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章 鸳鸯刀语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少年锦衣卫之凌云 http://www.220book.com/book/T3PH/ 章节无错乱精修!
 作者“诗桐在这儿”推荐阅读《少年锦衣卫之凌云》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湖心岛的青石板路被雨水冲刷得发亮,倒映着总舵门楼的影子。苏冷月站在台阶上,红衣猎猎,手里的鸳鸯刀在日光下泛着两道不同的光——一柄刀身如秋水,映着她冷冽的眉眼;另一柄刀背镶着金纹,像落了道晚霞。

“凌指挥倒是比传闻中年轻。”苏冷月的目光扫过凌云,又落在周晚和周冲身上,“带了两个娃娃就敢闯我水寨,是觉得我盐帮好欺负?”

凌云没说话,只是将绣春刀横在身前。他注意到苏冷月的刀鞘上刻着“漕运”二字,和当年父亲凌峰的佩刀鞘上的字一模一样。

“苏帮主,”周晚上前一步,声音平静,“我们不是来打架的,是来查上个月官船被劫的案子。”她从怀里掏出那张通关文牒,“我们有皇命在身,查的是私盐,不是为难盐帮。”

苏冷月冷笑一声,金纹刀在指尖转了个圈:“皇命?当年斩我父亲的,也是皇命!”她的眼神陡然变得锐利,“你们锦衣卫拿着皇命,杀了多少像我爹这样的冤魂?”

周冲忍不住喊道:“那是贪官污吏假传圣旨!我们……”

“闭嘴!”苏冷月的秋水刀忽然出鞘,刀风擦着周冲的耳边飞过,削断了他发髻上的红绳,“十年前,我爹被诬陷盗卖官粮,锦衣卫连审都没审就定了死罪,如今倒来查什么私盐?”

凌云忽然开口:“令尊苏把总当年的案卷,我看过。”他的声音沉稳,“案卷里说,他在漕运船上搜出了三百石私盐,人证物证俱在。”

“人证是盐运司的李主事,物证是他早就备好的私盐!”苏冷月的金纹刀猛地劈向旁边的石桌,石桌应声而裂,“我爹发现了他们用漕船运私盐的勾当,才被灭口!你们锦衣卫收了盐运司的银子,连案卷都是假的!”

凌云心头一震。他想起父亲留下的旧物里,有本漕运账册,上面记着十年前的运盐数量,确实和官府公布的对不上。难道当年的案子,真的另有隐情?

“我知道谁是真凶。”凌云盯着苏冷月的眼睛,“淮安盐运司的王同知,还有苏州知府张敬,他们都是严党的心腹。上个月被凿的官船,根本不是运漕银,是他们想毁掉私盐账册,嫁祸给你。”

苏冷月的刀顿了顿,眼里闪过一丝惊讶:“你怎么知道?”

“老郑告诉我们的。”周晚接口道,“他还说,严世蕃的管家上个月来过太湖,想让你替他们运私盐,你没答应。”

苏冷月沉默片刻,收起了鸳鸯刀。她转身往总舵里走:“进来吧。有些话,在外面说不清。”

总舵的大堂里没有想象中的刀枪剑戟,反而摆着不少书架,架上堆满了漕运的旧案卷。苏冷月从书架上抽出一本泛黄的册子,扔给凌云:“这是我爹当年记的账,你自己看。”

册子上的字迹苍劲有力,记着每月漕船的载货量、押运官的姓名,甚至还有盐运司官员的收礼记录。其中一页用朱笔圈着:“三月初七,王同知借漕船三艘,说是运军粮,实则装盐,卸于苏州张知府私宅码头。”

凌云的指尖抚过那行字,和父亲账册上的记录完全吻合。原来十年前的案子,和如今的私盐案,竟是同一伙人所为。

“我留着这些,就是想有朝一日能替我爹翻案。”苏冷月的声音低沉,“可严党势大,我一个女子,只能在这芦苇荡里苟延残喘,护住手下的兄弟不被官府欺压。”她看向凌云,“你们锦衣卫真敢动王同知和张知府?”

“只要有证据,就敢动。”凌云合上账册,语气坚定,“严党虽横,但这天下终究是姓朱的。”

周冲在一旁附和:“就是!上次我们在京城……”被周晚用眼神制止了。

苏冷月忽然笑了,红衣在烛火下漾开,像朵突然绽放的花:“凌指挥倒是有你父亲的风骨。我爹生前常提起凌峰佥事,说他是个难得的清官,可惜……”她没再说下去,但眼里的惋惜显而易见。

凌云的心猛地一跳:“你认识我爹?”

“家父和凌佥事在漕运共事过,”苏冷月点头,“当年你爹查河工款贪腐案,其实也查到了王同知头上,可惜没等上奏就……”她叹了口气,“我本以为锦衣卫都和王同知是一路人,没想到你会来查这个案子。”

原来如此。凌云终于明白,父亲的死、周显的死、苏父的冤案,都系在同一根线上——严党为了掩盖贪腐罪行,早己不择手段。

“账册我可以给你们,”苏冷月从怀里摸出个油纸包,“这里面是王同知和张知府的通信,写的都是如何分赃。”她把油纸包放在桌上,“但你们得答应我一件事。”

“你说。”凌云看着她。

“扳倒他们之后,替我爹平反。”苏冷月的声音带着一丝恳求,“我不要什么功名,只想让他的牌位能进苏家祠堂。”

凌云拿起油纸包,指尖触到里面信纸的棱角,忽然想起在天坛上咬的那口糖葫芦——酸里裹着甜,涩里藏着韧,就像这天下的事,从来都不是非黑即白。

“我答应你。”凌云的声音很轻,却带着千钧的重量,“不仅要平反,还要让所有被冤枉的人,都能堂堂正正地活着。”

周冲拍了拍他的肩膀,周晚的眼里也闪着光。苏冷月看着他们三个,忽然解下腰间的玉佩,扔给凌云:“这是进出芦苇荡的信物,以后若有难处,尽管来太湖找我。”

玉佩落在凌云手心,温润如玉,上面刻着个小小的“苏”字。

离开湖心岛时,夕阳正把太湖染成金红色。周冲驾着快船,哼着新学的江南小调,周晚在整理那些账册和信件,偶尔抬头对凌云笑一笑。

凌云坐在船头,手里捏着那枚玉佩,又摸了摸怀里的油纸包。他知道,带着这些东西回苏州,等待他们的将是更凶险的较量——王同知和张知府背后是严党,动他们,无异于在老虎嘴里拔牙。

但他不怕。就像周晚说的,刀己经出鞘,就没有收回去的道理。

快船驶过芦苇荡,远处传来晚钟的声音,不知是哪个寺庙在敲。钟声穿过水面,落在凌云的耳里,竟和天坛的钟声有些像,都带着一种沉甸甸的希望。

他抬头看向天,暮色正一点点漫上来,星星开始在天上亮起来,像极了祈年殿顶上碎开的钟声。这大明的夜或许还长,但只要他们的刀还在,路就总能走下去。



    (http://www.220book.com/book/T3P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少年锦衣卫之凌云 http://www.220book.com/book/T3PH/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