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3月22日的深圳,南山区的风里还带着咸湿的海气。马华腾蹲在深大计算机系的实验室门口,手里捏着半块凤梨酥,包装纸上印着“新加坡林志源”的烫金字样。阳光透过榕树的缝隙落在包装纸上,那熟悉的黄油香气漫出来,让他忽然想起十岁那年——堂姐沈诗涵从南洋回来,也是这样把凤梨酥塞进他兜里,说“这是爷爷用自己酿的酒调的馅”。
“还在啃你的‘南洋特产’?”张志东抱着台老式电脑主机走出来,电源线在地上拖出条弯弯曲曲的线,“刚从杭州同学那打听到个事儿,南山区要建个致一科技园区,宿舍是五星级标准,连厨房都带恒温酒柜,听说背后是个华裔女富豪投的钱,人称‘女版巴菲特’。”
马华腾捏着凤梨酥的手指猛地收紧,酥皮碎落在牛仔裤上。“华裔?女的?”他想起上周回家时,父亲马陈术对着份新加坡寄来的文件出神,封面上的徽记像朵抽象的莲花——那是沈氏集团的标志,他在小时候的全家福背景墙上见过。
张志东把主机往地上一放,扬起的灰尘里能看见漂浮的阳光:“同学说那女老板特别神,投了钱从不管事,硅谷好几家芯片公司都是她砸出来的。最奇的是她懂技术,上次在杭州开会,看了眼代码就指出三个逻辑漏洞,连浙大的教授都服。”
马华腾的喉结动了动。他想起十二岁那年,沈诗涵趴在他家的旧书桌上,教他用Basic语言写贪吃蛇游戏。女孩穿着白色连衣裙,发梢沾着窗外飘进来的木棉花絮,指尖在键盘上跳跃的样子,像在弹钢琴。“她……多大年纪?”
“听说二十五六,跟你姐差不多大。”张志东没注意到他的异样,自顾自地说,“杭州那园区还设了个‘梦想基金’,专门给没钱的创业者投钱,我同学的表哥搞网络安全的,拿了50万,现在都租得起写字楼了。”
马华腾忽然站起身,凤梨酥的碎屑从裤袋里掉出来。他往校门口跑,自行车链条擦过脚踝也没觉得疼——他想回家问父亲,那份新加坡文件上的签名,是不是和记忆里堂姐作业本上的字迹一样,带着点向右倾斜的弧度。
马陈术正在码头办公室核对货运单,看见儿子闯进来时,钢笔尖在纸上洇出个墨点。“慌慌张张干什么?”他把文件往抽屉里塞,动作快得有些刻意,“下午港口要卸新加坡来的集装箱,你不是说要来看新到的服务器吗?”
“爸,致一科技园区是不是沈家人投的?”马华腾反手带上门,海风从窗户缝里钻进来,吹得桌上的台历哗啦啦响,停在3月22日那页,上面用红笔圈着“新加坡货轮抵港”。
马陈术的手指在算盘上顿了顿,算珠碰撞的脆响突然停了。“小孩子别管大人的事。”他从铁皮柜里拿出个纸箱,“这是新加坡寄给你的,说是‘堂姐’托人带的。”
纸箱打开的瞬间,马华腾的呼吸漏了半拍。里面躺着台最新款的华硕笔记本,键盘上贴着张便签,字迹熟悉得让他心口发紧:“编程时记得定时休息,别总熬夜。”旁边还有个诺基亚手机,充电器上印着致一科技的logo,和张志东说的杭州园区配置一模一样。
“她……为什么不自己来?”他摸着笔记本外壳的温度,像摸到了多年前女孩掌心的暖意——那次他在巷口被大孩子欺负,沈诗涵把他护在身后,手背被砖头划出血,却笑着说“别怕,堂姐在”。
马陈术走到窗边,望着远处缓缓靠岸的货轮。船身上的沈氏集团徽记在阳光下格外醒目,像朵盛开的莲花。“她忙。”男人的声音有点哑,“南洋那边的生意离不开人,再说……有些事,得等你自己站稳了脚跟,才好说。”
马华腾没再追问。他抱着纸箱往回走,路过实验室时,张志东正对着份杭州寄来的园区照片惊叹:“你看这宿舍,连床头都有USB接口!还有这厨房,烤箱是西门子的,比我家的都好……”
照片里的园区绿化带上,种着排木棉树,和沈诗涵小时候住过的新加坡别墅院子里的一模一样。马华腾的指尖划过照片里某个模糊的侧影——女人站在园区门口,穿着米色风衣,发梢被风吹起的弧度,像极了记忆里那个总把好吃的让给他的堂姐。
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纸箱里的凤梨酥香气漫出来,混着南山区特有的海风味道。他忽然想起沈诗涵临走时说的话:“等你做出能改变世界的东西,我就回来给你庆功。”
此刻,远处的货轮鸣了声笛,像是在回应某个遥远的承诺。马华腾抱紧怀里的纸箱,脚步不由得加快了些——他要快点写出那串改变命运的代码,快点让那个躲在南洋的身影,再也没有理由不露面。
(http://www.220book.com/book/TBT6/)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