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7章 信里的花期

小说: 时间褶皱里的琥珀   作者:阴霾微笑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时间褶皱里的琥珀 http://www.220book.com/book/TBXF/ 章节无错乱精修!
 

沙枣林的晨露还没干透,陆承敦煌己经蹲在青枫树下,往树洞里塞纸条。是她昨夜画的简笔画:敦煌的飞天牵着上海的鸽子,翅膀上沾着桂花和沙枣。“郑爷爷说树会记事儿,”她仰起脸,睫毛上还挂着碎光,“把想告诉知意先生的话藏进去,等风来的时候,就会顺着根须传到上海的土里。”

苏晚看着树洞被纸条填满,忽然想起画册里那页《青枫图》背面的字迹。她转身回屋取来画册,摊开在树根处,晨光透过枫叶的缝隙,正好把“等桂花开满敦煌的路灯”那行字照得透亮。“原来她早就等过了,”苏晚指尖划过纸面,“只是那时的敦煌,路灯下还没有桂花。”

“现在有了。”陆念枫不知何时站在身后,手里捧着个陶罐,里面是新采的桂花,“前几年从上海移来的树苗,今年第一次开花,你看这花瓣,比上海的小些,却更耐风沙。”老人把桂花撒在画册上,细小的金黄落在青枫的叶脉里,像给画补了场迟到的雨。

邮局的老张又来送信,这次是个厚厚的牛皮纸信封,寄信地址是“上海美术馆桂树下邮筒收转”。信封上没写名字,只画了半轮月亮,邮戳是三天前的秋分。“这邮筒成了个新景致,”老张擦着汗笑,“游客投的信五花八门,有给陆先生的,有给知意先生的,还有给敦煌的风、莫高窟的壁画的。”

苏晚拆开信封,里面是叠成树叶形状的信纸,字迹娟秀,末尾画着株沙枣树。“说在美术馆看到知意先生画的沙枣,突然想知道敦煌的沙枣是什么味道,”苏晚念着信,“还问‘能不能寄片沙枣叶来?让上海的秋天也尝尝西北的阳光’。”

陆承敦煌立刻跑去摘了片带晨露的沙枣叶,用宣纸小心包好,又往里面夹了颗晒干的沙枣。“知意先生当年寄干花,我们就寄干果,”小姑娘在信封上画了个月牙泉,“告诉她‘沙枣的甜,是被太阳晒透的那种,能甜到心里’。阴霾微笑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下午整理陆?的修复笔记时,苏晚在1956年的册页里发现张特殊的“邮票”——是沈知意用朱砂画的,左边是敦煌的九层楼,右边是上海的石库门,中间画了只衔着桂花的鸿雁。笔记旁写着陆?的小字:“知意自刻邮票,说‘邮局的戳太硬,会把思念硌疼’,今日修复北魏飞天,衣袂间似有桂香,疑是此票飞过。”

正看到入神,手机响了,是美术馆的实习生发来的视频。镜头对着桂树下的邮筒,几个孩子正踮着脚往里投信,信封上画满了彩色的飞天。“馆长说这些信不用寄,”实习生举着封信笑,“等攒多了,就烧成灰拌在桂花土里,说‘让思念当肥料,明年的花开得更甜’。”

苏晚忽然想起行李箱里的枫叶标本,取出来时,发现叶脉间竟沾着点细小的金黄——是昨夜落在画册上的桂花,不知何时粘了上去。她把枫叶放在《青枫图》上,红与黄的纹路交错,像两只手在纸上相握。

傍晚的党河岸边,陆承敦煌正把写好的信折成小船。信是给上海的小朋友的,里面夹着片青枫叶,船身画满了星星。“知意先生当年放的船,说不定早就漂到黄浦江了,”小姑娘把船放进水里,看着它顺着水流漂向远方,“你看它摇摇晃晃的,像在说‘别急,我这就到’。”

苏晚望着船影融进暮色,忽然明白那些跨越千里的牵挂,从不是单向的奔赴。就像此刻,敦煌的船载着枫叶往上海去,上海的信化作养分催开桂花,而月光这老邮差,正把两地的花期,一一记在风里、树里、年复一年的秋天里。

夜色渐深,青枫树下的灯又亮了。苏晚把那封上海来的信夹进《沈知意画集》,正好压在兰州码头的剪影页。画里的码头灯火昏黄,像在等一艘迟到的船,而画外的月光,正漫过敦煌的沙丘,漫过上海的屋顶,把两个城市的影子,轻轻叠成了一枚永不褪色的邮戳。



    (http://www.220book.com/book/TBX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时间褶皱里的琥珀 http://www.220book.com/book/TBXF/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