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妃娘娘千岁!”
“人心所向,江山永固!”
死寂被惊雷般的喝彩劈开时,铜鹤香炉里的檀香正袅袅升起最后一缕青烟。最先炸开的是武将们的吼声,震得梁上积尘簌簌坠落,铁甲碰撞的脆响混着粗粝的叫好,像滚雷碾过太极殿的金砖地面。紧接着,文臣们的赞叹如涨潮般漫过丹陛,须发斑白的户部尚书摘下乌纱帽,对着阶下深深一揖,帽翅上的青玉配饰磕在金砖上,发出清越的脆响;年轻的编修们红着眼眶互相击掌,手中的象牙笏板都捏出了指痕。
满殿臣子忘了派系倾轧,忘了新旧党争,只被同一份滚烫的骄傲攫住。站在前列的吏部侍郎忽然想起,三年前漳河赈灾,自己曾亲眼看见太子萧景珩跪在干裂的河床上,用手刨开坚硬的泥土;站在后排的羽林卫校尉猛地攥紧刀柄,去年雪夜在北营巡防,撞见太子妃提着食盒给哨兵送热汤,棉靴上沾着半尺厚的雪。这些零碎的记忆在林悦的话语里骤然拼凑完整,原来他们日夜守护的江山,真的有人在用血肉之躯托举。
乌尔罕亲王僵在殿中,锦袍上绣着的西凉狼图腾在日光下泛着冷光,却掩不住他节节败退的狼狈。他下意识瞥向案上那颗“瀚海明月”,幽蓝的光晕此刻像淬了冰的刀锋,映得他脸颊阵阵发烫。再看阶下,林悦被萧景珩半护在身侧,鬓边斜插的素银簪子在喧哗中微微晃动,那支簪子还是前几日她亲手打磨的,边缘甚至还带着未磨平的毛刺。可就是这样一个素面朝天的女子,方才掷出的话语比西凉最锋利的弯刀更有力量。
喉间涌上腥甜的涩意,他张了张嘴,那些准备好的辩驳——关于西域珍宝的价值,关于西凉铁骑的威名,关于邦交礼仪的轻重——在舌尖打了个转,终究成了可笑的泡沫。西凉勇士信奉的“力量即真理”,在“人心”二字前寸寸碎裂。他忽然俯身,锦袍扫过地面时带起一阵微风,竟行了个标准的大胤礼节,腰弯得比初见时更低:“太子妃娘娘慧心通透,胜读十年兵书。小王今日方知,金银珠玉不过是尘土,民心所向才是真金。大胤有此储君夫妇,实乃天授气运,西凉……佩服。”
那声认输落地时,殿外忽然传来檐角铁马的叮当声,像是为这场交锋落下休止符。皇帝萧彻望着阶下并肩而立的儿子儿媳,忽然想起三十年前自己还是太子时,也曾在这间殿里与老臣争论“治国当重礼法还是重民心”。彼时他引经据典说了半晌,却不如今日林悦这几句大白话来得透彻。龙椅扶手被他拍得发出沉闷的声响,震得案上的鎏金烛台都轻轻一颤:“传朕旨意,赏太子妃锦缎百匹,良田千亩——不,”他忽然改口,目光落在林悦沾着薄汗的额角,“把御膳房新碾的那石麦种赏给东宫,让太子妃种种看,这接地气的宝贝,到底能长出多少民心。”
西凉使团离京那日,城门校尉特意打了壶杏花酒送行。他看见乌尔罕让人将“瀚海明月”锁进紫檀木匣,钥匙亲自系在腰间,连送行的大胤官员都未曾再得见。倒是使团里的通译偷偷说,亲王昨夜在驿馆枯坐了整夜,反复念叨着“人心换人心”六个字。
这桩事很快成了京城百姓口中的佳话。茶馆的说书人将林悦的辩驳编成了新段子,说她舌战西凉王时,案上的夜明珠突然黯淡无光,倒是她鬓边的银簪放出万丈光芒。孩子们背着书包经过茶肆,都学着林悦的语气喊:“夜明珠能当馍馍啃吗?”惹得路人阵阵哄笑,笑声里却藏着别样的郑重。
山东太子妃,在线护夫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山东太子妃,在线护夫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TEXI/)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