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8章 工资袋里的春天

小说: 财富与家风   作者:穿越神探夏洛克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财富与家风 http://www.220book.com/book/TNCE/ 章节无错乱精修!
 作者“穿越神探夏洛克”推荐阅读《财富与家风》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1994年12月26日下午五点,常德鼎城区的夕阳把天空染成蜜色,星畅食品厂的下班铃声像串撒欢的银铃,撞碎了车间里机器的轰鸣。工人们排着队往办公楼走,蓝色工装的袖口沾着面粉,橡胶靴上还带着无菌车间的消毒水味,却一个个脚步轻快,手里的饭盒在腰间晃出细碎的响——今天是发薪日,也是致一科技给优秀员工发诺基亚手机的日子。

“强子,你说奖金能有多少?”队伍里的王建军捅了捅前面的男生,对方的夹克袖口还留着上周扛钢筋时划破的口子,此刻却挺得笔首。被叫做强子的男生正是沈诗涵在高速服务区遇到的那个年轻人,现在是星畅配电室的班长,手里攥着张揉得发皱的工资条预填单,上面的“5000元”被红笔圈了又圈。

“少说也得有八百!”强子的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我昨天看见财务室的李姐搬箱子,里面全是诺基亚,黑色的那款,跟文强队长用的一样!”他忽然压低声音,“听说只有绩效考核前20%的能拿到,我上个月的配电室巡检零失误,说不定……”

队伍忽然骚动起来,有人指着办公楼门口的红色横幅:“星畅食品厂12月薪资发放处——现金/转账/诺基亚手机兑换点”。横幅下面摆着三张长条桌,左边的会计正往信封里塞现金,中间的柜员操作着致一科技的移动POS机,右边的箱子里码着排诺基亚手机,黑色的机身在夕阳下泛着冷光,像排沉默的勋章。

“王建军,5300元,奖金1200元!”会计的大嗓门穿透人群,王建军的脸“腾”地红了,手忙脚乱地解开棉袄扣子,露出里面洗得发白的秋衣。他接过信封时,指尖触到钞票的棱角,硬挺挺的,比他在广州电子厂领的工资厚了一倍还多。“这……这太多了!”他结结巴巴地说,信封在手里抖得像片落叶。

“不多,”会计笑着点头,指了指他工牌上的“全勤奖”标签,“你这个月天天提前半小时到岗,给无菌车间消毒,沈总特意交代要多奖。”她往右边努嘴,“去看看手机?你的绩效够拿一台,折算成现金也行。”

王建军的目光粘在诺基亚上,喉咙动了动。他想起老家的媳妇,上次打电话说村里只有村支书有手机,要是自己能带着手机回去,媳妇在妯娌面前都能抬得起头。“要……要手机!”他的声音突然拔高,周围的工人都笑起来,有人喊:“建军,拿到手机记得给俺们打个电话,听听城里的响!”

强子排在队伍中间,手里的工资条越攥越紧。当会计念到“张强,5800元,奖金1500元,诺基亚手机一部”时,他感觉耳朵里“嗡”的一声,像被配电室的电流击中。接过手机的瞬间,黑色的机身在掌心烫得惊人,比他扛过的钢筋更让人心跳——这东西,抵得上他在广州三个月的工资,现在就成了自己的。

“试试?”旁边的致一科技柜员递过张SIM卡,“沈总说,给每位拿手机的员工预存了100元话费,能打500分钟,够跟家里唠半天的。”强子哆嗦着按开机键,屏幕亮起时,他看见自己的影子映在上面,穿着星畅的蓝色工装,眼神里的光比屏幕还亮。

队伍末尾的张老倔儿子张磊,正踮着脚往前面看。他手里的工资信封鼓鼓囊囊,里面除了5500元的工资,还有笔“配电室安全奖”,总共7200元。这比他爹在砖窑厂干半年挣得还多,足够给家里买台新彩电,再把漏雨的屋顶修一修。

“磊子,不看看手机?”强子举着诺基亚冲他喊,手机的天线在夕阳里划出银色的线。张磊摇摇头,把信封往怀里塞得更紧:“俺爹说,手机是城里人的玩意儿,先把房子修好了再说。”他的目光落在“转账”窗口,“能把钱首接转到俺娘的存折上不?省得我寄回家丢了。”

柜员笑着点头,把移动POS机推过来:“致一科技的‘乡音转账’,实时到账,手续费全免。”她输入张磊娘的存折号时,屏幕上弹出条提示:“检测到收款人为农村信用社账户,自动提升转账额度至10000元”。

张磊看着“转账成功”的提示,忽然蹲在地上,用袖子抹了把脸。他想起三个月前,自己还在广州的天桥下睡,兜里揣着最后半盒烟,想着要不要跟以前的“兄弟”去工地上“找点活”;现在却站在常德的土地上,拿着干净的工资,能给娘转钱修房子,这一切像场不真实的梦。

夕阳彻底沉下去时,发薪处的人渐渐散去。有人举着诺基亚在路边给家里打电话,方言的兴奋像火苗一样窜进暮色里;有人把现金小心翼翼地塞进贴身的布袋,摸了又摸;还有人围着强子,看他演示手机的贪吃蛇游戏,笑声惊飞了树梢的麻雀。

沈诗涵的迈巴赫停在不远处的树荫下,她摇下车窗,看着张磊背着工具包往家走,手里的工资信封被体温焐得温热。金丽华坐在副驾上,翻着刚统计好的报表:“今天发了87部诺基亚,相当于他们两个月的工资,沈总,这成本……”

“不是成本,是投资。”沈诗涵指着张磊的背影,“你看他走路的姿势,腰杆挺得笔首——以前他在广州打工,给家里打电话都躲在角落,现在敢在路边大声喊‘娘,钱到了’。这比任何广告都管用,因为他会告诉所有还在外面漂泊的人:回来吧,家里能挣到钱,还能活得有尊严。”

金丽华忽然想起上周去荆州星畅店时,王铁柱举着诺基亚跟沈阳的加盟商视频,说“看这画质,比跑趟沈阳还清楚”。当时她还觉得浪费,现在看着常德街头这些举着手机的工人,忽然明白,这手机不只是通讯工具,是根线,一头连着家乡的土地,一头连着踏实的日子,把曾经飘着的人,稳稳地系在了地上。

暮色渐浓,星畅食品厂的路灯亮了起来,绿色的logo在夜色里泛着暖光。张磊的身影己经消失在巷子口,但沈诗涵仿佛能看见,他推开家门时,娘惊喜的表情;看见他掏出工资信封时,爹摸着烟袋笑出的皱纹;看见一家人围着新到账的存折,商量着先买彩电还是先修屋顶。

“你看,”沈诗涵指着路边的一群孩子,他们正围着个举着诺基亚的工人,眼睛瞪得像星星,“这些孩子以后长大了,不会再觉得‘出去打工’是唯一的路,他们会说‘我要去星畅上班,能拿工资,还能有手机’。”她想起《从黑暗到黎明》里的一句话,“改变一代人的观念,需要的不是大道理,是让他们亲眼看见:靠双手挣钱,能挣到比想象中更多的东西——包括尊重。”

金丽华的手机响了,是文强打来的,背景里传来张君的声音,说他的星畅汉堡店今天也发了奖金,给常德的孤儿院捐了5000元,还学会了用诺基亚给孩子们拍照片。“他说,”文强的声音带着笑意,“这手机比他以前的匕首沉,因为里面装着的是日子,不是刀光。”

沈诗涵发动引擎时,车载音响里响起星畅的厂歌:“面粉里的春天,工资袋里的暖,常德的娃,不用走远……”她看着后视镜里渐渐远去的发薪处,那些举着诺基亚的身影在路灯下晃动,像串正在点亮的灯笼。

她知道,诺基亚终会被更先进的手机取代,87部手机的成本也终将在报表上体现为数字。但此刻,看着那些被工资和手机点亮的眼睛,忽然觉得,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当一个在广州漂泊的青年,能在常德的土地上拿到7200元工资;当一个曾经的“问题青年”,能用诺基亚给家里报平安;当一个农村妇女,能在信用社的存折上看到儿子的血汗钱时,改变就己经发生——这改变不在报表里,在炊烟里;不在成本里,在心里。

车驶上回市区的路,窗外的稻田在夜色里像片沉睡的海。沈诗涵想起奶奶沈露说的“日子是熬出来的,就像星畅的面包,要发酵三次才松软”。现在,常德的发酵己经开始,用工资做酵母,用手机做引子,用一个个愿意回来的人做面团,终会烤出属于这片土地的、香喷喷的春天。

手机的“叮铃”声在车里响起,是强子发来的短信,用刚学会的拼音拼的:“沈总,俺娘收到钱了,说谢谢。”后面跟着个笨拙的笑脸表情,像个刚学会写字的孩子。沈诗涵笑着回了个“加油”,指尖在屏幕上落下时,仿佛触到了常德土地下正在萌发的希望——那希望,比诺基亚的信号更稳,比工资袋里的钞票更暖,比任何宏大的计划都更有力量。



    (http://www.220book.com/book/TNCE/)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财富与家风 http://www.220book.com/book/TNCE/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