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四百八十二章 沙暴星的紧急育苗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我去,穿成武大郎 http://www.220book.com/book/TBB3/ 章节无错乱精修!
 

快速育苗舱的舱门缓缓滑开,淡白色的灵气雾霭从里面涌出来,带着麦种萌发的清新气息。潘小园率先走进去,指尖在控制面板上轻点,舱内的全息屏立刻亮起,显示出沙暴星的环境数据:日间平均温度52℃,夜间最低温度-23℃,风速最高达18级,土壤含沙量91%,年降水量不足50毫米。

“先把耐沙麦种的基因序列调出来。”她点击屏幕上的“基因库”图标,一串螺旋状的蓝色基因链跳了出来,“我们要在里面插入抗风麦的‘韧秆基因’和抗冰麦的‘温差适应基因’,再用灵晶粒子把共生信号因子嵌进去——这样麦种既能扛住沙暴,又能适应昼夜温差,还能和后续带去的改良生物共生。”

武大抱着装有灵晶粒子的恒温箱跟进来,将粒子倒入育苗舱的“基因融合器”中。淡紫色的粒子遇灵气后化作液体,顺着导管流入基因链的缺口处。“我己经把沙暴星的土壤样本提前放进培育槽了,里面混了泽淤族长送来的腐泥藻浓缩液,能先改良一部分沙土的保水性。”他指着舱壁上排列整齐的培育槽,槽内的沙土正泛着淡淡的绿光,那是藻液在缓慢渗透。

武小郎蹲在培育槽旁,手里拿着个巴掌大的“环境模拟器”,正往槽内输送模拟沙暴星的强气流。“我测试过了,普通耐沙麦的茎秆在12级风下就会折断,加上韧秆基因后,能扛到16级,但离18级还差点。”他调出模拟数据给潘小园看,屏幕上的麦秆模型在强风下弯成了弧形,“要不要再加点抗风麦根部的‘抓土基因’?让根系长得更密,就算风大也不容易被连根拔起。”

潘小园眼睛一亮,立刻在基因链上补充了“抓土基因”序列。“还要调整叶片的结构,把抗火麦的‘卷叶保水基因’加进去。”她指着沙暴星的降水数据,“那边太干旱了,卷叶能减少水分蒸发,再让叶片表面分泌一层蜡质,像抗火麦那样锁住水分。”

就在基因融合即将完成时,育苗舱的警报突然响了起来,红色的警示灯在舱内闪烁。“警告!灵晶粒子浓度异常,基因链出现不稳定波动!”控制面板上的基因链突然变得扭曲,蓝色的螺旋出现了断点。

潘小园立刻按下“紧急稳定”按钮,一股淡金色的灵气从舱顶注入,暂时稳住了基因链。“是灵晶粒子和温差适应基因的兼容性不够。”她快速分析数据,“抗冰麦的基因适应低温,而耐沙麦的基因偏喜高温,两者首接融合会产生排斥——得用修仙术里的‘灵气调和法’,在基因链中间加一层‘缓冲灵气层’。”

她闭上眼,双手结出“调和印”,指尖涌出淡青色的灵气,缓缓注入基因融合器。灵气在基因链的断点处化作透明的薄膜,将抗冰麦与耐沙麦的基因包裹起来,原本扭曲的螺旋渐渐恢复了正常。“好了,现在兼容性达到98%了。”她睁开眼,擦了擦额头的汗珠,“接下来让育苗舱保持35℃恒温,灵气浓度调到80%,预计24小时后就能发芽。”

育苗舱外,跨维度联盟的运输飞船正在紧张地装载物资。泽淤族长带着族人将腐泥藻种装进真空罐,罐身上贴着“沙暴星专用”的标签;炎坷族长则把耐热火苔的干燥孢子压缩成饼状,方便运输时储存;重岩族长特意打磨了一批“储水晶石”,这种晶石能吸收空气中的微量水分,到了沙暴星可以埋在麦田里缓慢释放。

“潘博士,沙暴星那边又发通讯来了。”联盟负责人匆匆跑到育苗舱门口,手里拿着个通讯器,“他们说最近的沙暴季提前了,预计三天后就会有持续一周的强沙暴,要是不能在沙暴来临前种上麦子,就算种子培育出来,也没法在田里扎根。”

潘小园心里一紧,立刻回到控制面板前,将育苗舱的灵气浓度提升到90%,又加入了少量“催芽灵液”。“这样能把发芽时间缩短到18小时,但麦芽会比正常情况脆弱一些。”她转头对武大说,“等麦芽长出来,我们用‘灵气护苗术’给它们裹一层保护膜,先保住幼苗,到了沙暴星再立刻移栽。”

武大点头,立刻联系运输飞船的船长:“准备好‘恒温育苗舱’,等麦芽出来后首接装舱,我们要全程保持温度稳定,不能让幼苗受冻或受热。另外,让飞船提前启动跨维度引擎,等我们这边一结束,马上出发去沙暴星。”

18小时后,育苗舱的培育槽里终于冒出了淡绿色的麦芽。细小的芽尖顶着沙土,叶片微微卷曲,表面泛着一层淡淡的蜡光,根系则在沙土里织成了细密的网络——这是融合了多种基因后的初步形态。潘小园用灵气小心翼翼地将麦芽连同周围的沙土一起托起,移入恒温育苗舱中。

“每个育苗舱装500株幼苗,一共装20个舱,刚好够种10亩试验田。”她一边清点数量,一边对武小郎说,“你负责盯着育苗舱的温度和湿度,要是有幼苗出现萎蔫,立刻用灵气给它们补充养分。”

武小郎用力点头,抱着一个育苗舱就往运输飞船跑。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我去,穿成武大郎 “放心吧妈!我己经把检测仪调成实时监控了,只要参数有一点变化,马上就能发现!”他的声音在飞船通道里回荡,身后跟着帮忙搬运的羽星族和水泽族成员。

潘小园和武大最后检查了一遍物资,确认腐泥藻种、储水晶石、耐热火苔孢子都己装车,才登上飞船。舱门关闭的瞬间,跨维度引擎发出低沉的轰鸣,飞船缓缓升空,朝着沙暴星的方向飞去。

舷窗外的星空飞速倒退,潘小园站在窗边,看着育苗舱里静静生长的麦芽。“不知道沙暴星的居民现在怎么样了。”她轻声说道,语气里带着一丝担忧。

武大走到她身边,递过一杯用抗辐麦制成的营养剂:“别担心,我们带的物资足够支撑到麦子成熟。而且沙暴星的居民既然能在那样的环境里生存下来,肯定有自己的智慧,我们到了之后,正好可以和他们一起摸索最适合当地的种植方式。”

飞船航行到第八小时时,武小郎突然跑过来,手里拿着通讯器:“爸!妈!沙暴星的居民发来消息,他们己经在绿洲边缘清理出了一片空地,还挖了灌溉渠,用的是地下的少量水源!”通讯器的屏幕上,出现了沙暴星居民的影像——他们穿着厚重的防沙服,皮肤呈淡褐色,手里拿着简陋的挖掘工具,身后是一片刚刚清理出来的平整土地。

潘小园看着影像,心里涌起一股暖流。“他们还挺积极的。”她笑着说,“等我们到了,先把储水晶石埋在灌溉渠旁边,再教他们怎么用腐泥藻改良土壤,争取在沙暴来临前把幼苗移栽好。”

又过了6小时,飞船终于抵达沙暴星上空。透过舷窗往下看,整个星球被黄色的沙暴笼罩,只有零星的绿洲像绿色的宝石镶嵌在沙漠中。飞船在绿洲边缘的降落场着陆,刚打开舱门,一股带着沙砾的热风就涌了进来,吹得人睁不开眼。

“潘博士!武博士!”一个身材高大的沙暴星人快步走过来,他的防沙服上绣着复杂的花纹,是当地族长的标志。“我是沙暴星的族长石风,感谢你们赶来!”他伸出手,掌心粗糙却有力,“我们己经准备好了种植工具,还组织了族里的年轻人,随时可以帮忙移栽幼苗。”

潘小园和他握手,递过一份种植方案:“我们先把育苗舱卸下来,保持恒温,然后分三步行动:第一步,埋储水晶石和腐泥藻种,改良土壤;第二步,用灵气护苗术加固幼苗,防止移栽时受损;第三步,在麦田周围种上耐热火苔,形成防风带——这样能先扛住初期的小风,为麦子生长争取时间。”

石风接过方案,立刻召集族人行动起来。耐热火苔的孢子撒在麦田边缘的沙土里,遇热后迅速萌发,长出红色的藤蔓,交织成一道低矮的防风墙;储水晶石埋入土壤后,表面渗出细小的水珠,慢慢周围的沙土;腐泥藻种则在灵气的催动下,快速繁殖,将沙粒黏合成细小的团块,提升土壤的保水性。

当第一株带着灵气保护膜的麦苗被移栽进土壤时,沙暴星的夕阳正好落下,橘红色的光芒洒在麦田上,给淡绿色的幼苗镀上了一层金边。石风蹲在麦田旁,轻轻碰了碰麦叶,眼里满是期待:“这是我们星球第一次种这么特别的麦子,要是能成功,族里的孩子们以后就不用再饿肚子了。”

潘小园看着他眼中的光,突然想起在阳谷县时,村民们看着自家麦田的眼神——同样的期待,同样的对丰收的渴望。她蹲下身,将一丝灵气注入麦苗,看着它在沙土里稳稳扎根:“放心吧,这株麦子能适应这里的环境,就像你们能在沙暴中生存一样,它们也会在这片土地上茁壮成长。”

夜色渐深,沙暴星的温度开始骤降。武大带着族人在麦田周围点燃了用耐热火苔制成的“保温灯”,橘红色的火焰散发出温和的热量,护住了幼苗。武小郎则在麦田里安装了环境监测仪,实时监控温度、风速和土壤湿度,数据通过全息屏传到飞船上,方便随时调整培育方案。

潘小园站在麦田中央,抬头看向沙暴星的夜空。没有城市的灯光,星星显得格外明亮,像撒在黑色丝绒上的碎钻。她想起在宇宙农业研究所的日子,想起试验田里的星尘麦,想起联盟总部的宇宙麦宴——原来从地球后院到宇宙农田的路,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远,只要有一颗想让土地丰收的心,就算在漫天沙暴的星球上,也能种出希望的麦子。

“明天我们要加快移栽速度,争取在沙暴来临前种完10亩试验田。”武大走到她身边,递过一件厚厚的防沙服,“晚上温度低,别冻着了。”

潘小园接过防沙服,笑着点头。远处的麦田里,耐热火苔的光芒和监测仪的蓝光交织在一起,像一片小小的星空。而在这片“星空”下,一颗颗融合了宇宙智慧的麦种,正在沙暴星的土壤里,悄悄积蓄着破土生长的力量。



    (http://www.220book.com/book/TBB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我去,穿成武大郎 http://www.220book.com/book/TBB3/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