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4章 圯上老人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戏说汉朝那些事儿 http://www.220book.com/book/TFIY/ 章节无错乱精修!
 

博浪沙这地儿,就在如今河南省阳武县境内。

按说这地方就是条往来大道,一马平川,既没那崇山峻岭遮遮掩掩,也没个曲径深林能藏人。

再加上那会儿秦始皇修了驰道,车马跑得那叫一个顺畅,身边还有一大帮子卫队前呼后拥。

这么阵仗,一般人瞧见了,早就远远躲开了,谁吃了熊心豹子胆,敢在太岁头上动土,朝着秦始皇的车驾扔铁椎啊!

可老天爷偏就爱整这出意外!

也不知秦始皇是命大,还是老天故意跟他开玩笑,那铁椎 “嗖” 地一声,擦着御驾就飞过去了,“哐当”一下砸进了副车!

您要知道,古时候天子的属车有三十六乘,这副车就是属车的别称,平时跟在秦始皇车驾后头,里头也没人坐着。

所以这铁椎砸进去,倒没伤着人,就是把车轼给砸断了。

秦始皇正美滋滋地巡着游呢,冷不丁听见这么大动静,那魂儿都差点吓飞了!

随行的那帮子人,也都跟炸了锅的蚂蚁似的,全围到秦始皇跟前保护。

一时间,吵吵嚷嚷,乱成一团。

秦始皇定了定神,大喝一声,把大伙儿的喧哗给压下去了。

立马就有卫士把铁椎拾起来,献到跟前。

秦始皇一瞧这铁椎,好家伙,顿时火冒三丈,眼珠子瞪得跟铜铃似的,大声吼道:“这铁椎难不成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肯定是你们刚才一股脑儿跑过来护驾,才让那刺客给溜了!那家伙肯定没跑远,我今儿个非得把他逮住,千刀万剐不可!”

说完,立马传令当地官吏,赶紧去抓人!

官吏们哪敢怠慢呐,马上带着手下的兵役,挨家挨户地搜。

这一搜,可把老百姓折腾惨了,家家户户不得安宁,可那刺客就跟人间蒸发了似的,咋找都找不着。

没办法,官吏们只好跑到秦始皇跟前,求他宽限些日子。

秦始皇一咬牙,大手一挥,下了道命令:“全国大搜捕,十天之内,必须把这刺客给我抓来,到时候定要严刑拷问!”

这十天一晃就过去了,那刺客愣是连个影子都没找着!

秦始皇这下可没辙了,只能灰溜溜地接着往东走,又跑到海边,登上之罘山。

还让手下的文人写了一堆歌功颂德的文章,刻在石头上。

一边呢,又去问那些方士,有没有找到长生不老药,结果自然是啥都没捞着,只能满心郁闷地想着回都城。

这回回去,秦始皇也不想再绕路了,首接从上党往关中赶,一路急急忙忙的,倒也没再出啥乱子。

就这么一铁椎,愣是把秦始皇吓得够呛!

扔铁椎的是个大力士。

不过这大力士背后的主使,那可是个响当当的人物,后来在历史上干出了一番大事业,帮着韩国报仇,还辅佐刘邦建立了汉朝,人称 “人杰”,姓张名良,字子房。

张子房那可是历史上一等一的厉害角色,必须得着重提一提!

张良是韩国人,他爷爷叫张开地,父亲叫张平,爷俩儿都当过韩国的丞相,先后辅佐过五位韩国君主。

秦国灭掉韩国的时候,张良还年轻,没来得及出来做官,家里头光家僮就有三百人。

他弟弟死了,他都顾不上好好安葬,一门心思就想着给韩国报仇。

把家里的财产全拿出来,分给宾客,就想找个人去刺杀秦始皇。

可那会儿秦国的威风大得很,老百姓都吓得大气都不敢出,谁敢议论国事啊!

更别说有人愿意跟张良一起干这掉脑袋的事儿了。

就算有那么几个力大如牛的勇士,也都惜命得很,谁愿意去招惹秦始皇这只大老虎啊!

所以张良筹划了好几年,都没能找到合适的人。

后来张良一想,天下这么大,还怕找不到能人吗?

不如出去碰碰运气,说不定能遇到个深藏不露的大侠,帮自己完成心愿。

于是他打着游学的幌子,跑到淮阳。

还真让他打听到了一个叫仓海君的人,是东边有名的豪杰,家里养了不少门客。

张良二话不说,带上钱财就往东去了,一门心思要求见仓海君。

这仓海君也是个豪爽的主儿,大大方方地出来见张良。

俩人一聊到秦始皇的暴虐无道,仓海君立马气得头发都竖起来了,眼睛瞪得通红。

再加上张良那口才,在旁边一怂恿,仓海君的热血 “腾” 地一下就被点燃了,当场就给张良找了个大力士。

张良一瞧这大力士,好家伙,长得是虎背熊腰,往那儿一站,就透着一股不一般的狠劲儿。

张良觉得这人肯定不简单,对他那叫一个好,好吃好喝地伺候着,很快就跟他成了好朋友。

平时没事儿的时候,张良就试试这大力士的本事,嘿!那身手,矫健得不得了,张良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厉害的人。

这下张良心里有底了,对大力士更是掏心掏肺,好吃好喝地供着,就盼着他能帮自己完成大事。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戏说汉朝那些事儿》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这大力士也是个痛快人,张良话还没说完,他就“噌”地一下站起来,胸脯一拍,这事儿包在我身上了!

就冲这股子劲儿,那也是专诸、聂政那样的豪杰!

张良高兴坏了,偷偷找人铸了个一百二十斤重的大铁椎,交给大力士,俩人商量好,就等着机会动手。

跟仓海君告别后,张良和大力士往西走,找机会行刺秦始皇。

也是巧了,秦始皇第二次东巡的消息传出来了,张良一听,赶紧告诉大力士,准备迎上去。

到了博浪沙,远远瞧见尘土飞扬,就知道秦始皇带着人来了。

俩人赶紧在驰道旁边埋伏好,大气都不敢出。

这驰道修得又高又厚,两边地势低,还有不少青松,藏人可太方便了。

大力士身手好,埋伏得近;

张良没啥力气,就埋伏得远些。

这安排也是没办法,不然张良咋能逃得掉呢!

等秦始皇的车驾一到,大力士“蹭”地一下就跳出来,举起铁椎就砸过去。

可他太着急了,用力过猛,铁椎“嗖”地飞出去,“哐”地一声,砸中了副车!

周围那些护卫的人,都吓得呆若木鸡,还没反应过来,大力士己经撒开腿,跑得比兔子还快!

张良在远处听见动静,就知道大力士动手了,满心盼着他能一击成功。

可他自己没啥本事,想着还是先跑为妙,等找个安全的地方再打听消息。

所以张良和大力士就分开跑了,这一跑,俩人就再没见过面。后来听说铁椎砸中了副车,张良别提多可惜了;

又听说秦始皇搜捕了十天都没抓到人,他又替大力士高兴。

自己也改了名字,跑到下邳躲起来了。

您还别说,这张良向来是靠脑子吃饭的,没听说他力气多大。

《史记》虽然说张良和门客刺杀秦始皇,但肯定不是张良自己动手。

我这么一琢磨,这事儿的来龙去脉就理得明明白白啦!

咱再说说下邳这地儿,靠着东海,是秦朝的一个县,离博浪沙好几百里地。

张良跑到这儿,还好身上还有点钱,能买点吃的穿的,不至于挨饿受冻。

刚开始,他吓得都不敢出门,天天躲在家里。

后来听说秦始皇回西边去了,搜捕的事儿也慢慢松下来了,他才敢出去转转。

有一回,张良跑到圯上看风景。

您可能纳闷了,啥是圯上?

其实就是桥上,当地老百姓都这么叫。

张良也就是想出来散散心,排解排解心里的忧愁。

正溜达着呢,突然来了个白头发老头,慢悠悠地走上桥。

走到张良身边的时候,“啪嗒”一声,鞋子掉了。老头扭头就对张良说:“小子,下去把我的鞋捡上来!”

张良一听,当时就火了,心想:咱俩又不认识,凭啥让我给你捡鞋?抬手就想给这老头一巴掌。

可仔细一瞧,这老头穿着粗布衣服,拄着根竹拐杖,看样子都七八十岁了。

张良寻思着,估计是老头腿脚不利索,才让自己帮忙,虽然说话难听了点,但看着也挺可怜的。

没办法,张良强压着怒火,跑下桥把鞋捡起来,又跑回桥上递给老头。

谁知道这老头一屁股在桥上坐下,把脚一伸,又说:“给我穿上!”

张良这会儿又好气又好笑,心说:“得,好人做到底吧!”

于是单膝一跪,恭恭敬敬地给老头把鞋穿上了。

您别说,就张良这份忍耐力,一般人还真比不了!

老头一看鞋穿好了,这才摸着胡子笑了笑,慢悠悠地站起来,下桥走了。

张良一看,这老头连声谢谢都不说,也不道歉,这事儿也太奇怪了!

心里好奇得不行,就想看看这老头到底是啥来头,一边琢磨着,一边就悄悄跟在老头后面。

走了大概一里多地,老头好像察觉到有人跟着,突然转身回来,正好又碰上张良。

老头这回和颜悦色地说:“小子,还算有出息,能教!五天以后,天一亮,你还来这儿找我!”张良可是个聪明人,一听就知道这老头肯定不简单,赶紧跪下答应了。

老头这才大摇大摆地走了,张良也没再跟着,回自己住的地方去了。

时间过得可真快,一转眼就到了第五天。

张良惦记着和老头的约定,天还没亮就爬起来,简单洗漱了一下,就跑去圯上。

谁知道老头早就在那儿等着了,一见张良,立马黑着脸说:“跟老人约好时间,就该早点来,你怎么现在才到?回去吧,再过五天,早点来见我!”

张良也不敢多说话,只好又回去了。

又过了五天,张良这回可长记性了,一听鸡叫就爬起来,急急忙忙赶到圯上。

结果好家伙,老头又先到了,还是嫌他来晚了,又约了五天之后见面。



    (http://www.220book.com/book/TFIY/)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戏说汉朝那些事儿 http://www.220book.com/book/TFIY/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