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一章 东北军崩解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孤光:从黄埔到克什米尔 http://www.220book.com/book/TM7I/ 章节无错乱精修!
 老涒当治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南京的1937年早春,是冰雪消融后更刺骨的湿寒。汪精卫官邸书房那巨大的落地窗,隔绝了外面料峭的寒风,却隔绝不了权力中心弥漫的、比寒冬更凛冽的肃杀与算计。壁炉里的火焰依旧跳跃,昂贵的波斯地毯吸纳着足音,空气里昂贵的雪茄余味与陈年墨香交织,却掩不住一丝新添的、名为“蛰伏”与“不甘”的腐朽气息。

武韶深陷在宽大的丝绒扶手椅里,厚重的深灰色制服裹着他形销骨立的身躯,如同挂在衣架上的空壳。窗外铅灰色的天光透进来,映着他一张惨白如纸的脸。左肋深处断裂处的剧痛在湿冷的空气里化为无数根冰冷的钢针,随着每一次微弱的呼吸反复穿刺;左膝旧伤在短暂的麻木后,重新苏醒为一种深入骨髓的、朽木摩擦般的钝痛;左臂上狰狞的烫伤疤痕在衣料摩擦下传来阵阵钻心的痒痛。每一次压抑不住的、短促的咳嗽,都带着胸腔深处撕裂般的灼痛和喉间浓重的、挥之不去的血腥铁锈味。右胸口袋上方,那枚冰冷的黄埔校徽紧贴着肌肤,夹层里那片不足指甲盖大小的纸片——汪精卫签名残角与“精诚亲爱”印痕的混合物——如同一块烧红的烙铁,日夜灼烧着他的心脏,提醒着他身处何等的绝境与肩负何等的重担。

秘书无声地推门而入,脚步轻得像猫。他将一份标注着“西安急电·绝密”的文件夹,轻轻放在武韶面前宽大的紫檀木书桌上,随即垂手退至阴影处,如同一尊没有生命的雕像,但那低垂的眼睑下,锐利的目光却如同探照灯,死死锁定着武韶的每一个细微动作。

武韶沾满冷汗、冰冷僵硬的手指,极其艰难地抬起,如同提起千钧重物。他翻开文件夹。里面是汪系安插在西安的耳目发回的、关于东北军内部最新剧变的密报。字迹潦草而急促,带着血腥气扑面而来:

“二月二日凌晨,西安城内突发枪战!东北军核心将领、六十七军军长王以哲于其金家巷寓所内遇刺身亡!行凶者疑为少壮派军官孙铭九、应德田、苗剑秋等人!现场混乱,动机不明!张副司令(学良)己被蒋委员长扣留于奉化溪口,东北军群龙无首,内部派系倾轧激烈,恐有瓦解之危!”

王以哲死了?!被少壮派军官刺杀?!

武韶深陷的眼窝猛地一缩!布满血丝的眼球因震惊而微微颤动!心脏在胸腔里狂跳,撞击着断裂的肋骨,带来一阵阵窒息般的剧痛和一种难以言喻的悲凉!王以哲是张学良的心腹重将!他的死,如同抽掉了东北军最后的主心骨,这个曾经纵横关外的庞大军事集团,在张学良被扣、群龙无首的绝境下,终于无可挽回地滑向了分崩离析的深渊!

巨大的震惊过后,一种冰冷的、近乎本能的算计,如同毒蛇般迅速盘踞了武韶剧痛混乱的脑海!东北军崩解,对于汪精卫和日本人意味着什么?对于延安又意味着什么?而他武韶,这个被陈璧君死死盯住、被沈沛霖虎视眈眈、又被组织要求“保重待机”的棋子,又该如何在这血色的漩涡中,撬动一丝微光?

电光火石间,一个极其恶毒、却又无比“合理”的嫁祸方案瞬间成型!将这场源于内部权力倾轧的悲剧,包装成红党“清算异己”的铁证!这既能满足汪精卫和日本人抹黑红党、破坏民族统一战线的需求,又能为他赢得一丝喘息的空间,甚至…在其中埋下致命的暗钩!

他剧烈地咳嗽起来,左手下意识地按住剧痛的左肋,右手则颤抖着抓起桌上的派克金笔。笔尖触碰到汪系专用的洒金电报纸,发出轻微的沙沙声。他的笔迹因为剧痛而显得虚浮不稳,但每一个字都经过冷酷而精密的算计:

“南京。汪主席、夫人钧鉴:

西安急报确证!东北军元老王以哲将军昨夜突遭暗杀!凶手手段残忍,现场遗留物证首指红党地下人员!据可靠内线透露,此乃红党借张副司令被扣之机,清除东北军内部‘亲蒋妥协派’、彻底掌控该军之毒计!其意在激化矛盾,制造更大混乱,阻挠中央整编,为赤化西北铺路!

王将军乃维系东北军稳定之基石,今遭毒手,东北军各部悲愤莫名,恐生剧变!红党此等背信弃义、残害友军之行径,实乃其‘假抗日、真夺权’狼子野心之铁证!”

落款:“职武韶叩二日”

“确证”、“首指”、“毒计”、“背信弃义”、“狼子野心”…每一个词都如同淬毒的匕首,将一场彻头彻尾的东北军内部火并,扭曲、构陷为一场由红党精心策划的、针对“友军”的残酷清洗!武韶深陷的眼窝里没有任何波澜,只有一片死寂的冰寒。他沾满冷汗、冰冷僵硬的手指,在写到“现场遗留物证首指红党地下人员”时,极其隐蔽地停顿了一下,笔尖在纸上留下一个微小的、不易察觉的墨点。这个墨点,将成为他后续操作的关键锚点。

写毕,他将电报纸推给阴影中的秘书:“立…立即…加密…发…发往南京…”声音嘶哑破碎,带着浓重的喘息和无法掩饰的疲惫。

秘书接过电报,目光飞快地扫过那充满火药味的字句,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是微微躬身:“是,武科长。”转身快步离去。

电报如同带着毒刺的信鸽,飞向南京汪精卫的案头。

仅仅数小时后,一份发自南京、标注着“特急·汪夫人亲批”的回电,就送到了武韶的书桌上。

拆开电报,映入眼帘的是陈璧君那熟悉的、凌厉中带着一丝刻毒的笔迹!批示极其简短,却透着一股迫不及待的狂喜和狠戾:

“情报甚好!速将此‘红党残害友军’之铁证,全文转译,急送帝国驻南京领事馆及华北驻屯军司令部!务使其知红党真面目,证其不可信!切切!璧君。二日。”

“速送日方”!“证其不可信”!

陈璧君的批示,如同武韶所料,精准地落入了陷阱!汪系这条毒蛇,迫不及待地要用东北军将领的血,去涂抹红党的形象,向他们的日本主子献媚,为“联日反红”的卖国行径寻找新的“正义”注脚!

机会来了!

武韶深陷的眼窝里,那点冰冷的火焰猛地跳动了一下!他沾满冷汗、冰冷僵硬的手指,再次抓起派克金笔。这一次,他铺开的是用于对外联络的、格式更正式的电报纸。他需要将那份构陷红党的密报,按照陈璧君的指令,“全文转译”成日文,发送给日本领事馆和华北驻屯军司令部。

他的笔尖在日文假名和汉字间流畅地移动,将那份充满谎言的指控一字不落地转译过去。然而,就在电报即将完成的最后部分——那份虚构的“据可靠内线透露”的所谓红党清除“亲蒋妥协派”的动机分析之后——武韶的笔尖,极其自然地、不着痕迹地添加了一段“背景补充”:

“…另据我潜伏人员冒死探知,东北军内部因王将军之死而激愤异常,部分少壮军官(疑与刺杀有关者)恐遭报复,正密谋率残部向(此处武韶笔尖极其流畅地嵌入了一个真实的日军番号)矶谷廉介中将之第10师团驻地(天津)方向靠拢,似有寻求‘特殊庇护’之意图。此动向若属实,恐引发连锁反应,加剧华北局势动荡,亦需帝国方面高度警惕…”

“矶谷廉介第10师团驻地(天津)方向靠拢”!“寻求特殊庇护”!

这就是武韶埋下的致命暗钩!他利用陈璧君急于向日方“证明”中共不可信的心理,在这份“证明”电报的末尾,极其隐蔽地混入了一条精心编造的、关于东北军残部(尤其是刺杀王以哲的少壮派军官)可能向日军控制的天津方向“靠拢”的虚假情报!他将真实的日军番号(矶谷廉介的第10师团是华北驻屯军主力之一,当时确实驻屯天津)、真实的地理位置(天津),与虚构的东北军残部动向无缝嫁接!目的就是利用日军的敏感和多疑,诱使其误判东北军残部的意图,甚至可能主动出击拦截或“收编”,从而在客观上加剧混乱,消耗日军注意力,甚至可能为真正抗日的武装创造机会!

写完这段“补充”,武韶的额头己布满细密的冷汗,每一次呼吸都如同破风箱般艰难。他将译好的日文电报纸交给秘书,声音更加虚弱:“按…按夫人批示…即刻…发…发送…”

秘书再次接过,目光扫过电报末尾那段“补充”时,眉头几不可察地微微一蹙。这段“动向”情报似乎有些突兀,来源也仅含糊地标注为“潜伏人员冒死探知”。但电报主体是陈璧君明确批示要转发的“红党罪证”,末尾这点“补充”看起来更像是尽职的附加信息。他没有深究,转身执行命令。

看着秘书消失在门口的背影,武韶如同被抽干了所有力气,重重地瘫回椅背。剧烈的咳嗽再也无法抑制,如同狂风暴雨般席卷而来!他左手死死捂住嘴,身体因为剧痛而蜷缩成一团!

“噗——!”

一大口滚烫的、带着浓重腥甜味的鲜血,如同决堤的洪流,猛地从他指缝间喷涌而出!星星点点,溅射在面前紫檀木光滑的桌面上,也洇染了那份刚刚发走的、承载着谎言、嫁祸与致命暗钩的日文电报副本!刺目的猩红,在“矶谷廉介第10师团”和“天津方向靠拢”的字迹上迅速蔓延、渗透。

他剧烈地喘息着,沾满鲜血的手无力地垂下,指尖还在不受控制地微微颤抖。深陷的眼窝里,那点冰冷的火焰在剧烈的痛苦中摇曳,却没有熄灭。窗外,南京城依旧笼罩在早春的肃杀之中。而遥远的华北,因他这口喷溅在电报上的鲜血和那句精心编造的谎言,正悄然酝酿着一场无人预知的、更加血腥的风暴。东北军的崩解,仅仅是这场名为“血火”的滔天巨浪,掀起的第一个血色泡沫。



    (http://www.220book.com/book/TM7I/)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孤光:从黄埔到克什米尔 http://www.220book.com/book/TM7I/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