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4章 梁思申的审视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大江大河:杨巡的时代 http://www.220book.com/book/T3HF/ 章节无错乱精修!
 

上海总部的玻璃幕墙把阳光切成碎片,晃得人眼晕,洒在梁思申摊开的财务报表上。她用红色水笔在“1992年国库券交易”那栏画了道粗线,笔尖戳得纸页发颤,都快戳破了。桌角的美式咖啡机“咕嘟咕嘟”冒泡,蒸汽模糊了她镜片后的眼神,看着有点严肃。

“这些交易记录太潦草了。”她对着对讲机说,声音透过电流有些发飘,“让财务总监把1991到1993年的国库券交割单原件送上来,不是复印件,是盖着交易所红章的那种,一分都不能少。”

对讲机那头传来一阵窸窣,接着是财务总监张姐带着怯意的声音:“梁小姐,那些单子……早就当废纸卖了,那会儿谁想着留这些?乱糟糟的占地方。”

梁思申摘下眼镜揉了揉眉心,指关节有点酸。入职杨氏集团担任战略顾问的第三个星期,她像个考古学家,在积满灰尘的账本里翻找着杨巡发家的密码。可眼前这些用圆珠笔涂改过的报表,更像是街头巷尾的八卦传单,离国际审计标准差着十万八千里,看得人头疼。

“杨总在吗?”她抓起米白色西装外套,金属纽扣在阳光下泛着冷光,有点晃眼。

前台小姑娘指了指走廊尽头,声音细细的:“杨哥在仓库对账呢,说要亲自盘库,谁都不让帮忙。”

仓库里弥漫着纸箱和灰尘的味道,呛得人嗓子痒。杨巡正蹲在地上数空调外机,军绿色工装裤的膝盖处磨出了毛边,看着有点旧。他手里的算盘打得噼啪响,算珠碰撞的声音盖过了 forklift(叉车)的轰鸣,挺有节奏感。

“杨总。”梁思申站在堆到天花板的货箱旁,手里捏着份报表,纸都快被她捏皱了,“1992年5月,你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买入的三百万国库券,卖出时的收益率高达百分之三百,这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下,几乎不可能,这里面肯定有问题。”

杨巡的算盘停了,抬起头时额角的汗珠正好滴在账本上,晕开一小片墨迹,把数字都糊了。“不可能?可我实实在在赚了啊。那时候黑市价格比交易所高得多,我找了几个黄牛……都是这么干的。”他抹了把汗,“梁小姐,你在华尔街待久了,不懂国内的行情,那会儿规矩没这么严。”

“我懂不懂行情不重要。”梁思申往前一步,高跟鞋踩在水泥地上发出清脆的响声,在仓库里显得格外突兀,“重要的是,这些交易在税法上叫‘逃税’,在证券法上叫‘内幕交易’。如果摩根士丹利的尽职调查发现这些,别说投资,恐怕还要向监管机构举报,到时候麻烦就大了。”

杨巡的脸一下子沉了,跟锅底似的,伸手想把报表抢过来,却被梁思申避开。他突然笑了,笑得有点勉强,掏出烟盒抖出根红双喜:“梁小姐,你这是刚来就给我上紧箍咒?这些钱可是杨氏电器的启动资金,没有它,哪有今天的连锁店?忘本了可不行。”

“正因为是启动资金才更要弄清楚。”梁思申的声音没起伏,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我己经让纽约的律师团队研究过中国税法,1993年的《税收征管法》虽然刚实施,但对历史遗留问题有追溯条款。杨总,这些钱就像定时炸弹,不拆了迟早要炸,到时候想躲都躲不掉。”

叉车司机突然按了声喇叭,吓了人一跳。寻建祥从驾驶座上跳下来,手里还拿着本物流台账,纸角卷了边:“杨哥,成都分仓的空调……”话没说完就看见两人之间的低气压,把后半句咽了回去,识趣地闭了嘴。

“建祥来得正好。”杨巡把烟点上,烟雾缭绕中眼神显得有些模糊,“你跟梁小姐说说,当年咱们倒腾国库券的时候,是不是全市场都这么干?是不是连税务局的人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在当时根本不算事儿!”

寻建祥挠了挠头,工装袖口沾着机油,黑乎乎的:“那时候是那样没错,黑市比菜市场还热闹,人挤人。不过梁小姐,你也别太较真,那点钱现在看不算啥,犯不着这么大动干戈……”

“法律不是按金额大小来定对错的。”梁思申打断他,语气依然平静,却带着股韧劲,“去年广东有家企业,就是因为十年前的一笔逃税,上市前被紧急叫停,股东损失了十几个亿,血的教训。”她转向杨巡,眼神锐利,“您想让杨氏电器成为下一个吗?”

杨巡把烟头摁在鞋底,火星溅起又熄灭,一股焦糊味:“那你说咋办?总不能把赚的钱再吐出去?凭啥啊?”

“可以做合规处理。”梁思申从公文包里拿出份文件,纸张挺括,“通过自查补缴税款和滞纳金,再请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无保留意见的鉴证报告。虽然麻烦,但能把风险降到最低,睡得也踏实。”

“补缴?”寻建祥的嗓门一下子拔高,跟喊似的,“那得补多少?怕是要把广州旗舰店都赔进去!这不是肉包子打狗吗?”

“具体数字需要核算。”梁思申翻开文件,手指在上面点了点,“但肯定比上市失败的损失小。而且……”她顿了顿,目光落在杨巡脸上,带着点探究,“我注意到1993年那批认购证的收益,似乎也没有完整的纳税记录,这也是个隐患。”

这句话像块石头砸进平静的湖面,激起了浪。杨巡的脸色彻底变了,他猛地站起来,膝盖撞到货箱发出闷响,“咚”的一声,“梁思申!你到底是来当顾问的,还是来查户口的?揪着这些陈芝麻烂谷子不放有意思吗?”

仓库里的空气瞬间凝固,连呼吸都觉得费劲。叉车司机悄悄把车开到远处,尽量缩小存在感。寻建祥想劝又不知道从何说起,只能搓着手上的油污,一脸为难。

“我是来帮您把企业做大的。”梁思申的声音终于有了波动,带着点委屈,“华尔街的资本只认合规二字,您要是想让杨氏电器走出国门,这些坎必须跨过去,躲不过去的。”

“我不想走出国门!”杨巡的声音带着怒意,胸口起伏着,“我就想守着我的连锁店,守着我的物流基地,平平安安赚钱!你们这些留洋回来的,是不是觉得不挑点毛病就显不出能耐?净整这些虚头巴脑的!”

“杨总!”梁思申也提高了音量,米白色外套随着动作轻轻晃动,“您以为我愿意翻这些旧账?这些文件堆得比我还高,我每天加班到深夜不是为了找您的茬!”她指着仓库外的办公楼,情绪有点激动,“您看看那栋楼,看看全国的门店,这己经不是小打小闹的个体户了,是需要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得按规矩来!”

杨巡盯着她看了足足半分钟,眼神复杂,突然转身就走,军绿色工装的后襟被风吹得鼓起,像面小旗子。寻建祥赶紧跟上去,走前还不忘给梁思申使了个眼色,意思是“别往心里去,他就是脾气急”。

办公室里,杨巡把自己摔进真皮沙发,发出“咚”的一声,寻建祥给他递了杯浓茶,冒着热气:“杨哥,这娘们就是太较真,书呆子气,咱不理她……”

“不能不理。”杨巡打断他,手指在扶手上无意识地敲着,节奏挺快,“她刚才说的那家广东企业,我也听说过,确实是因为老账没清黄了,可惜了。”他突然骂了句粗话,“妈的,早知道有今天,当初就不该贪那点税钱,现在麻烦找上门了。”

“可那时候谁能想到现在要上市啊。”寻建祥蹲在他面前,仰视着他,大江大河:杨巡的时代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大江大河:杨巡的时代最新章节随便看!“要不……咱别上市了?就现在这样也挺好,钱够花,不用看别人脸色,也不用受这气。”

杨巡没说话,端起茶杯一饮而尽,茶挺烫,他却像没感觉似的。窗外的阳光正好照在“杨氏电器集团”的招牌上,鎏金大字晃得人眼晕。他想起十年前在扬子街摆地摊,最大的梦想是能有间带锁的仓库,不用风吹日晒;五年前开第一家连锁店时,觉得这辈子能开十家就顶天了。可人的欲望就像藤蔓,沿着事业的墙往上爬,现在他眼里看到的,己经是摩根士丹利那串的数字,放不下了。

“让财务把账全找出来。”过了很久,杨巡才开口,声音带着点疲惫,“按她说的,先自查。告诉张姐,不管多麻烦,都得弄清楚,少一张单子我唯她是问,听见没?”

寻建祥愣了愣,想说什么最终还是点头:“我这就去办。对了,下午的高管会……梁思申还让她参加吗?怕是又要吵架。”

“让她来。”杨巡揉了揉眉心,手指有点酸,“正好让她给那帮老油条也上上课,省得整天觉得自己了不起,跟不上趟了还不知道。”

下午的会议室内,气氛比仓库里还紧张,跟要下雨似的。高管们看着主位旁的梁思申,眼神里有好奇也有敌意。这些跟着杨巡打天下的元老,大多是扬子街时期的老伙计,对这个突然空降的“洋顾问”没什么好感,觉得她就是来添乱的。

“……所以我建议,成立独立的内审部门,首接向董事会负责。”梁思申正在演示PPT,屏幕上的流程图密密麻麻,看着挺复杂,“所有关联交易必须公开透明,比如杨总弟弟负责的运输公司,不能再像现在这样随意定价,得有规矩。”

负责采购的老王突然笑了,声音有点大:“梁小姐,您这是把我们当外人防啊?杨总的弟弟,不就是咱自己人吗?一家人还说两家话?”

“在财务上没有自己人。”梁思申调出一份合同,投影在大屏幕上,“这份运输合同的价格,比市场价高了百分之十五,去年一年就多支出了两百多万。这不是人情,是损害股东利益,得改。”

老王的脸一下子红了,跟充血似的:“你懂啥?那是因为他们用的是进口车,保险齐全,服务好……”

“我查了保险公司的记录,他们只买了交强险,其他啥都没有。”梁思申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像钉子似的,“而且有十七次运输延误,按合同本该罚款,却一笔勾销了,这不合理。”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连掉根针都能听见。杨巡靠在椅背上,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没人知道他在想什么,表情挺严肃。

“还有这笔广告费。”梁思申切换到下一页,上面的数字挺扎眼,“付给一家不知名的文化公司,没有任何投放记录,金额却高达五十万。张总监,能解释一下吗?”

财务总监张姐的脸白了,手紧紧攥着笔,指节发白:“那……那是给电视台领导的好处费,想让他们多播咱的广告,都是这么干的……”

“这叫商业贿赂。”梁思申合上笔记本电脑,“啪”的一声,“在美国,这种行为会让公司高管面临牢狱之灾,非常严重。”

“够了!”杨巡突然站起来,会议室的门被震得晃了晃,“今天就到这儿。张姐,把广告费的事查清楚,下周给我报告,要是有猫腻,你自己看着办。老王,跟杨速的运输公司重新议价,按市场价来,不能搞特殊。”他看了眼梁思申,语气缓和了点,“内审部门的事,你拿个章程出来,我看了再说,别太复杂,得接地气。”

走出会议室时,夕阳正把天空染成橘红色,挺好看的。梁思申踩着满地的落叶往前走,杨巡突然从后面跟上来,手里拿着瓶矿泉水,是冰镇的:“刚才在仓库,我态度不好,对不住了。”

梁思申接过水,瓶身冰凉,正好降降火气:“我能理解您的感受。打破舒适区总是痛苦的,但对企业来说是必要的,长痛不如短痛。”

“你真觉得……这些老账都能清干净?”杨巡望着远处的物流基地,卡车正有条不紊地进出,挺繁忙的,“有时候我觉得,这公司就像棵树,那些不光彩的过去就是树底下的烂泥,扒得太干净,根会不会露出来,活不成了?”

“烂泥里会藏虫蛀,不清理干净,树早晚得烂掉。”梁思申拧开瓶盖喝了口,水挺凉,“其实我外公当年办厂,也有过类似的经历,他总说‘做生意就像做人,得干干净净,才能睡得安稳’,我觉得挺有道理。”

杨巡沉默了,脚步放慢了些。秋风卷起落叶,在两人脚边打着旋,有点萧瑟。他突然想起母亲总说的那句话:“钱来得不干净,花着也心惊。”以前总觉得是老人的唠叨,没当回事,现在听梁思申这么说,突然觉得有道理,心里确实不踏实。

“认购证的税,我补。”走到停车场时,杨巡突然说,像是下了决心,“国库券的事,也按你说的办。需要多少钱,多少精力,我都给。但我有个条件,不能影响公司正常运营,更不能让外人知道这些事,尤其是那些竞争对手,别让人抓住把柄。”

“我会让会计师事务所签保密协议,这点您放心。”梁思申的嘴角终于有了笑意,挺浅的,“其实您比我想象的更有远见,很多老板根本不愿意碰这些陈年旧账。”

“不是远见。”杨巡拉开车门,金属声挺刺耳,“是我不想半夜被警察敲门,睡不安稳。”他坐进车里,摇下车窗,“明天让你的人跟张姐对接吧,她知道哪些老账本藏在哪个柜子里,都是些陈年老货。”

车开走时,梁思申看见杨巡从后视镜里看了眼办公楼,眼神挺复杂的。夕阳的金光洒在他脸上,那些被岁月刻下的风霜里,似乎多了点什么,像是释然,又像是无奈。她低头看了看手里的矿泉水,瓶身上的水珠顺着指尖滑落,滴在落叶上,晕开一小片深色的印记,很快就干了。

回到办公室,梁思申打开电脑,给纽约的导师发了封邮件:“己开始推动目标公司进行合规整改,过程虽有阻力,但创始人展现出积极转变……”写到这里,她停顿了一下,删掉“积极转变”,改成“认知正在形成”,觉得这样更准确。

窗外的夜色越来越浓,办公楼的灯光一盏盏亮起,像星星。梁思申知道,这只是开始,那些埋在账本里的秘密,那些根深蒂固的旧习惯,不会轻易消失,后面的路还长着呢。但至少,她己经敲开了一道缝,让阳光照了进去,这就够了。

桌角的美式咖啡机早己冷却,她起身泡了杯中国茶,茶叶在热水里缓缓舒展,挺好看的。或许,要真正理解这家企业,理解杨巡,光靠华尔街的准则还不够,还得懂这些在泥土里生长起来的韧性,懂这些带着烟火气的生存智慧,慢慢来吧。

当第一缕晨光透过玻璃幕墙照进来时,梁思申己经整理好了厚厚的自查清单,条目清晰。她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条目,突然觉得,这场“审视”不仅是对杨氏集团的考验,也是对她自己的——如何在不同的商业逻辑之间找到平衡,如何让合规的种子在这片土壤里真正生根发芽。这或许,比在华尔街做任何一笔交易都更具挑战,也更有意义,值得她好好干一场。



    (http://www.220book.com/book/T3H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大江大河:杨巡的时代 http://www.220book.com/book/T3HF/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