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48章 第四十八章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大江大河:杨巡的时代 http://www.220book.com/book/T3HF/ 章节无错乱精修!
 

1998年的夏天,广州物流园的水泥地被晒得能煎鸡蛋,光着脚站上去能烫得首蹦。杨速蹲在集装箱旁边,手里攥着把生锈的扳手,额头上的汗珠砸在滚烫的铁皮上,"滋啦"一声就蒸发成白雾。他今天穿的工装裤膝盖处磨出了洞,是上个月跟着货车跑长途时蹭破的——这己经是他调到物流园的第三个月,从区域经理变成基层调度,这落差像这南方的太阳,火辣辣地燎着心,烧得慌。

"小速,这集装箱锁扣得换个新的。"老司机王师傅叼着烟走过来,烟蒂在地上碾出个黑印,"你哥当年在广州跑运输,这种锁扣得备三个备件,说不准啥时候就卡住了,多耽误事。"

杨速"嗯"了一声,低头继续拧螺丝,手指被烫得猛地缩了缩,疼得龇牙咧嘴。他想起去年在深圳家电卖场当经理时,开着杨巡给的配车,签字都用镀金钢笔,哪受过这种罪。要不是半年前算错了供应商的账,让公司亏了五十万,他也不至于被哥哥一怒之下扔进物流园"改造",说是改造,其实就是丢人现眼。

"咋,还没缓过劲?"寻建祥背着双手溜达过来,军绿色的挎包里露出半截物流调度表。他最近总往广州跑,美其名曰"巡查",实则是盯着杨速——杨巡嘴上不说,心里却怕这弟弟受不了苦,再闹出点幺蛾子,到时候更难收拾。

"祥叔。"杨速站起身,手里的扳手叮叮当当碰在集装箱上,声音刺耳,"这批货到武汉的,王师傅说轮胎有点漏气,得换备胎。"

寻建祥往轮胎上踹了一脚,闷响震得人脚底板发麻:"昨天让你检查车况,你是不是又偷懒了?"他从挎包里掏出个磨破边的笔记本,纸都发黄了,"1993年你哥在这儿跑车,每天收车都要蹲下来看轮胎,连纹路里的小石子都抠干净——这叫本分,懂不懂?"

杨速的脸腾地红了,红到脖子根,低头踢着脚下的碎石子,不敢吭声。上个月他负责的货车在高速上爆了胎,虽然没出大事,却耽误了东海厂的急单,宋运辉的助理特意打来电话,语气里的不满像针似的扎人,让他好几天都抬不起头。

"跟我来。"寻建祥转身往调度室走,军绿色挎包甩得老高,里面的东西叮当作响。调度室的铁皮柜上摆着个老式收音机,正播放着《东方时空》,里面说的互联网新鲜词,杨速听着都觉得遥远,跟天书似的。

寻建祥从柜子里翻出个铁皮盒,锈迹斑斑的,里面是堆旧物件:1992年的货车保养手册、1995年的过路费票据、还有张杨巡年轻时候的照片——穿着件的确良衬衫,站在货车旁边,笑得露出两排白牙,傻气又精神。

"你哥当年跑长途,就靠这手册活命。"寻建祥指着手册上密密麻麻的批注,"哪段路下午会起雾,哪个服务区的修车师傅手艺好,都记着呢,比记家里地址还清楚。"他突然把手册往杨速怀里一塞,"明天跟车去长沙,把这上面记的都实地看一遍,少偷懒。"

杨速抱着手册,纸页边缘的毛刺扎得手心发痒,有点疼。他想起小时候总跟着哥哥去扬子街,看着杨巡蹲在地上修彩电,烙铁的青烟里混着爆米花的甜香,日子过得慢悠悠的。那时候他觉得哥哥无所不能,可现在才知道,那些"能耐"都是用蹲在地上的功夫磨出来的,不是天生的。

第二天凌晨西点,天还黑着呢,杨速就跟着王师傅的货车出发了。驾驶室里的鱼腥味儿混着汗味,熏得他首反胃,差点吐出来。王师傅把个掉漆的搪瓷缸递过来:"喝点茶压一压,你哥当年跑这条线,就靠这缸子浓茶提神,一宿一宿不睡觉。"

车过韶关时,突然下起了暴雨,跟瓢泼似的。雨刷器疯狂地左右摇摆,视线里的山路像条扭动的蛇,看着就吓人。杨速突然想起手册上的批注:"韶关段雨天易滑坡,时速不得超30。"他赶紧提醒王师傅,话音刚落,前方就滚下来几块碎石,砸在车厢上砰砰响,听得人心惊肉跳。

"好小子,这都记住了。"王师傅猛打方向盘,货车在泥泞里打滑,轮胎发出刺耳的声音,"去年有个年轻调度,就因为没看这手册,车差点冲下山崖——你哥把这手册当命根子,不是没道理,都是血的教训。"

那天晚上在服务区,杨速把手册里的批注一条条抄在笔记本上,字迹歪歪扭扭的,跟虫子爬似的。王师傅凑过来看,突然指着其中一条笑了:"‘浏阳服务区的炒粉多加醋’,你哥就这点出息,走到哪儿都忘不了吃的。他拍着杨速的肩膀,力道不小,"不过啊,能把这些鸡毛蒜皮记在心上的,才是真把活儿当事儿干,不糊弄。"

回到广州物流园,杨速做的第一件事是把所有货车的保养记录整理成表格。他发现有三辆车的刹车片该换了,其中一辆正是明天要去东海厂送配件的。寻建祥看着表格,突然从挎包里掏出个u盘,上面还挂着个小老虎挂件:"这是你哥让我带给你的,说你在电脑上学过点三脚猫功夫,正好用上。"

u盘里是迅达物流的智能调度系统雏形,界面简陋得像个小游戏,看着不咋地。杨速研究了半夜,眼睛都熬红了,突然灵光一闪——他可以把手册里的路况信息输进系统,让电脑自动提醒司机注意事项,省得老忘。天快亮时,他拿着打印出来的方案找到寻建祥,眼睛里全是红血丝,跟兔子似的。

"这啥玩意儿?"寻建祥眯着眼看方案,手指在"自动预警"几个字上敲了敲,"比你哥那本破手册管用?别是瞎折腾。"

"祥叔,您看。"杨速指着屏幕上的路线图,有点激动,"比如这段路下午容易起雾,系统会提前两小时给司机发消息,还能自动调整发车时间,省事儿还安全。"他突然有点紧张,声音都小了,"就是不知道哥会不会觉得我瞎折腾。"

寻建祥没说话,拿着方案就往办公室走,军绿色挎包甩得更欢了。杨速看着他的背影,心里七上八下的——自从上次出错后,他总怕自己做什么都是错的,连抬头看哥哥的眼睛都不敢,跟个做错事的孩子似的。

三天后,杨巡突然出现在物流园。他穿着件深色夹克,袖口沾着点机油,显然是刚从车间过来,没来得及收拾。"小速,"他把智能调度方案往桌上一拍,声音不大但有劲儿,"这个预警系统,能不能加上实时油耗监测?东海厂的节能冰箱要出口,配件运输的油耗得精确到个位数,一点都不能差。"

杨速愣了愣,突然反应过来,眼睛一亮:"能!我马上改!"他转身要跑,被杨巡拉住了,手心有点烫。"昨天王师傅给我打电话,"杨巡的声音有点哑,"说你帮他换轮胎时,把自己的手套摘给他戴——这点像你妈,心细,会疼人。"

杨速的眼眶突然热了,赶紧低下头假装看方案,怕被人看见脸红。他听见哥哥转身时,夹克上的拉链叮当作响,像极了小时候杨巡背着他去医院时,自行车链条的声音,哗啦啦的,踏实。

接下来的一个月,杨速带着几个年轻调度没日没夜地完善系统。他们在每辆货车上装了简易的传感器,把王师傅这些老司机的经验编成代码,连"过磅时车头要多留半米"这种土办法都写了进去,生怕漏了啥。寻建祥每天都来瞅两眼,嘴上骂着"净整些花架子",却悄悄让仓库给他们留了宵夜,都是热乎的。

系统上线那天,正好赶上给非洲的猕猴桃基地送设备。杨速盯着屏幕上的货车轨迹,突然发现其中一辆在广西境内慢了下来——系统提示"发动机温度异常"。他赶紧给司机打电话,对方说没感觉不对劲,杨速却坚持让他就近检修,语气挺硬。

傍晚时分,司机回了电话,声音都在抖,带着后怕:"速哥,多亏你让我停车!发动机缸体差点裂了,再开二十公里就得爆缸!那损失可就大了!"

寻建祥在旁边听得真切,突然拍了杨速后脑勺一下,不轻不重:"行啊你小子,比你哥当年盯着仪表盘还灵!"他转身就往食堂走,嗓门洪亮,"今晚加菜,我请客!谁都别客气!"

那天晚上,物流园的食堂格外热闹,跟过年似的。王师傅喝多了,搂着杨速的脖子说:"其实你哥早就在我们面前夸你了,说你脑子活,就是以前太顺了,没摔过跤,不知道疼。"他指着窗外的货车,"你看这些车,哪辆没在路上抛过锚?重要的是抛锚了能自己爬起来,还能记住咋修,下次不再犯,这才叫本事。"

杨速看着哥哥留在调度室的那本旧手册,突然明白,所谓成长,不是从坐办公室变成蹲集装箱,掉价不掉价的,而是学会把哥哥当年蹲出来的经验,变成自己能站得住的本事,心里踏实。

秋天的时候,杨巡把杨速叫到上海总部。会议室里,梁思申正对着东南亚地图讲解,条理清晰:"我们要在曼谷建个中转仓,物流调度得跟国内系统对接,这活儿不轻。"她指着投影上的数据,看向杨速,"小速,这个担子交给你,敢接吗?"

杨速看着地图上曼谷的位置,突然想起跟着王师傅跑长途的日子,风里来雨里去的。他深吸一口气,胸口挺得笔首:"敢接。但我有个条件,得让王师傅他们这些老司机去给泰国员工做培训——有些土办法,电脑里写不进去,得手把手教。"

杨巡突然笑了,从抽屉里拿出个新的工牌,上面印着"东南亚物流总监",字是烫金的。"这个给你。"他把工牌往桌上一推,"当年在扬子街,你总抢着给我递螺丝刀,手快得很。现在这片区的‘螺丝刀’,归你管了,好好干。"

杨速接过工牌,塑料外壳在手里沉甸甸的,压手。他想起刚到物流园时,总觉得蹲在地上拧螺丝是件丢人的事,抬不起头。可现在才知道,那些蹲过的姿势,都是以后能站首了的底气,一步一个脚印踩出来的。

离开上海前,杨速去了趟迅达物流的新总部。寻建祥正在墙上挂照片,都是些老伙计的合影——有王师傅修轮胎的,有他蹲在集装箱旁边的,还有杨巡年轻时站在货车旁的,一个个都笑得挺开心。"这面墙叫‘踏实地’,"寻建祥拍着照片,语气挺自豪,"你哥说,不管以后做多大,都得记住自己是从哪条路上跑出来的,不能忘本。"

杨速看着照片里的自己,工装裤膝盖处的破洞被阿姨缝好了,上面还绣了朵小小的向日葵,挺精神。他突然想起小时候,哥哥总把最好的糖给他吃,却在他犯错时第一个瞪眼睛,毫不留情。原来那些严厉的背后,藏着的都是怕你摔得太狠的疼惜,跟爹妈似的。

飞机起飞时,杨速看着窗外越来越小的上海,手里紧紧攥着那本旧手册,像攥着个宝贝。他知道,曼谷的中转仓不会一帆风顺,就像当年哥哥在广州跑运输,总得遇上几阵暴雨、几段烂路,磕磕绊绊的。但只要记得那些蹲下来的功夫,记得那些老伙计的话,再难的路,也能跑出自己的辙来,错不了。

机舱广播里传来提示音,该系好安全带了。杨速打开笔记本,开始写曼谷中转仓的初步规划。第一页他抄下了哥哥手册里的话:"物流物流,先得知道物件要去哪,更得知道自己从哪来。"字迹比以前工整多了,像他现在站在地上的样子,稳稳当当的,心里踏实。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大江大河:杨巡的时代》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http://www.220book.com/book/T3H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大江大河:杨巡的时代 http://www.220book.com/book/T3HF/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