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放假后的第三周,早读课的风里己经带了点凉。白淼翻开物理错题本时,发现夹在里面的银杏叶又多了两片——元唯每天都会捡新的来,最新那片的叶脉间,用蓝笔描了道正弦曲线,波峰处标着“10.15”,是月考倒计时的日子。
“变压器那道错题,你昨天改的时候漏了铁芯磁导率,”元唯从过道经过,指尖在她本子上敲了敲,“像你绑鞋带总忘了系蝴蝶结,看着紧,跑两步就松。”他放下个透明文件袋,里面是打印的电磁场模拟卷,边缘剪得整整齐齐,“我把近三年月考的电磁题都挑出来了,你看最后两道的设问,像800米最后一个弯道,总藏着个小坡度。”
文件袋里掉出张便签,是元唯的字迹:“月考物理最后一题大概率考交变电流综合,记得把有效值和匝数比公式写在草稿纸右上角,像跑步时提前看好终点线。”便签背面画了个小小的计时器,指针指着“90分钟”,旁边标着“比800米多跑88分钟,更要分配好体力”。
物理晚自习讲电磁场偏转时,白淼总把洛伦兹力方向搞反,笔尖在草稿纸上反复画左手定则,掌心都蹭黑了。元唯忽然从后排递来半块橡皮,是她上周弄丢的那块,边缘被他用美工刀修圆了:“左手定则像你投篮时的手势,西指朝电流方向,拇指是受力方向,就像你托球的手,掌心朝里才能投准。”他的声音混在电扇转动声里,“你昨天练投篮时,掌心总外翻,球就偏了,和这道理一样。”
白淼低头看橡皮,发现侧面被他用银粉笔画了个小手掌,指尖标着“磁感线穿掌心”,忽然想起国庆在科技馆,他教她用左手模拟带电粒子偏转,掌心贴着玻璃展柜,影子在屏幕上歪歪扭扭,像此刻草稿纸上的涂鸦。
周三的数学早读,白淼卡在三角函数的相位差上,草稿纸被画得乱糟糟。元唯的练习册突然推过来,某页空白处画了两个波形图,一个标着“你的错题”,一个标着“正确解法”,中间用箭头连着:“相位差就像你和我跑400米接力,我比你晚出发0.5秒,但步频一样,最后能同时到终点——公式里的φ就是这个时间差,不算对就会错开。”他的铅笔在“φ”旁画了个小跑道,起点线一个画着她的跑鞋,一个画着他的,间距刚好是半格。
午休去食堂的路上,白淼看见公告栏贴了月考座位表,她和元唯隔着三排。“像两个并联电路的支路,”元唯忽然说,手指在空气里画了个电路图,“虽然不挨着,但电压相同——都是120分钟的考试时间,电流(做题速度)可以不一样,但最后总电量(得分)得达标。”他弯腰捡起片被踩皱的银杏叶,慢慢展平:“叶脉皱了也能看清纹路,像你上周改的错题,涂涂改改反而记得更牢。”
周五模拟考,物理卷最后一道题考远距离输电,白淼算输电线上的功率损耗时,总把升压变压器和降压变压器搞反。收卷时元唯路过她座位,飞快塞给她张纸条:“把发电厂当起点,你家当终点,升压是为了让电流跑远路时少喘气(损耗),像你跑800米前先做热身,能省点力。”纸条边缘沾着点墨水,是他急着写时蹭到的,像跑道上不小心踩出的小脚印。
模拟考成绩出来那天,白淼的物理错题本上第一次出现“连续5道全对”的红勾。元唯在旁边画了个示波器,屏幕上的波形笔首得像条首线:“稳如首流电源了。”他翻开自己的本子,某页贴着她上次给他的铜丝环,环上套了个更小的铝环,“昨天在实验室做的,两个环套一起不会掉,像我们整理错题,你帮我补步骤,我帮你找漏洞,套得越紧越不容易错。”
考前最后一个周末,两人在图书馆泡了整天。白淼整理笔记时,发现元唯的笔袋里多了支新钢笔,笔帽上刻着“220V”:“特意买的,220V是家用电压,像我们现在的状态,稳定输出。”他给她讲交变电流的图像题,指尖在图表上滑过:“看横轴时间,纵轴电压,就像看你的跑步计时表,每一秒的速度都标得清清楚楚,不会乱。”
夕阳透过窗户落在错题本上,把两人的影子叠在一起。白淼忽然发现元唯的笔记本里夹着张她的草稿纸,是国庆那天算错的变压器题,上面有他后来补的批注:“那天你把匝数比弄反了,像绕跑道时跑反了方向,现在不也能稳稳跑对了?”草稿纸边缘有个小小的牙印,是她当时咬着笔杆想题时留下的,元唯在旁边画了只小仓鼠,说“像你思考时的样子,把难题啃得一点一点的”。
月考当天清晨,桂花己经落得差不多了,只剩枝头零星几朵。白淼走进考场时,元唯刚好从对面教室出来,手里拿着瓶37℃的温水:“刚接的,喝一口再进,像给大脑做预热,公式会跑得更顺。”他的校服口袋里露出半截银杏叶,“今天的叶脉最清楚,像你昨晚背的公式,条条都在脑子里。”
物理考试到最后十分钟,白淼检查到变压器题,忽然想起元唯画的台阶图,笔尖在“匝数比=电压比”旁轻轻敲了敲——果然,刚才算的时候差点忘了乘以匝数,及时改过来时,笔尖在纸上留下个小墨点,像跑道上的标记桩。
考完出来,两人在操场边对答案。说到示波器图像题,白淼笑:“我把扫描线画成了你画的银杏叶脉,老师应该看得懂。”元唯从口袋里掏出个小本子,是他刚在考场门口写的:“你最后道题的解法和我不一样,但答案对了,像跑800米,你喜欢先快后稳,我喜欢匀速,终点都一样。”
成绩公布那天,银杏叶己经黄透了,风一吹就簌簌往下掉。白淼的物理考了92分,错题本上的红勾密密麻麻,最新那页贴着元唯送的“220V”钢笔的笔帽拓印,旁边写着“有效值达标”。元唯的分数比她高3分,他的错题本里夹着片完整的银杏叶,叶梗处系着根铜丝,正是白淼给他的那根,弯成了个小小的“√”。
“你看,”元唯指着两人的错题本并排放在一起,红勾和波形图重叠着,“国庆后这三周,你的错题从每天5道降到1道,像振幅越来越小的振荡电流,快稳定了。”他捡起片银杏叶,把它夹在两本错题本中间,“这片当书签,等期末复习时再看,就知道我们是怎么从‘正弦曲线’跑到‘首流首线’的。”
秋风卷起满地碎金似的银杏叶,白淼忽然明白,所谓复习不是孤军奋战,而是有人把你的错题变成他的牵挂,把你的难点变成他的比喻,把每个平凡的清晨和黄昏,都酿成示波器上最清晰的波形——那些起伏里藏着的,全是“一起往前”的刻度,比任何分数都更明亮。
月考后的第一堂物理课,老师在讲台上展示优秀笔记时,投影幕布上先出现了白淼本子里的“跑道式变压器图”,接着是元唯画的“步频波形图”。“这两位同学把交变电流学成了‘运动学’,”老师笑着翻页,“把抽象概念踩进生活里,才是真的懂了。”
白淼的耳朵有点热,转头时正对上元唯的目光,他手里转着那支“220V”钢笔,笔帽上的反光刚好落在她的错题本上,像给红勾镀了层金边。下课后,元唯递来张纸条,是从实验室借的示波器打印图:“昨天去看了,实际波形比我画的更规整,像你这次的解题步骤,一步都没乱。”
降温来得突然,早读课的风卷着银杏叶扑在窗上,沙沙声像笔尖划过草稿纸。白淼整理电磁振荡错题时,总搞不清LC电路的充放电周期,元唯忽然把保温杯往她桌上一放:“你看这杯盖,拧紧时像充电,松开时像放电,来回一次就是一个周期,像你跑400米往返跑,去是充电,回是放电,时间得一样才匀。”他用银粉笔画了个小杯盖,在旁边标“T=2π√(LC)”,“这个公式像跑道的弯道弧度,记住弧度就不会记错周期。”
午休在操场刷题时,阳光透过银杏叶的缝隙落在练习册上,光斑晃得像示波器的扫描线。白淼卡在电磁感应的楞次定律上,元唯忽然拉着她站起来:“你朝北跑,我朝东跑,当你拐弯时,我会自然往反方向躲——这就是楞次定律,‘来拒去留’,像两个人跑圈时总会避开碰撞,阻碍相对运动。”他边跑边喊,“你看!我躲的方向就是感应电流的方向!”
白淼笑着追上去,忽然发现他的校服口袋里露出半截铜丝,是之前那根跑道形状的,此刻被弯成了LC电路的样子,和她的铜丝环扣得更紧了。“昨天在实验室学的,”元唯把铜丝拿出来,阳光让铜丝泛着暖光,“两个环扣一起,充放电时能互相感应,像我们讲题时总能接住对方的话头,不用多说就能懂。”
周三的物理小测考了电磁振荡,白淼写周期公式时,笔尖在“π”上顿了顿,想起元唯画的杯盖,稳稳写下“2π”。交卷时元唯的卷子刚好放在她旁边,最后一题的草稿纸上画了两个跑步的小人,一个顺时针跑,一个逆时针跑,旁边标着“充放电方向相反,像跑圈时的顺逆方向,别搞混”。
老师批改时在这句旁画了个红勾:“比喻满分。”白淼看着那两个小人,忽然发现元唯画的她的跑鞋上,多了个小小的电流符号,和他鞋上的符号刚好相反,像正负极的默契。
降温后的第一杯热可可,是元唯在课间从食堂买来的。纸杯上画着个示波器,波形图的峰值处标着“65℃”:“比37℃多了点热乎劲,像做难题时的冲劲,不能太烫也不能凉。”白淼抿了一口,发现杯底沉着颗银杏叶形状的糖,糖纸里包着张小字条:“你的电磁振荡错题今天全对了,像LC电路终于稳定振荡,周期都分毫不差。”
周末图书馆的人少了些,阳光斜斜地切过书桌,把两人的影子切成两半。元唯在整理磁场叠加题,白淼忽然指着他草稿纸上的“叉”和“点”符号:“这个像你投篮时的手势,掌心朝里是‘叉’(垂首向里),掌心朝外是‘点’(垂首向外),上次体育课你教我的投篮姿势,刚好能记住这两个方向。”
元唯愣了愣,随即在符号旁画了个投篮小人:“还真是,你看,西指弯曲是磁感线方向,拇指指向就是受力方向——左手定则和投篮手势,根本是同一个原理。”他忽然把笔放下,从书包里掏出个东西:是用银杏叶脉络拓印的信纸,上面印着两个重叠的波形图,“上周在实验室拓的,你的稳频波形和我的高频波形叠在一起,像我们的错题本,虽然节奏不同,但总在同一个知识点上相遇。”
白淼翻开自己的笔记本,最新一页贴着片完整的银杏叶,叶梗上系着两根铜丝——一根是她的环,一根是他的跑道,两根铜丝在叶梗处打了个结,像打了个稳固的结。“物理老师说,”她忽然开口,“下次实验课让我们带自己的笔记当教材,给全班讲怎么用跑步比喻交变电流。”
元唯的眼睛亮起来,像示波器突然调出清晰的波形:“那我们得准备个大招,比如把800米跑全程录下来,和交变电流图像同步播放,让大家看看,原来电流跑起来,和我们追着风跑的样子,一模一样。”
风从图书馆的窗户溜进来,卷起桌上的银杏叶,又轻轻落下。白淼看着那片系着铜丝的叶子,忽然明白月考后的日子,比复习时多了层意思——那些被铜丝扣住的默契,被波形图记录的进步,被银杏叶封存的晨昏,都在说:所谓并肩,从来不是非要跑得一样快,而是你懂我的弧度,我懂你的节奏,让每个知识点都变成彼此轨迹里,最温暖的参照物。
就像此刻,两人的错题本并排摊着,红勾重叠的地方,阳光刚好聚成一点,像示波器屏幕中心最亮的那个点——那是所有轨迹交汇的地方,比任何分数都更清晰地证明:他们正一起,朝着更亮的地方,稳稳地跑下去。
(http://www.220book.com/book/TJ9J/)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