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 年 10 月 16 日·00:00
倒计时在车票边缘闪烁——
00:00:10
00:00:09
……
钨丝灯泡拼成的“请换票上车”在冬夜中嘶嘶作响,像老旧电报机的回电。
陈耀捏着那张 1984 年的回程车票,纸面薄得几乎透明,却能看见火星红墨在背面逆流——
+0.75 m/s 的字样像一条微缩铁轨,沿着票边不断向前滚动。
唐霜站在他左侧,左眼角泪痣在灯下变成一粒凝固的极光;右侧,少年林霁的剪影被拉得极长,右眼那道新鲜划伤正渗出光血。
检票口是一扇极光闸门,门框由 1977 年北京西站的钢梁残段与 2051 年雾谷盐霜拼接而成。
闸门中央悬浮着一枚倒置沙漏,细沙向上逆流,发出 147.3 bpm 的沙沙声。
检票规则在光栅上浮现:
“请出示心跳,勿出示姓名。”
陈耀把车票贴在胸口,徽章“POSTMARK-∞-FACED”亮起一次,像心跳被盖戳。
闸门打开,没有机械声,只有婴儿啼哭般的汽笛——147.3 bpm。
列车停在月台,却是一列放大的人类心室——
车厢外壁半透明,可见内部三条光纤:
红:146 bpm(陈耀)
蓝:147.3 bpm(唐霜)
白:148 bpm(无名者)
光纤在车厢外壁游走,像三条会呼吸的霓虹。
车门开启,地板柔软而温热,像踩在活体心肌上。
每一次落脚,地板便泛起一圈淡金色涟漪,涟漪扩散到车厢尽头,激活一排老式行李架。
行李架由倒置沙漏改造,上半截装着 1984 年 10 月 16 日的晨雾,下半截装着 1977 年 8 月 15 日的夜雨。
雨丝与雾气在细颈处交汇,凝成一行光蚀字:
“请在发车前为无名者命名,否则列车将在 00:00:00 停止顺行。”
少年林霁走到车厢中央,从口袋掏出一枚光针——正是第 55 章坍缩后的自己。
针尖悬在无名者座椅上方 0.7 毫米,每一次心跳都轻轻刺破座椅表面,溅起一滴光血。
光血落在地板上,排成倒计时:
00:05:00
00:04:59
……
少年用光针在地板上刻下一行火星文:
“返程即顺行,顺行即逆行。”
他抬头,对陈耀与唐霜同时开口,声音像两条磁带叠放:
“你们要在 0.75 m/s 的顺行里完成一次逆行,
否则列车将在 1984 年 10 月 16 日 00:00:00 永远停站。”
倒计时跳到 00:03:00,车厢突然前倾 15°,像驶入一段看不见的上坡。
极光从车窗涌入,凝成一条红色制动杆,杆头是一枚微型沙漏。
沙漏细颈处悬着一粒光血,颜色介于火星红与地球蓝之间。
制动杆旁浮现提示:
“以 147.3 bpm 心跳为制动信号,误差 ±0.1 bpm 列车将脱轨。”
唐霜握住制动杆,掌心立刻传来陈耀的心跳——147.3 bpm,稳定得像潮汐。
她深吸气,让自己心跳与之对齐。
147.2 → 147.3 → 147.4。
对齐瞬间,车厢发出一声极轻的“咔嗒”,像秒针顺跳,前倾回正。
倒计时停在 00:02:59,不再前进。
少年林霁把光针插入无名者座椅的缝隙,座椅表面浮现一行新字:
“无名者己签收,顺行开始。”
倒计时骤然归零,车厢发出婴儿啼哭般的汽笛:147.3 bpm。
车门关闭,列车以 +0.75 m/s 驶向 1984 年,却在最后一秒突然静止。
窗外景象停在 1984 年 10 月 16 日 00:00:00 的北京西站月台——
月台上空无一人,只有一只倒置沙漏在倒计时:
00:00:00 → 00:00:+01 → 00:00:+02
正跳瞬间,列车广播响起唐霜与陈耀的叠音:
“起点站己到达,终点站尚未发车。”
车门再次开启,月台尽头出现一道新的极光闸门——
闸门正中,用 1977 年的钨丝灯拼出一行字:
“请换票上车,逆行列车 00:00:10 后发车。”
少年林霁把 1977 年车票塞进陈耀手心,车票边缘渗出倒计时:
00:00:09
00:00:08
……
陈耀低头,发现车票背面多出一枚缺口——
缺口形状,恰好是他与唐霜并肩站立的剪影。
(第56章完)
下一章《逆行列车》将揭晓:
1. 1977 年 8 月 15 日的逆行列车将驶向何处;
2. 1984 年 10 月 16 日的顺行月台究竟是谁的起点;
3. 少年林霁的 1977 年车票缺口如何成为逆行车票;
4. 陈耀与唐霜是否必须在 1977 年再次分离。
(http://www.220book.com/book/T65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