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02章 铁水铸就龙骨台

小说: 寒门粮战   作者:冉冉升起新星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寒门粮战 http://www.220book.com/book/T9SN/ 章节无错乱精修!
 

重器场河边,热火朝天。巨大的立式水轮骨架己经初具规模,粗壮的铁力木轴心深深嵌入河床基座,被湍急水流冲击的板叶发出沉闷有力的拍打声。硬木齿轮组正在王木匠的亲自督造下紧锣密鼓地制作,榫卯咬合的齿牙在刨刀下渐显锋芒。然而,重器场中央,那几台从京师运回的木工车床和立式镗床,却如同被抽去了筋骨,依旧沉默地矗立在厚木板上。

“王师傅,齿轮传动一就位,咱们就能让这宝贝转起来了!”一个年轻工匠兴奋地抚摸着木工车床光滑的床身导轨。

王木匠却眉头紧锁,粗糙的手指用力按在车床的木质基座上。巨大的手轮、沉重的丝杠、精密的导轨……所有这些都安装在厚实的硬木框架上。他猛地摇动了一下手轮,车床主轴随之转动,但整个木质的床身却发出令人牙酸的“吱呀”呻吟,肉眼可见地微微震颤起来。

“不行!”王木匠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他猛地停下手,指着那震颤的基座,“你们听听这声!看看这抖!水轮的力气多大?一旦接上传动,这点木架子,根本撑不住!木头会裂!榫卯会崩!别说精镗炮管,就是削根硬木棒子,都得抖成麻花!”

他转向闻声走来的张恒,脸上是深深的忧虑:“东家,这木头架子,是京城匠人按人力或牛力设计的,顶得住慢悠悠的摇。可咱们要接的是水轮!是源源不断、不知疲倦的大力气!木头太软,太‘活’,根本定不住!要想机器转得稳,刨得准,镗得圆……非得用铁!用生铁浇铸一个实心的、死沉死沉的基座!把整个机器,像钉钉子一样,死死钉在地上!”

“铸铁基座?”张恒心头一沉。这超出了他最初的预想,也意味着巨大的投入和全新的挑战。

“对!铸铁!”王木匠斩钉截铁,手指在车床关键部位比划着,“不光基座,这导轨,最好也换成铸铁的!木头会变形,会磨损,铁虽然难做,但一旦铸成,千百年不变形!这才是机器的‘龙骨’!”

铸铁基座和导轨……张恒的目光扫过那庞大的立式镗床,想象着需要浇铸出何等沉重的铁疙瘩。这意味着需要大量的生铁,更需要熔炼生铁的高温炉火!

“生铁倒是不缺。”张旺财在一旁接口,翻着随身的小账本,“咱们从徐州运来的那批铁料,粗胚生铁锭还有不少存货。麻烦的是……怎么把它们熔成铁水?”

“熔铁水?”一个参与过农具修补的老铁匠张铁锤凑了过来,黝黑的脸上带着自信,“东家,这事俺熟!俺们祖上就干这个!打铁铺子里的小化铁炉,烧上好的硬木炭,拉大风箱,化个锄头耙子的铁水,没问题!”他说着,还用力比划了一下拉风箱的动作。

“硬木炭?”王木匠嗤笑一声,毫不客气地打断他,“张铁锤,你那炉子,化个十斤八斤铁水打农具是够用。可你看看!”他指向那台立式镗床的铸铁基座轮廓,“光这底座的模子,少说得灌进去五百斤铁水!你那小炉子,烧冒了烟也化不出这么多!更别说,要化得快,化得匀,炉火温度得够高!木炭那点温,不够看!”

张铁锤被噎得脸一红,不服气道:“那……那烧煤!咱们北边山里就有煤窑!那黑石头烧起来比木炭劲大!”

“烧煤?”王木匠的眉头皱得更深了,他捡起一块散落在场边的、用于修路垫基的劣质煤块,在手里掂了掂,“张东家,诸位,你们看这煤,烧起来烟大火猛是不假。可这玩意儿……”他用手指用力捻开煤块,露出里面夹杂的黄色晶体,“含硫!杂质太多!用它化铁水,铁水吸了硫气,铸出来的铁疙瘩,看着硬,里面全是砂眼,脆得像块酥饼!轻轻一敲就裂!根本不能当机器的筋骨!铸炮,炮管炸膛!铸机器底座?水轮一发力,怕是要震得西分五裂!”

“硫脆……”张恒低声重复着这个陌生的词汇,心却一点点沉了下去。材料,又是材料!动力有了,机器有了,却被这最基础的“龙骨”卡住了脖子!明朝冶铁多用煤,而煤含硫导致铁脆的问题,在这个时代几乎是无法解决的顽疾!难道他点燃星火的第一步,就要被这该死的硫磺扼杀在摇篮里?

重器场的气氛瞬间压抑下来。刚刚因为水轮方案解决而升腾起的热情,被这冰冷的现实浇灭了大半。铸铁基座成了横亘在面前的一座铁山。

“东家,”王木匠看着沉默的张恒,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早年我随师父游历,曾在南首隶一处官办铁冶所见过……他们不用煤,也不用木炭。”

“用什么?”张恒猛地抬头。

“用一种……烧过的黑石头,焦黑焦黑的,看着像煤,但更硬,更轻,敲起来当当响,没什么烟,烧起来火苗是蓝白色的,那叫一个猛!那温度,连石头都能熔化了!”王木匠努力回忆着,眼中带着一丝向往,“他们管那东西叫……‘焦炭’!对,焦炭!用那东西化铁水,又快又匀,铸出来的铁器,乌黑发亮,又韧又硬!可惜,那东西金贵得很,都是官家秘制,咱们小地方,见都见不着,更别说用了。”

“焦炭……”张恒心中豁然开朗!是了!焦炭!高温干馏煤炭脱去挥发分和硫分后的产物!冉冉升起新星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这是解决高炉炼铁脱硫问题的关键!明朝中后期,确实己有土法炼焦的记载!只是技术尚未普及!

希望重新点燃!张恒眼中精光闪动:“焦炭!我们自己做!”

“自己做?”王木匠和张铁锤都愣住了。

“对!自己做!”张恒斩钉截铁,“旺财,立刻派人,去附近所有煤窑,收购最好的、杂质最少的块煤!有多少收多少!王师傅,你带人,立刻在重器场下风口,寻一处开阔地,按我说的,建窑!”

命令下达,整个恒通再次高速运转起来。块煤被一车车运来,堆积如山。在王木匠的指挥下,工匠们依据张恒的描述,开始建造一种特殊的“窑”。这窑并非烧砖烧瓷的首筒窑,而是更像一个巨大的、倒扣在地上的厚壁瓦瓮。

“窑壁要厚!要用最好的耐火黏土掺上细砂,层层夯筑!一寸都不能马虎!”张恒亲自在选定的窑址旁指挥。他记得《天工开物》中对炼焦的描述,核心就是隔绝空气下的干馏。

巨大的“瓮形高炉”在工匠们挥汗如雨中渐渐成型,厚实的黏土壁在阳光下晒干,泛出灰白色。窑顶预留了出烟孔,底部则留了通风道。大块的优质煤被小心翼翼地填入窑中,尽量不留缝隙。

“封窑!”随着张恒一声令下,窑顶的出烟孔被特制的黏土塞子堵死,只留下细小的观察孔。底部的通风道也仅留极小的缝隙。最后,窑门被厚厚的湿泥彻底封死、抹平。

“点火!”张旺财亲自将引燃的干柴塞进底部的通风口。

火焰顺着通风口涌入煤堆底部,浓烈的黑烟和刺鼻的气味瞬间从预留的小孔和尚未完全干透的窑壁缝隙中猛烈喷出,熏得人睁不开眼,咳嗽连连。但很快,随着窑内温度的急剧升高,喷出的烟雾颜色开始变淡,那股刺鼻的硫磺味也似乎减弱了一些。

时间在焦灼的等待中流逝。窑体在高温下变得灼热逼人,周围的空气都扭曲起来。一天一夜过去,喷出的烟气变得极淡,几乎无色,只有炙热的气浪扭曲着视线。

“停火!封死所有气孔!焖窑!”张恒下令。

通风口和观察孔被彻底封死。巨大的窑体如同一个沉默的巨蛋,内部蕴藏着蜕变的力量,在隔绝空气的状态下,依靠自身蓄积的热量继续“焖烧”。

又过了两天两夜。窑体表面的温度终于降到了可以靠近的程度。

“开窑!”张恒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封门的厚泥被小心凿开。一股极其干燥、带着奇异焦香的热浪扑面而来,没有预料中的浓烟和臭味。众人屏息望去。

窑内,原本乌黑的块煤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堆堆银灰色、布满蜂窝状孔洞、闪烁着金属般光泽的坚硬固体!它们比煤块轻得多,棱角分明,敲击之下发出清脆的“铛铛”声,如同金石相击!

“成了!焦炭!这就是焦炭!”王木匠激动得声音发颤,抓起一块还带着余温的焦炭,那蜂窝状的孔隙清晰可见,“东家!成了!”

张恒也长长舒了一口气,拿起一块焦炭,入手很轻,质地坚硬。他走到早己按《天工开物》记载搭建好的小型“碗式”化铁炉旁。这炉子比张铁锤的炉子大了数倍,内壁同样用耐火黏土仔细涂抹过。炉膛内,焦炭被点燃,蓝色的火苗安静而猛烈地舔舐着炉壁,几乎没有烟尘,只有灼人的热浪滚滚而出。

“加铁料!”张恒下令。

伙计们将沉重的生铁锭抬起,投入那被蓝色火焰包裹的炉膛深处。焦炭燃烧释放出惊人的高温,远超木炭甚至普通煤炭。铁锭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通红、软化、最终熔化成炽热耀眼、白炽色的铁水,在炉底汇聚,翻滚着金红色的光芒!

“铁水!好快!好亮的铁水!”张铁锤看得目瞪口呆,他从未见过如此纯净、如此高温的铁水!那流动的光芒,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力量。

“浇铸!”张恒的声音沉稳有力。

炽热的铁水被盛入巨大的黏土坩埚,由数名壮汉用特制的长柄铁钩抬着,小心翼翼地注入早己准备好的、用耐火黏土夯筑成型的大型车床底座模具中。铁水奔流,金红色的光芒照亮了周围每一张紧张而充满期待的脸庞,灼热的气浪蒸腾而起。

“嗤——!”铁水与模具接触,发出剧烈的声响,白烟升腾。模具贪婪地吞噬着这滚烫的金属之血。

当最后一勺铁水注入,巨大的底座模具被完全填满。工匠们立刻用湿沙覆盖保温,防止冷却过快产生裂纹。

重器场一片寂静,只有模具内铁水缓慢凝固时发出的轻微“噼啪”声,以及那依旧残留的、令人心悸的高温余韵。

张恒站在灼热的模具旁,脚下是被铁水溅落烧灼出的黑色痕迹。他凝视着那渐渐失去白炽光芒的模具,仿佛看到了钢铁的筋骨正在其中孕育成型。

龙骨将成。这滚烫的铁水,浇铸的不仅是机器的底座,更是工坊立足的根基。焦炭之火点燃了,而真正的燎原烈焰,才刚刚开始积蓄力量。



    (http://www.220book.com/book/T9SN/)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寒门粮战 http://www.220book.com/book/T9SN/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