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璃坊”挂牌那天,巷口的梧桐树上落了只麻雀。
沈若璃凌晨就起了床,把新做的二十件蓝布褂子熨得平平整整,领口的商标用银线绣了边,在晨光里泛着细闪。林妈蒸了红糖馒头,热气裹着甜香从蒸笼里钻出来,在铺面的白墙上洇出片淡淡的雾。
“小姐,把木牌再擦一遍吧,”林妈递过块软布,“顾先生说今天要来道贺呢。”
沈若璃接过木牌,上面的“若璃坊”三个字是顾晏辰托人刻的,笔画里嵌着细小的蓝草纹。她用布细细擦过,指腹蹭过刻痕,像摸着自己缝过的针脚。
陈春燕带着侄女小花来帮忙,小花穿着沈若璃做的新袄,手里攥着把红纸剪的花,要贴在门楣上。“婶子,今天会有人来吗?”小花仰着小脸,辫子上还系着蓝布条。
“会的,”沈若璃蹲下来帮她理辫子,“张婶说要带街坊来,码头的王大哥也说要送面锦旗。”
说话间,张婶果然来了,身后跟着七八个邻居,手里都提着东西:李奶奶端着碗咸菜,说是“给铺子里添点味”;赵师傅扛着块木板,说要给裁布台加个抽屉;连平时最抠门的刘叔都拎了串鞭炮,红通通的像条小蛇。
“若璃啊,这铺子真气派!”张婶摸着雪白的墙,“比王裁缝那破铺子亮堂十倍!”
沈若璃刚要说话,就听见“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刘叔正举着香点引线,火星子溅在青石板上,像撒了把金粉。街坊们拍着手笑,小花吓得往陈春燕怀里钻,却又忍不住探出头看,眼睛亮得像星星。
顾晏辰来的时候,鞭炮刚放完,空气里飘着硝烟味。他穿着浅灰色西装,手里捧着盆兰草,叶片上还挂着露水。“恭喜。”
“快请进。”沈若璃接过兰草,放在窗台上,“这盆兰草真好看。”
“我母亲养的,说兰草耐活,像你。”顾晏辰的目光扫过铺子里的衣服,停在那件靛蓝收腰单衫上,“这件样式比上次的更利落了。”
“加了暗褶,”沈若璃指着腰侧,“动起来方便,不箍身子。”
正说着,码头的王大哥带着两个工人来了,手里果然捧着面锦旗,红底黄字写着“手艺精湛,良心商家”。“沈小姐,这是弟兄们凑钱做的,你做的褂子抗造,上次出海遇着风浪,别人的褂子都刮破了,就你的还好好的!”
沈若璃接过锦旗,心里暖烘烘的。她把锦旗挂在最显眼的地方,正对着门口,谁进来都能看见。
那天的生意格外好,街坊们几乎人手一件,有的订新衣服,有的让改旧衣。沈若璃和陈春燕忙着裁布、锁边,林妈和母亲负责招呼客人,父亲坐在角落里验布料,时不时提醒一句“这块布缩水性大,裁的时候多放三分”。
傍晚收摊时,沈若璃算了算账,竟然赚了十五块,比摆摊时多了近一倍。“够给先生买新药了!”林妈数着钱,手指都在抖。
沈若璃把钱收好,却在想另一件事:今天有位教书先生来做长衫,说想要“带点书卷气”的样式。她翻出父亲留下的布料样品,有块浅灰色的细麻布,摸着像宣纸,或许能试试。
“爹,这布做长衫怎么样?”
沈敬亭摸了摸布面,又捻了捻线头:“这是‘夏布’,透气,就是容易皱。做长衫要加衬里,用细棉线锁边才不容易散。”
沈若璃点点头,在纸上画起样式:领口要方的,显得端正;袖口放宽二分,方便握笔;下摆开衩,走路不绊脚。画到领口时,她忽然想起小时候看的线装书,书脊上的线迹是斜的,能不能把领口的盘扣也做成斜的?既好看,又比首盘扣省线。
她拿起针线试了试,果然更利落,像给衣服系了个秀气的结。
废墟造梦师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T69W/)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