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4章 汉堡香里的新生

小说: 财富与家风   作者:穿越神探夏洛克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财富与家风 http://www.220book.com/book/TNCE/ 章节无错乱精修!
 

1994年11月12日下午三点,荆州沙市的星畅汉堡旗舰店飘出刚出炉的面包香,混着长江边的水汽漫过整条街。老板周勇站在收银台后,手指在POS机上飞快地点着,屏幕上的“28家门店”字样被阳光照得发亮——从年初的第一家小店,到如今覆盖荆州、宜昌、荆门的连锁网络,他腰间的金劳力士,是用28家店的利润换来的,比当年在道上“抢”来的那块更沉、更踏实。

“勇哥,常德的加盟商来了!”店员小李跑进来,手里举着本卷了边的《从黑暗到黎明》,封面上的沈诗涵笑得眉眼弯弯,书脊上用马克笔写着“张君 存”。周勇接过书时,指尖触到页间夹着的张照片——常德安乡的老房子前,个穿夹克的男人正往墙上刷星畅的绿色logo,眉眼间带着股狠劲,却在照片边缘写着“改了,真的”。

“他真投了?”周勇着照片里的墙面,想起半年前在荆州火车站第一次见张君的样子。那男人背着个帆布包,里面装着把磨得发亮的匕首,眼神像淬了冰,说“听说你这儿收‘道上的人’,我来试试”。当时周勇盯着他腰上的刀,没敢应声,首到对方掏出《从黑暗到黎明》,指着“给悍匪一个汉堡铲”那段,说“沈总24岁能写书,我29岁为啥不能烤面包”。

小李往玻璃门外努嘴:“在后面烤汉堡呢,说要跟你学做‘公安牛肉汉堡’。”他压低声音,“昨天他去派出所自首了,把以前的‘伙计’都叫来店里帮忙,文强队长说,这是常德今年最省心的案子——不用抓人,不用审讯,人家自己带着账本上门了。”

周勇走到后厨,张君正把腌制好的牛肉饼放进煎锅,油星溅在他的夹克上,他却浑然不觉,眼神专注得像在拆弹。“勇哥,你尝尝这火候。”他用铲子把肉饼翻过来,两面金黄的焦香漫开来,“沈总在书里说,‘煎牛肉要大火快翻,就像改错,得干脆’,我琢磨着挺对。”他的手腕上还留着纹身的痕迹,被手表盖住了大半,表是星畅的员工福利,印着“踏实”二字。

“文强队长下午到,”周勇靠在门框上,看着这个曾经让常德警察头疼的悍匪,如今系着星畅的围裙,额头上沾着面粉,“他说要给你发个‘改过自新奖’,奖金够你在安乡盖两间瓦房。”他想起自己当年,也是靠打打杀杀在荆州立足,首到遇见沈诗涵的招商团队,说“5000元开汉堡店,一年挣8万”,当时觉得是骗局,现在却靠这28家店,让荆州的“道上兄弟”都改了行。

张君的铲子顿了顿,牛肉饼在锅里发出“滋滋”的响。“盖三间,”他声音有点发紧,“给我妈留间带阳台的,她风湿,晒晒太阳舒服。”他从口袋里掏出个存折,推给周勇,“这是半年的利润,10万零3千,比以前‘跑一趟’挣得干净,睡得也踏实。”存折的封面印着星畅的logo,比他以前藏枪的木盒更让人心安。

下午西点,文强穿着警服走进汉堡店,肩上的星徽在玻璃门的反光里闪了闪。他是沈诗涵的北大同学,当年在辩论队总跟她争“法治与人治”,如今却在荆州街头,亲眼看见她书里的理论长成了现实。“周老板,”他递过份报表,“沙市的刑事案件,这半年下降了41%,局长说要给星畅发锦旗——‘比100个警察还管用’。”

他的目光落在正在擦桌子的张君身上,对方的腰下意识地绷紧了。文强忽然笑了,作者“穿越神探夏洛克”推荐阅读《财富与家风》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从包里掏出个红本:“张君,你的自首材料批了,鉴于你主动退赃、带动同伙改过,检察院建议从轻处理——缓刑,在星畅店里服刑,由周勇监督。”他把红本放在桌上,“沈总托我带句话,‘29岁不算晚,她24岁才开第一家公司呢’。”

张君的手在红本上抖了半天,才敢翻开。里面的“犯罪记录”被红笔划掉,旁边写着“社区矫正”,像道愈合的伤疤。他忽然走到文强面前,深深鞠了一躬,围裙上的面粉簌簌落在地上:“谢……谢谢。”这三个字说得磕磕绊绊,却比他以前威胁人的狠话更有分量。

傍晚的荆州老街,星畅的绿色招牌在夕阳里泛着暖光。周勇的28家店像串珍珠,把曾经的“混乱街区”串成了生活圈。卖菜的王婶说“现在晚上敢摆摊到十点”,接孙子放学的李大爷说“店里的小伙子帮我拎菜,比亲儿子还勤”,连以前总来收保护费的“刀疤脸”,现在都在店里当保安,说“看店比打架有面子”。

张君在后厨教新招来的“伙计”揉面,那些曾经跟他“出生入死”的兄弟,如今围着面团较劲,谁揉的面发酵得好,就能拿到额外的奖金。“沈总说,”张君拍着个年轻人的背,他以前是惯偷,现在负责给汉堡胚雕花,“面包要揉出膜才劲道,就像人,得经点事儿才懂事。”

周勇站在店门口,看着街对面的老房子——那是他用第一笔汉堡店利润翻新的,红砖墙配着星畅的绿色窗花,在暮色里像幅画。他想起沈诗涵去年来荆州考察时说的:“东北人喜欢安稳,荆州人重情义,把店开成‘家’,就没人愿意走歪路了。”当时他还不信,现在看着店里的伙计们互相打趣,看着张君给妈妈打电话报平安,忽然觉得“家”这个词,比任何规章制度都更有约束力。

文强离开时,周勇塞给他个保温袋:“给沈总带的公安牛肉汉堡,热乎的。”他指着袋子上的便签,“写了荆州的业绩,28家店,带动156人就业,犯罪率降41%——这些数字,比她书里的字更实在。”

保温袋在警车里散发着牛肉的香,文强想起辩论队的最后一场,沈诗涵说“最好的治理,是让每个想变好的人,都能看到路”。此刻看着荆州街头的星畅招牌,看着那些曾经的混混如今系着围裙忙碌的身影,忽然明白,这条路不是法律条文铺的,不是警察巡逻守的,是用汉堡的香气、踏实的收入、重建的家园铺就的,温暖得让人愿意走下去。

深夜的后厨,张君把最后一锅汉堡胚放进烤箱,计时器的“滴答”声里,他翻开《从黑暗到黎明》,在扉页的“24岁”旁边写下“29岁,不晚”。烤箱“叮”地响了,金黄的汉堡胚散发出治愈的香,像在说:无论你曾走过多少黑暗,当面粉遇上酵母,当牛肉遇上火焰,当悍匪拿起汉堡铲,改变就己经发生——这不是奇迹,是沈诗涵24岁时就看透的道理:给生活一个盼头,它总会还你一个甜头。

周勇锁店门时,看见张君的宿舍还亮着灯。那间由储藏室改成的小屋,窗台上摆着盆仙人掌,是从文强手里要的,说“跟我一样,皮实”。远处的派出所灯火通明,却比以前安静了许多——警察们终于有时间喝杯热茶,而曾经让他们头疼的人,正在汉堡的香气里,学着做个普通人。

这大概就是沈诗涵写《从黑暗到黎明》的真正用意:不是要消灭黑暗,而是要让光,照进每个愿意被照亮的角落。而那些在荆州、在常德、在东北、在莫斯科的星畅汉堡店,就是这光的使者,带着24岁女投资人的善意,把日子烤得金黄,把人心暖得滚烫。



    (http://www.220book.com/book/TNCE/)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财富与家风 http://www.220book.com/book/TNCE/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