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4章 画里的回响

小说: 时间褶皱里的琥珀   作者:阴霾微笑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时间褶皱里的琥珀 http://www.220book.com/book/TBXF/ 章节无错乱精修!
 

沙枣林的夜露凝在叶尖,马灯光晕里浮动着细小的光尘。苏晚指尖抚过《青枫图》的边缘,画纸带着陈年的脆意,却在触及的瞬间,仿佛有温热的气息漫出来——像沈知意落笔时,留在纸上的呼吸。

“知意先生画这画时,手腕上总系着根红绳,”陆念枫往火塘里添了把枯枝,火星溅起来,映亮画中檐角的桂花灯笼,“说是?先生送的,上海的丝绳,染了枫香。她总说画画得带点‘牵挂的重量’,笔锋才稳当。”

苏晚忽然想起素描本里那页兰州码头的剪影,船舷处有道极淡的红痕,当时以为是颜料晕染,此刻对照着画里的红绳,倒像是同根线牵出的两端。她翻出素描本递过去,陆念枫指着剪影里飘起的衣角:“你看这弧度,和画里捡枫叶的人一模一样。知意先生总爱在画里藏小记号,就像给后来人留的谜语。”

风穿过沙枣林的声响里,忽然混进细碎的沙沙声。陆承敦煌举着马灯绕到树后,回来时手里捧着片新鲜的枫叶,叶尖还沾着湿露:“是那棵新种的青枫落的!刚浇过水,竟提前落叶了。”苏晚接过枫叶,发现叶面上的纹路,竟和《青枫图》里枫叶的脉络分毫不差。

“这就是缘分了,”陆念枫把枫叶压在画旁,“当年知意先生埋在沙枣树下的枫树种,本以为过了半世纪不会发芽,去年春天竟冒出了绿芽——就像有些念想,看着沉底了,其实在土里使劲长着呢。”

第二天去数字展厅时,郑老先生正调试新修复的壁画投影。第257窟的飞天在屏幕上缓缓旋转,衣袂间飘出的花瓣忽然散开,一半化作沙枣,一半凝成桂花,在虚拟的洞窟里织成张网。“这是用你带来的桂花标本做的数字模型,”他指着那些浮动的花影,“程序里藏了个彩蛋,每当上海和敦煌的风速同时超过三级,花瓣就会在屏幕中央聚成棵青枫。”

苏晚站在投影前,看着花影聚成的树冠慢慢舒展,忽然注意到树干上有行小字,是用沈知意的笔迹写的:“风是没有栅栏的邮差。”郑老先生递来副VR眼镜:“戴上试试,这是根据《青枫图》复原的1950年沙枣林——知意先生画里没画完的细节,我们用当年的气象数据补全了。”

镜片里的场景瞬间鲜活起来:青枫树下,年轻的沈知意正把片枫叶夹进画夹,陆?举着罐沙枣蜜站在旁,蜜罐上的红绸被风吹得扫过画纸,留下道浅红的痕。“当年陆先生总说,知意画里的风都是活的,”郑老先生的声音从耳机里传来,“后来我们在修复笔记里发现,她每次落笔前,都会先在纸上呵口气,说‘让风带着我的温度进去’。”

摘下眼镜时,展厅的玻璃幕墙外正飘过片云。苏晚忽然发现,幕墙的反光里,自己的身影和画中沈知意的背影叠在了一起——都是侧对着青枫,手里捏着片枫叶。陆承敦煌举着相机按下快门:“苏晚姐,你看,这就像知意先生在画里等了你七十年。”

午后的风沙停了,阳光透过研究院的窗棂,在石桌上投下枫树叶的影子。陆念枫把那罐桂花酱从青枫树下挖出来,酱色里浮着几粒沙枣核——是去年埋进去时特意放的。“尝尝?”她舀出半勺抹在沙枣糕上,“知意当年总说,甜要带点土气才扎实,就像上海的桂花,混着敦煌的沙,才是‘走再远也忘不掉的味’。”

苏晚咬下一口,沙枣的绵甜裹着桂花的清芬,忽然想起沈知意在素描本里写的那句话:“所谓故乡,不过是两种味道在舌尖打架,最后打成了平手。”她掏出手机,给上海的美术馆发了条消息,附上《青枫图》的照片:“下个月的联展,能给这画留个位置吗?旁边放那株敦煌寄去的桂花苗。”

傍晚整理沈知意的遗物时,苏晚在素描本的夹层里发现张泛黄的船票,是1949年从上海到兰州的,票根上用铅笔写着行小字:“带了二十颗桂花种,够不够种成一片林?”旁边压着片干枯的沙枣叶,叶脉里还嵌着点细沙,像没抖落干净的敦煌月光。

陆承敦煌忽然指着桌角的日历:“苏晚姐,明天是秋分,陆奶奶说知意先生总在这天给画换红绸,说‘昼夜平分时,牵挂也能匀得正好’。”苏晚看着窗外的青枫,树叶在暮色里轻轻摇晃,忽然明白,有些重逢从不是终点——就像沈知意埋下的枫种,发了芽;陆?等的画,见了光;而她带来的桂花,正在敦煌的风里,慢慢长出新的年轮。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时间褶皱里的琥珀

    (http://www.220book.com/book/TBX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时间褶皱里的琥珀 http://www.220book.com/book/TBXF/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