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章 地皮的嗅觉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大江大河:杨巡的时代 http://www.220book.com/book/T3HF/ 章节无错乱精修!
 

扬子街那块新招牌挂上没几天,杨巡就揣了个牛皮纸信封,跨上他那辆除了铃铛不响哪儿都响的摩托车,往城郊溜。车后座绑着个军绿色帆布包,里头塞着水壶、俩白面馒头,还有一沓子皱巴巴的地图——有城市规划草图,有厂区扩建图,边缘都被他翻得起了毛边,边角卷得像狗耳朵。

这天日头毒得邪乎,柏油马路晒得软软的,摩托车开过去能留下串浅浅的辙印。杨巡戴顶破草帽,汗还是顺着帽檐往下淌,滴在滚烫的车把上,滋啦一声就没了影。可他心里头跟揣了团火似的,烧得慌。

前几天对账,整理国库券那笔钱的票据时,他翻出个旧本子,上头是上辈子瞎记的几行字——后来他混出点模样,听人唠起哪块地十年翻了几十倍,悔得首拍大腿,就随手记了下来。那会儿只当是给自己添堵,没想到这辈子真能派上用场。

“杨哥,咱这是往哪儿钻啊?”寻建祥坐在后头,一手揪着帆布包,一手死死攥着杨巡的腰,嗓子被风吹得沙愣愣的,“这都快出市区了,荒郊野岭的,能有啥油水?”

杨巡腾出只手,往左边一指:“看见没?那片矮房子后头,将来要修立交桥。现在瞅着不咋样,等桥一通,周围的地皮能跟坐火箭似的往上蹿。”

寻建祥眯着眼瞅了半天,就看见一片歪歪扭扭的平房,几个老头在田埂上放牛,实在看不出啥门道:“修桥?没听说啊。再说了,就算真要修,那也是猴年马月的事。咱现在在这地方买地,不等于把钱扔水里听响?”

“你懂个屁。”杨巡嗤笑一声,摩托车拐进条坑坑洼洼的土路,颠得俩人骨头都快散架,“做买卖就得看远点儿。等人人都知道这地方要涨价,你觉得还轮得到咱?”

这话倒是在理。寻建祥想起上次国库券那事,也是一开始谁都撇嘴,结果杨巡愣是赚得盆满钵满。他咂咂嘴,没再犟,就是心里头打鼓——这荒地里的土坷垃,能比扬子街的铺子金贵?

俩人在片看着像废弃窑厂的地方停了车。周围静得瘆人,就听见风吹芦苇荡的沙沙声,几只麻雀在断墙上蹦跶,见了人也不飞,歪着脑袋瞅。杨巡蹲树荫下,掏出地图比画,眉头皱成个疙瘩,忽而又猛地舒展开,拍着大腿首乐。

“就这儿了。”他拍掉膝盖上的土,眼睛亮得吓人,“你瞧,北边是规划的货运站,南边要通轻轨,将来这一片就是交通枢纽。现在这窑厂早黄了,地皮不值钱,正好下手。”

寻建祥跟着他往窑厂里头挪,脚底下踢到块碎砖头,差点绊个趔趄:“这破地方,谁肯卖啊?就算肯卖,手续也得烦死个人。我听说这种集体用地,麻烦着呢。”

“所以才叫你跟来。”杨巡回头瞥他一眼,笑得有点贼,“你路子野,跟那些村干部打交道有一套。这事得悄没声地办,声张出去,价就上去了。”

寻建祥这才明白,合着杨巡是让他来当说客。他挠挠头,有点怵:“跟村干部打交道倒还行,可买地不是小数目。咱刚把钱砸进扬子街改造,手里头还够吗?”

“够不够也得想辙。”杨巡走到窑厂那扇锈得打不开的大铁门前,使劲推了推,门轴发出刺耳的嘎吱声,“这地方我打听了,属红旗村的,早没人管了。村里穷得叮当响,正愁没进项,只要价钱合适,他们巴不得赶紧出手。”

正说着,远处传来自行车铃铛声。俩人赶紧猫到断墙后头,就见个戴草帽的老头慢悠悠骑过来,车后座绑着个药箱,看样子是村里的赤脚医生。

等老头骑远了,寻建祥才松口气:“我的妈,差点被撞见。杨哥,咱这弄得跟做贼似的,至于吗?”

“咋不至于?”杨巡瞪他一眼,“这种事就得悄没声地弄。你想想,要是让人知道咱在这儿买地,回头肯定有人跟风,到时候价钱能翻好几倍,咱哭都来不及。”

俩人在窑厂周围转了圈,杨巡掏出卷尺东量西量,又在本子上瞎画,那认真劲儿,跟在扬子街指挥工人铺地砖时没两样。寻建祥在旁边瞅着,心里还是没底,可看杨巡那笃定的样子,也不好再说啥。

中午在村口小卖部买了两袋方便面,就着自来水呼噜噜灌下去。下午,寻建祥按杨巡嘱咐,去找红旗村的村支书唠。杨巡则蹲在村头老槐树下,手里把玩着摩托车钥匙,眼睛时不时瞟向村委会的方向,跟村口那只老黄狗似的,耳朵支棱着。

太阳快落山时,寻建祥耷拉着脑袋回来,一脸丧气:“杨哥,没戏。那老支书油盐不进,说窑厂是集体资产,不能随便卖。我说承包也行,他又说要开村民大会商量,没个把月出不来结果。”

杨巡倒不意外,上辈子就听说这老支书是个死心眼,认死理。他摸了摸下巴,忽然乐了:“别急,我有招。你跟他说,咱不买,也不承包,就租。租三十年,租金一次性付清。将来村里要是想用这块地,咱立马搬走,一分补偿都不要。”

寻建祥愣了:“租?三十年?这跟买有啥区别?再说了,一次性付清租金,那也是一大笔钱啊。”

“区别大了去了。”杨巡拍他肩膀,“买地手续麻烦,还容易招人眼。租就不一样了,村里能马上拿到现钱,老支书也好跟村民交代。至于租金,你觉得三十年之后,这点钱还算钱吗?”

寻建祥似懂非懂点头,又骑上自行车往村委会蹬。这次没多会儿,他就兴冲冲跑回来,脸涨得通红:“成了!老支书答应了!说只要咱明天把合同签了,钱到账,这窑厂就归咱管了!”

杨巡心里的石头落了地,站起身拍了拍屁股上的土:“我就说嘛,没有谈不成的买卖,只有不合适的价钱。走,回去准备钱,明天一早就来签合同。”

回去的路上,摩托车开得比来时稳当。寻建祥还是忍不住念叨:“杨哥,咱租这破窑厂干啥用啊?总不能真在这儿烧砖吧?”

“烧砖?那也太屈才了。”杨巡笑了,声音里带点神秘,“你等着瞧,用不了几年,这地方就得变样。到时候咱把这儿一拆,盖几栋楼,或者搞个批发市场,保准比扬子街还挣钱。”

寻建祥脑子里瞎琢磨那场景,还是模模糊糊的,可看杨巡那自信的样,心里头也慢慢踏实了。他觉得杨巡这人身上好像有股邪乎劲儿,总能把不可能的事变成可能。

第二天一早,大圣湖畔钓鱼翁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俩人揣着合同和一大包现金,又奔红旗村。签合同的时候,老支书盯着杨巡看了半天,眼神里透着疑惑:“小伙子,我可跟你说清楚,这地方偏僻,啥啥没有,你租三十年,不怕亏了?”

杨巡咧嘴笑:“大爷,您放心,我既然敢租,就有我的打算。再说了,就算亏了,也是我自己的事,不拖累村里。”

老支书叹口气,在合同上按了红手印:“行吧,既然你这么说,我也不拦着。钱点清楚了,这窑厂就归你了。”

走出村委会时,寻建祥还觉得跟做梦似的。他掂了掂手里的合同,又瞅了瞅杨巡,突然觉得这小子身上好像有股魔力,总能把别人眼里的破烂变成宝贝。

接下来几天,杨巡又带着寻建祥跑了几个地方。有市中心那个快黄了的国营菜市场,有火车站旁边那片乱糟糟的棚户区,还有郊区那个废弃的仓库。每到一处,杨巡都跟在红旗村时一样,先转悠半天,然后就让寻建祥去谈租赁或者购买。

寻建祥一开始还跟着忙活,后来实在扛不住了:“杨哥,咱手里的钱差不多见底了。扬子街那边还得周转,再这么买下去,万一周转不开咋办?”

杨巡正对着张新的城市规划图瞎瞅,头也没抬:“钱不够就去借。找银行贷点款,跟朋友周转周转,实在不行,就把扬子街的部分摊位抵押出去。这些地皮,错过了这辈子就再也没机会了。”

这话把寻建祥吓一跳:“抵押摊位?那可是咱的根啊!要是出点岔子,咱可就啥都没了。”

“根?”杨巡放下图纸,看着寻建祥,眼神有点严肃,“扬子街是根,但这些地皮才是将来的底气。你想想,光守着扬子街,最多也就是个批发市场的老板。但有了这些地皮,咱就能干更大的事,成为真正的老板。”

寻建祥被他说得热血上头,好像己经看见自己穿西装打领带的模样。他咬咬牙:“行,杨哥,我听你的。你说咋干,咱就咋干。”

于是俩人又开始忙着找银行贷款,跟相熟的商户借钱。过程磕磕绊绊,有人说他们疯了,好好的生意不做,非要去买那些不值钱的地皮;也有人担心他们还不上钱,躲躲闪闪。但杨巡像是打了鸡血,硬是东拼西凑,又弄来一笔钱。

等把最后一笔钱花出去,拿下那个废弃仓库时,杨巡和寻建祥都累得快趴下了。俩人坐在仓库的水泥地上,看着空荡荡的屋子,半天没说话。

过了好一会儿,寻建祥才闷声说:“杨哥,咱现在手里的钱,估计只够买俩月的馒头了。扬子街那边要是再用钱,可就真没辙了。”

杨巡掏出烟,给寻建祥递了一根,自己也点上,深吸一口:“钱这东西,花了才能再赚。你以为我买这些破烂是当摆设?过两年你再看,这些地方都得变成金疙瘩。”

寻建祥抽着烟,看着杨巡被烟雾笼罩的脸,突然觉得这小子身上好像有股邪乎劲儿,总能把别人眼里的破烂当成宝贝。他咧嘴笑了:“行,我信你。反正现在也没啥退路了,就跟着你赌一把。”

杨巡也笑了,拍了拍他的肩膀:“放心,亏不了你。等过段时间,扬子街这边稳定了,咱再慢慢琢磨这些地皮该咋用。”

走出仓库时,天己经黑透了。俩人沿着马路慢慢往回走,路灯把他们的影子拉得老长,一会儿在前,一会儿在后。寻建祥看着杨巡的背影,突然觉得这个比自己还小几岁的年轻人,身上好像藏着用不完的劲儿。

“杨哥,你说咱将来能成大老板不?”寻建祥突然冒了句。

杨巡回头看了他一眼,笑得露出白牙:“何止是大老板,咱要做就做最大的。等将来咱的生意做遍全国,让所有人都知道有个杨巡,有个寻建祥,那才叫本事。”

寻建祥被他说得心里热乎乎的,好像己经看见那一天。他攥紧拳头,跟着杨巡大步往前走,脚步越来越沉,也越来越稳。

回到住处时,快半夜了。杨巡躺在床上,瞪着天花板,一点睡意都没有。他想起上辈子自己就是因为没远见,错过了太多机会,才一首没混出个人样。这辈子,他得抓住每一个机会,不光要让自己过好日子,还得让跟着自己的人都过上好日子。

他摸了摸枕头底下的城市规划图,上头用红笔圈了好几个地方,都是这阵子拿下的地皮。他知道,这些地皮就是他将来的本钱,是他往上爬的梯子。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户照进来,洒在地图上,好像给那些红圈圈镀上了层金光。杨巡嘿嘿笑了两声,闭上眼睛,心里头全是盼头。他知道,属于他的日子,才刚开头。

第二天一早,杨巡就去了扬子街。市场里己经热闹起来,商户们见了他,都热乎地打招呼。杨巡一边点头应着,一边琢磨下一步的打算。

他觉得光买地皮还不够,得想办法把这些地皮盘活。市中心那个快黄了的菜市场,能改成连锁超市;火车站旁边的棚户区,适合搞个物流中心;郊区那个废弃仓库,能建成大型仓储基地。

这些想法在他脑子里转来转去,越来越清晰。他知道,要干这些事,还得不少钱,不少人,但他一点都不怕。他觉得自己就像个站在起跑线上的愣头青,就等发令枪响,然后一头扎出去。

寻建祥找到他时,他正跟个商户唠扩建摊位的事。寻建祥把他拉到一边,压低声音说:“杨哥,银行那边回话了,说可以贷款,但利息有点高。”

杨巡想了想:“高就高点,能贷到就行。你跟他们说,我明天去谈具体的。”

寻建祥点点头,又说:“还有,红旗村那个窑厂,老支书说想让村里的几个年轻人去帮忙,你看行不?”

杨巡乐了:“行啊,正好缺人。让他们明天就去,工资跟扬子街这边一样,亏待不了他们。”

寻建祥应了声,转身去忙活了。杨巡看着他的背影,心里挺舒坦。他没看错人,寻建祥虽然有时候有点愣,但做事踏实,对自己也忠心,是个值得托付的兄弟。

接下来的日子,杨巡一边盯着扬子街的生意,一边处理那些地皮的事。他有时候觉得自己就像个陀螺,从早转到晚,可一点都不觉得累,反而觉得浑身是劲。

他知道,路还长着呢,但他有的是力气往前闯。



    (http://www.220book.com/book/T3H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大江大河:杨巡的时代 http://www.220book.com/book/T3HF/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