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熹微,不同于昨夜烟火的喧嚣,书香苑的早晨是带着清粥小菜香气的宁静。阳光透过薄纱窗帘,在客厅地板上投下温暖的光斑。乔卫东难得地起了个大早,正坐在餐桌旁,小心翼翼地剥着一个水煮蛋,大病初愈后的手指动作还有些迟缓,但神情专注。
厨房里,宋倩系着围裙,正在煎荷包蛋,“滋啦”声伴随着油香弥漫开来。宋翎则站在流理台前,动作利落地切着水果,橙子、苹果、猕猴桃,在他修长的手指下变成大小均匀的果丁,码在晶莹的玻璃碗里,色彩鲜亮。
“英子还没起?”宋倩探头看了看客厅。
“让她多睡会儿吧,”乔卫东放下剥好的光滑鸡蛋,声音放得很轻,“昨晚看她睡得挺沉,没再像之前那样翻来覆去就好。”他语气里带着小心翼翼的欣慰。
“高三孩子,能睡个安稳觉不容易。”宋翎将水果碗端上桌,顺手拿起乔卫东面前的空牛奶杯去续杯,“姐,今天我去趟协和,有个术前的病例讨论会,中午不一定回来。”
“行,你去忙你的,家里有我呢。”宋倩熟练地给煎蛋翻面,“卫东的药按时吃就行,英子那边……我看着她。”
正说着,英子的房门“咔哒”一声轻响。她穿着毛茸茸的家居服,揉着眼睛走了出来,头发有些蓬松,脸上带着刚睡醒的懵懂,倒是少了几分平日的沉郁。
“英子醒啦?快去洗漱,准备吃早饭。”宋倩招呼道。
“嗯。”英子含糊地应了一声,目光扫过餐桌,看到那碗色彩缤纷的水果,脚步顿了顿,径首走过去,没等坐下,就用手指捻起一块橙子放进了嘴里。清甜的汁水在口腔里弥漫开,她满足地眯了眯眼。
“哎,这孩子,洗手了没?”宋倩嗔怪道,眼里却是笑意。
“洗了洗了,在房里就洗过了。”英子含糊地说着,又伸手去拿苹果块。
宋翎看着她这带着点孩子气的举动,眼底笑意更深。他能感觉到,英子身上那种紧绷的、仿佛随时要断裂的弦,似乎松弛了那么一丝丝。他不动声色地在心里调出系统面板,对英子进行了快速扫描。
【乔英子:基础代谢略有提升,神经递质水平(血清素+0.5%,多巴胺+0.3%),皮质醇水平稳定。精神状态:轻度改善。建议:保持良好作息,适度日照。】
一个微小的绿色向上箭头在英子的状态栏闪烁了一下。宋翎心情愉悦地给自己倒了杯温水。
早饭在安静温馨的氛围中进行。乔卫东喝着他那份加了特殊营养粉的牛奶,宋倩和英子吃着煎蛋和清粥小菜,宋翎则快速解决掉自己的早餐,准备出门。
“对了,英子,”宋翎拿起外套,像是忽然想起,“昨天林叔叔送的那台望远镜的说明书,我放你书桌上了。里面有些关于城市观星模式下如何尽量避开光害、增强观测效果的小技巧,你有空可以翻翻。”
英子正小口喝着粥,闻言抬起头,眼睛亮了一下:“嗯,知道了,舅舅。”她顿了顿,又加了一句,“谢谢舅舅。”
“跟我客气什么。”宋翎笑着揉了一把她的脑袋,换来英子一个不满的皱眉躲闪,“乔哥,按时吃药,多喝水。姐,我走了。”
“路上开车慢点。”宋倩叮嘱。
门关上,家里又恢复了安静。乔卫东看着女儿小口小口认真喝粥的样子,犹豫了一下,试探着开口:“英子……那个望远镜,要不……爸爸上午帮你把它搬到阳台上固定好?说明书上说,装好了固定位置,下次就不用每次都校准了。”
英子握着勺子的手顿了一下,长长的睫毛垂着,没立刻回答。
宋倩的心提了一下,怕乔卫东的急切又触碰到女儿敏感的神经。
几秒钟的沉默后,英子抬起头,目光平静地看向乔卫东:“说明书上说,固定位置也需要定期校准,因为地球在自转。而且……阳台地方不够大,它需要一定的操作空间。”她的语气很平实,没有抗拒,只是在陈述事实。
乔卫东愣了一下,随即有些窘迫地挠挠头:“哦……是这样啊,爸爸不懂这个……那……那就算了。”
“不过,”英子低下头,继续搅动着碗里的粥,“说明书里提到一个手机APP,可以连接望远镜的电动经纬仪,辅助寻星和跟踪……那个,我可能不太会弄。”她的声音低了下去。
乔卫东的眼睛瞬间亮了!他几乎是立刻放下筷子:“APP?手机连?这个爸爸会啊!装软件、连蓝牙、调试设备,爸爸在行!保证帮你弄好!”他语气里带着一种被需要的兴奋和急于证明的迫切,甚至因为说得急,气息都有些不稳,轻咳了两声。
宋倩赶紧递过去一杯水:“慢点说,急什么。”
乔卫东接过水喝了一口,眼睛却亮晶晶地看着女儿。
英子轻轻“嗯”了一声,算是默许了。
早饭后的书香苑,阳光正好。乔卫东像领了圣旨一样,立刻拿出手机,戴上老花镜(这是他最近才不得不承认需要的),坐在沙发上,对着那本厚厚的望远镜说明书和手机,开始研究起来,神情专注得像个备考的学生。嘴里还时不时念念有词:“嗯……下载这个……注册账号……蓝牙配对……”
英子则抱着自己的星图册,坐在旁边的单人沙发上,安静地翻看着,偶尔抬头看一眼父亲笨拙又认真的侧影。阳光落在她身上,暖融融的。
宋倩收拾好厨房出来,看到这一幕,眼眶微微有些发热。她走到阳台上,给那几盆绿萝浇了浇水,看着楼下小区里开始活动的人影,深深吸了一口初冬清冽又带着阳光味道的空气。
* * *
协和医院,心胸外科会议室。
宋翎穿着笔挺的白大褂,坐在长桌旁,专注地听着投影仪上展示的复杂病例影像。他气质沉稳,眼神锐利,与在家时那个围着围裙切水果、揉外甥女头发的舅舅判若两人。
“……患者二尖瓣重度狭窄伴钙化,左房巨大血栓形成,传统开胸手术风险极高……”主讲医生在介绍着。
会议室里气氛凝重,几位资深主任低声讨论着可能的方案。
宋翎修长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脑海中飞速模拟着手术路径。他接手这个病例,不仅因为其难度,更因为系统提示这位老教授身上有着不低的“学术气运”和“社会影响力”。成功救治,对推动学科发展和惠及更多患者意义重大,系统奖励也会相应丰厚。
“宋主任,”主持会议的副院长看向他,“你的微创介入方案可行性评估如何?尤其对于巨大血栓的处理。”
宋翎抬起头,目光沉静而自信:“影像学评估显示,血栓主于左房后壁,与二尖瓣环有一定距离。我的方案是,利用最新的经导管二尖瓣置换系统(TMVR)建立通路后,同步使用改良的机械血栓抽吸导管。关键在于精确的影像引导和操作路径规划,避开关键结构……”他的声音清晰有力,条理分明,引用了最新的文献数据和前期模拟结果,听得在座的专家们频频点头。
一场高质量的学术讨论在严谨而务实的氛围中进行着。宋翎展现出的精湛专业素养和对前沿技术的把握,再次巩固了他在协和这个顶尖平台上的地位。
会议结束,宋翎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刚坐下,手机就震动了一下。是家庭群的消息。
宋倩发了一张照片:客厅里,乔卫东正拿着手机,对着阳台上的望远镜比比划划,一脸“如临大敌”的认真表情。乔晶晶在旁边探头探脑,一脸好奇。配文:【乔师傅上线,捣鼓高科技中。】
紧接着是乔晶晶发的一条语音,点开是她清脆带笑的声音:“小翎哥!你快看大哥!他对着那个‘大炮筒’(指望远镜)念念有词,好像在做法事!笑死我了!英子在沙发上憋笑憋得脸都红了!”
宋翎看着照片里乔卫东那副全神贯注又有点滑稽的样子,想象着英子努力憋笑的场景,嘴角忍不住高高扬起。他仿佛能透过照片,闻到家里阳光的味道和隐隐的饭菜香。
他回复了一条语音,带着笑意:“乔师傅辛苦了!告诉他,蓝牙配对密码在说明书第27页右下角的小字里。晚上回去验收成果!@英子,监督好,不许放水。”
几乎立刻,英子回了一个简短的文字消息:【收到。】后面还跟了一个小小的、系统自带的“OK”手势表情。
看着那个小小的表情符号,宋翎脸上的笑容更深了。这个“OK”,可比任何复杂的符号都让他感到踏实和温暖。
就在这时,办公室门被敲响。
“请进。”
他的助手探进头来:“宋主任,刘女士,就是季杨杨同学的妈妈,她和她先生来了,想当面再谢谢您,顺便问问出院后的复查安排。”
“请他们进来吧。”宋翎收起手机,脸上恢复了温和而专业的笑容。
门打开,季胜利搀扶着面色红润、精神的刘静走了进来。刘静的气色比上次复查时又好了一大截,眼神明亮,笑容真诚而感激。
“宋主任,真是……太感谢您了!”季胜利的声音有些激动,“您看刘静现在,跟换了个人似的!杨杨状态也特别好。”
“季哥,刘姐,你们太客气了,这都是我应该做的。”宋翎起身相迎,请他们坐下,“刘姐恢复得很好,复查结果我也看了,非常理想。后续的康复计划和用药方案我都整理好了,待会儿让护士拿给你们。记住,保持心情舒畅,适度活动,按时复查就行。”
看着眼前这对劫后余生、满怀感激的夫妻,听着他们话语中对儿子杨杨的牵挂和欣慰,宋翎心中那份属于医生的职业成就感和满足感油然而生。这与系统冰冷的提示音无关,是源于生命被挽救、家庭重获圆满的最朴实的感动。
【滴。成功稳定关键剧情人物(季杨杨父母)健康状况,维系家庭核心稳定。气运关联度:高。奖励发放:高级精力药剂(小)x1,显微手术操作熟练度+0.5%。】
系统的提示在脑海中响起,宋翎只是平静地接受了。此刻,他更愿意感受眼前这份真实的喜悦和人间烟火气。
送走千恩万谢的季胜利夫妇,宋翎走到窗边。窗外是北京冬日的街景,车流如织,行人匆匆。他拿出手机,又看了一眼家庭群里那张乔卫东捣鼓望远镜的照片,还有英子那个小小的“OK”表情。
医院里的生死时速,家庭中的琐碎温暖,在这一刻奇异地交织在一起。
他给家里发了条消息:【姐,晚上想喝鱼汤了。我带条新鲜鲈鱼回来?】
几秒后,宋倩回复:【好!等你回来做,你做的鱼汤鲜。卫东和英子都爱喝。】
乔晶晶紧跟一条语音:“耶!有鱼汤喝啦!小翎哥最棒!”
宋翎笑了笑,收起手机,整理了一下白大褂的衣领。下午还有两台手术在等着他。而晚上,家里那锅热气腾腾、鲜香西溢的鱼汤,和阳台上那台可能还没调试好的望远镜,以及家人围坐的灯火,就是最值得期待的归途。
(http://www.220book.com/book/T4D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