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本营指挥部会议结束后不久,一道命令首接秘密下达到了工农游击队:鉴于何又余同志能力的极端重要性和特殊性,为确保其绝对安全及能力可持续支援根据地,即日起,何又余同志不再随工农游击队执行一线作战任务。组织决定,安排其加入后勤部首属后勤组,在核心区从事后勤保障工作,以普通队员身份融入群众。
命令来得突然,但理由充分。李政委、老张等人虽有战友分离的不舍,但更明白首长深远的考虑。
何又余的存在,某种意义上比一支精锐小分队更具战略价值。她的安全,就是无数战士能吃饱穿暖、伤员能及时救治的希望。
“青山同志,”李政委找到何又余,语气郑重,“这是组织的决定,更是对你的保护。
你的战场,现在转移到了灶台和仓库。让战士们吃饱肚子,穿暖身子,养好伤,这同样是至关重要的战斗!甚至……是更基础的战斗。”他拍了拍何又余的肩膀,“工农游击队永远是你的家,随时欢迎你回来看看。”
何又余看着李政委真诚的眼神,又看看不远处正在紧张擦拭机枪、准备再次出征的老张和赵小玲等人,默默地点了点头。她明白,这不是贬斥,是更深沉的责任和更严密的保护。
何又余很快被带到后勤部,交给了后勤组的组长—于大姐。
“哎呀!青山同志!可把你盼来了!”于大姐热情地拉着何又余的手,脸上笑开了花,眼底却带着心照不宣的了然,“以后啊,你就跟着我,在咱们大灶上帮忙!洗菜、切菜、烧火、揉面,活儿多着呢!咱们这里,不讲啥特殊,就是踏踏实实给同志们做好饭!”
于大姐是个明白人,首长亲自交代过,这位“新来的帮手”身份特殊,要绝对保证安全,更要让她“隐于无形”。于是,何又余在后勤组,有了一个最普通不过的身份:于大姐新收的徒弟兼帮手,大家叫她“小何妹子”或者“小何姐”。
她的生活,瞬间从枪林弹雨切换到了锅碗瓢盆。
每天天不亮,何又余就跟着周大姐和其他后勤组的婶子、大嫂们起床。在巨大的露天灶台前忙碌:
劈柴、生火,把大铁锅烧得滚烫。
清洗堆积如山的野菜、萝卜、土豆。
揉着掺了麸皮甚至树根粉、沉重无比的面团。
在大锅里搅动着能照见人影的稀粥或菜糊糊。
按照严格配比,小心翼翼地往大锅菜里加入珍贵的盐粒和偶尔切碎的午餐肉罐头碎末。
她动作不算麻利,甚至有些笨拙,切菜慢,揉面力气不够,常常累得腰酸背痛,脸上蹭着锅灰。其他后勤队员都是朴实的根据地妇女,起初对这个“城里来的姑娘”有些好奇,但见她干活认真,不怕脏累,很快也就接纳了她,热心地教她各种土办法:怎么把野菜做得不那么苦,怎么用有限的油炒出香味,怎么判断面团发好了没有。
何又余努力地学习着,像一个真正的新手。她很少说话,只是默默地干活,听婶子大嫂们聊着家长里短,聊着鬼子的暴行,聊着对胜利的期盼。她感觉自己像一滴水,真正融入了这片苦难却坚韧的土地。
然而,在这最平凡的劳作中,何又余的特殊能力,以一种极其隐蔽的方式,持续发挥着作用。
一次,运送药品的交通员在山里遭遇敌人伏击,损失了大半药品。分区医院急得团团转。第二天一早,于大姐在清理一个平时堆放杂物的旧箩筐时,发现筐底不知何时“遗落”了几大卷干净的无菌纱布和几瓶磺胺粉!她立刻惊喜地报告上去,解了医院的燃眉之急。
大家只当是之前清点遗漏,感叹于大姐心细如发。
何又余每隔一段时间会在指定地点投放物资支撑部队日常消耗,偶尔有意外情况都是云首长派人秘密来请何又余。
就在何又余渐渐适应这种灶台边的“看似平静生活时,“黑风”扫荡的阴云终于以最狂暴的姿态席卷而来!
鬼子的三路大军,如同三把巨大的铁梳,在飞机侦察和山炮的掩护下,开始向云岭核心区进行拉网式、梳篦式的残酷扫荡!所过之处,村庄化为焦土,来不及转移的群众惨遭屠杀,粮食牲畜被抢掠一空。
大本营的气氛骤然绷紧到了极致。电台滴答声日夜不息,传递着各条战线惨烈的阻击和伤亡情报。从前线撤下来的伤员数量激增,挤满了临时医院。粮食供应线被敌人疯狂绞杀,根据地存粮消耗飞快。
多亏了何又余空间源源不断的物资,才能支撑这么多人的消耗。
何又余在灶台边忙碌的身影更加沉默。
看着从前线撤下来休整的战士疲惫却依旧坚毅的眼神她的动作更加麻利,默默在投放的物资里加了许多的糖和能量棒巧克力之类的。
她空间里的物资、但也更隐蔽的方式,一点一滴地渗入这艰难的后勤链条。
=============
深夜
何又余在简陋的后勤组宿舍刚躺下,洞口传来极其轻微的敲击声,三长两短。
何又余警惕地起身,摸到门边。外面是陈映山压低的声音:“小何妹子,是我,陈映山。”
何又余打开门,陈映山闪身进来,迅速关好门。他穿着便装,身上带着浓重的硝烟和泥土气息,眼镜片后是难以掩饰的疲惫和焦虑。
“时间紧迫,长话短说。”
陈映山语速极快,声音压得极低,我们的游击队负责断后,拖住了鬼子一个联队主力,为主力转移争取时间,但伤亡很大,弹药消耗殆尽,被压制在‘鹰愁涧’一带,急需补给!常规运输线全断了!”
他盯着何又余的眼睛,带着孤注一掷的恳求:“我们需要粮食,哪怕只够他们支撑两天!需要药品,尤其是止血粉和消炎药!还有……子弹!特别是歪把子的子弹!青山同志,只有你能在鬼子眼皮底下,把东西送过去!首长让我来问你……能不能……”
陈映山没有说下去,但意思己经无比清楚。何又余看着陈映山布满血丝的双眼,仿佛看到了鹰愁涧绝壁下,李政委、老张、赵小玲他们浴血奋战、弹尽粮绝的身影。
她没有丝毫犹豫,用力点了点头:“告诉我地点和接头暗号。需要多少?我准备。”
陈映山眼中瞬间爆发出希望的光芒,迅速报出一组坐标和一个简单的鸟鸣暗号,以及所需的物资清单。
何又余集中精神,开始从空间中清点好陈映山所需的物品:压缩饼干、午餐肉罐头、盐巴、磺胺粉、绷,盘尼西林……最后是成箱的步枪子弹和歪把子机枪子弹。东西不多,但足够精悍的游击队支撑几天。。
何又余连忙装扮一下和陈映山一起飞快的离开,身影迅速消失在溶洞外的黑暗中。
两人飞快的走着隐约传来的炮声,握紧了拳头。
穿越1934,我努力苟活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穿越1934,我努力苟活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TEZ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