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七十年的霜降,上海港的码头飘着细雨。雨丝细密如愁绪,缠在码头工人的蓑衣上,织成一片灰蒙蒙的网。远处的货轮鸣响着汽笛,声音被雨雾揉得发绵,像从旧时光里飘来的叹息。
沈若璃站在栈桥上,指尖无意识地着斗篷的盘扣。那是枚兰草形状的银扣,是顾晏辰去年送她的生辰礼,此刻被雨水浸得冰凉,倒让她想起三十年前在棚户区冻得发紫的指尖——那时她连枚铜扣都买不起,只能用蓝草绳系棉袄的领口。
“娘,货都清点好了。”念蓝的声音打断了她的思绪。女儿披着件靛蓝色的防雨布,布面是阿青新染的“海浪纹”,雨珠落在上面,顺着纹路蜿蜒而下,像在布上画小河。她手里的货运单边角己经被雨水濡湿,“法国的经销商皮埃尔先生说,这批梅蓝染的围巾要配下周的秋冬时装周,模特们试穿后都赞不绝口,说‘像把整个江南的冬天裹在了脖子上’。”
沈若璃接过货运单,目光落在“马赛港”三个字上。笔尖的墨迹被雨水晕开一点,像朵小小的蓝草花。“三千条可以备,”她抬头望向货轮,甲板上的蓝布包被雨布盖得严严实实,只露出边角的兰草商标,“但得等腊梅再开。苏州东山的老梅树今年结了花苞,我让花农留着,必须是带雪的初绽梅瓣,少一分寒气,染出的布就少一分清冽。”
“娘还是这么较真。”念蓝笑了,眼角的纹路像沈若璃年轻时绣的兰草叶,“皮埃尔说可以加价,让咱们用冷库储存的陈梅,我没答应。”
“加价也不能答应。”沈若璃拢了拢斗篷,风裹着雨丝钻进领口,带着咸涩的海味,“你太奶奶绣嫁衣时,为了等一朵并蒂莲,生生把婚期延后了一个月。她说‘手艺里藏着老天爷的性子,急不得’。咱们染布的,就得顺着草木的脾气来,逆天而行,布会发脾气的。”
顾晏辰撑着伞走过来,伞骨是他特意让人用楠木做的,轻便又结实。他把伞往沈若璃这边倾了倾,自己的左肩很快洇出片深色。“法国《费加罗报》的专访译稿来了,”他从公文包里抽出几张纸,字迹是他惯常的工整,“记者问‘若璃坊’的成功秘诀,我按你说的,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琉璃碎锦绣生》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告诉她‘是蓝草自己长出来的,我们只是别让它长歪了’。”
沈若璃看着译稿上的“蓝草魔法”,忽然想起上周阿青问她:“师父,为啥咱们的布在太阳底下会泛银光?”她当时让孩子自己观察,三天后阿青跑来报告:“是蓝草叶上的细毛!染的时候没洗掉,晒干了就像撒了银粉!”——所谓魔法,不过是把草木的本真留住罢了。
“让印刷厂把这篇专访印成小册子,”沈若璃把译稿还给顾晏辰,“每个蓝布包都塞一本,让法国人知道,这布上的每道纹路,都是江南的日光、雨水和手温织出来的。”
阿青抱着木箱跑过来时,辫子上的蓝布条湿成了深青色。木箱里的染法手册用梅蓝染的布做封皮,边角压了铜扣,是他跟着铁匠铺的师傅学做的。“师父,念蓝姐,您看这书签!”他举起枚草编书签,上面编着兰草结,结心嵌着颗小小的蓝琉璃,“是用太湖边的水草编的,泡在水里三天都不烂。皮埃尔先生喜欢中国的草编,肯定会喜欢这个。”
念蓝拿起书签,指尖能感受到草叶的纤维,像触摸阿青那颗扑扑跳的心。“编得真好,”她想起阿青刚来时,连蓝草和艾草都分不清,如今却能把草编和染布融在一起,“等这批货结了款,给你打把新的铜染勺,刻上你的名字。”
阿青的脸一下子红了,把木箱往押运员手里送时,手指都在抖。“先生,这手册里画了怎么辨梅蓝染——真的布烧起来有草木灰味,假的会冒黑烟;真的布泡在酒里会让酒变清,假的会让酒发浑……”他唠唠叨叨地叮嘱,像生怕别人不懂这布的金贵。
押运员笑着点头:“放心吧,‘若璃坊’的布,在海上漂了三千里都带着香,到了马赛也差不了。”
货轮鸣响着离岸时,雨忽然停了。阳光从云缝里漏下来,给船尾的浪花镀上层金辉。沈若璃望着那个越来越小的黑点,忽然想起父亲中风后躺在床上说的话:“我这辈子最大的错,就是把纱厂当成了自己的,忘了那些棉纱里藏着多少织工的汗。”那时她不懂,如今看着满船的蓝布,忽然懂了——所谓“满天涯”,从来不是把布卖遍天涯,是让那些藏在布里的手温、草木的魂,在天涯落地生根。
码头上的风还在吹,带着远处鱼市的腥气,混着蓝草的清苦,像杯酿了半生的酒,初尝是涩,回味是甘。
(http://www.220book.com/book/T69W/)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