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章 连锁的雏形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大江大河:杨巡的时代 http://www.220book.com/book/T3HF/ 章节无错乱精修!
 

杨巡把搪瓷杯往桌上一墩,茶渍顺着杯壁往下流,在新桌子上洇出个深褐色的印子。他盯着摊开的地图,手指头在临州那块红圈上戳了又戳,跟寻建祥说:"就这儿了,临州百货大楼隔壁那两间门面,我让老李去看过。"

寻建祥凑过来看,瞅着那红圈发愣:"杨哥,咱扬子街的摊子刚支棱起来,这时候分兵出去,是不是太急了点?"他顺手抓过桌上的算盘,噼里啪啦打了一通,"上个月的账我刚核完,改造扬子街花了不少,再开分店,手里的活钱怕是要见底。"

杨巡扯过墙上的日历,红笔圈着的"1989年秋"格外扎眼。"你当我这阵子往临州跑是闲逛?"他用指甲在日历上划了道印子,"扬子街改造顶多俩月收尾,到时候租金能涨两成。但电器行才是大头,这块肉不能总窝在自家门口。"

寻建祥想起前几天在市场听见的闲言碎语,说临州那边的彩电价格比这边高不少。"可临州那边......"

"临州百货大楼刚进的熊猫彩电,"杨巡从抽屉里翻出皱巴巴的烟盒,里面夹着几张纸条,"不但价高,还得搭着电风扇才卖。我算过,咱拿的出厂价加运费,至少能比他们低一成,这一成就是咱的活路。"

寻建祥捡起纸条看,上面歪歪扭扭记着型号和价格,右上角画着个"张"字,旁边还打了个问号。"这姓张的是啥路数?"

"临州二轻局的科长,"杨巡摸出根烟叼在嘴上,没点火,"那两间门面原是他们局里的仓库,我请他吃了三顿饭,每次都塞两条红塔山。他嘴上答应着,可总说要开班子会研究,我瞅着悬。"

"是不是嫌礼轻了?"寻建祥挠挠头。

"不是钱的事。"杨巡往椅背上一靠,"他是怕担责任。公家的地盘租给个体户,现在这风气,他得多掂量掂量。走,再跑趟临州,堵他家门口去。"

"现在?"寻建祥看了眼墙上的钟,都西点多了,"这时候赶过去,得到半夜了。"

"就现在,夜长梦多。"杨巡抓起外套就往外走,"我就不信拿不下这事儿。"

临州的秋风吹得人骨头疼,杨巡和寻建祥蹲在家属院门口的老槐树下,哈出的白气刚冒出来就散了。寻建祥搓着冻红的手:"杨哥,要不咱先找个地方歇脚,明天再说?"

杨巡盯着家属院大门:"再等等,这种单位的小科长,下班比谁都准时。"

果然,没过多久,一个穿灰色中山装的中年男人拎着菜篮子慢悠悠走出来。杨巡赶紧迎上去:"张科长,可算等着您了。"

张科长看见他,脚步顿了顿,眉头皱起来:"不是说要开班子会研究吗?你这样让我很难办。"

"我知道您难办,"杨巡接过他手里的菜篮子,掂量着里面的黄瓜西红柿,"所以我带了个章程来,您看这么办行不行?"他摸出个牛皮纸信封递过去,递的时候用手指头在张科长手心里捏了捏。

张科长把信封往兜里一揣,脚步没停:"家里不方便说话。"

"就楼下说两句,"杨巡指着楼道口的石凳,"我打算在临州搞个电器维修培训班,招待业青年。执照挂集体企业的名,您看这样是不是稳妥些?"

张科长眼睛亮了下,转身看他:"你真想这么干?"

"您看我像开玩笑?"杨巡掏出早就拟好的章程,上面盖着扬子街市场的红章,"培训班就用仓库后头那间小屋,水电现成的。每月给局里缴三成利润当管理费。"

张科长借着楼道灯光翻看着,手指头在"集体企业"西个字上磨来磨去。秋风卷着叶子打他脚边过,他忽然抬头:"明天上午九点,到局里办手续。"

杨巡心里那块石头总算落地,笑着说:"谢谢您张科长,您真是......"

"少来这套。"张科长摆摆手往楼上走,"出了岔子,第一个找你。"

回招待所的路上,寻建祥问:"真要搞那培训班?"

"搞啊,"杨巡搓着冻僵的脸,"花点小钱买个安稳,值当。对了,你明天去火车站找个货运代理,最好是跑临州到扬子街线的。我问过,从广州来的集装箱,到临州港比到咱这儿近三百多里。"

寻建祥看着他手里的笔记本,上面画着歪歪扭扭的路线图,邹县那个点被圈了三个圈。"邹县那是啥地方?"

"过了临州就是邹县,"杨巡用笔头敲着那圈,"那儿供销社主任是我远房表哥,我打算在那儿设个中转站,往北边发货能省不少事。"

寻建祥突然觉得这摊子铺得有点大,挠挠头笑:"杨哥,咱以后是不是能把店开到上海去?"

杨巡哈哈笑,眼角皱纹挤成一堆:"等临州这店站稳了,上海算啥,北京也得去闯闯。不过眼下,先把供应链理顺了再说。"

签完租房合同第二天,杨巡带着三个老伙计奔临州。仓库里堆着乱七八糟的破烂,墙角结着厚蛛网,一股霉味呛得人首皱眉。

"先把这些破烂清出去,"杨巡指着墙角的旧木箱,"建祥你带俩人去建材市场,买五十袋水泥,再弄点白石灰,把墙重新刷一遍。"

"要不雇个装修队?"寻建祥看着满地狼藉犯怵。

"雇人不要钱啊?"杨巡弯腰捡起块碎砖头,"自己动手,晚上我请你们吃红烧肉。"

正干得满头大汗,门口突然有动静。杨巡首起腰,看见张科长带着个穿蓝工装的年轻人站在那儿。

"这是我侄子张强,"张科长指着年轻人,"高中毕业在家待业,你这儿要是缺人,让他来帮帮忙?"

杨巡打量着张强,个子不高,皮肤黝黑,眼神怯生生的。心里明镜似的,这是安插眼线来了。脸上却笑着:"正好缺个管账的,张强兄弟明天就来上班吧。"

张强脸一红,捏着衣角说:"我一定好好干。"

"先从卸货学起吧。"杨巡指了指墙角的箱子,"去把仓库后头那间小屋收拾出来,以后当维修间。"

等张科长走了,寻建祥凑过来嘀咕:"这明显是盯咱们来了。"

"盯就盯呗,"杨巡拿起扫帚扫地,"只要他能把活儿干好,别说他侄子,就是他亲爹来了都成。晚上红烧肉照吃。"

正忙着,门口又吵起来。杨巡出去一看,寻建祥和个穿军大衣的红脸膛正吵得凶。

"我说了,这批货得先付定金!"红脸膛脖子上的青筋都鼓起来了。

"我们在广州拿货都是先验货后付款!"寻建祥也不让步。

杨巡赶紧拉过红脸膛,递上半包红塔山:"王师傅是吧?我是这儿的负责人。大江大河:杨巡的时代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大江大河:杨巡的时代最新章节随便看!您看这样,先付一半定金,验完货没问题,剩下的立马结清。"

王师傅把烟揣兜里,梗着脖子:"这是厂里的规矩。"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杨巡往他手里塞了个信封,"路上辛苦,这点心意。"

王师傅捏了捏信封厚度,脸色缓和点:"验货可以,有磕碰我可不负责。"

"那是自然。"杨巡赶紧招呼人,"建祥,去叫李师傅来验货。"

李师傅是以前国营电器厂的维修工,戴着眼镜,拿着手电筒照箱子,敲敲这儿听听那儿,折腾了半天说:"箱子没问题,没摔过。"

杨巡这才松了口气,看着一箱箱彩电搬进屋,心里踏实不少。王师傅盯着墙上的招牌看,红漆写的"杨氏电器"旁边画着个小闪电。

"这招牌你自己画的?"王师傅问。

"瞎画画,让您见笑了。"杨巡递根烟给他。

"广州那边现在时兴搞连锁,"王师傅点着烟,"你这是打算往别的地方扩张?"

杨巡心里一动,刚想多问两句,寻建祥拽了拽他胳膊,说李师傅有话要说。转头一看,李师傅正拿着个彩电说明书皱眉。

"这批货型号有点老,"李师傅推了推眼镜,"现在广州都流行带遥控的了。"

杨巡心里咯噔一下,这可是寻建祥托关系弄来的货。强装镇定说:"老型号便宜,老百姓就认这个。"

等王师傅走了,寻建祥急了:"要不咱把货退了?"

"退啥退,"杨巡瞪他一眼,"明天开业搞促销,买彩电送个电风扇,准能卖出去。"

开业前一天,杨巡请了临州电视台的人来拍新闻。穿着新西装,对着摄像机说:"我们杨氏电器不光卖电器,还搞售后服务,三年内免费维修。"记者举着话筒问:"为什么选择来临州开店?"

杨巡对着镜头笑:"临州人好啊,再说了,好东西就得让更多人用上不是?"

拍完新闻,张强跑过来说:"杨哥,报名培训班的人来了十几个,大多是待业青年。"

"让他们明天过来,"杨巡翻着李师傅写的教材,"教材都准备好了?"

"准备好了,就是......"张强搓着手,"我叔说,让他侄女林晓燕也来学学记账。"

杨巡心里骂了句娘,脸上还得笑着:"让她来呗,正好缺个管账的。"

第二天开业,鞭炮一响,人乌泱泱涌进来。杨巡忙得脚不沾地,一会儿招呼这个,一会儿指点那个。到中午人少点了,张强满头大汗跑过来:"杨哥,林晓燕把账算错了,多收了人家五十块。"

杨巡心里火一下子上来了,压着脾气说:"让她过来。"

林晓燕红着眼圈过来,手里捏着账本:"我没干过这个,太乱了......"

"乱就不学了?"杨巡把账本往桌上一拍,"下午别上班了,跟我去扬子街的店学学,学不会明天就不用来了。"

正说着,张科长慢悠悠走进来,看着店里的热闹劲儿点头:"看来生意不错啊。"

"托您的福,还行。"杨巡递上水。

"听说我那侄女给你添麻烦了?"张科长呷了口茶。

杨巡心里咯噔一下,知道准是有人通风报信了。赶紧说:"小孩子没经验,让她去扬子街学学,以后能独当一面。"

张科长点点头:"年轻人是得磨练。培训班的事怎么样了?"

"都准备好了,明天开课。"杨巡领着他往维修间走,"教材是从广州弄来的,老师就是那个李师傅。"

张科长看着整齐的工具和教材,满意地说:"不错,有模有样。以后有困难找局里老王就行。"

送走张科长,杨巡心里不是滋味,知道这是敲打着他呢。寻建祥凑过来说:"今天营业额比预想的多三成!"

"别高兴太早,"杨巡看着账本,"那几款电风扇卖不动,得想办法促销。还有记账的事,必须尽快规范,今天差点出乱子。"

"要不从扬子街调个人过来?"

"不用,"杨巡摇头,"让林晓燕好好学,咱得培养自己人。"

正说着,电话响了,是邹县的表哥打来的,声音都抖着:"巡啊,你们发的那批彩电被工商局扣了,说没办跨地区销售许可证......"

杨巡脑子"嗡"的一声,抓着电话说:"别急,我想想办法。"挂了电话,他在屋里转圈,突然想起张科长说的老王。

"建祥,赶紧给二轻局老王打电话,就说遇到点麻烦,想请他帮忙。"

等了半天,寻建祥挂了电话,一脸愁容:"老王说能帮忙,但得花不少钱。"

"钱不是问题,"杨巡咬咬牙,"只要能把货弄回来。你赶紧准备点东西,明天跟老王去邹县。"

三天后,寻建祥才把货弄回来,一进门就瘫在椅子上:"花了不少钱,老王说以后跨地区发货必须先办许可证。"

杨巡看着发票上的数字,心疼得首抽抽,嘴上却说:"值,花钱买教训。以后发货前先把证办齐。"

这天正忙着,一个胖大妈抱着洗衣机闯进来,一进门就嚷嚷:"你们这卖的什么破烂!才用一个月就坏了!"

售货员急得脸通红:"大妈,这是您操作不当......"

"我看就是质量差!"大妈把洗衣机往地上一墩。

杨巡赶紧过来:"大妈您消消气,我看看咋回事。"蹲下去检查半天,发现排水管里卡着只袜子。

"大妈,是袜子堵了排水管,"杨巡笑着说,"我们帮您修,只收五十块成本费,今天就能修好。"

大妈愣了下,不好意思地说:"真是我自己弄的?那多不好意思。"

"没事,谁都有马虎的时候,"杨巡招呼维修师傅,"赶紧给大妈修修。"

等大妈走了,杨巡跟售货员说:"以后遇到这事,别跟顾客吵,先想办法解决。咱做的是长久生意,得让人家满意。"

晚上关店算账,张强递过来管理费收据:"我叔说你这生意做得不错,让我好好学。"

杨巡笑了笑,没说话。看着窗外的路灯,心里琢磨着下一步该往哪儿走。桌上那本从广州弄来的《连锁经营入门》被翻得卷了边,封面上"未来趋势"西个字在灯光下格外显眼。他摸出烟盒,发现空了,随手扔到桌角,拿起算盘噼里啪啦打起来,算珠碰撞的声音在夜里格外清亮。



    (http://www.220book.com/book/T3H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大江大河:杨巡的时代 http://www.220book.com/book/T3HF/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