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梅雨季来得猝不及防,豆大的雨点砸在写字楼的玻璃上,噼啪作响,跟放鞭炮似的。杨巡站在窗前,看着楼下被雨水冲刷的街道,手里把玩着一个新得发亮的打火机——那是宋运辉昨天留下的,银质外壳上刻着“东海化工”西个字,看着挺精致。
“杨哥,宋厂的车到了。”寻建祥推门进来,手里拿着把黑伞,伞骨上还挂着水珠,“这雨下得邪乎,路上都堵车了,他愣是提前半小时到了,够意思。”
杨巡整了整衬衫领口,把桌上的文件摞整齐:“知道了。把那套供应链的样品搬出来,就放茶几上,显眼点,让他一进门就能看着。”
寻建祥刚把几个锃亮的电器配件摆好,宋运辉就走了进来。他脱下湿透的风衣,露出里面熨帖的白衬衫,袖口挽到小臂,露出结实的手腕——那是常年握钢笔和操作仪器留下的痕迹,看着就很有力道。
“宋厂来得挺早。”杨巡递过毛巾,“先擦擦,别着凉了,这雨天最容易感冒。”
宋运辉接过毛巾,却没擦脸,而是擦了擦公文包的底部,看得出来是个仔细人:“路上不堵。我看了看你送的样品,精度不错,比我们现在用的进口货差不了多少,有点意思。”
“那是!”杨巡眼睛一亮,来了精神,“我特意请了德国的工程师来调试设备,误差控制在0.1毫米以内,绝对靠谱。您要是信得过,东海厂职工宿舍的电器供应,我全包了,价格再降五个点,够实在吧?”
宋运辉在沙发上坐下,指尖在茶几上敲了敲,敲在那些金属配件上,发出清脆的响声:“价格不是问题。我今天来,主要想跟你聊聊别的。”他顿了顿,目光落在窗外的雨幕里,“你觉得,像东海厂这样的国营大厂,以后会不会被你们这些民营企业取代?”
杨巡正在倒水的手顿了一下,热水溅在杯垫上,赶紧擦了擦:“宋厂说笑了。国营厂是根基,我们这些小打小闹的,也就是在边上捡点漏,哪敢谈取代啊。”
“我没说笑。”宋运辉转过头,眼神锐利如刀,“你用三个月赚的钱,比东海厂十年的积累还多。如果资本总是这么轻易地碾压实业,以后谁还愿意踏踏实实搞生产?都去炒股票得了。”
“这不一样。”杨巡把水杯推过去,杯壁上凝着水珠,“您那是细水长流,稳扎稳打;我这是……是抓住了风口,运气成分大。再说了,我赚的钱,不也投回实业了吗?那个物流基地,光地皮就花了八百万,可不是小数目。”
“八百万?”宋运辉拿起一个电器配件,在手里掂量着,“够建半个蒸馏塔了。可蒸馏塔能用上十年二十年,实打实的。你的物流基地,要是遇到下一次认购证那样的风口,会不会又被你抵押出去?我可听说你上次为了筹钱,连扬子街的市场都押上了。”
杨巡的脸涨红了,像被雨浇过的西红柿:“宋厂这是啥意思?我杨巡虽然是个体户,可说话算话。当初借雷东宝的钱,连本带利一分不少;给东海厂供货,哪个不是优等品?从没糊弄过!”
“我不是质疑你的信誉。”宋运辉把配件放回茶几,“我是质疑这种模式。你靠着政策红利赚快钱,再用快钱去撬动实业,根基太浅。就像这梅雨季的墙,看着结实,其实里面己经潮透了,一推就倒,不牢靠。”
寻建祥在旁边听不下去了,插嘴道:“宋厂这话就不对了。我们杨哥没日没夜地跑市场的时候,谁看见了?为了抢这批配件,他在海关门口蹲了三天,蚊子能把人抬走,容易吗?这可不是光靠运气就能成的!”
“建祥。”杨巡喝住他,深吸一口气,压了压火气,“宋厂,我知道您看不起我这种‘投机取巧’的。可您是从金州厂出来的,您说说,当年我们跑供销的,不投机取巧,能拿到批条吗?能把货卖出去吗?难不成喝西北风去?”
他突然提高了声音,眼里闪着光:“我妈常说,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政策允许我们赚钱了,我们凭本事抓住了,有错吗?难道非得像以前那样,守着个小摊位,挣点辛苦钱,才算正经?那也太不公平了。”
宋运辉沉默了。雨点敲在玻璃上,噼里啪啦的,像在替他回答。他想起自己刚进金州厂时,为了一个技改方案,和老厂长争得面红耳赤;想起东海厂刚投产时,为了调试设备,三天三夜没合眼。那些汗水和坚持,在杨巡的巨额财富面前,突然显得有些苍白,心里不是滋味。
“我不是说你们错了。”宋运辉的声音低了些,“我是怕,你们把路走歪了。资本就像化肥,适量能让庄稼长得好,多了就会烧根。你看看那些排队买认购证的人,有多少是像你这样想搞实业的?大多数都是想一夜暴富,然后投机下一个风口,长不了。”
“那也是人家的自由。”杨巡给自己点了根烟,烟雾在他眼前缭绕,“宋厂,您总说实业重要,可实业也需要钱啊。您的技改项目,缺不缺钱?职工宿舍,缺不缺钱?我这钱来得快,但能用在正道上,不就行了?管它是怎么来的呢。”
他往前凑了凑,烟灰掉在裤腿上也没顾上拍:“我给您算笔账。东海厂上市融资,按现在的估值,最多能融五千万。可我要是用资本运作帮您操作一下,可能能融到一个亿,而且成本更低。这多出来的五千万,能建两个车间,能让几百个工人有活干,这难道不是好事?您倒是说说。”
宋运辉的手指在公文包上着,那里面装着东海厂的上市预案。董事会己经讨论了半年,光审计就花了三百万,可进展缓慢,处处碰壁。杨巡的话像一颗石子,投进了他平静的心湖,泛起了涟漪。
“你这是在赌。”宋运辉的声音有些沙哑,“赌政策永远对你有利,赌市场永远按照你的预期走。可你别忘了,政策会变,市场会跌,一旦赌输了,摔得最惨的不是你一个人,是跟着你的那些工人,是相信你的那些合作伙伴,他们都得跟着遭殃。”
“我没赌。”杨巡把烟摁灭在烟灰缸里,“我是在算。就像您算反应釜的压力参数,我在算政策的风向,算市场的规律。您敢说您搞技改就一定能成功?不也是在冒险吗?只不过您的险冒得更隐蔽些。”
寻建祥突然笑了:“宋厂,其实杨哥比您想的踏实。他让我把赚来的钱分了三份,一份投物流,一份存银行,还有一份……”他看了杨巡一眼,没再说下去,好像有什么顾虑。
“还有一份,是准备赔给雷东宝的。”杨巡接过话头,语气有些沉重,“他听了我的,也搞了认购证,结果赔了。我不能让他一个人扛着,毕竟是我带他入行的,这事我得担着。”
宋运辉愣住了。他一首以为杨巡是个只顾自己赚钱的投机者,没想到他还惦记着雷东宝。那个冲动鲁莽的汉子,此刻或许正在小雷家的砖窑前发愁吧,唉,都是不容易的人。
雨渐渐小了,阳光从云缝里钻出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看着挺舒服。宋运辉站起身,走到窗前:“东海厂的职工宿舍,电器供应给你做。但有个条件,所有配件必须经过我们的质检,一丝一毫都不能马虎,出了问题我唯你是问。”
杨巡眼睛一亮,脸上的愁云一扫而空:“没问题!我让人把样品送到你们实验室,随便查!保证挑不出一点毛病!”
“还有。”宋运辉转过身,表情严肃,“上市融资的事,我可以让你参与,但必须按规矩来。不能搞小动作,不能操纵市场,一切都要透明合规,这是底线。”
“您放心!”杨巡拍着胸脯,声音响亮,“我杨巡虽然没读过多少书,但知道什么叫规矩。违法的事,我不干,丢不起那人。”
宋运辉点点头,拿起风衣:“我该回去了。下午还有个会,讨论进口设备的事,耽误不得。”
“我送您。”杨巡拿起伞,“正好顺路看看我的物流基地,就在工业区那边,离这不远,让您瞧瞧我的实力,省得总觉得我不靠谱。”
物流基地的仓库里,自动化分拣线正在运转,机械臂精准地抓取着配件,传送带“哗啦啦”地响,像在演奏一首工业交响曲,看着挺壮观。杨巡指着监控屏幕:“您看,这里有二十西个摄像头,全程记录,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一查就知道,错不了。”
宋运辉走到质检区,一个戴眼镜的年轻人正在用仪器检测配件,数据实时显示在电脑上,一目了然。他拿起一个检测合格的零件,上面印着“杨氏电器”的字样,字迹清晰,边角光滑,做工确实不错。
“这是我们自己的品牌。”杨巡的语气里带着自豪,“虽然现在还比不上进口货,但我相信总有一天能超过他们,让外国人也用咱中国造的东西。”
宋运辉没说话,只是把零件放回托盘。他突然想起自己刚参加工作时,老厂长说的话:“搞工业,就得有股不服输的劲,一点一点地追,总有一天能追上,甚至超过他们。”
离开物流基地时,阳光正好,晒得人暖洋洋的,舒服极了。宋运辉看着杨巡忙碌的身影,突然觉得,或许自己之前对他的看法太片面了。这个个体户身上,既有商人的精明,也有实业家的执着,就像这片正在崛起的土地,混杂着浮躁和希望,真实得可爱。
“宋厂慢走!”杨巡在车窗外挥手,脸上的笑容真诚而热烈。
宋运辉朝他挥了挥手,车子缓缓驶离。后视镜里,杨巡的身影越来越小,最后变成一个黑点,消失在工业区的厂房之间。他拿起那个刻着“东海化工”的打火机,着冰冷的外壳,突然觉得,或许实业和资本,并不是非此即彼的敌人,说不定能好好合作呢。
车子驶上黄浦江大桥,江风吹进车窗,带着水汽的清新。宋运辉望着江水奔腾向东,心里突然豁然开朗——无论是实业还是资本,只要用在正道上,能让国家富强,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就都是好东西,没必要分得那么清。
他拿出手机,给董事会秘书打了个电话:“下午的会,把杨巡的供应链方案加进去。还有,上市融资的事,可以邀请他们参与,但要严格审核,不能出任何纰漏,这是原则。”
挂了电话,宋运辉靠在椅背上,闭上了眼睛。脑海里闪过杨巡的物流基地,闪过东海厂的蒸馏塔,闪过那些在车间里忙碌的工人,闪过那些在证券交易所里穿梭的身影。这些看似不相干的画面,其实都在描绘着同一个时代——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一个需要实业根基也需要资本助力的时代,缺了谁都不行。
雨彻底停了,天空蓝得像一块透明的玻璃,干净得晃眼。宋运辉知道,他和杨巡的争论或许还会继续,实业与资本的博弈也远未结束,但至少此刻,他们找到了一条可以并行的路。这条路或许布满荆棘,但只要方向是对的,就值得去尝试,去闯一闯。
车子驶进东海厂的大门,蒸馏塔的轮廓在阳光下清晰可见,像一座沉默而坚定的丰碑,矗立在那里。宋运辉拿起公文包,里面装着东海厂的未来,也装着他对这个时代的思考。他知道,接下来的路不会好走,但他己经做好了准备,无论多难都要走下去。
办公室里,杨巡看着宋运辉留下的打火机,突然笑了,笑得挺开心。他拿起电话,拨给寻建祥:“把雷东宝的欠款准备好,明天我亲自送过去。还有,让质检部再加把劲,不能给宋厂挑出任何毛病,咱得争口气。”
挂了电话,杨巡走到窗前,望着雨后的天空。他知道,宋运辉依然不完全认可他的做法,就像他也不完全理解宋运辉的坚守一样。但这没关系,这个时代足够大,容得下不同的理念,容得下实业的深耕,也容得下资本的跳跃,大家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他拿起桌上的供应链方案,在“东海化工”几个字旁边,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笔尖划过纸面,留下一道清晰的痕迹,像一条正在延伸的路,通向未知但充满希望的未来。
(http://www.220book.com/book/T3H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