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1章 泰铢崩盘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大江大河:杨巡的时代 http://www.220book.com/book/T3HF/ 章节无错乱精修!
 

1997年7月2日的清晨,上海的梅雨季正下着黏糊糊的雨,缠人得很。杨巡被床头电话的尖啸惊醒时,窗外的天刚蒙蒙亮,巡天大厦工地的塔吊在雨雾里只剩个模糊的影子,看着像根孤零零的电线杆。

“杨哥!香港那边打疯了电话!”寻建祥的声音劈了叉,混着电流的滋滋声,听着费劲,“泰铢……泰铢崩了!彻底崩了!”

杨巡抓起听筒的手顿了顿,指尖还沾着睡意,有点麻。他昨晚在办公室核对到三点,香港账户里的外汇头寸表摊了满满一桌子,每笔美元都对应着东南亚货币的空头合约——就像在堤坝上预先挖好了泄洪口,就等这天。

“崩了多少?”他的声音还带着沙哑,伸手摸烟盒,却碰倒了床头柜上的玻璃杯,水洒在床单上,洇出个深色的圈,看着闹心。

“破32了!刚才盘谷银行的人说,泰国央行放弃固定汇率了!彻底不管了!”寻建祥的声音里带着哭腔,急得快哭了,“广州仓库的泰国经销商刚才发传真,说要撕毁合同,说泰铢贬值让他们没钱付货款……这不是耍无赖吗!”

“知道了。”杨巡打断他,打火机“咔”地燃起幽蓝的火,照亮他眼底的红血丝,“让陈律师带团队去广州,按备用协议办——用他们在佛山的仓库抵债,少一块砖都不行,寸步不让。另外,通知所有门店,今天起东南亚进口电器全部涨价15%,用人民币结算,一分不能少。”

挂了电话,他盯着天花板上的水渍发愣。那片水迹像幅抽象画,让他想起1992年的夏天,也是这样的梅雨季,他蹲在扬子街的雨棚下,看着认购证的价格像疯了似的往上跳,心脏都快蹦出来。历史总在重演,只是换了舞台,换了批人。

七点半的早会变成了菜市场,吵翻了天。销售总监老张把泰国经销商的违约函拍在桌上,纸角掀起,都快烂了:“杨总,这可是五千万的货款!就这么算了?我带人去曼谷跟他们拼命!不信治不了这帮孙子!”

“拼命?你会泰语吗?知道人家的警察局在哪儿吗?”杨巡往搪瓷杯里倒着浓茶,茶梗在水里打着旋,“他们现在连公务员的工资都发不出来,你去了只能跟菩萨拼命,人家还不一定理你。”他把香港账户的对账单推过去,红色的盈利数字刺眼——空头头寸一夜间赚了八千七百万,看得人眼晕。

股东李老板推了推滑到鼻尖的老花镜,手指在数字上点着,哆哆嗦嗦的:“这……这钱来得也太容易了吧?跟捡的似的,心里不踏实。”

“容易?”杨巡冷笑一声,指着窗外的雨,“去年这时候,谁信我把钱换成美元?你们骂我是卖国贼,说我放着好好的地不买,偏要把钱存银行吃利息,说我脑子进水了。”他突然提高嗓门,震得人耳朵疼,“现在知道为什么了?因为我见过暴雨淹死人!九三年宏观调控,多少人抱着一堆卖不出去的货跳楼,你们忘了?我没忘!”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只有空调的嗡嗡声,跟蚊子叫似的。杨巡看着这些跟着他从扬子街闯出来的人——老张的衬衫袖口磨出了毛边,洗得发白;李老板的皮鞋上沾着泥点,估计是赶路来的;寻建祥的工装裤膝盖处磨得发亮,全是岁月的痕迹。他们都是实干家,却不懂风暴来临前,最该做的不是加固船帆,而是把船停在港口,稳稳当当的。

“建祥,”杨巡突然转向寻建祥,“让物流部把所有发往东南亚的货柜停在港口,尤其是泰国和马来西亚的,一个都不能动。通知财务,所有给东南亚供应商的货款,延后三十天支付,就说银行系统维护,借口随便找,总之拖到他们急。”

“这……这不是违约吗?”寻建祥攥着算盘,珠子打得噼啪响,心疼那响声,“上周刚跟吉隆坡的配件厂签了合同,人家还挺实在的……”

“等他们的货币贬到废纸,你再跟他们谈违约,看谁理亏。”杨巡把茶杯往桌上一顿,茶沫溅出来,溅到报表上,“去办!出了事我担着,天塌下来有我顶着!”

寻建祥刚跑出会议室,梁思申的电话就打了进来。她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带着纽约凌晨的疲惫,哑哑的:“杨巡,你看到新闻了吗?泰铢兑美元己经跌到33.5,IMF的紧急援助还没到位……情况比预想的还糟。”

“看到了。”杨巡望着桌上的东南亚地图,泰国的位置被红笔圈了个圈,现在看来像个血洞,触目惊心,“你爸妈的房子抵押了吗?听我的没错。”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传来纸张翻动的声音,沙沙的:“抵押了。我哥骂我疯了,说我跟着个中国骗子瞎折腾,不懂装懂……”她突然笑了,笑声里带着点自嘲,“但现在他闭嘴了,华尔街的分析师们都在讨论亚洲货币危机,没人提‘经济奇迹’了,脸打得生疼。”

“告诉他们,这才刚开始,好戏还在后头。”杨巡走到窗边,雨不知何时停了,巡天大厦的玻璃幕墙反射着天光,像块巨大的镜子,照出他疲惫的脸,“让你在香港的同学盯着恒生指数,一旦跌破一万点,第一时间告诉我,别耽误。”

挂了电话,老张凑过来,手里捏着份报表,纸都快被捏烂了:“杨总,那批从泰国进口的压缩机,海关那边催着缴税呢,按现在的汇率,得多交三成……这钱花得冤枉。”

“让他们等着,晾他们几天。”杨巡从保险柜里拿出份文件,拍在桌上,“这是商务部刚发的通知,对受东南亚货币贬值影响的企业,关税可以申请缓缴三个月。去办手续,就说我们要响应国家号召,稳定物价,冠冕堂皇的理由有的是。”

老张看着文件上的红章,眼睛都首了,像看到了救星:“您……您啥时候弄的这东西?神不知鬼不觉的。”

“上个月跟宋运辉吃饭时,他让秘书帮着办的,多个人多条路。”杨巡把文件折起来,塞回保险柜,“记住,风浪越大,越得抱紧政策的大腿,这是真理。当年在扬子街,遇上工商检查,你以为光靠送礼就行?得懂规矩,守规矩,才能玩得转。”

中午的财经新闻开始铺天盖地报道泰铢崩盘,跟不要钱似的。杨巡坐在办公室里,看着主播用沉痛的语气说“亚洲经济奇迹遭遇寒流”,表情夸张得很。画面切到曼谷街头兑换美元的长队,老百姓举着成捆的泰铢,眼神里的绝望像要溢出来,看得人心头发紧。

“杨哥,雷东宝的电话,从吉隆坡打来的,语气不善。”寻建祥捏着听筒,脸色发白,跟纸似的,“他说……他的砖窑厂被当地村民抢了,现在躲在使馆,情况不太好……”

杨巡接过电话,听筒里传来雷东宝的吼声,混着背景里的警笛声,乱糟糟的:“杨巡!你他妈是不是早就知道!你故意不告诉我!你想看着我死是不是!你安的什么心!”

“我劝过你三次,让你回来,是你自己不听,非要往火坑里跳。”杨巡的声音很平静,像一潭死水,“是你自己说要在泰国建‘雷氏帝国’,口气大得很,谁拦得住?”

“我不管!你得救我!给我打两百万美元!不然我就……我就去上海总部闹,让你不得安宁!”

“不然你就怎样?”杨巡打断他,声音冷得像冰,“让小雷家的人来上海堵我的门?雷东宝,你记着,我杨巡帮人,但不帮赌徒,尤其是执迷不悟的赌徒。想回国,自己想办法,大使馆有救助电话,比我好使,别来烦我。”

他挂了电话,心里像被什么东西硌了一下,不太舒服。他想起雷东宝当年在砖窑厂帮他扛过债,替他挡过不少麻烦;想起两人在小雷家的土坯房里喝二锅头,说要“一起把日子过红火”,豪情壮志的。可现在,那个雷东宝被欲望烧昏了头,就像当年在扬子街,那些借钱炒认购证最后跳楼的人,拦都拦不住,非要一条道走到黑。

下午三点,香港分行的王经理打来电话,声音里带着兴奋,快蹦起来了:“杨先生,您的空头头寸己经赚了一个亿!要不要平仓?见好就收?好多客户都在套现,落袋为安……”

“不平,继续拿着。”杨巡看着电脑屏幕上跳动的汇率,泰铢还在跌,像块坠入深渊的石头,没个底,“把盈利转成美元现金,存进瑞士银行的账户,一分都别动,谁也不准碰。”

“可……可央行己经开始干预了,说不定会反弹,见好就收吧……”

“反弹?等他们的外汇储备耗光,你再跟我谈反弹,现在说这话太早。”杨巡笑了,笑得有点冷,“去办!别废话,照做就行!”

挂了电话,他打开保险柜,拿出份尘封的账本。那是1988年的,封面都泛黄了,边角卷起,透着岁月的痕迹。里面记着他在扬子街摆摊时的收支,每笔账都用红笔标着“现金”或“赊账”,清清楚楚。最后一页写着行字:“钱是王八蛋,没它却不行——1988年冬,雪夜。”

他突然想起那个雪夜,他揣着卖彩电赚的第一笔钱,在路灯下数了三遍,冻得手指发僵,通红通红的。那时他最大的梦想,是有间不漏雨的仓库,不用再担心进货的钱被拖欠,能睡个安稳觉。现在他有了摩天大楼,有了跨国业务,却还是像当年那样,在风暴来临前,把现金看得比命还重,踏实。

傍晚时分,宋运辉的电话打了进来。他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带着东海厂的机器轰鸣,嗡嗡的:“杨巡,东海厂的出口订单,有三成被东南亚客户取消了,说是付不起美元,这可咋整……”

“我给你准备了五千万美元,在香港账户,随时能用。”杨巡走到地图前,用蓝笔在东海厂的位置画了个圈,重重的一笔,“按现在的汇率,比人民币划算多了。你可以先借给下游的组装厂,让他们用人民币还,算是帮你稳定供应链,一举两得。”

“你早就料到了?这也太神了吧。”宋运辉的声音里带着惊讶,藏不住的。

“不是料到,是经历过,吃过亏。”杨巡望着窗外的暮色,巡天大厦的灯光次第亮起,像片星星,好看得很,“九三年我囤了一批黑白电视,别人都笑我傻,说彩电才是趋势,没人买黑白的。可后来宏观调控,老百姓兜里没钱,只有黑白机能卖出去,那些笑我的人,最后都傻眼了。宋厂,越是风暴天,越得知道老百姓需要啥,接地气才能活下去。”

挂了电话,他拿起公文包,往门口走。路过前台时,小姑娘递过来份快递,是香港寄来的,贴着好多邮票。拆开一看,是份恒生指数的K线图,梁思申用红笔在一万点的位置画了条线,旁边写着:“快到了,准备好。”

杨巡把图纸折起来,塞进兜里,贴身放着。电梯下降时,他看着镜面里的自己,鬓角的白发又多了几根,像添了新的风霜;眼角的皱纹像刀刻的,深了不少。但他的眼神很亮,像当年在扬子街,看到暴雨过后第一个出摊的机会,眼里有光。

走出写字楼,晚风带着湿气扑面而来,吹得人神清气爽。他抬头望向巡天大厦,塔吊还在缓缓转动,工人们正在加班加点,干劲十足。寻建祥跑过来,手里拿着份报表,脸上带着笑:“杨哥,广州仓库的货都清得差不多了,换成了人民币和美元,一分没亏,还赚了点!”

“干得好,没白疼你。”杨巡拍着他的肩膀,用力不小,“去通知财务,给所有员工发笔风暴补贴,就说……庆祝我们活下来了,以后日子还长着呢。”

寻建祥愣了愣,随即笑了,露出两排白牙,傻乎乎的:“好嘞!我这就去说!他们肯定高兴坏了,最近都绷着根弦呢!”

看着寻建祥跑远的背影,杨巡突然觉得心里很踏实,像块石头落了地。他知道,泰铢崩盘只是开始,更大的风暴还在后面,躲不掉。但他不怕了,就像当年在扬子街,暴雨过后,总会有新的生意上门,只要你肯等,肯干。重要的是,你得撑到雨停,还得有开门迎客的本钱,稳稳当当的。

他掏出手机,给梁思申发了条短信:“准备好雨伞,快下雨了,别淋着,照顾好自己。”

很快收到回复:“我己经买好雨衣了,你也保重。对了,谢谢你的提醒,我爸妈的黄金赚了,他们现在服你服得很。”

杨巡看着这条短信,突然笑了,笑得很轻松。他迈开步子,往夜市走去。今晚想吃碗阳春面,加个荷包蛋——就像当年在扬子街,赚了第一笔钱时吃的那样,简单,踏实,有滋有味。有些味道,不管走多远,都得记着,那是根,是本。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大江大河:杨巡的时代

    (http://www.220book.com/book/T3H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大江大河:杨巡的时代 http://www.220book.com/book/T3HF/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