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六点整——时间在这里像被抽掉发条,只能凭心跳估算。
陈耀与唐霜沿着石阶向下,石阶由一整块青灰色的石脉雕成,脚底每踩一级,石面就泛起一圈水光,像踩在潮湿的玻璃上。
石阶尽头是一扇半掩的木门,门板被雨水浸得发软,边缘长出细密的青苔。
门后是一条长廊,长廊没有顶棚,首接对着天空——天空却像被谁撕下一层,只剩一片均匀的铅灰,雨水从看不见的云里落下,垂首得近乎静止。
雨丝极细,落地却无声,只在脚边激起一圈圈透明的涟漪,涟漪扩散成日历页的形状,又迅速破碎。
陈耀伸手去接,雨丝穿过指缝,留下一条冰凉的缝隙,像被时间轻轻割开。
唐霜把掌心摊开,雨水在她手纹里汇成几粒水珠,水珠滚动,竟拼出极小的数字——“1977 10 16”。
数字一闪即逝,像被雨幕收回。
她轻声说:“这里的日子是活的,会自己翻页。”
陈耀点头,心跳却不由自主地加快——147.3 bpm,像在回应看不见的节拍。
长廊两侧,没有墙,只有一排排竖立的日历本。
日历本用半透明的雨纸装订,每一页都薄得几乎不存在,纸面映出雨丝,像一面面会呼吸的镜子。
雨水落在日历上,墨迹便从纸背渗出,一行行日期、一行行空白交替浮现。
陈耀随手翻开最近一本,纸页在他指下发出极轻的“嘶啦”声,像被剥落的记忆。
第一页写着:
“1977 年 10 月 16 日——空白。”
第二页写着:
“1977 年 10 月 17 日——空白。”
第三页却是一片模糊的雨痕,像有人曾用指尖试图写下什么,又被雨水冲走。
唐霜的手指在第三页停留,雨痕忽然聚拢,拼出她自己的笔迹:
“唐霜,雪天,未写完的信。”
她怔住,指尖微微颤抖。那正是她十七岁那年在北京写给自己的信,却从未寄出。
陈耀翻开另一本日历,雨痕在他眼前拼成一行小字:“陈耀,极夜,未剪断的票。”
他心头一震——那是他在火星雾谷熔炉前剪票的一瞬,票根却在此刻重新浮现。
两人对视,心跳同时错拍,从 147.3 降至 147.0,像两人记忆里的空白突然重叠。
雨幕深处,传来极轻的脚步声。脚步落在水洼里,激起一圈圈涟漪,涟漪却逆着雨丝上升,像倒放的影片。
一个身影从雨幕中走出——那人没有五官,整张脸像被雨水磨平的玻璃,皮肤下却有一条心跳波形在跳动,正是 147.3 bpm。
他手里提着一只旧式邮差包,包口敞开,里面空空如也,却不断传出纸张翻动的沙沙声。
身影停在两人面前,声音像从雨幕里渗出:
“雨声日历只记录空白。
空白里,藏着你们未写下的名字。
写下名字,空白才会生长;写下空白,名字才会消失。”
陈耀下意识后退半步,掌心铜片微微发烫,像回应雨幕的邀请。
唐霜却上前一步,雨水在她睫毛上凝成细小的冰珠,她轻声问:
“我们该怎么写?”
身影没有回答,只是抬起手,雨丝在他指尖聚拢,凝成一支透明的笔,笔尖悬在两人之间,像等待落墨的空白。
透明笔的笔尖轻轻点在陈耀的掌心,留下一点冰凉,却没有任何颜色。
陈耀抬手,笔尖又点在唐霜的掌心,同样空白。
雨幕忽然变得密集,雨丝像无数细小的针,扎在皮肤上,带来细微的刺痛,却不留痕迹。
唐霜低头,看见掌心的铜片开始融化,铜水在雨水里变成极细的银丝,银丝在她指缝间游走,拼出一个极小的字:
“耀。”
陈耀的掌心同样浮现一个字:
“霜。”
字迹一闪即逝,像被雨水冲走。
两人心跳同时加速——147.6 bpm,像被突然拔高的鼓点。
雨幕深处,无名者的身影开始模糊,声音却更清晰:
“写下名字,你们将失去空白;写下空白,你们将失去名字。
选择吧,空白纪元只等一次落笔。”
雨幕忽然静止,所有雨丝悬在半空,像被按了暂停键的影片。
日历本开始翻页,一页页空白在雨幕中展开,像一张张等待签名的白纸。
陈耀与唐霜对视,心跳在胸腔里撞击,像要冲破皮囊。
唐霜先开口,声音轻得像雪落:“我们写不下名字,因为我们还没找到名字。”
陈耀点头,伸手握住唐霜的手,两人的心跳在掌心重合,节拍从 147.6 降至 147.3,像一条回到原点的线。
无名者的身影在静止的雨幕中微微颔首,透明笔在指尖消散,化作一滴水珠,落在日历本的最后一页。
水珠落下,墨迹却未出现,只留下一个极小的圆点,像一粒未发芽的种子。
雨幕重新开始落下,雨丝像无数细小的手指,轻轻合上日历本的最后一页。
雨幕尽头,出现一道极淡的光,光里浮着一行用雨写成的字:
“下一页,由你们的心跳填写。”
陈耀与唐霜并肩走向那道光,心跳在胸腔里最后一次响起——147.3 bpm,像一声轻轻的再见。
雨幕在他们身后缓缓合拢,像一页日历被轻轻合上。
(http://www.220book.com/book/T65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