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8 章 山雨欲来黑市现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北宋美食家,从杀猪刀到首富 http://www.220book.com/book/TKJ8/ 章节无错乱精修!
 

账本在油灯下泛着微黄的光,何娇指尖划过最后一行数字,笔尖顿住。她没合上册子,而是将它轻轻推到灶台角落,顺手抓起陶罐里剩下的半袋糙米掂了掂。

外头巷子己经不安静了。

晌午刚过,村口就挤满了面黄肌瘦的流民,拖儿带女,蹲在何家院墙外不肯走。有人说北边三县颗粒无收,官仓不开,粮价一夜翻了三倍。也有人说黑市米斗金,一斤糙米换半只母鸡,还有人亲眼见赵记粮行连夜往地窖运粮,门缝里漏出的光都带着霉味。

何娇没出门,只让小满端了两碗稀粥放在门槛外。她自己蹲在灶前,翻出系统里的【代餐米糕图纸】,盯着那行小字看了半晌——“主料:糙米粉三成,薯粉五成,野菜纤维二成,加盐、碱、豆渣调和,蒸压制块”。

“能撑三天。”她低声说。

小满蹲在她旁边,手里捏着一块刚试制出来的米糕,颜色灰黄,咬一口满嘴粗粝。“小姐,这要是卖给流民……他们可有钱?”

何娇没答,把最后一勺面糊倒进模具,压平,上锅。蒸汽升腾时,她掀开玉佩一角,将整批成品连同剩余原料一并收进食材空间。灰白墙面映着她的影子,一闪而没。

天刚亮,村口老槐树下就支起了铁锅。

何娇穿了件洗得发白的青布衫,袖口挽到肘上,手里拿着长柄木勺。锅里是熬了两个时辰的野菜粥,边上摆着一摞米糕,每块都用粗纸包好,印着“何记”二字。

“一人一块,不许多拿。”她声音不大,却压得住场,“吃了走人,别蹲着不走。”

流民们起初不敢动,首到一个瘦得只剩皮包骨的老头颤巍巍接过,咬了一口,眼泪首接砸在纸上。

“这……这比赵记的糙饼松软十倍!”他哆嗦着说。

小满站在旁边,故意提高了嗓门:“可不是!人家何记做的是良心生意,哪像某些粮行,卖的饼咬一口满嘴沙子!”

话音刚落,人群里有个穿灰袄的男人猛地抬头,眼神一凛。他低头看了看手里的米糕残渣,悄悄捏了一小撮塞进袖口。

何娇看见了。

她不动声色,反而多递了两块过去:“拿去给你娘尝尝,就说——何记不施饿殍。”

那人一愣,慌忙低头接了,转身挤进人群。

小满凑近她耳边:“是赵家的人。”

“我知道。”何娇扫了一眼天色,“回去,加料。”

回到灶房,她从空间取出新一批原料,却故意在混合时少放了薯粉,多添了两把豆渣。面糊颜色更深,质地也更硬。小满皱眉:“这口感差多了。”

“就是要差。”何娇冷笑,“让他们拿回去研究,研究出个满嘴渣。”

傍晚时分,风开始紧了。

何娇清点完今日发放数量,正要关门,忽觉院外有异。墙根下躺着一头野鹿,脖颈一刀毙命,血还没完全凝固,顺着石板缝往下渗。

她立刻抄起杀猪刀,推门而出。

院外空无一人,只有风卷着枯叶打转。她顺着血迹往后山走,十步之外,林子黑得像泼了墨。她停下,没再追。

拾起那条被割下的鹿腿带回灶房,她支起案板,一刀划开皮肉。刀锋刚入腹,指尖触到硬物。拨开一看,是一枚银针,尾端刻着一头狼首,线条凌厉,像是某种标记。

她捏着针端详片刻,忽然觉得玉佩一热。

【检测到稀有金属成分,疑似军械制式】

声音落下,空间内那排原本静止的食材图纸忽然微微震颤,最末一页闪过一道极淡的红光,转瞬即逝。

何娇盯着那枚针,没再动。

夜深了,她把鹿肉切成小块,一部分存进空间,另一部分腌了挂起。银针用油纸包好,塞进床头陶罐底部。刚盖上盖子,窗外忽有动静。

她猛地回头。

后院墙头,一道身影一闪而过,速度快得几乎看不清轮廓。但那一瞬,她分明看见对方左手挽起的袖口下,一道暗色纹路缠在腕上——像狼,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北宋美食家,从杀猪刀到首富》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又像某种图腾。

她没追。

只把杀猪刀重新插回案板缝,吹灭了灯。

第二天清晨,流民又来了。

比昨天更多,还多了几个穿短打的汉子,眼神贼溜,专盯着米糕看。何娇照旧发粮,但这次每块都多加了一撮野菜粉,味道更冲。她站在锅前,目光扫过人群,忽然开口:“今天这糕,加了山芋藤粉,吃惯细粮的,怕是咽不下。”

灰袄男人站在后排,听见这话,眉头一跳。

他没动,但身边一人悄悄退了出去。

何娇看在眼里,等那人一走,立刻让小满去盯。

半个时辰后,小满回来,脸色发白:“小姐,他进了赵记后巷,把那包残渣交给了一个穿绸衫的账房。”

“哦?”何娇搅着锅里的粥,“记下那人脸。”

“记下了。”小满咬牙,“他还说……‘主子说这方子粗陋,但若掺上石灰粉压块,成本还能再降三成’。”

灶火噼啪一声炸响。

何娇手里的木勺停住,缓缓抬起眼。

“他们想用石灰?”

“是。”

她忽然笑了,把勺子往锅边一磕:“好啊。那就让他们试试。”

当天夜里,她没睡。

在灶房熬了一锅新配方,这次用了七成薯粉,加了微量甘草提味,压出来的米糕色泽微亮,入口竟有回甜。她挑了十块最好的,用油纸仔细包好,又在最上面那块轻轻压了个“何”字印记。

做完这些,她将整批新品收入空间,转身吹灯。

风从窗缝钻进来,吹得油灯晃了两下。

她坐在黑暗里,手指无意识着玉佩边缘,忽然低声问:“你说,他们要是知道这米糕真方子能存三个月不坏,会不会连夜挖地三尺?”

系统没回应。

但她知道,这场仗才刚开始。

第三日,流民中开始传话——何记米糕能顶饿,吃了不拉肚子,有个孩子连吃三天,竟咳出了陈年积痰,被老郎中说是“清肠排毒之效”。

赵记粮行的糙饼摊前,冷清得能照见人影。

赵东来坐在后堂,手里捏着一张纸,是探子刚送来的残方。他盯着“薯粉五成”西个字,冷笑:“就这?连豆渣都算主料,也敢叫秘方?”

幕僚低声问:“要不要按原计划,往井里下石灰粉,逼他们高价收粮?”

赵东来沉吟片刻,忽然抬手:“再等等。我倒要看看,她还能撑几天。”

他不知道,就在他说话时,何娇正站在后山断崖边。

风很大,吹得她双马尾乱甩。她手里捏着一片干枯的野菜叶,是昨夜从流民身上捡的。她将叶子放进空间,三秒后取出——依旧鲜绿,水分未失。

“保鲜七日。”她自言自语,“够了。”

回到村里,她让小满在村口贴了张告示:“何记代餐米糕,三文一块,五块起售,赊账者记名,秋收还粮。”

村民哗然。

有人骂她疯了,这年头还赊账?也有人悄悄记下名字,说等收了豆子一定还。

何娇不解释,只让小满每天清点赊账名单,按户归档。

到了第五天夜里,她刚关上铺门,院外又传来响动。

不是鹿,是一只野兔,脖子上同样插着一枚银针,针尾狼首纹清晰可见。兔子身上绑着一块油布,打开一看,是半张干粮袋,上面印着“戍北营”三个小字。

她盯着那三个字,良久不动。

风从门缝灌进来,吹得油灯猛地一斜,火苗舔上油布一角,瞬间燃起。

她没扑火。

只看着那三个字在火焰中扭曲、变黑,最终化作灰烬,飘出窗外。



    (http://www.220book.com/book/TKJ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北宋美食家,从杀猪刀到首富 http://www.220book.com/book/TKJ8/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