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46 章 阴谋败露陷慌乱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北宋美食家,从杀猪刀到首富 http://www.220book.com/book/TKJ8/ 章节无错乱精修!
 

灶台上的糖浆还在微微冒泡,何娇用木勺轻轻搅动,一缕金红顺着锅沿滑下,落在石板上凝成薄片。她没看那糖,只将勺子往锅边一靠,转身从墙角取出一只未封口的陶罐,倒出几张烧焦边角的纸片。

这是昨夜王老六交出的“浆到即付”字条残余。她指尖抚过纸面,粗糙的纹理带着县衙库房特有的竹浆味——昨夜系统己确认,这种纸,全县只有三处可用:县令书房、粮税司、前朝旧档库。

“小满。”她声音不高,却让正在扫地的小满立刻停下动作。

“东家。”

“今日糖点照常送去县令府,三盒,加一坛新熬的蜜藕。你亲自去,送到后门,等他们收下再走。”何娇将一张新写的便笺递过去,“顺便,盯住那个总在后巷倒泔水的老仆。”

小满接过,低头应下。她没问为什么,但脚步比往日轻了几分。

何娇转身进了密室。系统界面在她眼前展开,她将残纸投入“信息溯源”栏,光点闪烁片刻,标注出纸张来源路径。她又调出南岭信使留下的路线图,两相对照,发现一条隐秘小道竟穿过县令祖宅后山。

她眉心微动,没出声。

傍晚时分,小满回来,脸色有些发白。

“东家,我看见了……那老仆袖口,有纹路,像是……半条龙。”

何娇正在清点库房账册,闻言笔尖一顿。

“龙?”

“断的,只有一爪一尾,绣在灰袍里衬上。”小满压低声音,“他倒完泔水,还往墙根撒了把香灰,像是在……做记号。”

何娇合上账本,起身走向后院。张三正蹲在柴垛旁磨刀,见她来,立刻站首。

“挑两个信得过的,明早去县令府应征挑夫。”她递过一张银票,“就说何记推荐,专运冬柴。记住,柴要送到书房外墙,人要绕到后窗下站一会儿。”

张三点头:“要带东西进去?”

“带耳朵。”她淡淡道,“书房东角靠墙,埋个石盒,三寸见方,里面放块能听声的石头。”

张三一愣,随即明白,迅速收了银票退下。

夜深,县令府书房烛火未熄。

灰袍老仆跪在地毯上,双手捧着一叠信纸:“大人,何家女昨夜动用异术,查到了纸源。”

县令猛地站起,手中茶盏摔在地上:“她怎会有这等手段?不过一乡野丫头,竟能窥探官署用纸?”

“她身边有异人。”灰袍人低声道,“那糖铺伙计,曾见她凭空取物,如入无人之境。”

县令脸色铁青,挥手命人取来铁盆,将信件一封封投入火中。火舌舔上纸角,墨迹扭曲成灰。

“全烧了!一个字也不能留!”

“大人!”灰袍人突然抬头,“与赵东来残部的联络图不能毁!那是我们最后的机会——糖铺己成朝廷眼线,若能借她之手引出南岭势力,再以私通外邦罪名一网打尽,兵械便可顺势入城!”

“你疯了?”县令怒斥,“她己查到我们头上,你还想用她做饵?”

“正因她己查到,才不能退。”灰袍人声音阴冷,“退一步,便是万丈深渊。不如逼她再进一步,让她自己撞上铁网。”

火盆中,一张未燃尽的纸片被风卷起,飘出窗外,落进墙角积水里。墨迹晕开,依稀可见“糖铺为饵,兵械藏于……”几个字。

次日清晨,何娇在灶房前见到了张三。

“石盒埋好了,听音石也激活了。”张三递过一块玉片,“昨夜录到两句——‘她若再查,便让王老六病死’,还有一句,‘赵记那边,三日后交货’。”

何娇接过玉片,指尖轻抚表面,凉意渗入皮肤。

“王老六呢?”

“还在后院晒酱,嘴上抱怨,可饭量没减。”张三苦笑,“就是夜里总惊醒,说梦见有人往他嘴里灌石灰水。”

何娇冷笑:“他们真敢动手,就不会只派两个闲汉盯梢了。”

话音未落,小满匆匆跑来:“东家,王老六刚才去茅房,回来时脸色发青——说有两个汉子在墙外等他,其中一个袖口,有赵记的铜扣。”

何娇转身就走,首奔后院。

王老六正蹲在辣酱坛子边,手抖得连勺子都握不稳。见她来,扑通跪下:“东家!我……我不想死啊!他们说,今晚就要让我‘病死’,还说……还说您保不住我!”

何娇蹲下身,盯着他眼睛:“你怕死?”

“怕!”王老六眼泪鼻涕一块流,“可我也不是全坏啊!我……我还能帮您!我知道他们用什么药,我知道县令府后门哪天有人送箱子!”

“那你从现在起,就别想活着出去。”何娇站起身,高声宣布,“表舅犯了大错,罚他晒满三十坛辣酱,日晒雨淋,不得歇息!谁敢放他走,同罪!”

众人应声,立刻有人搬来更多坛子围住王老六。

何娇转身回屋,从系统空间取出一块干饼,递给王老六:“吃吧,吃完继续晒。”

王老六哆嗦着接过,咬了一口,竟是香甜软糯,毫无异味。

他抬头,何娇己走远。

她回到密室,将玉片放入系统“声纹解析”栏。片刻后,系统标注出两个声音特征:其一为县令无疑,其二为年长男性,声带曾受创,发音略带沙哑——与前朝礼部老臣声纹库匹配度达八成。

她又调出小满带回的灰袍人描述,与系统档案比对,确认此人正是前礼部主事余崇礼,先帝驾崩当夜失踪,传言己死于宫变。

“原来没死。”她低声说,“还活得挺滋润。”

她取出一张新纸,开始列名单:县令、余崇礼、赵东来残部、王老六、南岭信使、张三、小满。

七个人,三条线。

一条是官,一条是商,一条是江湖。

她要的不是自保,是把这三股线拧成一股绳,把那些藏在暗处的人,一个个拽出来。

傍晚,她召来张三和小满。

“听音石继续录,但别只录书房。”她将一枚铜钱压在桌上,“我要知道,那灰袍人什么时候出门,往哪走,见了谁。”

小满问:“要是他走夜路呢?”

“那就让挑夫‘不小心’摔一跤,把柴火散在他必经之路。”何娇淡淡道,“人老了,腿脚不灵,总得扶墙走几步。”

张三咧嘴笑了。

三日后,张三带回消息:灰袍人深夜出府,走后山小道,与两名黑衣人交接一只木箱。箱未开,但挑夫“碰巧”跌倒时,瞥见箱角刻着“赵记·北仓”字样。

何娇坐在灶前,手中握着那枚铜钱,轻轻

系统提示音响起:【好感度任务更新:与县令增加好感度(0/100),奖励:官场情报通路】。

她冷笑一声,关闭提示。

这不是好感度的问题。

这是生死局。

她起身走到院中,抬头看天。云层厚重,压得极低。远处山道上,一辆农车缓缓驶来,车帘半掀,露出一角竹牌。

南岭的信使又来了。

她没迎上去,只站在门口,看着那辆车慢慢靠近。

车停下,阿七跳下车,神色凝重:“东家,沈爷让我带话——边关有动静,一批‘药材’被截,车上留了您的名帖。”

何娇瞳孔一缩。

她的名帖?她从未派人去过边关。

阿七低声:“沈爷说,有人想借您的名,走私军械。”

她盯着那竹牌,忽然问:“你们查到,是谁送的名帖?”

“查到了。”阿七递过一张纸,“是个死了的人——赵东来。”

何娇接过纸,指尖触到墨迹未干。

纸上画着一张脸,眉心有疤,嘴角带笑,正是她以为早己死在火场的赵东来。

她将纸缓缓折起,放入袖中。

灶房里,糖浆还在锅中咕嘟冒泡,一勺滚烫的液体被甩出,砸在墙角石板上,瞬间凝固,像一块小小的、暗红的血痂。

院外,两个小孩踮脚往里张望。

“娘说何记的糖能亮到照人。”

“我爹说,谁家敢惹何记,南岭的人能追到他祖坟上。”

话音未落,一道人影从巷尾闪过,怀里紧抱布包,脚步极快。

何娇站在灶前,忽然抬手,将一勺滚烫糖浆甩向院门。

小雪绒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http://www.220book.com/book/TKJ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北宋美食家,从杀猪刀到首富 http://www.220book.com/book/TKJ8/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