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1章 春信与新芽

小说: 时间褶皱里的琥珀   作者:阴霾微笑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时间褶皱里的琥珀 http://www.220book.com/book/TBXF/ 章节无错乱精修!
 时间褶皱里的琥珀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时间褶皱里的琥珀最新章节随便看!

惊蛰过后,上海的风里带了暖意。苏晚推开窗时,楼下的桂花树冒出层嫩红的芽,窗台上的枫树己长到半尺高,新叶舒展着,像蘸了浅绿的笔。她给树苗浇了水,陶盆里的敦煌细沙混着上海的土,长出几株细弱的草。

手机响时,她正对着沈知意的日记抄写食谱。陆承敦煌的声音裹着风声传来:“苏晚姐,老枫树发芽了!我拍了照片给你——”话音未落,消息框里弹出张图片:敦煌的老枫树枝头缀着星星点点的绿,背景里,陆念枫正踮脚往树洞里塞什么。

“祖母说要给树喂点沙枣核,”陆承敦煌补充道,“跟你学的,说这样能记着老家的味。”苏晚笑着翻看照片,忽然注意到老人手里的布包,眼熟得很——是年前送沙枣糕去时,装糕点的竹篮里衬的那块蓝印花布。

过了几日,收到敦煌寄来的包裹。除了新采的枸杞,还有个小木盒,里面是陆?当年刻的木牌,上面写着“知意植”三个字,边缘被得发亮。陆承敦煌附了张纸条:“祖父说,这牌早该挂在上海的树上。”

苏晚找了根红绳,把木牌系在枫树的细枝上。风一吹,木牌轻轻晃,倒像在和楼下的桂花树打招呼。她想起沈知意在日记里写:“树是活的信,一年发一次芽,就是在说‘我还记得’。”

清明前,苏晚去了趟苏州河码头。1946年沈知意住过的那间老房子还在,墙根处长着丛野菊,和速写本里画的一模一样。房东说,去年秋天有人来拍过照,是个扎辫子的姑娘,带着敦煌的沙,说是要种在院子里。

“那姑娘说,她祖母当年总在这儿画船。”房东指着墙角的石阶,“还留了包东西,说等树长起来就埋在底下。”苏晚拆开那包东西,里面是片压平的敦煌枫叶,还有张1946年的船票存根,目的地是上海,名字栏里填着“陆?”。

原来他终究是来了。只是那时沈知意己经不在了。

回到家时,陆承敦煌的视频正好打进来。她站在莫高窟的栈道上,身后是刚开的杏花:“苏晚姐,我们在拓书签呢!把三枚枫叶刻在纪念墙的角落,旁边留了块空,说等你的枫树长大了,就刻上新叶。”

镜头转向墙面,夕阳正照在“沈知意”“陆?”“苏晚”三个名字上,旁边的空白处,陆承敦煌用粉笔描了片小小的枫叶,像个未完待续的逗号。

挂了电话,苏晚发现枫树又抽出片新叶。她摘下片去年的老叶夹进日记,忽然明白所谓传承,从不是把旧物锁进盒子——是让沙枣的甜混着桂花的香,让敦煌的雪落在上海的土里,让那些没说出口的话,借着草木的根须,悄悄往未来走。

夜里下了场小雨,清晨推开窗,枫树的新叶上滚着水珠,像缀了串小月亮。楼下的桂花芽更绿了,风里飘着潮湿的土腥味,混着点若有若无的甜。

苏晚给陆承敦煌发了条消息:“树说,它收到春信了。”

很快收到回复,是张照片:敦煌的老枫树下,陆承敦煌正埋着什么,陆念枫站在旁边笑,手里举着片刚摘的新叶。配文只有两个字:“同收。”



    (http://www.220book.com/book/TBX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时间褶皱里的琥珀 http://www.220book.com/book/TBXF/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