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9月8日的北京,秋夜的凉露打湿了致一科技园区的草坪,路灯在湿漉漉的地面上投下晕染的光斑。沈诗涵站在11层公寓的落地窗前,望着园区3号楼的灯光——那是马华腾团队的办公区,此刻整层楼亮得像块通透的水晶,连走廊的应急灯都醒着。
她拿起电话,指尖在拨号键上悬了两秒,终究按了张志东的号码。忙音只响了一声就被接起,背景里传来键盘敲击的密集声响,像群急着归巢的雨燕。
“张哥,他还在加班?”沈诗涵的声音放轻了些,怕惊扰了电话那头的专注。
张志东压低了嗓门,隐约能听见马华腾在远处说话:“刚让他去休息室躺会儿,说要改完离线文件传输的代码再睡。”他顿了顿,带着点无奈,“你堂弟这人,认准的事八头牛都拉不回来,中午的饭到现在还在桌上放着,烤鸭都凉透了。”
沈诗涵望着窗外的货车尾灯,那是刚从郊区农场开来的冷链车,车厢里装着有机蔬菜和鲜肉。“明天晚上会有奔驰卡车送批物资过来,全是有机的,够园区吃两个月。”她叮嘱道,“你盯着他吃点东西,胃药我让王叔放在他抽屉里了,蓝色的瓶子,饭后吃。”
“知道了沈总。”张志东轻笑,“您这比他亲妈还操心。上次他说在新加坡住你家,你每天早上都把牛奶热到刚好能喝的温度。”
电话那头传来马华腾的声音:“志东,这段代码逻辑有问题……”接着是纸张翻动的窸窣声。沈诗涵想象着他蹙眉的样子——和小时候在深圳外婆家一样,趴在木桌上写作业,铅笔头咬得都是牙印,非要把每个字写得横平竖首才肯罢休。
“他这人低调惯了,在新加坡时总穿着洗得发白的校服,谁能想到是沈氏集团的堂亲。”沈诗涵的指尖划过窗台的绿萝,叶片上的露珠滚落在手背上,凉丝丝的,“有次带他去鱼尾狮公园,他盯着卖冰淇淋的小摊看了半天,我要买,他说‘姐姐的钱也是辛苦赚的’。”
张志东忽然说:“他刚才还在念叨,说等OICQ用户破千万,就请全团队去新加坡玩,让你做导游。”背景里传来玻璃杯轻碰的声音,“我刚给了他杯热牛奶,放了点蜂蜜,他没察觉,喝得正香。”
沈诗涵笑了,想起马华腾小时候喝牛奶的样子,总把嘴角沾的奶渍蹭到她的白裙子上。“让他别总想着省钱,服务器该换就换,团队聚餐去好点的地方,发票都能报销。”她补充道,“你的工资这个月加20%,奖金翻倍——算你帮我盯紧他的辛苦费。”
“这可不行,沈总。”张志东连忙推辞,“能跟着他做事就挺幸运的,您投的8200万,连个抵押都不要,我们……”
“你们做出成绩,就是最好的回报。”沈诗涵打断他,目光落在书桌上的新加坡地图上,马华腾住过的房间被红笔圈着,旁边标着“窗外有棵芒果树”。“明天让食堂做些肉骨茶,按新加坡的做法,多加些当归和枸杞,给他补补。”
挂了电话,沈诗涵走到厨房,打开冰箱门——里面放着从新加坡带来的肉脯和咖椰酱,是奶奶亲手做的。她想起马华腾第一次吃咖椰吐司的样子,眼睛瞪得像颗黑葡萄,说“比深圳的菠萝包好吃一百倍”。
这时,沈舒抱着个巨大的玩偶从楼梯上来,睡衣上印着企鹅图案。“姐,堂哥的服务器是不是不够用了?”小姑娘揉着眼睛,“陈菲菲姐说,硅谷那边有批新设备,下周就能运到,我让她优先给堂哥的团队。”
沈诗涵摸着妹妹的头,发丝上还带着洗发水的薰衣草香。“你堂哥小时候总让着你,现在该我们疼他了。”她指着窗外的园区,“等他的项目稳定了,带他回新加坡,爷爷的酒窖里存着他十八岁的成年酒,该开封了。”
夜渐深,园区3号楼的灯光终于暗了大半,只剩马华腾的工位还亮着。沈诗涵拿起手机,给王叔发了条短信:“明早让食堂做艇仔粥,多加鱼片和花生,送一份到3号楼。”
她知道,有些关怀不必宣之于口。就像新加坡的芒果树总在夏天结果,就像北京的秋夜总会有暖灯亮着,那些藏在代码里的执着,那些融在粥里的牵挂,终将随着OICQ的企鹅图标,跳进更多人的屏幕,也跳进岁月里最柔软的褶皱。
(http://www.220book.com/book/TBT6/)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