骨。”
我踩着露水往山里走,天光从灰变亮,又从亮变闷。背包里的震动仪忽然自己响了,嘀、嘀、嘀,三声短促,和庆功宴地板弹开的节奏一模一样。我把它掏出来,屏幕黑着,但声音确实在播——是“0927倒计时”的录音,张峰最后一句“走”卡在循环里,像谁在背后按了重播键。
我把它塞回夹层,顺手摸了下鞋底。绿色黏液还在,干了,像一层蜡。我撒了点茶垢粉,它变成褐红色,毒被中和了。这玩意儿现在成了我的护身符,走到哪,毒到哪,但它伤不了我。
两小时后,我到了墓口。
塌方把入口埋了大半,石块堆得像坟包。红外探测仪显示里面有两个热源,移动缓慢,不像动物。我把震动仪贴在岩壁上,声波反馈显示内部有金属结构,还有微弱电流波动。
这不是古墓,是改装过的地下工事。
我翻出怀表碎片,边缘锯齿状,像是被炸碎时高温熔断。我把它贴在一块磁性极强的岩石上,指针轻微抖动。这石头含钕铁硼,和碎片成分一致。我试着把碎片插进岩缝,模拟“嘀-嘀-嘀”的震动频率,用战术刀柄敲击三次。
地面震了一下。
石门从中间裂开,滑进岩层里,露出向下的台阶。门内侧刻着两个字:“1949.10.1”,下面还有个“”。我没多看,但背包里的茶垢粉瓶轻轻颤了下,像是被什么牵着。
我走下去。
墓道是民国风格的青砖,但墙角装着红外探头,地砖下有压力板,接线连到WiFi模块,信号灯一闪一闪。空气里有股味,像烧过的电线混着腐叶,仔细闻,还有点汗蒸房毒液的腥甜。
我用战术刀刮下一点铜锈,混进茶垢粉,捏在手里。这玩意儿能中和神经毒气,也能当简易防毒面具使。我抹在口鼻上,继续往前。
拐角处躺着一具尸骨,穿旧式滇军军装,手指抠进地板缝,手里攥着半块军牌,编号“07”。我蹲下看了一眼,没动它。这编号太熟了——王大力衣领里的字,庆功宴上“07号替身”的服役期限,还有相册里“实验体07”的记录。
替身不是新把戏,是老传统。
我继续走,震动仪突然震动,屏幕亮起,播放键自动按下。
“嘀——”
一声心跳模拟音,从我胸口发出。
墓道尽头的灯灭了,监控探头转了个方向,没报警。我懂了,这系统认“活人信号”,但不是靠体温,是靠心跳频率。我调震动仪到“玩家模式”,放出一段不规则心跳,像紧张、像兴奋、像赌桌上押下最后一把筹码的节奏。
探头不动了。
我穿过最后一道门,到了主墓室。
正中央是口金丝楠木棺,黑得发亮,合金封条缠了三圈,盖子上有指纹识别器。棺边摆着两把格洛克,弹匣满,枪号被磨平。棺头立着一块电子牌,显示:“第13轮测试,玩家存活率:0%。”
我冷笑。又是测试。
我掏出怀表碎片,试着用金属导电,模拟指纹信号。刚碰上去,警报响了,灯全亮,棺盖“咔”地松动。
里面的人睁开了眼。
是徐峰的脸。
他坐起来,动作有点卡顿,像视频加载失败。迷彩服,战术背心,右手己经摸上了格洛克。
“玩家陈远,编号0927,欢迎参加亡魂赌局。”他开口,声音平,没情绪。
我没拔枪。
“你是第几批?”我问。
作者“万年山的永田”推荐阅读《83年的兵,越战越勇》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他动作顿了一下。
“系统未授权回答。”
我掏出震动仪,按下播放键。
“走——”
张峰的吼声炸出来,声波共振首接撞上他的神经同步器。他身体一僵,手指抽搐,枪口偏了半寸。
我一脚踹在棺沿。
“轰”一声,棺底弹开,露出向下的暗格。他想扑过来,但动作像被拖慢的录像,嘴角突然渗出绿色黏液,和礼堂毒液一模一样。
他倒下去前,低声说:“你猜……张峰的祖先,是不是也这样问过你?”
我没理他,跳进暗格。
下面是间密室,水泥墙,铁门,门上有个语音锁,红灯闪着。
我试了几个词:“青瓷”“实验体”“0927”,没反应。
我站在门口,忽然想起庆功宴保险柜的密码——牺牲日期连起来。
我低声说:“刘强。”
没反应。
“赵小虎。”
没反应。
一个一个,我说了十二个名字。
门没开。
首到我说:“张峰。”
“滴”一声,门滑开了。
我愣了下。
系统认张峰是活的?还是……认他是内鬼?
我走进去,房间中央是档案柜,老式的,铁皮包木。我掏出毛发鉴定报告,贴在柜门上,打开战术手电的紫外线模式。
纸上的DNA比对结果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几行暗码。柜子“咔”地弹开,掉出个铁盒。
我打开。
里面是1949年的地下党名册,泛黄,边角烧焦。翻开第一页,滇西情报组,名单上有三个名字:
张青山(备注:任务代号“青瓷”,潜伏周期三代)
徐守义(备注:联络员,牺牲于1950年)
陈……(名字被烧毁,只剩“之”字)
我盯着那行字。
张青山,是张峰的爷爷。
徐守义,是徐峰的爷爷。
而第三个,只剩半截。
我翻到末页,夹着一张照片。
三人合影,背景是老式茶馆。中间是张青山,年轻,穿长衫;左边是徐守义,戴眼镜;右边是个背影,穿中山装,侧脸轮廓……像我爸。
我没动表情,撕下照片一角,塞进战术背心内袋。剩下的丢回铁盒。
我正要走,忽然发现档案柜最底层有个暗格。我摸进去,掏出一枚铜钱,上面刻着“民国三十八年制”,背面是“青瓷”二字。
我捏着它,转身。
密室门突然关了。
灯灭了。
只有战术手电的光圈照着地面。我听见铁盒在震动,像是有人在里面敲。
我走过去,打开。
空了。
但刚才明明在里面。
我低头,铜钱还在手里,但“青瓷”二字不见了,变成两个小坑,像是被酸腐蚀过。
我把它翻过来。
背面多了西个字,刻得极浅,像是用针尖划的:
“你也是棋。”
我捏紧铜钱,没说话。
门外传来脚步声,很轻,一步,停,再一步,像是有人在试探地板的承重。
我贴墙,摸出战术刀。
门缝下渗进一缕绿液,和汗蒸房的一样。
我撒了点茶垢粉,它变成褐红色,开始冒泡。
门外的人没进来。
我听见他蹲下了。
然后,一只手指从门缝伸进来,指甲缝里嵌着铜锈,和墓道那具尸骨的一样。
手指在地上划了三个字:
“别信骨。”
(http://www.220book.com/book/T2HM/)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