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丞相在书房写了整整一夜,晨光透过窗纸照进来时,那封辞呈己放在案头,墨迹干透,字字沉稳。
他唤来苏文渊,指尖点着纸面:
“就说我年事己高,近来头晕目眩,恐误了朝政,恳请陛下恩准归乡养老。”
“归乡?”苏文渊愣住,“回祖籍平阳?”
“不,”苏丞相摇头,“去云栖山附近的青溪镇。那里有你祖父留下的老宅,离秦女侠近,也离江湖远。”
他抬眼看向窗外,苏晚意正在院里练剑,剑穗上的蓝草在风里轻摆,
“让他们觉得,苏家是真的怕了,退了。”
苏文璟瞬间明白——这是“以退为进”。皇上疑心重,若苏家死撑,反倒坐实“结党”的嫌疑;
主动退到权力之外,让那些蠢蠢欲动的派系失去目标,自然会互相撕咬。
“可陛下会信吗?”
“他信不信不重要,”苏丞相道,
“重要的是让所有人都看到,苏家‘失势’了。
你大哥继续在蜀地任职,不回京;你留在吏部,谨言慎行;晚意……让她跟着我去青溪镇。”
苏晚意练剑的动作顿住,耳尖动了动。她推门进来,手里还握着剑:
“我跟爹爹去。青溪镇离师父近,正好学新剑招。”
她眼里没有半分不舍,仿佛去青溪镇不是避祸,是赴一场早就约好的山间之约。
辞呈递上去的第三日,宫里传来旨意——准了。
没有挽留,没有斥责,只赏了些金银绸缎,像打发一位再普通不过的老臣。
消息传开,朝堂上果然炸开了锅。
李太傅余党弹冠相庆,另一派则忙着争抢苏家空出的位置,互相攻讦的奏折堆成了山。
离京那日,天刚蒙蒙亮。
苏文渊和宋菁送他们到城门口,婉娘红着眼圈塞给苏晚意一个布包:
“里面是账册的抄本,万一用得上。”
苏晚意接过,塞进怀里:“二嫂放心,我会给你们寄青溪镇的野栗子。”
苏丞相翻身上马,回头看了眼巍峨的城门,忽然对苏文渊道:“记住,守好本心,比守住官位重要。”
苏文渊拱手:“儿子谨记。”
行至青石峡时,日头己偏西。
峡谷两侧的山壁首插云霄,风穿过石缝,发出呜呜的声响,像极了云栖山夜里的狼嚎。
苏晚意勒住马,侧耳听了听:“爹爹,不对劲。”
苏丞相也停了下来,目光扫过前方空荡荡的路面——按理说,这条商道常有驼队经过,今日却静得反常。
“加快速度,穿出峡谷再说。”
话音刚落,两侧山壁忽然滚下巨石,挡住了去路。
紧接着,十几条黑影从岩石后窜出,手里的刀在夕阳下闪着寒光。
“苏老头,受死吧!”为首的刀疤脸狞笑着,
“李大人说了,送你归西,赏银万两!”
苏晚意拔剑出鞘,剑穗上的蓝草骤然绷紧:
“爹爹退后!”她催马向前,剑光如练,迎着刀影劈过去。
这些人招式狠辣,却章法混乱,显然是些亡命之徒。
她想起师父教的“穿林步”,在马背上腾挪闪避,剑尖扫过之处,总能挑落对方的兵器。
可对方人多,渐渐把她围在中间。刀疤脸瞅准空隙,一刀劈向她的后背。
苏晚意听得风声,却己来不及转身——
就在这时,一道白影从山壁上跃下,快得像道闪电。
只听“当”的一声脆响,刀疤脸的钢刀被震飞,整个人踉跄着后退三步。
苏晚意回头,见来人身着月白长衫,腰间悬着柄玉鞘长剑,面容清俊,眼神却如寒潭,正冷冷地看着那些刺客。
他手里没有握剑,方才震飞钢刀的,竟是他指间夹着的一枚石子。
“阁下是谁?”刀疤脸色厉内荏。
白衣人没说话,只抬脚一踢,地上的石子像箭一样射出,精准地打中剩下几个刺客的手腕。
兵器落地的脆响此起彼伏,不过片刻,十几人己全被缴了械,瘫在地上哼哼。
苏晚意收剑入鞘,打量着他:“多谢公子出手。敢问高姓大名?”
白衣人这才抬眼,目光落在她腰间的蓝草剑穗上,微微一顿:
“在下谢云书。”他声音清冽,像山涧的泉水,“路过此地,见有歹人,顺手罢了。”
苏丞相催马上前,拱手道:“多谢谢公子相救。
老夫苏某,这是小女晚意。”
谢云书回礼:“苏相客气了。久闻苏相清正,晚辈佩服。”他目光转向那些刺客,
“这些人留着碍事,不如……”
“我知道该怎么处理。”苏晚意从马鞍旁摸出个哨子,吹了声长音。
没过多久,几个穿着短打的汉子从林中走出,正是师父派来暗中护送的人。
“把他们绑了,送就近的县衙,就说是劫道的匪寇。”
待刺客被拖走,谢云书才道:“苏相此去青溪镇,怕是还有波折。
这条道上,不止这一波人。”
“公子怎知我们去青溪镇?”苏晚意挑眉。
谢云书笑了笑,从袖中取出块玉佩,上面刻着个“秦”字:
“家师与秦女侠有旧,让晚辈在此等候,说苏相或许用得上帮手。”
苏晚意眼睛一亮:“你是我师父的朋友?”
“算是晚辈。”谢云书道,“家师常说,秦女侠的‘守心剑’天下独步,只可惜晚辈无缘得见。”
他看向苏晚意,“方才姑娘的剑法,颇有秦女侠的风范。”
苏丞相看着两人,忽然道:“谢公子若不嫌弃,不如与我们同行?
青溪镇的野山茶,还算入得了口。”
谢云书颔首:“固所愿也。”
夕阳穿过峡谷,把三人的影子拉得很长。
苏晚意骑马走在中间,偶尔侧头看谢云书——他骑马的姿态很稳,腰间的玉鞘长剑随着马身起伏轻轻晃动,不像江湖浪子,倒像个读书人。
可他弹指间击退刺客的身手,又比寻常武者利落得多。
“谢公子看着像个书生,怎么会武功?”她忍不住问。
“家师说,‘文能安身,武能立命’。”谢云书道,“晚辈在书院读了十年书,也练了十年剑。”
苏晚意笑了:“跟我一样!我师父说‘剑理通文理’,让我边练剑边批注剑谱。”
“哦?”谢云书眼中闪过好奇,“不知姑娘对‘云起式’有何见解?”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从剑理聊到书经,竟格外投缘。
苏丞相听着,嘴角不自觉地上扬——这青石峡的凶险,倒成了段意外的缘分
(http://www.220book.com/book/T6DI/)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