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五十八年的重阳节,沈若璃收到了法国发来的电报,说“若璃坊”的苏绣旗袍在巴黎国际时装展上获了奖,评委说“这是东方美学与实用主义的完美结合,让世界看到了中国手艺的温度”。
念蓝拿着电报,在染坊里跑着喊:“娘,我们得奖了!巴黎的奖!”
沈若璃接过电报,指尖有点抖,上面的法文她看不懂,却能感受到字里行间的温度。她想起第一次去巴黎,穿着蓝布旗袍站在T台上,心里的紧张像没染透的布,如今获奖,不是因为洋人的认可,是因为她把中国的根扎进了布里面,扎得深,才能长得茂。
顾晏辰的母亲特意办了场家宴,请来的都是看着“若璃坊”长大的老街坊。张婶摸着新染的青碧布,笑得合不拢嘴:“当年若璃在巷口摆摊,我就说这姑娘能成,果然没看错!”
李奶奶给念蓝夹了块红烧肉:“丫头,好好学你娘的手艺,将来把蓝草布卖到月亮上去!”
念蓝红着脸,给大家鞠了一躬:“我会的,还要把爷爷的账册翻译成外文,让外国人也知道,咱们的日子是怎么一针一线缝出来的。”
席间,北平的分号掌柜打来电话,说有位驻华大使想订二十件苏绣旗袍,作为国礼送给外国元首,还想请沈若璃亲自去北平设计。
“娘,我去吧,”念蓝放下筷子,眼里闪着光,“我在北平待过,知道那边的喜好,也学了您的设计法子,保证不会给‘若璃坊’丢脸。”
沈若璃看着女儿自信的样子,忽然觉得自己老了,却也踏实了。就像染坊的老蓝草,虽然枯了,却能化作肥料,让新草长得更旺。
“好,你去,”沈若璃递给她一把剪刀,是自己用了多年的,剪口己经磨圆了,却依旧锋利,“记住,设计要守着中国的根,像蓝草一样,长在土里,才能迎风不倒。”
念蓝去北平后,沈若璃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学堂上。她在苏州河畔建了座“蓝草学堂”,教孩子们染布、刺绣,还请了老秀才教他们读书,说“手艺要精,学问也要通,才能走得远”。
苏曼丽成了学堂的校长,头发己经白了大半,却依旧精神矍铄,每天都亲自教孩子们辨蓝草:“这是南方的蓝草,叶子宽;这是北方的,叶子窄,染出来的颜色也不一样,就像人,各有各的好,不必强求一样。”
深秋的午后,沈若璃坐在学堂的晒场上,看着孩子们在蓝草田里奔跑,念蓝的设计稿摊在膝上,上面的旗袍样式,既有苏绣的雅致,又有西式的利落,青碧色的布面上,绣着兰草和橄榄枝,像和平的使者。
顾晏辰走过来,递给她杯热茶:“巴黎的报社想来采访你,说要写篇《蓝草女王的传奇》。”
沈若璃笑了,摇了摇头:“我不是女王,就是个染布的,守着爷爷的账册,守着蓝草,守着日子,而己。”
夕阳落在蓝草田里,孩子们的笑声像银铃,染坊的烟囱里冒出淡淡的烟,混着蓝草的香,像首古老的歌谣。沈若璃知道,誉声再远,也远不过蓝草的根,只要根还在,声就不会断。
她拿起针线,给念蓝绣旗袍上的盘扣,是兰草结,针脚密得像天上的星,每一针都藏着话:琉璃碎了不可怕,只要手里有针,心里有光,就能缝出比琉璃更亮的锦绣,一代又一代,生生不息。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琉璃碎锦绣生》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T69W/)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