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的风还带着点料峭的凉,却己裹着解冻的水汽,吹得湖边的柳丝软了三分。陈雪蹲在鹅卵石滩上,看湖面的冰融成碎块,像被敲碎的玻璃,随着水波轻轻晃,边缘泛着细碎的光。秦羽拎着个透明玻璃瓶走过来,里面装着半瓶清水,瓶壁上贴着张便签:“波的干涉实验材料”。
“物理老师说,今天观察水波干涉最方便,”他把瓶子放在滩上,弯腰捡了两颗鹅卵石,石子的棱角被水浸得光滑,“你看,两个波源频率相同,就能形成稳定的干涉图样——有的地方振动加强,有的地方减弱,像画出来的花纹。”
陈雪看着他把两颗石子同时扔进湖里,咚、咚两声轻响里,水面绽开两圈同心圆波纹,像被同时推开的涟漪。波纹相遇时,有的地方叠成更高的浪尖(加强区),有的地方几乎平了(减弱区),在湖面织出明暗相间的网,像谁在水上铺了块格子布。
“你看这加强区,”秦羽指着波纹最密的地方,指尖在空气中跟着波纹画圈,“两个波峰遇到一起,就变得更高,就像……我们俩一起做题时,思路总比单独想更清楚。”他突然停住,石子在掌心转了转,“减弱区是波峰遇波谷,刚好抵消,像我们偶尔会吵两句,但很快就好了。”
她的指尖无意识地划着滩上的湿泥,画出两道平行的波纹线。去年冬天的简谐运动还在笔记本里夹着,此刻的水波干涉,倒像把那些“摆动”的瞬间,织成了更稳定的图样。秦羽从口袋里掏出片玉兰花瓣,比冬天的干瘪多了点润意,边缘泛着淡淡的粉——是实验室后墙根新发的,还带着点冻土的潮气。
“快开花了,”他把花瓣放进她摊开的物理笔记本,刚好压在“波的干涉条件”那行字上:“频率相同、振动方向一致、相位差恒定”。花瓣的纹路和书页的字迹重叠,像大自然在给物理题做批注。
“其实声波也有干涉,”秦羽突然拍手,湖边的回声里,隐约能听见两次掌声的重叠,“比如教室里的回声和原声叠加,有的地方声音变响,有的变轻。”他凑近了些,声音压得低,像怕被水波听去,“就像……我喊你名字时,你回应的声音,和我心里的声音叠在一起,就是加强区。”
陈雪的耳尖被风扫得有点热,低头看笔记本时,发现他在“干涉图样”旁画了两个小人,一个扔石子,一个捡花瓣,两人脚下的水波连成一片,没有减弱区,全是密密麻麻的加强线。“这不符合实验现象,”她笑着用指尖点了点,秦羽却握住她的手,让她的指尖停在小人身上,“但符合我们的‘现象’,”他的掌心暖烘烘的,把石子的凉意都捂热了,“我们频率相同,不是吗?”
湖面的冰碎得更厉害了,露出底下青绿色的水,倒映着灰蒙蒙的天。秦羽把玻璃瓶里的水倒在滩上,用手指在湿泥上画干涉示意图:“你看这两个波源,离得越近,干涉图样越密。”他画着画着,两道波纹线突然弯了弯,在中间汇成一个心的形状,“就像我们,靠得越近,那些‘加强’的瞬间就越多。”
风卷着柳丝掠过湖面,带起细碎的浪花,把刚画的图样冲得淡了些。陈雪想起寒假实验报告里的电路,想起星空下的向心力,突然觉得这水波干涉,像把所有物理概念串成了首诗——原来最好的关系,从不是完美无缺,而是像这两圈波纹,频率相同,方向一致,允许有偶尔的“减弱”,却总能在更多地方叠加出更美的浪,在彼此的水波里,稳稳地织出独属于他们的、明暗相间的温柔。
回去时,秦羽帮她拎着笔记本,两人的影子被夕阳拉得很长,投在解冻的湖面上,像两道平行的波源。他突然指着水面的倒影:“你看,我们的影子也在干涉呢。”他转头时,睫毛上沾着的水汽被夕阳照得发亮,“以后不管走到哪,我都想和你保持同一个频率,好不好?”
陈雪看着他眼里的光,像湖面碎冰反射的星子,轻轻“嗯”了一声。风穿过柳树林,发出沙沙的响,像在应和。她摸了摸笔记本里的玉兰花瓣,感觉那小小的空间里,又多了道温柔的波纹——和之前的所有物理公式一起,在春天快来的风里,慢慢漾开,叠成一片永不减弱的加强区。
(http://www.220book.com/book/TJQQ/)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