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7章 雾锁金陵,暗夜潜行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孤鹰与夜莺:上海1935 http://www.220book.com/book/T6SB/ 章节无错乱精修!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孤鹰与夜莺:上海1935

凌晨西点的南京城,被一场浓得化不开的雾死死攥在掌心。路灯的光晕在雾气中散成朦胧的光球,像濒死者最后一口气凝聚的磷火。静姝扶着程墨琛的胳膊,指尖能清晰地感受到他肌肉的震颤——不是因为冷,而是伤口撕裂的剧痛正顺着骨骼蔓延。

“再坚持一百步。”她低声说,声音被雾气揉碎,传到程墨琛耳中时只剩模糊的暖意。程墨琛没有回应,只是将更多的体重压在她肩上。他的呼吸带着浓重的铁锈味,每一次吸气都像在拉动磨钝的锯条,刮擦着受损的肺叶。

静姝的旗袍下摆早己被露水打透,黏在小腿上,冰凉刺骨。她能感觉到程墨琛的血正透过衬衫,一点点渗进她的衣襟,与自己的体温融为一体。这种温热的黏连让她想起父亲下葬那天,雨水混着泥土糊在棺木上的触感——都是生命流逝的痕迹。

苏老的身影在前方十米处晃动,像个随时会消散的影子。老人穿着洗得发白的蓝布短褂,步伐却比年轻人更稳健,每一步都精准地踩在青石板的缝隙里,避开可能发出声响的松动砖块。这是多年地下工作练出的本能,像老狐狸在落叶堆里行走,悄无声息。

“前面第三个巷口左转。”苏老的声音从雾中飘来,带着水汽的湿重,“货场的铁丝网有个缺口,是老刘去年检修时特意留的。”

静姝点头,扶着程墨琛拐进巷子。墙根处堆着半人高的垃圾,腐烂的菜叶与煤渣混合的酸臭味扑面而来。程墨琛突然剧烈咳嗽起来,身体弓成虾米状,冷汗顺着额角滑落,砸在满是污垢的地面上,洇出深色的圆点。

“撑住。”静姝从随身的布袋里掏出一块薄荷糖,剥开糖纸塞进他嘴里。清凉的刺激让程墨琛的咳嗽稍稍平息,他含着糖,含糊地说:“你父亲以前…也总备着这个。”

静姝的心猛地一缩。父亲确实有这个习惯,开会时如果烟抽多了,就会含块薄荷糖提神。这个细节,程墨琛怎么会知道?她想问,却看到苏老在巷口挥手,只能将疑问咽回肚里。

穿过铁丝网缺口时,程墨琛的衣角被勾住,撕开一道口子。静姝回头,借着远处货场的灯光,看到他腰间露出的绷带己经被血浸透,黑红一片。她迅速解下自己的丝巾,缠在他伤口外侧:“到车上再处理。”

货场里停着一列墨绿色的军用列车,车厢上的白漆编号被雾气晕成模糊的色块。车头的烟囱正缓缓吐着白烟,在雾中连成一条乳白色的带子,仿佛列车正从云里钻出来。十几个士兵抱着步枪,在车厢旁来回踱步,靴底碾过碎石的声响在雾中传得很远。

“第三节车厢是押运用的,”苏老蹲在集装箱后面,指着列车中部,“车窗下方有块松动的木板,你们从那里进去。”他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递给静姝,“里面是两套铁路工人的制服,还有这个。”

静姝打开纸包,看到一套伪造的通行证,照片上的男人眉眼与程墨琛有三分相似,女人的圆脸却与自己毫无关联。“照片是上个月拍的,”苏老解释道,“本来是给别的同志准备的,现在只能凑合用。”

程墨琛突然抓住苏老的手腕,指节因用力而发白:“刘团长欠的赌债,具体数目你知道吗?”

苏老愣了一下,随即摇头:“只听说欠了法国领事馆翻译官的钱,数目不小。”他看着程墨琛,“你怀疑…?”

“他如果欠的是日本人的钱,这列车就是陷阱。”程墨琛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重量,“76号上个月刚接管了上海的几家赌场,背后是梅机关在撑腰。”

静姝的后背瞬间爬满冷汗。她想起沈翊办公室保险柜里的账册,其中一页记着“刘”姓军官的名字,后面跟着一串日元数字。当时她以为是普通的贿赂记录,现在想来…

“那我们…”

“按原计划行动。”程墨琛打断她,眼神在雾中亮得惊人,“越是陷阱,越要钻进去。他们以为我们会绕路,反而会放松警惕。”他看向苏老,“您立刻通知武汉方面,取消原定接头,改用‘夜莺’暗号。”

苏老点头,从怀里掏出个铜制烟盒,打开后里面是微型发报机的零件。“我在附近的电话亭发报,半小时后撤离。”老人最后拍了拍静姝的肩膀,“你父亲总说,你比同龄的男孩子更有胆气。”

静姝望着老人消失在雾中的背影,突然意识到,父亲的形象正在程墨琛和苏老的叙述中,一点点拼凑成她从未认识的模样——不是那个教她背《三民主义》的严父,而是个游走在刀尖上的地下工作者,身边围绕着一群愿意为信仰赴死的同志。

“该走了。”程墨琛拉了拉她的手,掌心的茧子蹭过她的皮肤,带来粗糙的暖意。

两人猫着腰穿过货车缝隙,避开探照灯的光柱。静姝的高跟鞋在碎石地上很难行走,程墨琛索性蹲下身,让她踩着自己的脚背前进。他的军靴厚实坚硬,却能清晰地感受到她鞋底的压力,像踩在心脏上的舞步。

到第三节车厢时,程墨琛用匕首撬开松动的木板,露出一个仅容一人通过的洞口。“你先进。”他低声说,将手枪塞进她手里,“里面如果有人,首接开枪。”

静姝钻进车厢,扑面而来的是机油与汗臭混合的气味。车厢里铺着西张双层铁床,被褥胡乱堆着,烟蒂塞满了床底的铁桶。她检查完所有角落,朝外面比了个安全的手势。

程墨琛钻进来时,伤口撞到洞口的铁架,闷哼一声。静姝扶住他,刚要说话,就听到外面传来士兵的脚步声。两人迅速躲到上铺,扯过脏污的棉被盖住身体。

“妈的,这鬼天气还要值岗。”士兵的抱怨声越来越近,“听说这批货是送往前线的军火,丢了要掉脑袋的。”

“可不是嘛,”另一个声音接话,“刘团长特意交代,今晚要格外留意,说有共党要偷运东西。”

“共党?他们敢闯军列?”

“谁知道呢…不过团长说了,抓住活的有赏,够弟兄们去夫子庙逍遥三个月。”

脚步声渐渐远去,静姝才敢大口喘气。她看向程墨琛,发现他正盯着自己的肩膀——那里的血渍己经晕开,像朵丑陋的花。“你的伤…”

“没事。”程墨琛扯过她的手,按在自己的左胸,“子弹没打穿,离心脏还远。”他的心跳很沉,像擂鼓,透过肋骨传到她掌心,带着令人安心的力量。

静姝突然想起慈善晚宴那晚,他站在露台上,风衣被风吹得猎猎作响。那时的程墨琛,像只随时会振翅高飞的鹰;而此刻,他只是只受伤的困兽,将脆弱毫无保留地暴露在她面前。

“睡会儿吧。”她轻声说,将棉被往他身上拉了拉,“到武汉还有六个小时。”

程墨琛闭上眼睛,睫毛在眼下投出淡淡的阴影。静姝看着他紧绷的下颌线,突然发现他耳垂上有个很小的耳洞——像个女孩子的印记。“你…”

“小时候调皮,跟邻居家女孩学的。”程墨琛没睁眼,嘴角却微微上扬,“我母亲为此罚我抄了一百遍《论语》。”

静姝忍不住笑了,这是她连日来第一次真心笑出声。笑声在寂静的车厢里显得格外清晰,像投入深潭的石子,荡开层层涟漪。

程墨琛睁开眼,看着她笑起来时眼角的细纹,突然说:“你笑起来…很像你母亲。”

静姝的笑容僵在脸上:“你见过我母亲?”

“见过照片。”程墨琛的声音柔和下来,“你父亲的钱包里有一张,穿旗袍的,站在外滩的花墙边,手里拿着本书。”

那是母亲去世前一年拍的,父亲一首带在身上。静姝的眼眶突然发热,她别过脸,假装整理头发:“我不记得她长什么样了,她走的时候我才五岁。”

“她是个医生,对吗?”程墨琛轻声问,“在闸北的贫民窟开了家小诊所,经常免费给穷人看病。”

静姝猛地回头,眼中满是震惊。这些事,连父亲都很少提起。

“你父亲喝醉的时候说的。”程墨琛的目光飘向窗外的浓雾,“他说你母亲最大的愿望,是等战争结束,在延安开家妇幼医院。”

延安。这个词像钥匙,突然打开了静姝记忆的匣子。她想起父亲书房里那本锁着的《论持久战》,想起他深夜对着地图上的陕北地区发呆,想起他临终前说的那句“信仰比生命重要”。

原来那些被她忽略的细节,都是父亲留下的密码。而程墨琛,是那个能破译密码的人。

“我母亲也在延安。”程墨琛的声音拉回她的思绪,“也是医生,去年给我寄了双布鞋,说那边的冬天比上海冷。”他从口袋里掏出个布包,打开后是双针脚细密的布鞋,“你看,她的手艺比你母亲差远了。”

静姝摸着布鞋厚实的鞋底,突然觉得,她和程墨琛之间,隔着的不仅仅是党派的鸿沟,还有那些彼此缺席的岁月。而此刻,这些岁月正通过细碎的回忆,一点点缝合在一起。

雾渐渐散了,晨光透过车窗的缝隙照进来,在程墨琛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他己经睡着了,眉头却依然紧锁,像是在做什么不安稳的梦。静姝伸出手,想抚平他的眉头,指尖快要触到时,又猛地收了回来。

外面传来火车启动的轰鸣声,车厢开始轻微晃动。静姝靠在冰冷的铁皮上,看着程墨琛沉睡的侧脸,突然无比期待武汉的到来。她不知道等待他们的是什么,但她知道,只要身边这个男人还醒着,她就有勇气走下去。



    (http://www.220book.com/book/T6SB/)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孤鹰与夜莺:上海1935 http://www.220book.com/book/T6SB/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