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5章 望北楼

小说: 名义:连城的反抗   作者:多情神刀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名义:连城的反抗 http://www.220book.com/book/TJL6/ 章节无错乱精修!
 

望北楼顶层的旋转餐厅里,刘生正优雅地坐在餐桌前,他的动作轻柔而细腻,仿佛每一个动作都经过精心设计。他手持一根精致的银签,小心翼翼地挑起一勺燕窝,缓缓地送到泰国客人的嘴边。

透过巨大的落地窗,可以看到维多利亚港的璀璨灯火,如同一幅绚丽的画卷展现在眼前。这些灯火在玻璃上折射出无数金屑般的光芒,如梦如幻,令人陶醉。然而,刘生的注意力并没有完全被这美景所吸引,他的目光偶尔会落在自己袖口的玉扣上。

那是一枚老坑玻璃种的玉扣,晶莹剔透,散发着温润的光泽。玉扣中隐藏着细微的裂纹,这些裂纹就像他这些年来走过的道路,表面看似通透,实则步步惊心。每一道裂纹都记录着他人生中的起伏与波折,见证了他在商场上的风风雨雨。

这枚玉扣是前港督所赠,它不仅仅是一件珍贵的礼物,更是刘生人生历程的一个象征。每当他看到这枚玉扣,那些曾经的艰辛与挑战便会涌上心头,让他更加珍惜眼前的成功与荣耀。

“刘先生,”泰国客人的汉语带着咖喱味,指尖在加密手机上划着,“汉东的那条线,真的断了?”屏幕上是祁同伟在孤鹰岭的最后画面,军大衣被风掀起,像面褪色的旗。

刘生把银签放在骨瓷碟里,碰撞声轻得像叹息:“老祁是条汉子,可惜选错了码头。”他按下桌底的按钮,餐厅的背景音乐突然换成《三套车》,大提琴的调子裹着寒气,“但他留了后手,赵瑞龙的海外账户,现在在我手里。”

客人的瞳孔缩了缩。刘生端起茶杯时,目光扫过墙上的油画——那是他请人临摹的《韩熙载夜宴图》,画里的宾客换成了汉东的政要:高育良在抚琴,李达康在观舞,祁同伟站在角落倒酒,而他自己,坐在韩熙载的位置上,指尖夹着的酒杯里,映出维多利亚港的船灯。

刘生的父亲曾是香港警队的华人总警司,1997年回归前,把他送到英国读军校。毕业典礼那天,父亲的老部下带着这枚玉扣来找他,“总警司说,这扣子能护你周全,但记住,别碰内地的浑水”。那时他摸着玉扣上的裂纹笑,觉得父亲老了——世界上哪有不能碰的水,只有不会游的人。

他第一次碰“内地的浑水”,是为赵立春的秘书捞人。那秘书在深圳赌输了三千万,被当地公安扣了,是刘生带着香港律师楼的文件过去,把人换成“香港永久居民”,从罗湖桥送回了香港。赵立春后来托人送来块金砖,上面刻着“合作愉快”,他转手就熔成了餐厅的门把手,黄铜里掺着金,握上去总有种烫手感。

望北楼那时还叫“北望楼”,是个卖云吞面的排档。他租下二楼当办公室,第一个客户是杜伯仲。那男人穿着花衬衫,腋下夹着个皮箱,打开时的美元味呛得人睁不开眼:“刘先生,帮我把高小凤送进汉东大学,费用不是问题。”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名义:连城的反抗》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刘生盯着皮箱里的护照——高小凤的名字被改成了“高晓凤”,籍贯换成了澳门。“这姑娘是块料。”他摸着玉扣说,“但得配个好剧本。”后来他请了香港小姐的礼仪老师,教高小凤穿旗袍、喝红酒,甚至模仿陈阳的笔迹练字,“要让高育良觉得,这是年轻时的白月光”。

杜伯仲那时总说:“刘生,你这双手,能把石头雕成玉。”他没说的是,刘生的指甲缝里,永远藏着洗不掉的灰——那是给赵瑞龙的海外账户洗钱时,油墨染的;是帮高小琴伪造香港身份时,文件纸磨的;是在伦敦帮李达康的女儿转学费时,英镑上的纤维粘的。

这些灰,后来都成了望北楼的地基。他把排档改成餐厅,再扩成私人会所,每块砖里都嵌着秘密:三楼的雪茄房,通风管道藏着录音设备,高育良和高小凤的谈话全在里面;地下室的酒窖,最贵的那瓶1982年拉菲,瓶底刻着赵瑞龙在瑞士银行的账号;就连旋转餐厅的地板,都能通过机关露出暗格,里面放着客户的“备用身份”——祁同伟的那套,照片上的男人戴着金丝眼镜,像个斯文的学者。

祁同伟第一次来望北楼,是为了救陈阳。那时陈阳在西藏支教,被人诬陷“窃取国家机密”,押在成都的看守所里。刘生在雪茄房见的他,老厅长穿着件旧夹克,袖口磨出了毛,手里的军用水壶放在红木桌上,壶底的茶垢蹭脏了桌布。

“开个价。”祁同伟的声音发哑,军用水壶的壶盖没拧紧,晃出点褐色的茶渍,“只要能把人平安送回西藏,我这条命给你都行。”

刘生把录音笔推过去,里面是诬陷者和赵瑞龙的对话:“……把陈阳搞臭,祁同伟就少了个软肋……”他按下暂停键,“老祁,你欠我的,得用赵瑞龙的账来还。”

后来陈阳被放了,祁同伟却成了望北楼的常客。他总坐在靠窗的位置,点一碟花生米,喝最便宜的二锅头,看着维多利亚港的船发呆。有次喝多了,他把军用水壶里的茶倒进刘生的红酒杯:“刘生,你说人这辈子,是不是都在渡一条河?我想往对岸去,可总被浪打回来。”

刘生没接话,只是把那杯掺了茶的红酒喝了。酒液滑过喉咙时,他想起父亲的话:“河水脏,就别用手摸,找个船划过去。”可祁同伟偏要用手,把自己弄得满身泥,连军用水壶里的茶,都带着股土腥味。

祁同伟在孤鹰岭自杀前,给刘生发过条加密短信:“照顾好陈阳,还有大风厂的工人。”那时刘生正在处理赵瑞龙的海外资产,看到短信时,手里的钢笔在文件上洇出个墨团,像滴没擦净的血。

他最终没保住赵瑞龙的资产,却把祁同伟的“备用身份”烧了。在地下室的壁炉里,那套西装和金丝眼镜化成了灰,他往火堆里扔了把祁同伟常喝的二锅头,火苗蹿起来时,映出暗格里的另一盘录音带——是祁同伟在雪茄房录的,“……如果我死了,别让程度跟着陪葬,那孩子笨,但心热……”



    (http://www.220book.com/book/TJL6/)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名义:连城的反抗 http://www.220book.com/book/TJL6/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