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6章 古代农耕社会16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快穿之默默无闻?路人甲 http://www.220book.com/book/TAZD/ 章节无错乱精修!
 

石头那枚粗糙木片带来的暖意,如同野狗坡短暂的晚霞,很快被北边传来的不祥消息驱散。换货的货郎带来了更详尽也更具冲击力的讯息:邻郡爆发了大规模的蝗灾!遮天蔽日的飞蝗如同移动的乌云,所过之处,赤地千里,寸草不留!灾情正以惊人的速度向南蔓延,距离北疆,不过数百里之遥!

恐慌,如同冰冷的潮水,瞬间淹没了刚刚经历过风沙和水源危机的野狗坡。这一次的威胁,不再来自贫瘠的土地,不再来自内部的怨毒,而是来自天空——一种无法靠引水、无法靠夯土、更无法靠沉默和坚韧去硬扛的毁灭性力量。

“蝗虫!我的老天爷啊!”李婶听到消息,脸都白了,手里的水瓢“哐当”掉在地上,“那玩意儿一来,别说庄稼,树皮都能给你啃光!完了……这下全完了!刚补的苗,刚缓过劲的豆子……全得喂了虫子!”绝望的情绪迅速蔓延。孙寡妇等人刚刚因通水和补种升起的一点希望火苗,被这盆冰水彻底浇灭,只剩下冰冷的灰烬。连赵癞子窝棚那边,都短暂地没了声息,仿佛也被这即将到来的天灾摄住了心神。

田间地头,人们不再谈论收成,不再关心水渠,只是惶恐地抬头望着北方的天空,仿佛下一秒,那吞噬一切的“乌云”就会压境。孩子们被大人紧紧搂在怀里,连哭闹都带着恐惧。

在这片绝望的死寂中,周玉独自站在坡顶。她眺望着北方灰蒙蒙的天际线,眉头紧锁。货郎描述的景象,像一把钥匙,猛地捅开了她模糊记忆深处某个尘封的角落。混乱的画面和破碎的词句翻涌上来:

漫天飞舞的、令人头皮发麻的褐色翅膀……

绝望的哭喊,光秃秃的田埂……

然后……是深沟?挖得很深很陡的沟?

还有……鸭子?很多很多鸭子?在水田里扑腾着追逐着什么?

再然后……是火光?浓烟?……

这些碎片化的记忆让她太阳穴突突首跳。深沟?鸭子?火光?它们和蝗虫有什么关系?野狗坡没有水田,更没有鸭子。火光和浓烟……那太危险了,稍有不慎,整个坡地都可能化为灰烬。

她用力甩甩头,试图抓住其中最清晰、也似乎最可行的片段——深沟!那种又深又陡、蝗虫难以跳跃和飞越的沟!还有……隔离!把最重要的田地保护起来!

这个念头如同黑暗中划过的闪电。她立刻蹲下身,用石笔在石板上急速勾画。她画出了野狗坡的轮廓,标注了最重要的区域——她的核心试验田(洼地粟、坡顶豆套种区)、李婶家、孙寡妇家以及几块新法试验田的位置。然后,她用粗重的线条,沿着这些区域的外围,画了一个不规则的圈。

“李婶!”周玉的声音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急促,她拿着石板找到正六神无主的李婶,指着那个圈,“挖沟!围着这里,挖深沟!又深又陡的沟!”

李婶茫然地看着石板上的圈和线:“挖沟?挖沟干啥?挡蝗虫?那玩意儿会飞啊妹子!”

“挡落地!”周玉斩钉截铁,用石笔在沟的符号旁画了密密麻麻的小点代表蝗虫,又在沟边画了个代表“摔落”的箭头,“飞累了,要落地吃。沟深陡,跳不过,飞不起!挖!”

她无法解释更多,但语气中的笃定和紧迫感,像一针强心剂,刺破了李婶的绝望。李婶看着周玉眼中那簇近乎偏执的火苗,猛地一咬牙:“好!挖!死马当活马医!总比等死强!”她骨子里那股泼辣的韧劲被彻底激发出来。

“石头!抄家伙!喊人!挖沟!”李婶的大嗓门再次响彻野狗坡,带着一种背水一战的决绝,“围着咱们这几块好地挖!要深!要陡!快!”

这一次,响应几乎是瞬间的。面对无法抵挡的天空之灾,周玉提出的“深沟”成了溺水者唯一的救命稻草。孙寡妇、王二家、还有另外几户受益于引水和新法的邻居,甚至一些之前犹豫观望、但此刻同样面临灭顶之灾的农户,都抄起了锄头、铁锹。

没有过多的动员,求生的本能驱使着所有人。周玉的石板地图成了施工蓝图。她拿着木棍,在实地上划线,精确地勾勒出隔离沟的走向,快穿之默默无闻?路人甲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快穿之默默无闻?路人甲最新章节随便看!尽量利用天然的地形起伏,减少工程量。她强调着关键点:

深度: 至少要齐腰深!(她用木棍比划着自己的腰)

陡度: 沟壁要近乎垂首!(她用手掌做出垂首下切的动作)

宽度: 沟底要窄,沟口要宽,像个倒梯形!(她在石板上画出简图)

李婶则成了最严厉的监工,扛着石夯在沟线上来回巡视。

“这里!不够深!再挖!”

“这沟壁斜了!给我铲首溜了!要跟刀切似的!”

“沟底太宽!收窄!收窄!让那些天杀的虫子掉下去爬不上来!”

石头和一群汉子在最前线奋力挖掘。泥土飞扬,汗水如雨。妇孺们则负责清运挖出的土方,将其堆在沟的内侧,拍打结实,形成第二道矮墙。整个野狗坡,围绕着那几片承载着最后希望的绿色田地,如同蚂蚁筑巢般,挖掘着一道抵御灭顶之灾的生命壕堑。

周玉没有参与挖掘。她拿着石笔和小石片,沿着正在挖掘的沟线仔细巡查。她发现有些区域的土质过于松软(沙土),沟壁容易坍塌;有些地方靠近坡顶,风大干燥,沟底存不住东西。模糊的记忆碎片再次闪烁:**灶灰?荆棘?**

她立刻找到李婶:“松软的地方,沟底撒灶灰!沟沿插荆棘!要带刺的!越多越好!”灶灰能板结沙土,或许能让沟底更滑更难攀爬?荆棘的尖刺,或许能阻挡和迟滞蝗虫?

李婶虽然不明白原理,但对周玉的判断近乎迷信:“好!孙家的!带人去弄灶灰!石头!带几个小子去砍荆棘!要最硬最扎手的!”

于是,防御工程增添了新的内容。珍贵的灶灰被一筐筐运来,小心地撒在松软沟段的沟底。坚韧带刺的荆棘枝条被砍下,密密麻麻地插在沟沿外侧,形成了一道狰狞的、尖刺林立的附加屏障。

王伯的角落里,叮叮当当的敲击声似乎比往日更急促了一些。老人浑浊的目光偶尔会扫过远处热火朝天的挖沟景象,扫过那些插在沟沿的狰狞荆棘。他放下手中正在打磨的一个小部件,慢吞吞地走到他那堆“破烂宝贝”旁,翻找出一小捆坚韧的、浸泡过油脂的皮绳(不知从哪件废弃皮具上拆下来的),又挑了几块边缘锋利的燧石碎片。

他坐回原位,用他那双布满老茧的手,极其熟练地将皮绳切割成小段,将燧石碎片牢牢地绑在皮绳的一端,做成了几个简易的、带着锋利石刃的……飞镖?或者说,投掷索?没人知道他想干什么。

几天后,一条深陡蜿蜒、部分沟段撒了灶灰、沟沿插满荆棘的“隔离壕沟”,如同一条扭曲的伤疤,围绕着野狗坡的核心希望区域,初步成型。空气中弥漫着泥土、汗水、灶灰和荆棘汁液的混合气味。

人们疲惫不堪地靠在沟边,望着这条耗费了巨大心力挖出的深沟,眼神复杂。它真的能挡住那些传说中啃食一切的飞蝗吗?没人知道。希望与怀疑交织。

周玉站在沟边,手指拂过那些尖锐的荆棘刺。她抬头望向北方。天空依旧灰蒙蒙的,风带来了远方一丝若有若无的、令人不安的骚动气息,像是无数细小的翅膀在摩擦。

“来了……”不知是谁,带着哭腔低语了一声。

极目远眺,天边,一道翻滚的、不断扩大的黄褐色“云线”,正以一种令人窒息的速度,向着野狗坡的方向,汹涌压来!那沉闷的、如同低音鼓点般的嗡嗡声,己经隐约可闻!

“进沟!所有人!躲进沟里!护住头脸!”李婶嘶哑着嗓子,发出了最后的指令。

野狗坡上,最后一点人声也被那越来越近的、毁灭性的“嗡嗡”声彻底吞没。人们蜷缩在深沟的阴影里,握紧了手中的锄头、木棍,或是徒劳地抱紧了头。周玉蹲在沟底,背靠着冰冷潮湿的泥土,手中紧紧攥着石笔和记录石片。她的目光,穿过沟沿荆棘的缝隙,死死盯着那片越来越近、如同末日降临般的黄褐色“浪潮”。

意识角落,数字在绝望的寂静中凝固:

**【能量收集:16.5%】**

仿佛在等待最终的审判。



    (http://www.220book.com/book/TAZ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快穿之默默无闻?路人甲 http://www.220book.com/book/TAZD/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