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71章 墨痕凝麦色,匠语润童心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异世玄途:星图引路 http://www.220book.com/book/T7D4/ 章节无错乱精修!
 

第七十一章 墨痕凝麦色,匠语润童心

星陨镜的圆光里,那道“人心暖”的光弧正慢慢往下沉,不是落向光纹深处,反倒像飘在麦浪上的云,轻轻贴在了地面——触到光纹的瞬间,竟“嗡”地一声,溅起些麦色的光点,像刚脱粒的麦仁,滚落在通道里,每颗光点落地时,都“啪嗒”响一声,像孩童用小石子敲着竹板,脆生生的,混着风里的麦香墨气,竟像有人在远处吹着麦秆哨,调子不成曲,却满是自在的欢。

林砚之低头时,星陨镜的圆光己漫过脚踝,光里的麦色光点正往一处聚,聚成了片小小的麦场——不是麦香村那种开阔的晒场,是合魂院角落的小场院,用青石板铺的地,石板缝里长着些细麦秆,是孩子们偷偷撒的种,竟也长得亭亭,秆上的麦穗刚灌浆,青里带点黄,像缀着串小灯笼。场院中央摆着张旧木桌,是顾阁老用旧竹帘坊的木料改的,桌面有些磨痕,是孩子们用小竹刀刻的小图案:有的像小墨块,有的像小竹帘,有的像小麦糕,歪歪扭扭,却刻得很深,像要把这些念想刻进木头里,永远都不丢。

“是‘稚麦场’。”凌雪的冰灵罗盘转得愈发柔和,盘面的白光里浮着些麦色的碎影,是孩子们在麦场里玩的样子:有的在追着麦秆上的蝴蝶跑,有的在桌下钻来钻去藏猫猫,有的趴在桌上用小墨块在纸上涂鸦,还有的在石板缝里拔麦秆,想编个小哨子。“柳先生手札的末页记着,每到麦收前,合魂院的孩子们就爱聚在这小场院,把新收的麦仁撒在石板上晒,顺便缠着匠人们讲故事,说‘听了故事,麦仁晒得更甜’。”

她指尖轻触罗盘上一个正拔麦秆的小影子,那影子突然从盘里跳出来,落在场院的石板缝旁,变成了个穿粗布短褂的小娃娃——约莫五六岁,头发用麦秆扎着个小揪,手里攥着根刚拔的麦秆,正用小牙齿咬着秆的一头,想把它咬空做哨子。咬了半天没咬通,小眉头皱得像个小墨块,却没泄气,又换了个角度接着咬,嘴角沾了点麦粉,像只刚偷尝过麦糕的小田鼠。

“这孩子倒像麦香村的小石头。”阿蛮的藤蔓轻轻探过去,碰了碰小娃娃手里的麦秆,帮他把秆心的硬节顶了出去——麦秆刚通,小娃娃就把它凑到嘴边,用力一吹,“呜呜”的声,不成调,却把自己逗得咯咯笑,笑声像撒了把碎银,落在麦场的石板上,弹了弹,滚到旧木桌下,惊得几只躲在桌下的小影子探出头来,是另外几个孩子,正围着块小墨锭偷偷看。

林砚之走到旧木桌旁,见那几个孩子正蹲在桌下,手里捧着块巴掌大的墨锭——是魏墨翁做的“童趣墨”,墨面上刻着个小松鼠,正抱着颗松果,松果旁边刻着个歪歪扭扭的“麦”字,想来是孩子们央魏墨翁刻的。其中一个穿蓝布衫的孩子正用小手指摸着墨面上的小松鼠,小声说:“你们看,这小松鼠真像上次在老槐树上看到的那只,它抱着的松果,是不是也想尝尝我们的麦仁?”

另一个穿绿布衫的孩子摇摇头:“我觉得它想尝顾奶奶做的麦糕,麦糕比松果甜多了。上次我吃麦糕时,小松鼠就在槐树上看着我,眼睛亮闪闪的,肯定是想吃。”

穿红布衫的小女孩蹲在最边上,手里拿着张皱巴巴的竹帘纸,纸上用淡墨画着个小墨锭,旁边写着“魏爷爷的墨”,字迹歪歪扭扭,是刚学写字的样子。她把纸放在墨锭旁边,小声说:“我要把魏爷爷的墨画下来,带回家给娘看,娘肯定会喜欢的。”

正说着,魏墨翁的虚影从麦场的竹篱笆外走了进来,手里提着个竹篮,篮里装着些刚做好的小墨块,是用新收的麦粉和松烟混的,墨块上印着孩子们的小手印,像块块小印章。“你们这群小机灵鬼,又在偷偷看我的墨锭?”魏墨翁笑着走过去,把竹篮放在旧木桌上,“来,看看爷爷给你们做的新墨块,这次在墨里加了点麦香粉,研出来的墨带着点麦甜,写在纸上更好看。”

孩子们立刻围了过来,伸手去摸竹篮里的小墨块,墨块温温的,带着点麦香,像刚从灶上拿下来的麦糕。穿蓝布衫的孩子拿起一块印着自己手印的墨块,高兴地说:“魏爷爷,这是我的手印!你真的把我的手印印在墨块上了!”

魏墨翁点点头,蹲下身,拿起那块墨块,放在鼻尖闻了闻:“是啊,每个孩子的手印都不一样,印在墨块上,就是你们自己的墨块了。以后你们用自己的墨块写字,写出来的字肯定比别人的香,因为里面有你们的心思。”

穿绿布衫的孩子举起自己的墨块,小声问:“魏爷爷,用这墨块写字,能写出像顾爷爷那样好看的字吗?”

魏墨翁笑了,摸了摸他的头:“只要你用心写,肯定能。写字和做墨块一样,不用急,慢慢来,把心思放进去,字就会好看。你看顾爷爷,写了一辈子字,才有现在的本事,你才刚开始,以后的日子长着呢。”

林砚之走到麦场的篱笆旁,见竹帘坊师傅的虚影正坐在篱笆边,教一个小男孩编麦秆哨子。小男孩手里拿着几根麦秆,正学着竹帘坊师傅的样子,把麦秆的外皮剥下来,剥得歪歪扭扭,有的地方剥破了,有的地方还连着皮。竹帘坊师傅耐心地帮他把剥破的地方修整齐,说:“编麦秆哨子要先把外皮剥好,像织竹帘要先选好竹丝,基础做好了,后面才容易。”

小男孩点点头,重新剥起麦秆的外皮,这次剥得很小心,虽然还是慢,却没剥破。竹帘坊师傅看着他,眼里满是欣慰:“你看,只要有耐心,就能做好。编麦秆哨子和编竹帘一样,都是手艺,手艺不分大小,用心做了,就是好手艺。”

小男孩剥好麦秆,学着竹帘坊师傅的样子,把麦秆的一头捏扁,用小剪刀剪了个小口,然后把另一头也捏扁,也剪了个小口。他把麦秆凑到嘴边,用力一吹,“嘀嘀”的声,比刚才那个小娃娃吹的麦秆哨子好听多了。小男孩高兴得跳起来:“竹帘爷爷,我会吹麦秆哨子了!我会吹了!”

竹帘坊师傅笑着点头:“好!吹得真好听!以后你可以教其他小朋友吹,让他们也学会编麦秆哨子,这样麦场里就更热闹了。”

林砚之翻到柳先生手札的末页,页上画的正是这稚麦场的场景:魏墨翁教孩子认墨块,竹帘坊师傅教孩子编麦秆哨子,顾阁老的娘在麦场边蒸麦糕,顾阁老坐在旧木桌旁教孩子写字,孩子们围着他们,有的在吹麦秆哨子,有的在看墨块,有的在写字,有的在追蝴蝶,像幅最热闹的画。页脚写着段小字:“手艺的根,不在精致的物件,在孩子的心里。孩子心里记着墨的香、竹的脆、麦的甜,记着匠人的笑、匠人的话、匠人的心思,手艺就不会断。合魂院的意义,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异世玄途:星图引路》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不是聚起所有的手艺,是让手艺住进孩子心里,像麦种住进土里,等着发芽、开花、结果。”

他指尖划过那段小字,星陨镜的圆光突然亮了些,里面的麦色光点和眼前的场景慢慢融在一块,旧木桌上的小墨块竟自己滚到了砚台边,砚台里的墨汁慢慢变浓,像有人在研墨——凑近些看,竟是顾阁老的虚影正坐在桌旁,手里拿着支小兼毫笔,教一个小女孩写字。小女孩握着笔的手很小,顾阁老握着她的手,一起在竹帘纸上写着“麦”字,笔画歪歪扭扭,像刚长出来的麦秆,却很认真。

“写‘麦’字,要先写上面的‘麦’头,像麦秆的穗,要写得宽些,这样麦穗才;再写下面的‘夂’,像麦秆的根,要写得稳些,这样麦秆才站得牢。”顾阁老的声音很温柔,比在合魂院时更添了些耐心,“你看,这样写出来的‘麦’字,才像真正的麦子,有穗有根,长得结实。”

小女孩跟着顾阁老的手慢慢写着,小脸上满是认真,写完一个“麦”字,她抬起头,笑着说:“顾爷爷,我会写‘麦’字了!我还要写‘墨’字,写‘竹’字,写‘糕’字,把合魂院的东西都写下来!”

顾阁老笑着点头:“好!我们一个一个写,先写‘墨’字,‘墨’字上面是‘黑’,像墨块的颜色;下面是‘土’,像墨块的根,墨块是用松烟和土做的,所以‘墨’字有‘土’。”他握着小女孩的手,一起在纸上写着“墨”字,墨汁在纸上晕开,像朵小小的黑花。

凌雪从袖里掏出块干净的绒布,蘸了点星陨镜的圆光,轻轻擦着旧木桌上的墨痕——墨痕刚碰到圆光,竟慢慢淡了些,露出下面孩子们刻的小图案,小墨块、小竹帘、小麦糕的刻痕和顾阁老写字的墨痕混在一处,像新与旧的对话,不突兀,反倒很和谐。“你看这桌面,”她轻声说,“孩子们的刻痕是新的希望,顾阁老的墨痕是旧的坚守,两者混在一块,才是合魂院真正的魂,是旧的在教,新的在学,教得用心,学得认真,手艺才能传下去。”

擦到第九下时,旧木桌突然“吱呀”响了声,比在合魂院时的响更轻快些,像孩子的笑声。桌下的竹篮里,孩子们做的小墨块竟自己跳了出来,落在纸上,每个墨块都印出一个小手印,像颗颗小印章,印在“麦”“墨”“竹”“糕”的字旁边,像在给这些字做标记,说“这些是我们的字,是合魂院的字”。

阿蛮的藤蔓把那些印着手印的纸从桌上取下来,挂在竹篱笆上,藤蔓轻轻点着纸上的字和手印,像在给它们晒太阳。风从篱笆外吹进来,纸在风里轻轻晃着,墨痕和手印混在一处,像刚画好的画,带着点麦香和墨香,飘在麦场里,引得孩子们都围了过来,指着纸上的字和手印,兴奋地说:“你们看!这是我的手印!这是我写的‘麦’字!”“这是我的手印!这是我写的‘墨’字!”

炎阳走到麦场边的土灶旁,顾阁老的娘的虚影正坐在灶前,教孩子们蒸麦糕。灶上的铁锅冒着热气,里面蒸着些小麦糕,是孩子们用自己做的小墨块的墨汁在糕上画了图案,有的画了小墨块,有的画了小竹帘,有的画了小松鼠,虽然画得歪歪扭扭,却很有灵气。顾阁老的娘用小铲子把麦糕铲出来,放在竹篮里,麦糕的香味混着墨香,漫得满场都是。

“你们看,”她拿起一块画着小墨块的麦糕,递给旁边的小男孩,“你在麦糕上画的小墨块真好看,吃了这麦糕,以后做墨块肯定更厉害。”小男孩接过麦糕,咬了一口,麦香混着墨香,在嘴里散开,他笑着说:“顾奶奶,这麦糕真好吃!比上次的还好吃,因为上面有我的小墨块!”

顾阁老的娘笑了,眼里满是慈祥:“喜欢就多吃点,锅里还有呢。蒸麦糕和做手艺一样,要用心,要带着欢喜,这样做出来的东西才好吃,才有人喜欢。你们做墨块、编竹帘、写字,也要带着欢喜,这样做出来的东西才好看,才有人记得。”

林砚之看着眼前的一切,心里满是温暖。他想起初时匠人的坚持,想起合魂院众人的团圆,想起孩子们的鲜活,想起匠人的心思,突然明白——手艺的传承,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需要匠人的坚守,需要孩子的初心,需要人心的温暖,需要新与旧的融合。合魂院就像一个大大的麦囤,装着匠人的手艺,装着孩子的欢喜,装着墨的香、竹的脆、麦的甜,装着所有关于传承的希望,等着这些希望发芽、开花、结果,一辈辈,一代代,永远都不会断。

星陨镜的圆光突然晃了晃,里面的麦色光点和孩子们的身影慢慢往一块凑,最后竟凝成了道最亮的彩色光弧——比“人心暖”的光弧更暖些,更鲜活些,像把匠人的坚守、孩子的初心、人心的温暖、新与旧的融合都裹在了里面,金的是麦糕的甜,黑的是墨块的浓,绿的是竹丝的嫩,红的是孩子的笑,混在一处,像道彩虹,映着稚麦场的所有物件,映着孩子们的笑脸,映着大人们的温柔,亮得像真的。

“是‘传承圆’的光弧。”林砚之轻声说,“它在告诉我们,手艺的传承,是一个圆,从匠人到孩子,从旧到新,从坚守到希望,一圈圈,一代代,永远都不会断。合魂院的魂,就是这个圆,是匠人的魂、孩子的魂、人心的魂,都融在这个圆里,永远都那么暖,那么鲜活。”

西人往光弧里走,孩子们的笑声、麦秆哨子的脆响、研墨的轻响、蒸麦糕的香气混在一处,像首最温暖的歌,飘在通道里。身后的稚麦场魂都在动,旧木桌上的墨在研,笔在写,孩子们的小墨块在桌上摆着,和大人们的墨锭放在一起,像在说“我们接着传”;麦场里的麦秆哨子在吹,麦糕在蒸,孩子们在追蝴蝶,像在说“我们接着学”。林砚之回头看,见院里的孩子们正围着大人们,手里拿着自己做的小墨块、编的麦秆哨子、写的字、画的画,大人们的手里拿着自己的手艺物件,一起往光弧的方向望,像在说“我们记住了,我们会把这个圆传下去的”。

光纹往前延伸,稚麦场的影子慢慢淡了,却留下一股混着麦香、墨香、竹香和孩子笑声的暖香,像把合魂院的所有温暖都裹在了里面,飘在通道里,像在为这段关于传承的旅程,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而那星陨镜上的圆光,也在这股暖香里,变得更亮更鲜活,像把所有的匠魂、所有的初心、所有的温暖、所有的希望,都融成了一个永远不会断的圆,亮得像孩子眼里的光,暖得像匠人心头的热,像合魂院的麦糕,永远都那么甜,那么暖,永远都在等着新的孩子来,听故事,学手艺,把这个圆,接着画下去。



    (http://www.220book.com/book/T7D4/)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异世玄途:星图引路 http://www.220book.com/book/T7D4/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